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 Lian Garden
園池景觀
園池景觀 > 園池區域 > 求真致美——陶瓷器跳刀装饰技艺的研究与运用  
 
求真致美——陶瓷器跳刀装饰技艺的研究与运用
     
         
 
                                                                              

 高 峰

 
我對於跳刀裝飾的初步印象都源自父親對它的愛好。記得年少在家時常見父親與來訪者談藝,論及做人修養、雕塑繪畫、習字刻印、木做金工、絲織刺繡、陶瓷器用……往往翻箱倒櫃,取出許多‘寶貝’,以助交流。其中,有一隻刻紋白瓷小罐,別致可愛,我很喜歡。多年後,我已經成為專做器皿的陶工,一天回家去看望父親,他又找出那只心愛的唐代跳刀編簍紋白瓷小罐,托在自己寬厚的掌心裏,對我說“好,你拿去保存吧”,交給了我。那只具有特殊韻味與非凡意匠的唐代作品,就如一粒種子落在我的心田。 
 
從小翻看父親的藏書,在《宋磁》裏看到磁州窯黑地白點紋小壺(注1)。它抽象有趣的紋樣,黑白明快的對比,配合著渾圓有力的造型,顯現出梨花舞春風,斜雨弄秋波的形式意味,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1981年初春時節,廣西欽州地區經委邀請父親去指導當地的工藝美術品設計改進,那時他已經七十六歲,所以由我陪同前往。在坭興工藝品廠的工作中,一日父親從外面進屋,手捧一大摞紅陶坯,我去接,見有些特別的刻紋,就問“這是怎麼做的”?父親答,“跳刀,是在車間裏的機輪上做的”,他轉身又忙去了。我從那時記住跳刀是要用快輪的。 
 
就在去坭興廠時,我初步學會了拉坯成型。回京後,又在學院試驗室中不斷練習拉坯和利坯技藝,以便勝任陶器成型課中技法輔導的工作。可以說遇到跳刀偶發的情況,對於我或者自古以來的每一個需要在轆轤上大量利坯制器的人都是自然的事。當我在自己最初的利坯練習中遇到跳刀情況,基於先前就有的一點認識和愛好,對產生它的原因就特別留意。久而久之,對在利坯過程中產生的跳刀現象,及它與輪速的快慢,泥坯的粗細、幹濕,器型的曲直、大小,刀具的長短、厚薄、剛柔、刃角、形狀及走刀方式,持刀力度,運刀心態等因素之間的關係就有了些體會。 
 
我第一次運用跳刀裝飾器物是由意外情況觸發的。一次,當我在手輪上起刀利一隻缽坯外側,刀口被坯中砂粒阻擋引起跳刀,刹那間我改變了原本光平利坯的意向,而隨著跳刀的勢態走刀完成全部動作,停下來一看,效果不錯!缽子外壁佈滿了有規律的旋草式浮雕刻紋,細密、精緻、生動,配上內壁貼印的絞泥雲水紋樣,使那造型單純的缽子,展現出豐富有趣的整體性。這一刀,做成了我的第一隻跳刀紋器物;同時,還開啟了後來我不斷進行的跳刀裝飾實踐與對有關歷史情況研究的勢頭。 
 
自那以後,我曾集中精力以放射散點紋、渦旋短線紋、同心圓分段跳刀紋等多種形式,用不同性狀的刀具,在素陶坯及施釉後的陶坯上,進行跳刀裝飾的試驗,做了不少器皿。 
 
自從初步掌握了跳刀的技藝,加深了對跳刀形式規律的認識,我就對有關它的歷史情況產生了自覺的關注。父親常說學藝三則,摹、改、創。摹能知形懂法,曉明事理;改能去腐更生,適從性情;創能身手隨心,動靜在理,果結善美而見新。由於認識到博古有利於創新,我就花了大量時間去圖書館和書店中找尋它們隱秘難見的蹤跡;去博物館和文保所搜覓它們特殊的身影;去古窯址及舊貨市場等處亦格外留心,希望能遇見前人跳刀製作的實物。 
 
