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陈德文的翻译水平?

由于是三岛由纪夫迷,读过很多他翻译的三岛由纪夫作品,那么,他的翻译水平又如何呢
关注者
34
被浏览
65,488

8 个回答

以下答案或有答非所問之嫌,蓋題主提到三島,想必著重於探討陳先生的現代文水平,但不才對於現代文了解頗少,只好鑚個空子強答一波。

陳先生,據管窺,有一本《松尾芭蕉散文》,今就此探討一下陳的蕉翁翻譯水平,望不吝賜教。

另:陳譯俳句暫不討論,因為不才持俳句不可譯之說,俟暇再論。

陳譯:(選自《松尾芭蕉散文·奧之細道》)

三月下旬之七日,黎明的天空煙霞迷離,殘月淡影,富士山微微可見。附近上野、谷中的櫻花何時再得一見?想來惆悵不已。親朋故舊星夜齊集送行,乘舟同抵千住後,捨舟登岸。征途三千里,渺渺在一心。人生如夢,感慨萬端,前程未卜,灑淚作別。

春去鳥空啼,魚眼浮淚滴。

權以此句作為出行的首句,然後依舊去意徘徊,且行且止。人們排列途中相送,看來要直到望不見我的背影才會回去吧。

原文:(來源維基文庫,點斷由不才完成,一切以岩波書店大系本為準)

彌生も末の七日、明ぼのゝ空朧々として月は有明にて光収まれる物から、不二の峰幽にみへて、上野谷中の花の梢又いつかはと心ぼそし。むづまじきかぎりは宵より集ひて、舟にのりて送る。千住といふ所にて舟をあがれは、前途三千里のおもひ胸に塞りて、幻の巷に離別の泪をそゝぐ

   行春や鳥は啼き魚の目は泪

是を矢立の初めとして、行道猶進まず。人々は途中に立並びて、後影の見ゆる迄はと見送るなるべしことし。

以下以此文段對比為立足點做兩方面的探討。

第一,詞句層面。

①原文「明ぼのゝ空朧々として」陳譯「黎明的天空煙霞迷離」。這樣譯固然增添一份哀感,更似宣長所謂「知物心」者,但「朧々たり」其實意為「朧にかすんださま」「薄明るい」。(來源:goo国語辞書)而「かすむ」雖常寫作「霞む」但也可寫作「翳む」,表看不清楚之意。而根據「黎明」的原文「明ぼの(曙)」的詞源「明」和「ぼの(仄)」再由「有明」可以看出此詞所指是一種晨曦未破,星月在天的狀態,而看不清楚也即自然了。可參見「ほのぼのとあかしの浦に」一歌,歌中以島為舟的描寫更佐證此處「翳む」之說。而霞則應是太陽升起或即將升起,東天泛白已久時的狀態,安在這裡時間發生了錯亂。故此處私以為譯作「昏昧」之類的詞可能更切當。如此,後「不二の峰幽に」云云也就順理成章了。

②原文「月は有明にて光収まれる物から、不二の峰幽にみへて」陳譯「殘月淡影,富士山微微可見」。⑴「有明」即「陰暦の十六日以後で,空にまだ月があるのに夜が明けること。そのころの夜明け」,當然也有「また単に,夜明け」。(來源:外教社《現代日漢雙解詞典》)但參考後者在古文中出現時多作枕詞,而單獨成意時多是前者,(如「有明の有明の月」等歌句)這裡明顯當是前者,因此翻譯時最好能加上對時令的強調。(這裡對時令的強調也符合蕉翁「寂」的觀念,即所謂「memento mori」或「季節感」,參見大西克禮氏《幽玄·物哀·寂》)⑵「物から」是接助,陳不譯。又釋意:

形式名詞「もの」+格助詞「から」から。活用語の連体形に付く。

1 逆接の確定条件を表す。…けれども。…のに。…ものの。

「月は有明にて光をさまれる―、影さやかに見えて、なかなかをかしきあけぼのなり」〈源・帚木〉

2 理由・原因を表す。…ものだから。…ので。

「莵道(うぢ)の王(きみ)…みづから宝算(よはひ)を断たせ給ふ―、やんごとなくて兄の皇子御位につかせ給ふ」〈読・雨月・白峯〉

[補説]2は「から」からの類推により中世末に生じ近世擬古文に多く用いられる用法。(來源:デジタル大辞泉)

由義項1引文可推量此處用法為1,且此非雅文,2的可能性則更小。故譯文中應含「雖皎月近晦而收光,亦強辨富士之雄姿」之意。是逆接確定而非順接確定。

從這一層面來看,陳先生水平十分可觀。雖有小的瑕疵,但瑕不掩瑜。尤其是後以「人生如夢,感慨萬端」譯「幻の巷」令人拍案叫絕。陳先生在詞句上的琢磨,雖有文白交混彆扭之處,終不可諼。

第二,精神層面。翻譯蕉翁,必然要了解蕉門、蕉風、十哲以及蕉翁本人的人生觀、創作理念等等並將其寄託在譯文中,唯此方能試將其三味傳達六七。

①即上文所論「季節感」問題。這一點陳先生有所忽略。

②即「前程未卜」之遣詞,略欠妥當。蕉翁此時已至老境,藝術爐火純青,行腳正是為了修煉作為「俳人」(不只是俳句創作者,更是以俳觀物,以俳待物者)的境界,將創作態度和人生態度交融,不斷捶打自己,正所謂「詩魔」的境界。蕉翁的目的是明確的,意志是堅韌的,哪怕是河邊哭泣的嬰兒、手中亡母的白髮都無法阻礙他的前進,蕉翁是目光如炬的殉道者,不是醉生夢死的糊塗蛋,陳先生在蕉翁的態度的理解上,我以為是存在偏差的。

儘管如此,陳先生對蕉翁仍有深刻理解。如「征途三千里,渺渺在一心」我以為很好,分明桃李滿天下卻只說「一心」,意味深長。而要注意的是陳先生主要翻譯的還是近現代作家,而於古文即有如此造詣,可見其功底深厚,非我輩所能及。

言不盡意,志大才疏而妄染此題,懇請諸君子匡我不逮。

个人非常喜欢德富芦花的散文,很小的时候在杂志上读过几章,译得真的是极美。后来买书,却感觉自己买的版本没那个意思,于是买了4个版本的德富芦花散文对照,还买了日本原版自己试着翻译,终于发现最好的那个是陈德文译的,也是我认为最有美感的。上高中以后开始挑剔,读同一本书一定要对比几个译本,找出认为最好的来读,陈德文总不会出错!他译的东山魁夷散文,还有草枕等书,我觉得在中文译本里根本没有可以与之抗衡的。他的译作随便买,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