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俑明明代替了人殉,为什么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之前看过一个说法说孔子不知道陶俑和人殉的顺序,以为先有陶俑,再有人殉。不知道对不对。
关注者
1,794
被浏览
1,662,171

274 个回答

这句话自古至今争议太多了

暂且不论这句话的来源,只就其释义,有下面三种阐述:

解1:“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孟子 梁惠王上》)。这是最权威的解释,其经典之处在于,它不但是对这句话的解释,更是其出处。事实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一语即非出自《论语》,也非出自《礼记》,而恰恰是出自孟子与梁惠王的这一席话。正是《孟子》史无前例地记载了孔子的这一句话,并同时阐述了孔子这么说的理由——因为俑太像人了。在这里孟子并没有解释“其无后乎”的具体含义,但言下之意无疑是鄙视的态度。从某种角度来说,孟子的理解是不容置疑的——与其质疑他的理解,还不如干脆质疑他凭空捏造孔子的话。

解2:早在东汉,赵歧就曾为《孟子》做注,并解释说,其实作俑在前,殉葬在后,是作俑制度引发了殉葬制度,所以孔子才批评始作俑者(“仲尼重人类,谓秦穆公时以三良殉葬本由有作俑者也,恶其始造,故曰此人其无后嗣乎。”)。但根据考古发现,在中国历史上真人殉葬制度要早于俑人殉葬。因此赵歧的解释非但不成立,而且有主观臆想胡编乱造之嫌。

解3:宋朝朱熹说:“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孟子集注》)”孔子如此厌恶发明俑人殉葬的人,自然是赞同那之前的葬法了。但俑人之前并非真人,而是草人。因此孔子决不是赞同真人殉葬,而是赞同使用草人。俑人不过比较像真人,孔子尚且反对,何况用真人殉葬呢?据说商朝时期是流行真人殉葬的,周朝予以禁止,转而采用刍灵、即草人。后来有些诸侯国渐行奢华风气,使用更加像人的精致俑人,这其实在开历史的倒车。如果把孔子的话,放到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理解,就不难发现,他是希望回复周礼,以免文化的倒退。以上诸解,争论的焦点在于孔子为什么反对俑人殉葬。目前看来解3是最合理的。

至于“其无后乎”的解释,“后”非指后代,而是指后祀、祚命,即子孙的后福。“其无后乎”说的是别看你现在是贵族,再这样倒行逆施的话,子孙后福难保了。 根据孔子老人家一贯温文尔雅的性格,很难相信他会咒人家断子绝孙,宁可相信他即使气急骂人也是文绉绉的。因此这个解释似乎更可信一些。

要辨明这个问题,得从五个方面来看待。

一、孔子所崇拜的周公态度

众所周知,孔子是周公的继承者。

《论语》:“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而周公是公认反对人祭的。

《商周文化比较研究》: 周公执政之后,周人已经彻底废除了人殉人牲制度。

虽然西周前期各小邦国仍在偷偷殉葬,但整体上处于渐渐消失的状态。学界多认为这是周公之功。

孔子如果支持殉葬,难道是挂羊头卖狗肉?

二、孔子时代的陪葬情况

不管“始作俑者”有什么争论,有一点是正反双方都同意的: 俑是一个新鲜物。这个东西是当时大多数葬礼不会使用的东西。那么在俑出现之前,孔子时代的贵族是用什么陪葬的呢?

用冥器“刍灵”。它是现在烧纸文化的原型。

《礼记》: 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于用殉乎哉。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于用人乎哉!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鹤林玉露》: 学而无用,涂车、刍灵也。

什么是刍灵呢?其实就是现代的“金童玉女”。只不过当时还没有纸,所以就用草扎个略像人和动物的外形,成本非常低廉。

郑玄注《礼记》:刍灵,束茅为人马;谓之灵者,神之类。”孙希旦集解:“涂车刍灵,皆送葬之物也。

《孟子集注》: 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

西周人殉几废后,陪葬品就以这种明器刍灵为主。刍灵从开始使用到孔子时代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所以《礼记》才说它说的自古有之

很多人脑补孔子是在一个以殉葬为主流的时代批判人俑,但实际上孔子是在一个以“烧纸”为主流的时代批判人俑。做个类比的话,就是清明节大家都在烧“金童玉女”的时候,一家土豪忽然抱来一卡车真人等高蜡像过来烧着显阔。而且改变了文化风气,所有人都要烧如下这种真人蜡像才能显阔。


你烦不烦?愿不愿意多花这个钱?就算有功夫有钱,给死人烧这玩意瘆不瘆人?

觉得我在危言耸听?一点也没有。那时候的人俑真的和现代蜡像一样,是照着真人相貌刻的。兵马俑几千个,没有一张脸是重复的。甚至有些出土的人俑还能和现代人的脸型有些神合。

顺便一提,真实的兵马俑还是涂彩的。现在博物馆的土色文物只是开墓后空气涌入,颜料被大量氧化所致。下图为刚开墓时的兵马俑。

想想拿这种真人一比一复制的玩意举行葬礼是什么感受。可以说,即使完全不考虑制作成本问题,这种做法也是对生命尊严的亵渎。它离活人殉葬只有一步之遥。

三、孟子引用孔子的语境

始作俑者的出处在孟子的一段引用。

《孟子》: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此处的语境明显是同情老百姓,反对统治者暴政的,为什么会有人认为是在指责统治者不用活人殉葬会显得不孝?当然网上木工多,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解释的。

另一个出处就是我刚才引用过的礼记。

《礼记》: 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于用人乎哉!

