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推薦--彭祖長壽故事研究@老不休|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2-16 23:19:19| 人氣3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論文推薦--彭祖長壽故事研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系統編號:091NCHU0045012
出版年:2003
研究生:葉淑慧
研究生(英文姓名):
論文名稱: 彭祖長壽故事研究
指導教授:陳器文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 中國文學系
學號: 78911020
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3
關鍵詞: 彭祖 籛鏗 長壽 神仙 雉羹 生食 ; 熟食 神話 老子 調鼎 彭國 彭族 ; 神話歷史化 啟脇 ; 而生 陸終 ; 持氣養生 服食法 房中術 八百歲 ; 導引行氣之術 樂生畏死 地仙 ; 采女問道 補採之術 民間故事 ; 母題 類型 求壽 鬥閻王 誇壽 ; 歷史化 仙話化 成年禮 桃花女
被引用次數: 1
[ 摘要 ]
摘要
《彭祖長壽故事研究》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神話故事中的長壽想像〉、第三章〈神話與歷史中的彭祖〉、第四章〈神仙故事中的彭祖〉、第五章〈民間彭祖故事的母題與類型研究〉、〈結論──彭祖長壽故事的類型與意義〉。
在〈緒論〉中敘述之所以寫這個題目乃是因為一個人能活800歲,是一件新奇的事,感到興趣而去研究他;因為彭祖涉及的層面非常廣,所以研究的方法,先以彭祖民間故事為主線,利用母題、功能去分析,在神話與歷史的方面是從古籍史料著手,在神仙故事方面則根據漢代到明代有代表性的文本為主,並在第二章論述不死與長壽在神話時代的想像,這以《山海經》為主,以上為本論文所根據的故事文本來源大概的輪廓。
〈神話故事中的長壽想像〉,彭祖800歲的長壽一定有來由,在此試著從神話中找出端倪,初民最早是相信人的靈魂不滅,故而有許多死而再生的神話產生,且《山海經》中有許多不死民、不死國的描述,而由於人類具有學習與思感的能力,逐漸對外在客體有所了解,而使得不死思想逐漸向長壽觀念過渡,而長壽事項在《山海經》亦有記載,有長壽國、長壽民的描述,這常有的表現是騎乘某獸可獲致長壽,是彭祖神話之外的另一種獲得長壽的表現方式,而居住在軒轅國,江山之南的人,其不壽者800歲,故此壽可視為神人之際的指標,人達到這歲數,可謂是接近神人的境界了,因而800歲具有指標意義,在此章後面列舉後世長壽想像的傳說故事,有老子、彭祖、廣成子等,他們都是屬於神仙故事的一部份,推得在後世中長壽是與神仙、道教之說有極密切的關係。
〈神話與歷史中的彭祖〉中分為2部分――神話與歷史,關於彭祖的神話最著名的是〈天問〉中的進雉羹於帝而獲得長壽的記載,王逸與洪興祖曾對他加以歷史化的解釋,認為他善於調配雉羹進獻於帝而封於彭城,對於屈原的提問,聞一多與袁珂都曾加以考證;上一章中曾說800歲可能為神人之分的指標,推得彭祖這樣的歲壽可能與這種分法有關,他是人類中最接近神人的形象之一,故有此壽;而彭祖進雉羹於帝其實是一種餐宴儀式的象徵,「雉羹」是需要調鼎的,背後所引含的文化意義,乃是生食與熟食的對立問題,這裡所代表彭祖時已到熟食的階段,且已脫離燒烤的模式,是一種更為高級的技術,「鍋」的代表著宇宙秩序的總體,彭祖的調和鼎鼐的動作,象徵著恢復世界的秩序,具有正向的意義,對於與天道相應的生命是具有積極的涵義,他以這種方式治國,而這也體現在老子的「治大國,若烹小鮮」的治國哲學中;神話到後來一定得歷史化,才得以流傳下來,在《世本》、《大戴禮》與《史記》等史書中記載彭祖為這一歷史化下的五帝之後,說明他有被改造以進入歷史洪流的條件;在歷史的方面,這些史書記載關於彭祖的出生,從其母啟脇而生,具有傳奇的色彩,為黃帝、顓頊的後代,其父為陸終;歷史化的結果是把彭祖進雉羹神話與彭國牽連在一起,造成神話歷史化,可見籛鏗應該是彭國初期很有貢獻與威勢的一位英雄,藉著史書敘述他在堯、舜時的任官狀態與一些事件可還原彭國發展大致的情況;關於彭祖的姓氏有多種說法,傳說他姓姬、籛氏或彭氏,在此加以考證,而「彭祖」有時亦指族名、部落名、城名,在此亦加以探討,而有學者指出他800歲的壽命乃是彭國的立國時間,在此亦加以考證論說,此地以「彭」命名,也在探討的範圍內,而彭祖遺留下來的文化古蹟,有彭祖井、彭祖樓、彭祖冢等,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有3處彭祖冢,這涉及到彭國滅亡後,彭族的遷徙,在此以何光岳之說來加以說明;最後談到先秦諸子論彭祖的部分,孔子非常稱許彭祖的德行,當初他應該也是以德性治理一方,但後來這形象漸漸退去了,專變成養形長壽的代表。
〈神仙故事中的彭祖〉此章中先敘述樂生畏死與神仙思想,論述其緣起與道家長生久視的觀念、莊子所謂的「神人」境界有關,而海上三神仙的傳說與帝王的求仙活動,加上戰國末即有的陰陽家理論,都促成神仙思想的興起與廣大流行,求仙蔚為時代風尚,彭祖早以持氣養生而長壽著名,在這樣的思潮下被改造為神仙;關於彭祖的養生術,由「氣」的觀念發展而來,主要有導引行氣之術、服食法、房中術,因而後與歧黃扁並稱為四大醫祖,其導引行氣之術是由「持氣養生」說演變而來,動作是「熊經鳥伸」,以使體內的氣血能順暢地運行,在服食法方面,教人要服食桂、芝、麋角丸、雲母粉等物,認為有「延年益壽」的功效,是屬於外丹的代表之一,在房中術部分,這是彭祖後來學說的重點,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十問.