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杀人事件被告姜文华被判死缓,有何信息值得关注?

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星期四(2月1日)上午公开宣判姜文华故意杀人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姜文华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时…
关注者
13
被浏览
6,683

8 个回答

今天这个题目“作为个体,不要去追求社会进步”是个标题党——后面其实故意隐去了一句话:“而要追求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即便如此,文章字里行间也充满了心理防御机制,有“精神胜利法”或心灵鸡汤的味道。我自己深知这一点。

本文是百花园语音沙龙心理学专场第18期的文稿,讲座当天(2024年2月1日),复旦青年教师姜文华杀害学院领导案的一审判决刚出来:姜文华被判死缓。

我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尝试从这个极端案件出发,分析本案中个体及社会大众的心理,给出一些自己思考。照例结论先行如下:

1、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人际支持系统,也需要寻求专业心理援助的意识。

2、“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我应该得到公平的对待”,这是成年人对世界隐秘而天真的幻想之一,也是一个心理学上的不合理信念。其背后是一种“应该思维”和“绝对化要求”,同属僵固型心智模式,这部分在往期文章《突破舒适区,拥抱改变》中有介绍。

3、作为个体,去看清真相,保持中正,目的不是为了推动社会进步,而是为了个体的成长与进步,简单来说,活得明白一点儿。

4、追求个体的成长进步,就是追求社会进步。别弄反了

搞明白以上4点,后文读不读都行,这期讲座有音频,大致听听就可以了:

【讲座信息】百花园心理学专场由心理咨询师@老稻 主理,每周四晚八点在#腾讯会议846-500-005分享心理学知识,案例分析等,旨在普及心理学常识,欢迎有相关需要的朋友参与。
主题:从复旦姜文华被判死缓浅谈个体及大众心理
时间 | 主讲人:2024年2月1日 | @老稻

【文稿】

2024年2月1日上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被告人姜文华故意杀人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姜文华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被告人姜文华限制减刑(经鉴定,姜文华患有复发性抑郁障碍,在本案中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这件杀人案发生于2021年6月7日下午,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青年研究院姜文华因工作不顺迁怒于学院书记王某某,携带事先准备的尖刀进入王的办公室,持刀刺切王的颈部及躯干部等处数十刀,致王当场死亡。

我认为这是一个公正的判决。

早在2021年当年我就给出了三个判断:

1、姜文华应该有某种心理障碍;

2、姜文华不会被判死刑;

3、方方面面都不希望姜文华死;

今天的一审判决基本符合我两年多前的预测。尘埃落定,我们一起回头看看,分析一下姜文华个体,以及社会大众、复旦大学的心理。

这件事除了涉及心理问题,也涉及高校的“非升即走”制度,这个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事件过程:

01 回顾

关于“非升即走”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上海市聘用合同管理办法》,事业单位须对所有工作人员实行年度考核、聘期考核。其中,年度考核每年进行;聘期考核在与学校签订的合同期满当年进行,聘期考核合格的,可以续聘。实行“准聘-长聘制”的青年研究员,首聘期3年考核合格后,学校与其签订第二个3年聘期合同。第二个聘期考核合格,且在两个聘期内已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则进入长聘教师系列。

老稻:这就是大家说的“非升即走”。我理解是3年一个考核周期,第一个周期考核合格续第二周期。第二个3年如果未晋升,且考核不合格,学校不再续聘。

姜文华的考核情况

姜文华自2016年9月起以青年研究员岗位,在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概率与统计精算系工作。姜文华的合同期为3年,自2016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

2019年6月,数学科学学院按相关程序对姜文华进行聘期考核。综合考核后,提出“考核不合格,合同期满不再续聘”的建议。

2019年7月,经姜文华本人申请,学院充分考虑其特殊情况向学校提出申请,后与姜文华续签1年期聘用合同。(虽然姜文华未通过第一期考核,但因特殊情况得到了1年的续聘。)

2020年11月,经姜文华本人再次申请,学校考虑其特殊情况再次与姜文华续签1年期聘用合同。(同样原因又得到了第二个1年的续聘合同。)

截至2021年6月7日,姜文华与学校签订的1年聘期合同(2020年9月1日-2021年8月31日)尚未期满。

老稻:这些情况应该是真实的,因为一切都有据可查。可能的疑问是:

  1. 姜文华所谓的“特殊情况”到底是什么,复旦未说明,应该是出于保护当事人隐私(从今天的官方发布来看,复发抑郁障碍,说明姜文华的心理问题由来已久);
  2. 姜文华考核不合格的原因是什么,复旦同样未说明,可能是因为专业性太强;

回头看看,我们很难说复旦大学有什么过错——“非升即走”的学术制度虽然严酷,但也是筛选人才的必要措施,何况,这也是从国外引入的制度。姜文华第一个3年考核不合格,复旦考虑到其特殊情况,连续续签了两次,我们也不能说复旦大学没有人性化措施。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过错完全是姜文华的呢?