十餘年來,我有幸在定窯燕川遺址中,撿到宋代跳刀菊瓣紋白瓷碗片;在曲陽縣的靈山鎮,得到多塊精美的唐代黃釉席紋、連點紋執壺殘片;在定窯文保所的庫房裏,觀看了由考古人員發掘出來的唐代黃釉連點紋執壺;在故宮陶瓷館,我一次次細看那隋代席紋執壺、唐代席紋綠彩黃釉執壺和席紋黃釉罐;在首都博物館,見唐代黃道窯席紋黃釉蘭褐斑執壺;在北京市東皇城根的舊貨市場,得到了一隻典型的唐代席紋黃釉執壺殘器;在廣州市的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於“楊永德夫婦收藏的黑色陶瓷展”中,見到了宋代當陽峪窯黑地飛白千點紋小罐;在廣州市帶河路的古董店裏,見宋代灰釉跳刀紋雙系蓋壺;在幾位陶友家中,見過有偶發性跳刀痕的漢代灰陶罐、宋代影青執壺及碗碟;另於北京陸續收集到兩隻春秋戰國的跳刀紋黑陶缽、一隻漢代跳刀紋灰陶殘皿、一隻隋代疊燒跳刀紋黃釉斂口瓷缽、一隻唐代分段飾以不同跳刀紋的黃釉陶蓋罐、兩件遼代跳刀紋鉛綠釉紅胎陶罐、一隻宋代跳刀渦旋紋白瓷小罐、一隻宋代跳刀渦旋放射紋白瓷殘蓋、一隻宋代跳刀芒紋影青碗、二隻宋元時的跳刀芒紋黃褐釉沙圈粗瓷碗及一批有偶發性跳刀痕跡的陶瓷器資料;在北京的古玩店,還發現一隻唐代黃釉執壺精品,一千零六年前的那匠人,在拉坯利坯後的器肩以下的壺身上,跳刀刻飾了周密的席紋,裝了短柱狀的流、雙泥條把手及耳系後,倒浸法罩施了白化妝土,稍幹後,於肩部又分上下兩層劃細線雲朵紋,其下,圍壺身豎行排布約刻有百字,其中有“貞元十一年八月一日記”,是目前我所知唐代席紋執壺中唯一刻有準確紀年的器物。此壺的發現,對於一批跳刀席紋黃釉執壺的斷代,是個重要的參照數。上述資料,為我探究古代跳刀裝飾技藝的實際內容,提供了寶貴的機緣。 
 
1989年初,在北京市朝陽門外道路改造工程中,我於東嶽廟門西邊一點地下三至五米間的位置上,發現了一處明代人倒垃圾用的渣土坑,記憶體煤灰爐渣及少量碎骨雜物,並夾有大量明代中晚期民窯青花瓷殘器碎片。在其中不少碗碟的足圈裏面,都遺有偶發性的放射狀跳刀紋。雖然,它們不是特意施加的紋樣,但看上去卻多非常可愛。它們與碗碟上自然灑脫的青花紋樣,明淨淡雅的釉子,在那些小巧實用的器皿中共同發散著景德鎮等民窯質樸生動的氣息,有如江南春雨後微風中嫩綠禾苗輕靈的搖曳,又似蒼山密林中秋溪湍流漾起碧透瑩潤的波褶,惹人喜愛,給人一份爽適清新的感受。它們使我覺悟到,當年利坯做器的工匠,於大量快速的製作中,並不著意除去這些痕跡,不僅僅是工藝要求的隨意放鬆,而是有點情趣、有點浪漫的審美心態使然,是他們對工藝流程與製品效果熟知通變且能自由處置的表現,是將缺損化為美妙的一種不經意的偶得。有感於此,我也讀解了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的記述“過刀時手脈微振燒出即成雀口”,或言“手刀一振即成雀口”(注2)。其中“雀口”一詞,看來雖非美稱,但句子對於利坯中產生跳刀的情況,則言詞恰當。 
 
經過多年的陶瓷制做實踐,和對文獻或實物資料盡力的查找與分析研究,我逐步認清並且復原掌握了隋唐匠人用以製作黃釉壺罐等器物上面席紋的工藝方法,即在快輪上進行的雙向交叉式跳刀裝飾做法。而且,在自己所收唐代黃釉席紋殘壺實物沒被釉及化妝土遮覆的胎體上,發現了直接而清晰的雙向交叉式跳刀席紋刻痕!從而揭去了隋唐執壺上席紋工藝方法的千古面紗,證明它們不是用許多考古文博專家在《中國陶瓷史》(注三)、《中國美術全集·工藝美術編二 陶瓷(中)》(注4)、《首都博物館藏瓷選》(注5)、《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31晉唐瓷器》(注6)等重要陶瓷專著中所說的“壺身印有席紋”或“壺身印有編織紋”的印紋方法,而是以特殊的雙向交叉跳刀方法所做的刻紋。關於唐代執壺上席紋工藝方法的印與刻,是謬誤與科學兩種完全不同的界定。為了使人們有機會瞭解席紋方法的真像,使眾多文博考古專家糾正對它的認識,我寫了《唐代席紋黃釉執壺裝飾技藝淺說》一文,發表在1999年4期的《文物》雜誌中。 
 
