為了電影理想奉獻全部!李安真情流露:「我常跟家人說抱歉,我把最好的都給演員了。」

2013年,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帶著兒子來台宣傳《地球過後》(After Earth)時,曾對著媒體許下「趁我年老之前,希望可以和李安導演合作拍片」的願望。

如今,當年的願望不僅早已成真,這回兩人還攜手跑宣傳,一起到台灣宣傳新片《雙子殺手》(Gemini Man),片商為了慶祝李安的65歲生日,特別將上映檔期提前到10月23日生日當天,讓許久未在家鄉慶生的李安,有著更截然不同的溫暖。

威爾史密斯笑說:「台北讓我美夢成真。」

李安補充,當初當然有聽到這個呼喚,但其實對他來說,威爾史密斯不只是個大明星,也是個很優秀的演員,「但我向來都是看劇本第一。當這部電影有元素的衝擊、有兩代的故事、很多要點激發想像力的碰撞,有威爾史密斯的合作是最好的,因此這也是我的美夢成真。」

威爾史密斯分享,一個偉大的導演、偉大的演員,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突破自己的界限,找到內心的力量,「導演就像音樂家,演員就像是樂器,只要找到對的音頻,就可以表達真正想要傳達的訊息。」

李安笑說,拍電影最有趣的,就是在片場和演員互動,透過引導慢慢找到作品的核心價值,自己也非常樂意投入精神在其中,「這次真的很開心演員跟監製一起來到自己的家鄉台灣。」他還坦言,為了電影常常忙於工作、追求自我的各種突破,「我常跟家人說抱歉,我把我最好的都給演員了。」

「我不是瘋狂,而是不拚命拍電影,做電影就沒有意思了。」

「沒有人規定電影該怎麼樣,我們也不應該自我設限。」

生涯兩度以《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和《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獲得奧斯卡金像獎(Academy Awards)最佳導演獎的李安,不僅是華人電影圈的傳奇,更是許多經典電影的幕後推手,而接下金馬獎主席一職的高度和態度,也體現出華人藝術圈最包容的多元魅力。

走在時代前端 帶給觀眾視覺震撼

在過往的作品中,李安不斷嘗試嶄新題材,透過一篇篇先前從未涉獵過的劇本或題材,交織影像背後傳遞的動人生命力;然而,除了在劇本上不斷創新,善於運用劃時代技術的他還屢屢挑戰自我極限,從《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之後,《雙子殺手》又以新科技走在時代最前端,期待帶給觀眾截然不同的視覺震撼。

2016年,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以120幀、3D立體影像技術、4K畫質的超高規格呈現作品,他讓畫面的亮度、效能、解析度達到前所未見的水準,當時他說,「這才是電影真正、真實呈現的樣子,鮮活的情感讓電影已經不再是別人的事,走進去電影中,換個互動方式體驗劇情,是將來電影的樣貌。」

《雙子殺手》的技術又更上一層樓

雖然在當時,前衛的技術獲得了褒貶不一的評價,但李安堅持該用未來的前瞻觀念,試圖做出前人從未締造的創舉。於是,他在《雙子殺手》再度以同樣的高規格技術拍攝,更加入了提高亮度、高動態範圍捕捉、環繞沉浸式聲音、較廣色域等電影科技融入,為了就是不讓自己陷入桎梏,不斷邁入學習的步伐。

《雙子殺手》是一部創新的動作劇情片,故事內容描述,由威爾史密斯飾演的一名頂尖殺手亨利布羅根,卻莫名其妙被一位神秘的年輕殺手追殺,而且這位年輕的殺手竟然能事先預測亨利的一舉一動。經調查後他發現殺手是比自己年輕,且各方面能力都較他強的23歲複製人……

李安:希望電影能讓觀眾身歷其境

事實上,這樣的劇本雛形,早在1997年便有了基礎,但礙於當年的拍攝技術,並未能達到今日的水準而作罷,經過20年後由李安接手,他果真不負重望,在最高規格的電影品質上,彷彿讓觀眾活在電影當中。

最令人讚歎的,是該電影會有同一位演員,以不同年齡的樣貌在同一個鏡頭呈現對戲的感覺,當中除了基礎的文戲,在俐落的武打戲碼上,儼然讓動作設計達到一個最瘋狂的層次,這是首次有電影可以達到這樣的水準,逼真地完全讓人看不出破綻。

李安說,「20年前,我就已經有醞釀這部作品的構思,但礙於技術問題一直無法在觀眾面前呈現。」他期待真正完成後的作品,不應該抱有任何遺憾的呈現在眾人面前。

雖然在台灣,觀眾並不能看到最高規格的作品,「但我做這個作品的初衷,其實就是在心態上面,那是電影的感覺,而這次又更上一層樓,我在調光和音樂上面做了很多努力,這是做電影的最大堅持。」

威爾史密斯也分享,這部電影自己和李安最大共同點,就是彼此都是人父,也是個講述父與子之間的故事;李安補充,《雙子殺手》也有和自己過去對話的感覺,找回每一個最純粹的初衷。

威爾史密斯:這電影技術太不可思議了

事實上,年輕版的威爾史密斯完全是一個運用電腦動畫打造出來的角色,這個角色栩栩如生地,在大銀幕上面和本尊威爾史密斯展開一場精采激烈的雙人對打。這對觀眾來說絕對是一次不可思議的經驗。

那不是減齡,也不是取代臉部,因為年輕版的威爾史密斯完全是一個電腦動畫角色,百分之百是威爾史密斯的動態捕捉表演。

他流下的每一滴眼淚,揮出的每一擊重拳,都是威爾史密斯的表演。「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感覺真的超詭異的。」威爾史密斯笑說,「那真的是我。每當我看到這個完美無瑕23歲版本的自己,就像有人把我所有的缺陷都拿掉了。就電影製作技術方面而言,真的是太不可思議了。而這項技術將會改變拍攝電影的方法和觀賞電影的方式。」

「這是電影未來的趨勢。」

李安讓電影有不同的面貌

從1920年開始,電影一直都是以每秒24幀的模式播放,直到2012年,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才在《哈比人:意外旅程》(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嘗試以每秒48幀拍攝挑戰。

所謂的「幀」,是指「每秒顯示張數」(Frame per Second,FPS),又稱「高畫面更新率」(High frame rate,HFR),當每秒能呈現更多、更高的「格數」,畫質會更加清晰,觀眾也能有「身歷其境」的錯覺──想像你在看電影時,並不是單單的在「觀賞」電影,而是實際「參與」其中,電影樂趣是否會更上一層呢?

李安說,當你可以把演員的臉看得更清楚,才能捕捉到神韻與情緒,就好像《雙子殺手》中,我們真的感受到動作的震撼、視覺的澎湃、人情的真摯,那在視覺上就已經令人驚艷。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