这也很难说,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心理问题、高校管理……都归咎于个人,也并不公平。所以也许这个问题要替换成:如果回到2021年6月7日下午,有没有什么能阻止,海归教师姜文华刺向枢机王永珍的尖刀,从而拯救这两个人?

有。

但是很遗憾,太晚了——这个东西叫做“躺平”。

如果这个词能早一些流行,并深入人心,那么复旦大学这桩惨案或许就不会发生。

网传截图

从流传网络的现场拘捕录像来看,姜充满愤怒,他认为自己(在复旦)遭陷害,受到了很多不公的待遇。

联想到被害人的身份(学院枢机),这一惨剧很容易被网友们自动脑补为:单纯、干净的书呆子被行政官僚压制、迫害,愤而拔刀的复仇故事。

我承认,从情感出发,我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出于对内地高校行政化官僚化的深恶痛绝,我甚至暗搓搓地产生了一丝快意。

但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把一切归罪于高校教育体制,是最简单、也最能替大部分读者宣泄不满情绪的方式,然而,我并不打算这么做。

内地高校的问题多不多?多!

严重不严重?严重!

但是,到没到以命相搏、两败俱伤的地步?并没。

因为,人间不值得。

姜文华此举,正应了那句话:“蔫人出豹子”——当自身的负面情绪无处宣泄(蔫)、逐渐积攒,最后往往爆发出毁灭一切的暗黑力量。

在他身上,我看到的是个人支持系统的崩塌。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面临不公、挫折、失败时,如果身边的支持系统正常运转,那么这个人大概率不会做出极端的举动。

这个支持系统包括:父母、家庭、朋友等。

很遗憾,根据旁人对姜文华性格的描述:孤僻、不合群,任教期间脾气暴躁,师生关系糟糕等,说明上述支持系统要么不存在,要么早已失灵。

从我个人经验观察,姜文华很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表现为社交能力受损。

我猜他没什么朋友,甚至连网友都没有——很多生活中的挫折感,哪怕和陌生网友吐槽一番,都能得到极大的释放。

另外,在姜文华身上,我也看到了所谓“成人世界的三大隐秘而天真的幻想”:一、认为世界是友善的;二、认为世界是公平的;三、认为世界是安全的、可控的、可预测的。

这里我们重点谈谈“世界是公平的——我应该受到公平的对待”。看起来很正常,但在心理学实践中,这是一种很普遍的“不合理信念”。再专业一点说,它暗含了一个“绝对化要求”:是指个体对自己、他人或生活持有不切实际的、过于严格的标准。当个体坚持这种信念时,他们可能会因为现实与这些高标准之间的差距而感到挫败、愤怒或失望。

如果我是姜文华的心理咨询师,我可能会用以下策略来帮助他理解和调整这个不合理信念:

1. 认知重构:首先,帮助他识别这种绝对化要求,并解释为什么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我会指出,现实世界中很少有事情是完全公平的,而且人们的经历和待遇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2. 挑战信念:询问他这种信念的证据,并探讨其合理性。例如“你能给我一些例子,说明世界总是公平的吗?”或者“当你期待公平时,你是如何定义‘公平’的?”

3. 替代思维:鼓励他考虑更现实和灵活的期望。例如:“虽然我们不能控制所有事情,但我们可以努力争取公平,或者换个自认为公平的环境。”

4. 情绪调节:教授他如何管理因这种信念而产生的情绪。这可能包括深呼吸、正念冥想或其他放松技巧。

5. 行为实验:建议他进行一些小的实验,比如在某些情况下接受不公平的情况,看看这是否真的会导致他们预期的负面结果。

6. 价值观探索:帮助他探索他的价值观和目标,以便他可以基于这些价值观来设定更有意义的目标,而不是仅仅追求公平。

7. 自我同情:鼓励他对自己表现出同情,理解每个人都有局限性,而不是因为无法实现完美公平而自责。

通过这些方法,我可以帮助他逐步调整他们的信念,学会更加灵活和现实地看待世界,从而减少因不合理信念带来的负面情绪和行为。

……

但很可惜,在支持系统全面崩塌、没有专业心理援助的情况下,能拯救姜文华老师,进而拯救王永珍枢机的,非常诡异而自然地,就只剩下俩字:

躺平。

此处的“躺平”,绝不是贬义。我把它理解为一种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知提升——

一位学者,名牌大学的终身教职就那么必须么?