六問》是彭祖的漢代房中保健的著作,強調男性要保持脧氣充盈,才能鞏固根本,後來因為受到陰陽相成之說影響,強調男女交接的重要性,認為是法天道的表現,又說「不可太過」,要「節欲保精」才是最適宜之道;被改造為神仙的彭祖,在神仙集傳中可以發現他的存在,在這些故事中又有一些特殊之處,在出身的部分以他為殷大夫,這是由受封於彭國的歷史而來,此外亦有2個特有情節:「采女乘輜軿往問道於彭祖」與「商王欲誅之,彭祖逃遁而去,後七十餘年,聞人於流沙之國西見之。」這為彭祖民間故事中所無;而彭祖的神仙角色在時代思潮的演變下有所變化,原先他為受人祭拜的神靈,後來因為時代動亂,隱逸之風盛行,加上儒家與佛教對於人世間道德如孝道的辯論,使得彭祖成為地仙的形象,不但遊於名山,而且任官於世俗中,關懷世人,卻不貪戀名利,對世俗慾望加以淨化,而在三教合一的過程中,彭祖的形象與地位又產生變化,在唐宋元明的神仙小說中亦可看見他的存在,但其陰陽相成之說已遭到修改或不復見,因此與釋儒之說有悖逆之處,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他已消失不見,這除了是陰陽相成之說倍受考驗外,其所代表的外丹論已被後來的內丹論所取代,故他消失於三教合一完全定型後是必然的趨勢。
〈民間彭祖故事的母題與類型研究〉中彭祖的民間故事共分3種:「彭祖求壽故事」、「彭祖鬥閻王故事」和「彭祖誇壽故事」,在本章中試著以歷史地理學派的類型母題說與普洛普的「人物的功能說」來對這些故事加以剖析,在第一節先對這些分析方法作一些簡略介紹,第二節第一小節先對求壽故事作一番介紹,第二小節則正式對彭祖求壽故事作母題分析,有母題1:「周公占卜預知彭祖死期」、母題2:「彭祖巧遇桃花女」、母題3:「桃花女交彭祖解救之法」、母題4:「神明吃完祭品後,決定幫彭祖添壽」、母題5:「設計讓死神的使者吃完供品後,在出來請求開恩」、母題6:「神明將彭祖的歲數增加」,將分析的結果論述在這些標題下;第二節第一小節亦先對鬥閻王故事類型作一番介紹,第二小節則正式對彭祖鬥閻王故事對母題分析,有母題1:「彭祖未被拘回,因生死簿上他的名字記載有問題或閻王疏忽」、母題2:「彭妻告狀致使閻王發現彭祖未死」、母題3:「彭祖第一次戰勝陰差、彭祖第二次戰勝陰差、彭祖第三次戰勝陰差」,這是關鍵母題,許多這類故事甚至是只由此母題組合而成,母題4:「彭祖最後戰勝死神而雲遊四海去」,母題5:「陰差利用洗炭之法拘回彭祖」,這是舉足輕重的母題,它不但為彭祖鬥閻王故事的結尾,亦常纂入彭祖求壽故事中,成為它的結尾,為彭祖求得800歲後,仍必須一死作出說明,而「彭祖求壽故事」與「彭祖鬥閻王故事」相涉之處極多;第三節彭祖誇壽故事是由彭祖「誇口」譏笑洗木炭的小鬼演變而來,在第一小節中分析誇壽故事的各個母題的來源如何,這與巧女的民間故事有極大的淵源,此分為4個母題,母題1:「彭祖因長壽而誇口有人歲壽若長過他,願意讓出妻子」、母題2:「有個和尚或某人也唸詩來挑戰,顯示他的年紀大於彭祖」、母題3:「彭祖抑鬱地回家,把事情告訴其妻,不料她卻有辦法」、母題4:「彭妻用一首詩戰勝反角而解決誇壽之禍」,這類故事的4個母題相當穩定,排列順序固定,並無與其他故事互染,差異之處在於細節的描寫繁簡不一,這是異於前2種故事之處。
〈結論――彭祖長壽故事的意義探討〉此章主要是對前幾章作意義的探討,且主要是針對第五章的民間故事作討論,在第一節第一小節中先論彭祖神話的歷史化,王逸與洪興祖對它的解釋,是歷史化的一部份,把進雉羹與彭國事蹟加以聯繫,這也是神話得以留存的條件,但已非原來的面目,第二小節中論述彭祖故事的仙話化,這是以彭祖神話歷史化為基礎,再有的發展,以殷大夫為彭祖神仙故事的背景,故他受封於彭國至殷時這一段被省略掉,第三小節論述彭祖民間故事的流傳變化,彭祖故事除了往仙話化發展外,主要亦有民間故事的流傳,此部分,分析彭祖求壽故事與周桃鬥法雜劇、小說與歌仔冊的關聯,而彭祖求壽故事中求「南北斗」是較原始的說法,而求「八仙」是後來才有的事,可能是因為八仙的人物傳說盛行才產生這種變異,而這些故事的分布地,臺灣所流行的彭祖故事中以求壽故事為主要,其他2種甚少出現,第四小節論及彭祖長壽故事與其他長壽故事類型的比較;第二節中探討彭祖故事的民間趣味與文化意義,第一小節論述民間的占卜與改運,第二小節論述大母神賦予彭祖新生的意義,第三小節論述南北斗的自然崇拜,第四小節論述彭祖死而復生的儀式意義,其實那是一種成年禮的具象化,讓通過此儀式的小孩成為成年人,負擔起社會的責任,第五小節論述人對於生命永存具有主宰性,經由鬥閻王故事的分析肯定人們對於生命永存的主宰能力,由此可知人們自初民時代生命的圓形循環想被打破後,再一次,對生命永存產生希望,第六小節論述智慧女神化解彭祖的死亡,彭祖因為誇壽而被陰差拘走的母題,意味著人終須一死,世俗人不願見彭祖如此,同時意謂著不願見自己這樣,於是將彭祖與民間流傳已久的巧女故事組合,巧女變成彭妻,利用她的機智與巧辯來化解危機,充滿民間的智慧與趣味,不復有彭祖求壽與鬥閻王故事的緊張與嚴肅,第七小節論述彭祖故事反映生命想像的發展與流變,在此將彭祖神話、神仙故事與民間故事一起比較,找出它所反映各時代對於生命的想像,第八小節彭祖故事的民間趣味,列舉一些彭祖影響的現代節慶風俗習慣,第1是老人忌諱作生日,受彭祖故事影響,怕被閻王發現自己年事已高,故如此,第2敘述彭祖成為廚師祖師爺所遺留下來的種種風俗,最後並附上改良過的現在「雉羹」的食譜。
[ 論文目次 ]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3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方法……………………………………………………1
第三節 資料蒐集……………………………………………………2
第二章 神話中的長壽想像…………………………………5—23
第一節 《山海經》中的不死意象與事項…………………………5
一、不死民、不死國……………………………………………8
二、不死樹、不死藥……………………………………………9
第二節 不死思想向長壽觀念的過渡………………………………11
