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北京冬奥开幕式主题歌《雪花》?

纯净空灵的童声合唱《雪花》 [图片]
关注者
76
被浏览
127,982

29 个回答

写得很好,用童声合唱作为呈现形式更是明智的选择,这意境太美了。

曲谱来源于新华社官方动态https://b23.tv/KLydKsU


看了官方放出的幕后访谈、合唱曲谱,又扒了下曲子的和声进行后,真的觉得——「大道至简」莫过于此。

整首歌的和声编配给我的感觉还是比较通俗的,剥离开词曲说成是哪个流行歌的和弦进行恐怕也能让很多人相信。A段出现低音保持的技法,钢琴伴奏低音全稳在主音G上,用了一个G-C/G-D/G-G-这样的和弦进行,弱化了和声功能,更显平缓,颇有童谣意味,也更「留白」以和B段作出对比。B段就是流行音乐用到泛滥的卡农进行变体了,但它确实通俗易懂适宜传唱啊。稍让我感到意外的英语部分是唱到「light」这个单词时,和汉语部分的和弦有不一样,五级替换成了同级的小七和弦,出现了带点爵士意味的离调251(Dm7-G7-C-),很克制地制造了一些细微的色彩变化。

旋律听着也像是童谣,让我体会到设计感的是AB段的旋律对比,A段整体旋律是趋于下行的,而B段出现了许多上行的线条,但两个段落下来主旋律也没有超过九度,在非常有限的音域(也是适宜儿歌的音域)做出了平稳、抒情的意境,又在其中拉开了张力。

稍有让人跳戏的是B段「雪花,雪花(3 5 2 5)」,音型会让人联想到舒伯特的摇篮曲「睡吧,睡吧(3 5 2 34)」,好在歌曲意境相差没有过大,这也无伤大雅。

非要吹毛求疵的话,这歌有一个让我觉得遗憾的地方就是歌词中「在故乡,在远方」对应的英语歌词是「all around, all around」,我觉得没翻译出味道。当然,这点倒也不必强求。

主题曲《雪花》张帅老师和 @张渠音乐 老师的作曲和演出,让我感到一种纯粹的美和希望。

曲调的音程跨度和和旋,使人易于记忆并哼唱。

其中最感动的一句是“在故乡在远方都一样闪亮”,故乡与思乡之愁是在中华文化到整个泛亚文化中都非常核心的意象,东亚、美索不达米亚-迦南、南美洲的耕作文化的古老历史,近代历史上受到的迫害,城市化/战乱中离开土地的农民,都无疑在各个群体中加强这种意象,形成一种相通的理解。可惜英文版歌词并不能精确地体现这种意象。

连夜把歌词翻译为了日语、希伯来语、克丘亚语,分享给能共同深刻理解这种故乡与思乡意象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