一位教师,非要在这场“青椒(青年教师)”的内卷中拼搏么?

最重要的,一位数学家的价值,一定要由一帮行政官僚、学阀来评判么?

别的不讲,卓越的数学家,在人工智能企业中都是瑰宝,你姜老师何必在内地高校这个粪坑里拼命寻找食物残渣呢?

特别遗憾,姜文华老师太过看轻了自己,太过看重了复旦。他把那点儿残渣当成了毕生的追求,一旦受挫即视为前途毁灭,而偏执地将王永珍枢机想象为恶魔(个人判断,王永珍并非坏人),然后真的走向毁灭。

完全可以就地躺平嘛。

不争了,退出内卷,拒绝现有的评判体系,真正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躺平,任由坑里的其他生物因竞争减少而白胖、滋润,这没有什么不好。

这也是拯救未来无数姜文华、王永珍的唯一方式。

最后,总结一下:

  1. 人,是需要朋友,需要他人支持的,哪怕只是默默倾听;
  2. 人,是可以选择退出内卷的,躺平没什么不好;
  3. 人,是需要一点心理学知识的,有助于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02 社会心理与真相

再回过头看社会大众的心理。

当年这个事件轰动全网,调查报告未出之前,网络舆论似乎已经给出了结论:这是一个单纯、干净的书呆子被行政官僚压制、迫害,愤而拔刀的复仇故事。

姜文华的形象,已经不仅仅是个弱者,而似乎令人想起《水浒传》里血溅鸳鸯楼的武松——在被张都监、蒋门神等宵小栽赃陷害之后,打虎英雄忍无可忍,戒刀杀尽不平人,然后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电视剧《水浒传》截图

——这个顶天立地、充满反抗精神的伟岸形象,甚至比景阳冈之上的武松还要光辉。

2021年6月中旬的姜文华,在人们心中,被脑补,或者说被塑造成了武松一样的人物。

这个形象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当复旦大学官方发文悼念被害者,都被视为“傲慢”、“藐视公众”。

尤其是发起给被害人的募捐时,留言区瞬间沦陷:


除了一边倒地支持姜文华,网友们还给受害者王某某泼了不少脏水,比如履历造假、学术剽窃等,事后证明这些都不存在。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觉得特别无奈:

真相重要么?重要。我相信这件事上,很多人犯了立场先行、循环论证的认知错误,甚至出现了针对被害者的谣言;

真相重要么?也不重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没有事实的真相,只有感情的真相。不要去修理已经变形的真相,而要去梳理那些真相的内核。那么,姜文华事件(大众舆论)真相的内核是什么?

“所有对于姜文华的同情,都是因为,教育苦行政化久矣。”——老稻

复旦大学和其他上上下下是什么心理呢?

所有人都不希望姜文华死。

这一点从当时复旦大学给出的情况说明也能看出端倪——复旦反复强调姜文华的“特殊情况”,从今天看既是事实,也是一种期待:复旦希望刀下留人,不要判姜文华死。

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作为学校,宁可放姜一条生路——惨剧的发生,更多原因是抑郁障碍复发,而不是因为“非升即走”的制度。

03 个人的选择

没有事实的真相,只有情感的真相。梳理完各方心理和情感以及内核,剩下的问题是:我们怎么办?要不要事实的真相?还是随着情感由它去?

具体到姜文华这个例子,我们要不要使用侦察兵思维去辟谣,去识别事情的真相?

可能有人会说,那有什么用?环境就在那里摆着呢,有时候谣言还能倒逼真相,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我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给出的答案多少有点反常识:

作为一个个体,不要追求社会进步。

我依然倾向于使用侦察兵思维去看清事实的真相,而不是使用士兵思维去对抗环境,改变环境。

作为个体,没必要对改变环境抱有多大的期待——那多少有点集体主义的味道,也有点全能自恋的味道。

看清事实的真相,保持独立判断,并不是为了改善环境,而是为了个人成长。

那么,我们应该倡导一种什么样的观念呢?这里化用胡适的一段话作结:

“不要追求社会进步,而是要追求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把目光从那些遥远的、宏大的、群体的事物上收回来,收回到身边的、具体的、个体的事物上来。别弄反了。”

1978之后,知识分子杀人就不判死刑了。这是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体现。法律只能治老百姓,不能用来对付知识分子,否则还怎么算是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