第三節 長壽傳說……………………………………………………14
一、《山海經》中的長壽事項…………………………………14
二、長壽想像的傳說故事………………………………………17
(一)彭祖……………………………………………………17
(二)老子……………………………………………………18
(三)廣成子、白石先生………………………………………20
(四)偓佺……………………………………………………22
第三章 神話與歷史中的彭祖……………………………25—64
第一節 神話中的彭祖事蹟探析……………………………………25
一、〈天問〉中的彭祖……………………………………………25
二、彭祖八百歲推論……………………………………………27
三、進雉羹的餐宴儀式…………………………………………28
四、神話人物推原………………………………………………31
第二節 歷史中的彭祖事蹟探析……………………………………33
一、彭祖的譜系…………………………………………………33
二、彭祖受封與彭國事件………………………………………35
三、彭祖姓氏探究………………………………………………40
(一)彭祖為姓姬、籛氏或彭氏………………………………40
(二)彭祖為人名、氏名、部族名(國名)或城名……………42
四、彭祖之相關文化殘存…………………………………………46
(一)彭地得名的由來試探…………………………………46
(二)彭祖井、彭城和彭祖冢…………………………………50
五、先秦諸子論彭祖………………………………………………59
第四章 神仙故事中的彭祖………………………………69—118
第一節 樂生畏死與神仙思想………………………………………69
一、長生久視思想探索…………………………………………70
(一)老莊思想中的「得道的超越性」與「無為入道」……70
(二)海上三神山傳說與帝王的求仙活動…………………74
二、彭祖神仙化的過程…………………………………………77
第二節 彭祖的養生術………………………………………………79
一、彭祖養生術的源起――持氣養生說………………………79
二、導引行氣之術………………………………………………83
三、服食法………………………………………………………87
四、房中術………………………………………………………89
(一)人氣莫如竣(脧)精……………………………………89
(二)陰陽相成………………………………………………91
(三)節欲保精………………………………………………93
第三節 神仙集傳中的彭祖…………………………………………96
一、彭祖在神仙故事中的角色…………………………………97
(一)彭祖的出身……………………………………………97
(二)神仙故事特有情節之一:「采女乘輜軿往問道於彭祖」………………………………………………………99
(三)神仙故事特有情節之二:「商王欲誅之,彭祖逃遁而去,後70餘年,聞人於流沙之國西見之。」……………100
二、彭祖從神仙思想到道教與三教合一之間的轉變意義…101
(一)神仙思想的萌芽到道教的建立之間…………………102
1、天仙形象的彭祖……………………………………102
2、地仙說盛行的時代背景……………………………103
3、地仙形象的彭祖……………………………………105
4、道教中彭祖所表現的節欲與淨化的成仙之道……108
(二)道教建立後到「三教合一」定型時期…………………111
1、釋、儒對「陰陽相成」之說的考驗…………………112
2、「三教合一」定型後――彭祖消失於神仙譜系中…115
第五章 民間彭祖故事母題與類型研究………………125—183
第一節 民間故事的「母題」與「類型」之探討…………………125
一、歷史地理學派……………………………………………126
二、普洛普的《民間故事型態學》……………………………129
第二節 彭祖求壽故事……………………………………………133
一、求壽故事類型分析………………………………………133
二、彭祖求壽故事之母題分析………………………………136
第三節 彭祖鬥閻王故事…………………………………………152
一、「鬥閻王」故事類型分析………………………………152
二、「彭祖鬥閻王」故事類型的母題分析…………………157
第四節 彭祖誇壽故事……………………………………………173
一、誇壽故事淵源分析………………………………………173
二、彭祖誇壽故事的母題分析………………………………175
第六章 結論―彭祖長壽故事的類型與意義…………185—206
第一節 長壽故事的類型與彭祖長壽故事的比較………………185
一、彭祖神話歷史化…………………………………………185
二、彭祖故事的仙話化………………………………………186
三、彭祖民間故事的流傳變化………………………………188
四、其他長壽故事類型的比較………………………………191
第二節 彭祖故事的民間趣味與文化意義………………………193
一、民間的占卜與改運………………………………………193
二、大母神賦予彭祖新生……………………………………195
三、南北斗星的自然崇拜……………………………………196
四、彭祖死而復生的儀式意義………………………………197
五、人對於生命永存具有主宰性……………………………200
六、智慧女神化解彭祖的死亡………………………………201
七、彭祖故事反映生命想像的發展流變……………………202
八、彭祖故事的民間趣味……………………………………204
(一)老人忌諱作生日………………………………………204
(二)彭祖成為廚師祖師爺…………………………………204
參考書目………………………………………………………207—219
附錄一…………………………………………………………220—221
附錄二………………………………………………………………222
附錄三………………………………………………………………223
