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驗不再是保證|經理人
feature picture

台灣經驗不再是保證

2007-01-25 MT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我在台灣廣告業20多年,先前在奧美、智威湯遜、上奇、意識型態和聯廣都待過,一直想尋求更大的挑戰,到大陸來是實現這個想法。
大陸廣告業的競爭非常國際化,美國、日本、香港、新加坡、澳洲和英國等地的好手都來角逐,各種創意和想法激盪很激烈。
以我們公司為例,只有50多人,算是小公司,但有一半是境外來的,老闆是澳洲人,我從台灣來,我們之前的工作地點都不在大陸,現在卻一起在此打拚,這就是中國市場的國際化吸引力。
麒靈是先在上海成立,之後再到紐約、倫敦和雪梨開分公司,與先前的外商模式相反,但以後這可能會成為常態。

面對國際化 加強語文及管理能力

有些台灣的工作者誤解,以為台灣發展得快,台灣經驗在大陸很有用,這些都錯了。和你競爭的對象,可能根本不是本地人。我先前應徵另一家在大陸的外商廣告公司總經理,進行到最後階段,只剩我和另一位新加坡人。
我的成功經驗是伯朗咖啡和黑松沙士,都是台灣的案子,但那位新加坡人做的都是國際知名客戶,最後是他得到那個職位。這件事讓我很驚訝,過去都是我拒絕別人,這還是第一次我被別人拒絕,而且還是在中國。
即便和你競爭的是本地人,可能他(她)是從國外留學工作回來,台灣經驗也占不到便宜。我在這裡經常碰到年輕的大陸工作者,用很流利的英語向客戶做簡報和回答問題,你一點都感覺不到自己是在中國。
儘管我在廣告這一行已是老將,但到大陸仍覺得不足,為了加強英文和管理能力,我乾脆回到學校,自費去上海復旦唸EMBA,這是美國華盛頓大學到此合作的一個課程,教材和上課是用英文,還有一大堆討論、作業、報告和考試,壓力很大。我剛上前4個月,就覺得快崩潰,經常上完課就感冒生病,但還是咬著牙要唸完。
我從中學到會計、財務報表、策略和領導等實用觀念,對我自己以及工作的幫助很大。去找客戶提案時,不只是談產品和創意,還可以和他談他們公司的策略和發展方向等,視野更廣,這在大陸做廣告非常重要,不像在台灣那麼專業切成一塊一塊,這個人是做業務、那個做企畫、另一個做創意,在大陸更像是你得把這些都整合起來,並且了解客戶所在的行業特性和需求。

廣告創新無所不在 多看多學

中國目前是個無處不廣告的市場,很多想法和創意會讓你拍案叫絕。我現在每天看到的新廣告,都不是在電視或報紙上,而是在公司的電梯裡。之前誰會想到密閉的電梯裡也是做廣告的好地方?但是上海硬是開發出這塊市場,所有頂級大樓的電梯裡都裝了液晶螢幕,每天不斷播放廣告。
還有一家公司嫌機場廣告看板太貴,乾脆付錢找工讀生到出境大廳舉牌,上面寫了某某公司的名字,其實就是他們自己公司,讓每個從海關走出來的旅客能看到。
另一個例子,是一家家電公司為了廣告烤箱,雇了幾位工讀生人手一台,在百貨公司的電梯裡上上下下來回坐,讓所有坐電梯的人都看到,感覺這家公司的烤箱賣得特別好。
在製造業裡的代工模式,在廣告業也開始出現。我們在紐約的分公司,做創意品質較好,但是畫圖就交到上海這邊來做,又便宜又快,畫好再傳回去,若紐約那邊有問題,雙方再溝通、再修改。
許多新廣告模式,會從大陸先開始,再擴散到別處。有心來此挑戰市場的工作者,要抱著多學習的態度,才能勝任愉快。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