(其实我只要贴一个礼记就足够说明一切了,就怕某些诡辩者故意无事生非。)

请问我们是有多大本事,觉得自己比《孟子》《礼记》还要理解孔子?

四、儒家与理中客们就明器祭器问题的辩论

明器后世易名为冥器,同指专奉死者用殉葬品。

《释名·释丧制》:“送死之器曰明器,神明之器异于人也。”

《盐铁论·散不足篇》:“古者,明器有形无实,示民不可用也。”

而与之相对的是祭器,它是指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打个比方,明器是花圈,祭器是鲜花。后者成本高昂,有着实物本身的香味和色彩,可以赠人可以示爱。而前者成本低廉,象征意义浓厚——反正死者也闻不到花香了。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士,都倡导使用廉价的明器,拒用高价的实物祭器。但当时却有一批理中客,认为应该混淆二者的差别,以适当的使用实物祭器。他们的理由是这样可以表达自己的孝心。

儒家子弟和他们水火不容,双方为此发生过多次辩论。

《礼记·檀弓上》:“仲宪言于曾子曰:‘夏后氏用明器,示民无知也;殷人用祭器,示民有知也;周人兼用之,示民疑也。’曾子曰:‘其不然乎!其不然乎!夫明器,鬼器也;祭器,人器也。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

《礼记·檀弓上》:“宋襄公葬其夫人,酰醢(腌猪肉)百瓮。曾子曰:‘既曰明器矣,而又实之。’”
郑玄《注》云:“言名之为明器,而与祭器皆实之,是乱鬼器与人器。”

儒家认为,花圈就要有个花圈的样子,应当严禁部分贵族以明器的名义偷偷实行祭器殉葬,无故增加葬礼成本。哪怕帝王们偷偷增加一些酱肉也会招到儒家子弟的批评。

而人俑这个莫名其妙的东西,显然也是一个混淆明器和祭器的擦边球。支持明器殉葬的孔子必会反对它的普及。

五、孔子驳斥人俑的必要性

春秋之际,秦君因护驾之功而崛起,但嬴姓本是商朝名将飞廉恶来的后人,他们继承了商人的遗俗,始终难脱野性。

商墟出土的人头豆腐脑香锅

公元前678年,秦武公去世,以六十六个人陪葬,为周公以来开中国活人殉葬记录的第一例;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后,给他陪葬的人多达一百八十人,其中还包括奄息、仲行和针虎三位忠臣猛将。这件事间接导致秦国的一度没落。

《史记·秦本纪》:秦穆公与群臣饮酒酣,公曰:生共此荣,死共此哀。于是奄息、仲行、缄虎许诺。及公薨,皆从死。

三十九年,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

《史记·秦本纪》:武公卒,葬雍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

之后秦国在与诸国的交流竞争中渐趋文明,但仍然不肯放弃他们的殉葬传统,于是发明一比一真人大小的人俑作为代替。不想此俗传入中原,各国君王也多有习效。

于是孔子发表意见,他认为这种拟人陪葬会在接下来攀比斗富中引出真正的人殉。

虽然在儒家的声讨下,这种殉葬未能成为历史的主流,但从《墨子》的记录上看,确有部分国家开过倒车。

《墨子.节葬》: 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始作俑者,确有其后。孔子的预言并没有落空。

究人俑之本质,就是在礼崩乐坏的大背景下,商代殉葬文化在中原的一次复兴。虽然人俑并没有直接毁灭人民的肉身,但它确实是殉葬制度的继承者,与“刍灵”有天地之别。孔子对人俑的批判合情合理。

奈何军阀的时代并不属于仁义道德。人俑陪葬越来越流行,最终走向了厚葬的巅峰。在秦始皇修建的骊山墓中。秦始皇的兵马俑数量近万,皆按真人实体复刻,铺张浪费到了极点。




那么,人俑是不是真的人道主义呢?是不是有俑替死,人民百姓的生命就可以得到保全呢?

史料告诉我们,不存在的。

《史记秦本纪》: 先帝(秦始皇)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

《史记秦本纪》: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如此规模的兵马俑军团,工匠必有数百至数千。如果在加上冻饿累死的服徭役者,秦始皇陵的死亡人数更多。

下面是秦始皇陵西侧赵背户刑徒墓地的考古发现,载在《文物》1982年第3期。链接。专家判断死者是前来骊山为秦始皇修墓的囚徒。

刑徒墓内出土骨架一百具。
仰身屈肢葬者十五具。……有的双臂下垂,双手置于髋骨上,左腿外侈屈折,股骨与胫骨约弯成60度角,右腿的股骨压于髋骨下,胫骨和腓骨断折,似为刀斩所致
M35出土的一小孩骨架,仰卧,双臂下垂贴于胸之两侧,左臂的尺骨和桡骨残缺。下肢股骨仅残存上段。
一墓坑内埋有多具尸骨者,有的平放,有的叠压,葬式也不一。M35出土的一具小孩骨架,下肢残断。M41出土的一仰身直肢葬者,头骨上有刀伤痕迹,腰部残断(图三九)。M33出土的八具骨架中有一具有刀伤痕迹,俯身作挣扎状(图四)。M34出土骨架五组,计十一具(图四〇)。其中第二组的三具骨架身首异处,四肢骨与躯干骨也分离,堆置叠压,显系肢解。这些都似被杀戮后埋葬的,其余九十四具骨架基本完整,死因不明。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为了自己的享受,不屑于把百姓当成人来对待。人殉也好,人俑也罢,都是统治极端贪欲的外在表现。只要统治者的欲望不加限制,只要社会存在着大规模的异化,暴政必会与之相伴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