[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般書籍
2劃
丁乃通:《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北京市,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年
3劃
1、上海古籍出版社編:《神仙世界―中國神仙世界大觀》,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6月
2、干寶撰,汪紹楹校注:《搜神記》,台北市,里仁書局,1999年1月10日初版3刷
4劃
1、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北京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北京卷》,北京市,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8年11月
2、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江蘇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江蘇卷》,北京市,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8年12月
3、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吉林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吉林卷》,北京市,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2年11月
4、中國民間文學集成遼寧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遼寧卷》,北京市, 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4年9月
5、中國民間文學集成陜西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陜西卷》,北京市,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6年9月
6、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浙江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浙江卷》,北京市,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7年9月
7、中國民間文學集成福建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福建卷》,北京市,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8年12月
8、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寧夏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寧夏卷》,北京市,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9年6月
11、王世貞編:《列仙全傳》,台北市,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年10月
12、王先謙:《莊子集解》,上海市,上海書店,1988年7月
13、王守謙等譯注:《左傳全譯》,貴陽市,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
14、王孝廉:〈死與再生〉,《古典文學》第7集上冊,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79─1987年
15、王孝廉:《神話與小說》,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86年9月
16、王松年:《仙苑編珠》,《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58冊》,台南縣,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7、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市,中華書局,1960年2月
18、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重慶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6月
19、王治心:《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上海市,上海三聯書店,1988年2月
20、王叔岷:《列仙傳校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中國文哲專刊7),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4月
21、王雲五主編,王夢鷗註釋:《禮記今註今譯》,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公司,1972年10月3版
22、王雲五主編,史次耘註釋:《孟子今註今譯》,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4年7月2版
