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快評:美國海軍,正被“近憂”和“遠慮”折磨 - 香港新浪
參考快評:美國海軍,正被“近憂”和“遠慮”折磨
2021年06月17日21:31

  原標題:參考快評|美國海軍,正被“近憂”和“遠慮”折磨

  作為美國海上力量的核心裝備,美海軍航空母艦的一舉一動直接反映了美國在安全和戰略領域的動向,會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最近,“羅納德·里根”號航母的行蹤就引來了很多關註:該艦於14日被確認進入南海活動。此前有報導稱,該艦將“出差”前往中東,掩護美國從阿富汗撤軍。

  美國航母上次有類似的動向,還要追溯到2003年伊拉克戰爭時期。“里根”號是美軍目前唯一在西太平洋地區前沿部署的航母。它前往中東,打破了美國航母多年的部署慣例,並不尋常。

  航母的維護十分耗時耗力。在維護完成重新部署前,艦載機部隊的訓練同樣需要時間。目前,美海軍能夠立即披甲上陣的航母數量並不多。“里根”號“出遠門”,正是對美國當下戰略窘境的折射:既想體面從阿富汗撤軍,還要盯住西太平洋的“大國競爭”,事實上陷入了某種“雙線作戰”的局面。這使美軍手頭的資源被迫分散,令裝備和人員疲於奔命。所以,本已捉襟見肘的航母力量就更不太夠用了。

  大甲板+彈射起飛+先進艦載機的“超級航母”之路雖然由美國開創,但對具有相應工業水平和現實需要的國家來說,這種航母並非遙不可及。它們終有一天也會出現在別國的海軍序列中,甚至可能已經“在路上”。美國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終有一天會被打破,這是美軍從未體會過的“未有之變局”。

資料圖片:里根號航母(視覺中國)
資料圖片:里根號航母(視覺中國)

  除了航母不太夠用的“近憂”,美海軍還面臨著很多棘手的問題:

  在海軍裝備技術領域,美國不再“一枝獨秀”,曾經享有的技術優勢在縮水:在新一代大型水面艦艇領域,美國的進度甚至落後了。在先進偵察監視技術之下,美國航母越來越難以遁形。高超音速武器的發展,更是讓美國導彈防禦局局長約翰·希爾9日在國會參院作證時直言,這種武器將為美國航母“帶來風險”。

  為應對所謂“大國威脅”,美海軍主力艦艇被迫“加班加點”,以保持在相關地區的存在,這打亂了裝備維護週期,影響了訓練和戰備水平。2017年美海軍驅逐艦的兩次撞船事故就是例證。

  冷戰結束後,美國一時在海上難有挑戰者,其裝備規劃路線出現偏差,國內造艦能力也受到影響。導致本被寄予厚望的裝備要麼難以適應未來戰場態勢(例如瀕海戰鬥艦),要麼陷入“青黃不接”的局面(例如擔當艦隊防空重任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難覓接班)。

  現代海空軍裝備項目大都是“吞金獸”。目前,有限的軍費更迫使美海軍要對未來把錢花在什麼項目上進行權衡,新一代驅逐艦、潛艇和艦載機只能進行“三選一”,“我全都要”變得不可能。在“大國競爭”背景下,經費有限被憂心忡忡的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吉爾戴視為“將令艦隊規模縮水之舉”。

  這些一時半會難以解決的“遠慮”,恐怕還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折磨自詡“天下第一”的美國海軍。

  有美國著名軍事曆史作家頗不客氣地指出,今日的美軍認為其技術已在某種程度上令以往戰爭中的一切教訓喪失作用,是“最令人難以置信的蠢事”。美國海軍的“遠慮近憂”,同樣是整個美軍,乃至整個美國強權的縮影:無視天下大勢、迷信武力和強權,在“老子天下第一”的邏輯中不能自拔,只會任自己的優勢被野心和狂妄侵蝕,最終病入膏肓,走向失敗。

  因為,兵驕而不滅者,古今未見。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