由於研究的需要,我曾大量翻閱考古文物方面的雜誌與專著。從其中對古代跳刀紋器物紋飾工藝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多數論者對於跳刀方法的普遍無知。因此,我所找到的多數古代跳刀紋資料,在文獻中都寄存於指甲印紋、繩印紋、刺剔紋等其他工藝方法名下。這從近年出版的《中國古陶瓷圖典》(注7)、《古陶瓷鑒真》(注8)、《觀台磁州窯址》(注9)、《二裏頭陶器集粹》(注10)等書中可見一斑。站在新千年國際的歷史文化研究角度看,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萬年輝煌的陶瓷歷史進程的地方,由當今最著名的考古文博專家編寫的陶瓷圖典,卻將當陽峪窯生產的跳刀飛白紋作品,說成是以“錐刺紋為裝飾”,這比較日本人不光在書中介紹跳刀飛白紋為中國宋代磁州窯系的著名品種,並常附以宋代實物圖像,而且還有匠師運用飛白跳刀法製成許多新器物,供人賞用。兩者於此“小技”的見識與用心,有若天壤。在《觀台磁州窯址》中,我看到幾片跳刀紋殘片被冠以跳刀紋之名。這是跳刀裝飾問題上,我國考古工作者表現出的一點進步。與此同時,我注意到該書作者將一只有典型跳刀芒紋裝飾的碗,說成是“壓印繩紋裝飾”。類似的錯誤該書中還有幾處。書中對於跳刀紋實物的這種認識狀況,正好說明,即便是所謂的陶瓷問題專家,即使是得到某種正確類書的指引,歷史遺物上多樣的跳刀紋飾,也還會使沒有跳刀製作經驗的人看花眼。我相信,只有實踐更切近真知,而具有真知才能使人更自由地實踐。 
 
站在中華文明史研究的角度看,那些歷經數十年艱難的尋找挖掘後,得到了大批精製的跳刀紋壓光黑灰陶遺物的特別關注夏商周歷史的考古學者們,在《二裏頭陶器集粹》與《偃師二裏頭》(注11)等書中,將器物上的跳刀紋飾說成是“印有指甲紋”,這種錯誤的結果就可以說是很嚴重了。設若那些考古研究者明白他們手上器物的紋樣,不是古代陶工慢慢的以指甲一下一下掐印出來的紋樣,而是三、四千甚至五千年前的陶工們,用比指甲掐印這種原始手工方法先進的多的機械方法,在轉眼間飛快地完成於轆轤車之上的跳刀裝飾紋樣,是一種必須使用快輪操作的跳刀刻花裝飾時,知道做出這些陶器及紋樣的匠師要比他們原來想像的遠要進步高明的話,那麼,他們關於二裏頭遺址、關於夏商周文明、關於青銅藝術的興起、關於中華文明……的認識,都可能會有較大的改變,會向歷史的真實邁進一大步。對此,我曾在給《文物》雜誌寫的《中國古代陶瓷器跳刀裝飾初探》(注12)和給《收藏家》雜誌寫的《陶工寄語·小題大做說跳刀》(注13)等文章中提出自己的意見,希望引起有關專家學者們的注意。 
 
透過對大量文獻資料的查閱分析,越過《偃師二裏頭》、《登封王城崗與陽城》(注14)、《廟底溝與三裏橋》(注15)等書所披露的商、夏、龍山文化中的跳刀紋器物,我從《半坡》(注16)與《薑寨》(注17)感受到了陶器上利坯刀的跳動。將來,有可能在通曉了跳刀方法的考古學者中,有人會從仰韻等早期文化的範圍裏,發現中國跳刀裝飾方法的歷史源頭。 
 
從已知的資料來看,跳刀痕跡本是陶器製作中於快輪上利坯修刮時出現的一種情況。在人類漫長的制陶歷史中,它曾被少數陶工從“情況”中解放出來,轉化為一種特殊的裝飾手段,用於表現源自人們勞動生活中感受到的某些自然且抽象的形式之美,展現出陶工身手意匠與轆轤、器坯、刀具之間有趣味的動態關係及結果。跳刀裝飾,通常施加於拉坯成型的圓器類坯子上。大約於坯體半幹時,將坯置於轆轤上,打正放穩,在快速轉動中陶工手持利坯刀與坯體以較大角度相切,坯刀因受到特定阻力而產生律動式微跳,遂使刀刃對坯體進行斷續的啄刻。陶工若有意識的將此種刀與坯的啄刻關係加以連續的運用,即可在幾秒鐘至幾十秒鐘之內,完成由幾百刀乃至上萬刀刻紋構成的一件器坯的跳刀刻花。跳刀裝飾約產生於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它是伴隨快輪制陶術的興起而綻放初蕾的,進而成熟於夏商之際的中原腹地,及至隋唐兩宋間繁榮發展,呈現出最盛的歷史面貌,其後或因陶瓷裝飾別興新法而使它隱沒。 
 