23、王雲五主編:《春秋左傳今註今譯》,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1年1月
24、王逸章句,劉向編集:《楚辭》,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25、王學奇主編:《元曲選校注》,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
5劃
1、 左丘明著,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校點:《國語》,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
2、 司馬遷撰,楊家駱主編:《史記》,台北市,鼎文書局,1976年第2版
3、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r Jung)著,馮川,蘇克編譯:《心理學與文學》,台北市,久大印行,1990年
4、弗萊(Northrop Frye):《威嚴的均稱》(Fearful Symmetry),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1969年第2版
6劃
1、江寶釵(總編輯),《嘉義市民間文學集5―閩南語故事篇(二)》,嘉義市,嘉義市文化局,2000年12月
2、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台北縣中和市,谷風出版社,1986年10月
3、朱浩熙:《彭祖》,北京市,作家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2刷
4、朱浩熙主編:《古今徐州.古城春秋》,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1987年12月
5、朱謙之、任繼愈:《老子釋譯》,台北市,里仁書局,1985年3月25日
6、艾伯華(Wolfram Eberhard):《台灣唱本提要》(Taiwan Ballads:A Catalogue)(亞洲民俗.社會生活專刊第22輯),台北市,東方文化出版社,1974年
7劃
1、李孝定編述:《甲骨文字集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50),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年6月
2、李昉:《太平御覽》(四部叢刊),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3、李昉等奉敕編纂:《文苑英華》,台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年10月
4、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市,人民衛生出版社,1989年
5、李福清(Bo r is R ift in):《中國神話故事論集》,北京市,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年
6、李楊:《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汕頭市,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年
7、李維.斯特勞斯(Claude Levi—Strauss)著,周昌忠譯:《神話學:餐桌禮儀的起源》(Mythologiques.L′origine des mani''eres de table),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1月15日
8、李維.斯特勞斯(Claude Levi—Strauss)著,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7年
9、李賢等奉敕撰:《大明一統志》,台北縣永和市,文海出版社,1965年
10、李鵬飛:《三元延壽參贊書》,《正統道藏》第31冊,北京市,新文豐出版社,1977年10月
11、李豐楙:《不死的探求――抱朴子》,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12月25日
12、吳玉成:《粵南神話研究》,《北京大學民俗叢書116》(婁子匡編校),台北市,東方文化出版社
13、吳樹平等點校:《十三經(標點本)》,北京市,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12月北京
14、沈約注,洪頤煊校:《竹書紀年》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15、宋衷注,張澍粹集補注:《世本》,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16、沙少海:《莊子集注》,貴州市,貴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17、佛克馬(Deuwe Fokkema),易布思(Elrad Ibsch)合著 ,林書武等譯:《二十世紀文學理論》(Theories Llitera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北京市,三聯書店1988年
18、杜光庭:《墉城集仙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58冊》,台南縣,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19、余家謨等修,王嘉詵等纂,《江蘇省銅山縣志》,《中國方志叢書》,據1926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8劃
1、林蘭編:〈石人頭裡的天書〉,《金田雞》,台北市,東方文化書局,1971年秋季
2、林蘭編:〈彭祖的故事〉,《呂洞賓故事》,台北市,東方文化書局,1971年秋季
3、林蘭編:《窮秀才的故事》,台北市,東方文化書局,1988年
4、周一謀、蕭佐桃:《馬王堆醫書考注》,台北市,樂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9年12月15日
5、金榮華:《六朝志怪小說情節單元分類索引》,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4年
6、金榮華:《台灣桃竹苗地區民間故事》,台北縣新店市,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0年11月
7、金榮華:《澎湖縣民間故事》,台北市,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0年10月
9劃
1、段成式:《酉陽雜俎》,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3月
2、胡萬川(總編輯):《彰化縣民間文學集2 故事篇(一)》,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1月
3、胡萬川(總編輯):《彰化縣民間文學集5 故事篇(三)》,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7月
4、胡萬川 王正雄總編輯:《台中縣民間文學集29 大安鄉閩南語故事集(二)》,台中縣,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6月
5、胡萬川(總編輯):《苗栗縣民間文學集2 苗栗縣閩南語故事集》,苗栗縣,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6月
6、胡道靜等主編:《天仙正理淺說》,《藏外道書》第5冊、第10冊,成都市,巴蜀書社,1992年
7、胡孚琛著,湯一介審定:《道教與仙學》,北京市,新華出版社,1993年12月
8、姜濤主編:《中國傳奇第59冊 中醫趣談》,台北市,莊嚴出版社,1989年11月
9、俞正燮撰,楊家駱主編:《癸巳類稿》,台北市,世界書局,1965年4月再版
10、洪興祖撰:《楚辭補註》,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11、祖岱年、周隆淵編:《水族民間故事選》,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7 月
10劃
1、袁珂:《古神話選釋》,台北市,長安出版社,1982年8月再版
2、袁珂:《山海經校注》,台北市,里仁書局,1982年8月20日
3、袁珂:《中國神話史》,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10月
4、干寶撰 汪紹楹校注:《搜神記》,台北市,里仁書局,1999年1月10日
5、馬林諾夫斯基(Malinewski,Bronislw):《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北京市,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年
6、馬驌撰:《繹史》,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6月
7、高國藩:《中國巫術史》,上海市,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11月
8、徐炳昶(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台北市,里仁書局,1999年1月
9、班固:《漢武帝內傳》筆記小說大觀3編第8冊,台北市,新興書局,1974年
10、高誘注:《淮南子》,上海市,上海書店,1986年7月
11、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年6月
12、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黃漢青、 陳衛平譯:《國家的神話》,台北市,成均出版社,1983年
13、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An Essay on Man),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1月再版4刷
11劃
1、清水搜錄:《海龍王的女兒》,收錄於中山大學民俗叢書7,台北市,東方文化出版社,1980年
2、陳建憲:《中國古代神話的母題 神祇與英雄》,北京市,三聯書店,1994年
3、陳素主:《宜蘭縣民間文學集(二)》,宜蘭市,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6月
4、陳啟天:《韓非子校釋》,台北市,中華叢書委員會,1958年1月印行
5、陳葆光:《三洞群仙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58冊》,台南縣,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6、陳榮富:《宗教禮儀與文化》,北京市,新華出版社,1993年12月