長期以來,我在研究瞭解古人跳刀裝飾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許多跳刀裝飾的試驗和創作活動,又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前人作品的認識理解。不光掌握了古人跳刀的方法與形式,而且覺察出他們多樣的裝飾用意,從那些器皿紋飾的“字裏行間”,讀懂了古人生動豐富的精神傳遞。由此,我更加喜愛跳刀這種特殊的陶瓷語言,願以它去敍說生活中的感悟,用它表達對美的認知。 
 
看,轆轤與陶坯又在朦朧中飛快旋轉,陶工手下響起一陣陣刀具跳刻時發出的低鳴,在這振動著的聲波裏,我腦海中閃過了半坡、薑寨與三裏橋的器物;閃過了湖南石門皂市的刻紋陶瓿(注18)與二裏頭的黑陶瓶罐;閃過了一處處潮濕陰暗的陶房中唐工宋匠埋首製作的情景;低鳴聲中,我會見了古希臘(注19)、羅馬的陶工,觀看了扶桑匠人承襲唐風燒成的飛刨紋大壺(注20),德利,還拜見了那些端然擺放在各國博物館射燈下的唐宋跳刀紋陶瓷精品;在那陣風般的聲波後,玄妙的漣漪、大漠的襞褶、紛飛的雨線、渦旋的肌理、壯麗的飛瀑……,種種感受都從陶工心間釋出,頃刻間就一一刻飾在各式的陶瓷坯體上,折射出瞬間與永恆的美。 
 
十多年來,我在北京、山東、河北,在浙江的龍泉、江蘇的宜興和廣州的曉港密,用跳刀方法結合多樣的坯土、釉料、器型及不同的窯火處理,對自己從生活與自然中感受到的種種意象進行提煉,做出了深入貼切的表達。製成了“顏廟柏”、“契合”、“雨聲”、“望雲霞”、“踏雲歸”、“夜波光”、“鄉情”等大量跳刀紋陶瓷器皿,謳歌了生命與自然的豐美,綻放出科學與藝術之花的奇香。且於各地的做陶中將這古老而又煥發著生機的技藝傳授給新人。我在努力的研習創作之中,獲得了認知與表達的自由。 
 
神州窯火萬年業,文明五千轆轤忙; 
宋唐隋商迄薑寨,生花妙手幾輪旁。 
陶工寄情真善美,周致器皿蘊華光; 
願舞跳刀發新花,環宇瓷苑競芬芳。 
 
         
 
注釋 
1、 日本,小山富士夫《宋磁》,聚樂社,昭和十八年十二月十日版。第四四圖。 
2、 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出版,1998年。221頁、234頁。 
3、 中國矽酸鹽學會《中國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郟縣窯,210頁。 
4、 

楊可揚《中國美術全集 工藝美術編二  陶瓷(中)》,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年。28圖說明文。 

5、 首都博物館《首都博物館藏瓷選》,文物出版社,1991年。12圖說明文。 
6、 

李輝炳《故宮博物館院藏文物珍品全集31晉唐瓷器》,商務印書局,1997年。177、180圖說明文。 

7、 馮先銘《中國古陶瓷圖典》,文物出版社,1998年。剔刺紋,234頁。 
8、 馮先銘《古陶瓷鑒真》,北京燕出版社,1996年。寶豐窯,398頁。 
9、 

北京大學考古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鄲地區文物保管所《觀台磁州窯址》,文物出版社,1997年。190頁等處。 

10、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裏頭陶器集粹》,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該書中許多被稱之為“指甲印紋”的紋樣,實際都是跳刀紋樣,不應混淆。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12、 《文物》杂志待刊稿。 
13、 《收藏家》杂志2000·4,总42期。11至14页。 
14、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图捌玖,1.D1罐(H265:03)。 

1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 
17、 

半坡博物馆等《姜寨——新石器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另外,中国历史博物馆通史陈列中“姜寨少女墓”的陶罐上隐约可见跳刀痕迹。 

18、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湖南石门皂市商代遗存》,《考古学报》1992年第2期。图版伍,3I式瓿(T11③:1)、4II式部瓿(TB3②:51)等。 

19、 英国,吉塞拉·里克特《希腊艺术手册》,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年。图299,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20、 日本,《陶瓷大系27日本的民窑》,平凡社,1975年。22图大壶,日本民艺馆藏品。 
 
rel_article
list 湧泉山 - 湧泉跌水
list 影 壁
list 子橋
list 閣․圓滿閣
list 午橋
list 蓮池
list 松溪
list 亭․洄漣亭
list 海雲神韻-- 海雲石
list 軒․香海軒
list 南山及香山綠化種植
list 榕林綠化種植
 
photo_album
list 南山及香山
 
top_button
Nan Lian Gar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