7、陳慶浩、王秋桂主編:《中國民間故事全集23――江蘇民間故事集》,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6月
8、陳慶浩、王秋桂主編:《中國民間故事全集30――遼寧民間故事集(壹)》,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6月
9、陳慶浩、王秋桂主編:《中國民間故事全集24 河南民間故事集》,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6月1日初版2刷
10、陳器文:〈就結構主義論民間故事的「成三」現象 民間故事敘事美學探討之一〉,《第一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興大中文系出版,新文豐出版社,2000年
11、陳器文:《玄武神話、傳說與信仰》,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9月
12、陳橋驛:《水經注校釋》,杭州市,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
13、陳瓊芬、傅素花、陳素主主編:《台中縣民間文學集29――大安鄉閩南語故事集(二)》,豐原市,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6月
14、郭象注,成玄英疏:《南華真經注疏》,北京市,中華書局,1991年
15、梅新林:《仙話 神人之間的魔幻世界》,上海市,上海三聯書店,1992年6月
16、曹元守輯注:《本草經》,上海市,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年11月
17、曹光甫:《神仙世界》,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0年6月
18、張君房撰:《雲笈七籤》,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19、張紫晨編:《民俗學講演集》,北京市,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年6月北京
20、呂不韋撰、張雙棣等註:《呂氏春秋譯注》,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1月
21、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台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8月再版
22、許嘯天編著:《老子》,成都市,成都古籍書店,1988年7月
23、黃錦鋐註釋:《新譯莊子讀本》,台北市,三民書局,1974年1月
24、陶弘景集:《名醫別錄》,北京市,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年
25、陶弘景:〈養性延命錄〉,《正統道藏》第31冊,北京市,新文豐出版社,1977年10月
26、梅守德,任子龍等修:《徐州志》,《中國方志叢書》,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89年
12畫
1、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台北市,木鐸出版社,1983年9月
2、弗拉迪米爾.普洛普(Jakovlevic Vladimir.Propp )著,李小良譯,〈神仙故事裡的轉化〉,《神話即文學》,台北市,東大出版社,1990年
3、無名氏:《彭祖攝生養性論》,《正統道藏》第31冊,新文豐出版社,北京市,1977年10月
4、無名氏:《汲冢周書》(四部叢刊初編史部),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5、無名氏:《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外二種)》,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6月
6、無名氏:《桃花女周公鬥法歌》,新竹市,竹林書局,1987年5月8版
13劃
1、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1月
2、葛洪:《神仙傳》,北京市,中華書局,1991年
3、《世本》上冊,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4、葛洪撰:《抱朴子內外篇》,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5、陽炯:〈渾天賦.自序〉,載《文苑英華》卷18,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9年
6、俞正燮撰:《癸巳類稿》,台北市,世界書局,1965年4月再版
7、楊柳橋著:《荀子詁釋》,濟南市,齊魯書社,1985年2月
8、愛爾烏德(Ellwood)著,鍾兆麟譯:《文化進化論》,上海市,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4月影印本
9、詹.弗雷澤(Frazer,J.G),汪培基譯,陳敏慧校閱:《金枝》(The Golden Bough :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4月初版2刷
14劃
1、夢花主人撰:〈桃花女鬥法〉,《中國近代小說史料彙編3》,台北市,廣文書局,民?
2、趙道一:《歷代真仙體道通鑑》,台北市,捷幼出版社,1992年
15劃
1、劉守華:《比較故事學》,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
2、劉鋒:《道教的起源與形成》,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4年4月
3、劉寶楠,楚楨著:《論語正義》(《四部備要》第11冊),北京市,中華書局,1989年3月
4、劉寶楠著:《論語正義》,《諸子集成》,北京市,中華書局,1954年
5、劉 撰,楊家駱主編:《舊唐書.韋渠牟傳》,台北市,鼎文書局,1976年
6、鄭玄撰:《通志》(十通第4種),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12月
7、樂史:《太平寰宇記》,台北縣,文海出版社,1963年5月
17劃
1、戴德撰,盧辯注:《大戴禮記》,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2、鍾敬文:〈中國民間故事型式〉,婁子匡編《民俗學集雋》第1冊附錄,台北市,東方文化出版社,1973年冬
3、蕭統撰,李善注:《文選》,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83年6月10版
4、隱夫玉簡:《疑仙傳》,《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58冊》,台南縣,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8劃
韓承良:《創世紀釋義》,台北市,思高聖經學會出版社,1983年9月
19劃
辭海編輯委員會編:《辭海》,上海市,辭書出版社,1982年
20劃
1、譚華:《超越生命的智慧――長壽思想與中國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
2、蘇克明:《中國吉祥文化系列 壽.壽禮.壽星――中國民間祈壽習俗》,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
3、嚴可均輯校,楊家駱主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台北市,1982年2月
4、嚴北溟、嚴捷:《列子譯注》,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87年10月
21劃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台北市,新興書局,1956年5月
期刊論文
4劃
1、王光儀:〈祝融與彭祖〉,頁26,《大陸雜誌》,1963年2月28日,第26卷第4期
2、王進珊:〈釋彭〉,《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1、第3期
6劃
朱存明:〈彭祖的養生之道〉,《中國道教》,2001年第5期
7劃
1、何光岳:〈古代彭部族的繁衍與遷徙〉,《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4期
2、李水海:〈老子不是彭祖考証〉,《無錫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9月,第20卷第3期
8劃
1、邱春美:〈論「桃花女鬥周公」故事的發展軌跡〉,《大仁學報》,1999年5月17期
2、金榮權:〈中國古代神話的歷史化軌跡〉,《中州學刊》,1999年5月第3期(總第111期)
3、周新:〈民間故事的敘事方式與語言策略〉,《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0年第1期
9劃
祝秀麗:〈北斗七星信仰探微〉,《遼寧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10劃
1、袁珂:〈彭祖長壽的神話與仙話〉,《民間文學論壇》,1994年第65期
2、唐大潮:〈明清之際道教“三教合一”思想的理論表略論〉,《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3期
11劃
1、 陳春暉:〈母神崇拜與中國古代思想〉,《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年2月,第32卷第1期
2、 陳翠芳:〈道教的發展與“三教合一”〉,《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年第1期
3、陳廣忠:〈道家先驅與養生論――彭祖考〉,《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
4、郭武:〈論道教的長生成仙信仰〉,《道教研究》,1994年01期
5、郭武:〈陰陽五行觀念與道教的成仙信仰〉,《中華文化論壇》,1997年第2期
14劃
1、趙沛霖:〈論神話歷史化思潮〉,《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
2、凌慧:〈宋代“三教合一”思潮初探〉,《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5期
15劃
1、劉守華:〈謊張三――中國南方機智人物的傑出典型〉,《民間文學》,1984年第4期
2、劉守華:〈道教信仰與中國民間口頭敘事文學〉,《宗教學研究》,1995年Z1期
3、劉仲宇:〈道教對民間信仰的收容和改造〉,《宗教學研究》,2000年第4期
4、劉魁立:〈世界各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述評〉,《民間文學論壇》1982年創刊號
5、劉輝:〈道家導引行氣與中醫養生康復〉,《南京中醫學院學報》,1994年第10卷第4期
6、劉懷榮:〈彭祖神話考略〉,《中國文化研究》,1996年秋之卷,總第13期
7、蔣原倫:〈中國:神話敘事進入歷史〉(學位論文選載),《中西詩學型態差異及其神話背景》,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收錄於《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第3期
8、蔣應時:〈中醫養生理論的核心與道家養生思想〉,《中醫研究》,1994年12月第7卷第4期
9、蓋建民:〈道教房中術的性醫學思想及現代價值〉,《宗教學研究》,1996年第1期
20劃
1、鍾敬文:〈中國民間故事型式〉,婁子匡編《民俗學集雋》第1冊附錄,台北,東方文化出版社,1973年冬
2、嚴耀中:〈論“三教”到“三教合一”〉,《史學研究》,2002年第11期
21劃
顧希佳:〈〝鬥閻王型〞故事的比較研究〉,《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14卷第3期,2001年9月
碩士論文
劉惠萍:《桃花女鬥周公故事研究》,陽明山,中國文化大學,1992年

台長: 老不休
人氣(3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