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古建筑都有哪些?

关注者
4
被浏览
3,501

3 个回答

太原唱经楼在鼓楼街中段,我是在五一广场坐公交车后,再步行到唱经楼的。这是一处第七批国保单位。这唱经,不是唱经典歌曲,是读乡试中举名单,也就是乡试揭晓。唱经楼说通俗一点,就是乡试揭晓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遇庆典加科为恩科(如皇帝生日、婚庆),考期也安排在八月。明、清两代定于八月开考,九月揭晓,故称“秋闱”。凡是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乡试一般在省城举行,各省主考官都是皇帝钦派的。山西省自然在太原举行乡试。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中试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中举后就可以做低级文官了。每年九月,太原的唱经楼就是山西人关注的网红地。有多少人在此成为幸运者,许多人魂断唱经楼,又笑又哭,这是一处悲欢之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科举制度正式废除,唱经楼也自此丧失了它的基本功能。据说,1999年,唱经楼租给一个面皮商贩,后来由于长期无人维护,商贩怕坍塌造成人员伤亡,只得自动停业。

据说,唱经楼原在布政司前,布政司现在不存了,唱经楼还在。不要门票,随便参观,估计有人会来这里祭拜。唱经楼始建于明代初期。据百度百科介绍“现存建筑以唱经楼为主,唱经楼与正殿、春秋楼、通廊相组合,构成一“工”字型院落。”里面供的神像有关羽,有点想不通。

离开唱经楼,往前走就是1912年的山西官钱局,1919年改为山西银行。鼎革后收归国有。中西合璧的建筑。

山西省文物局介绍:“唱经楼是旧时山西科考唱榜之处,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鼓楼街 33号。建于明代初期,重修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山西左布政使刘鲁重修唱经楼,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增建春秋楼,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现存唱经楼和主殿为明代所建,春秋楼和通廊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约 2000平方米。

唱经楼为主体建筑,唱经楼在南,以通廊连接北侧正殿,北殿之东连接春秋楼,四个建筑组合起来构成一 L型建筑群。唱经楼为两层楼阁式建筑,平面方形,重檐十字歇山顶。一层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明间出卷棚抱厦檐。二层面阔进深均一间。一层围脊立琉璃花砖。二层檐下施五踩双翘斗栱。柱间施隔扇门窗。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五架,单檐歇山顶,不设斗栱。殿内三梁架上施瓜柱、叉手,叉手与丁华抹颏栱相交承托脊檩。通廊位于唱经楼与正殿之间,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卷棚顶。春秋楼在正殿东侧,高两层,一层为三间窑洞,二层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前设单步梁,单檐硬山顶前廊式建筑。现存古建筑均使用琉璃瓦屋脊。经近年大修现建筑保存良好。

唱经楼不对称 L形布局,在山西境内不多见,楼与正殿有明代建筑特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明清时期的乡试科目共三门,分三天考试,考生们白天在里面考试,晚上在里面睡觉,考试后的第十天,发榜揭晓。发榜的前一天,在唱经楼上由书吏宣唱考生名次及籍贯住址。宣唱完毕后第二天发正榜,正榜由第六名写起,直到写完最末一名,再题写前五名,由第五名倒写到第一名,前五名称“五经魁首”(在五经内,每经取一名为首),简称“五魁首”。五经魁首写完,再写副榜。全榜完毕,书吏重登唱经楼,高声宣唱前五名的姓名并表示祝贺,故名为唱经楼。

离开唱经楼,往前走就是1912年的山西官钱局,1919年改为山西银行。鼎革后收归国有。中西合璧的建筑。

从晋商博物馆出来,继续踏雪游览附近的普光寺和文殊寺。

山西的古建很多,宋元的遗存数见不鲜,明清的文物,很难引起当地人的注意,他们看来,太原城内基本没有什么值得游览的。




普光寺小巧玲珑,周围高楼林立,大雪纷飞,一人漫步其中,更显庄严幽静,仿佛走进佛陀的内心世界。

大殿侧,有一石碑,记载普光寺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距今已有1800年。



历史上,曾有许多高僧在此讲经传道,其中有一位印度高僧,名叫板特达。宋元之后,印度本土佛教日渐式微,板特达仰慕曾经西天取经的玄奘,沿着他的足迹,反向操作,一路从印度,东行至中国,明洪武二年(1369),他终于来到五台山,实现了毕生夙愿。明太祖朱元璋为其精神所感,特迎请他至南京,于奉天门召见,赐号“善世禅师”。在其晚年,晋王又请他来太原普光寺作住持,并封其为“大国师”。

天寒地冻,佛前香烛飘摇,发出温暖的光,我想他这一路颠簸,肯定有许多有趣的见闻和离奇的故事,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一生吧。



从普光寺出来,继续前往文殊寺,穿过文殊圣境的牌楼,迈步入内,古树苍苍,飞檐皑皑,想起王维的诗句: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手持慧剑,骑乘狮子,比喻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过去香客朝拜五台山,会先在这里落脚。



大雄宝殿和殿内释迦牟尼是古建,大雄宝殿其实是原来的文殊殿,是整座文殊寺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建筑。原来的大雄宝殿,在后面的楼房处,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推推倒,建起了两幢宿舍楼。2013年太原市对文殊寺重修,2019年对外开放。



文殊寺始建于何时已不可确考,但是据地方志记载,明代晋王曾对文殊寺进行过重修,殊寺至少在此前已经存在。

后来明朝灭亡了,历史的洪流浩荡而过,宏伟的晋王府被岁月抹去,只剩下了几个地名。



仰望周围的高楼大厦,或许很多年后,他们也会被变成一片废墟,但文殊寺应该会再一次被后人重新修葺,依旧矗立在这里,像一位老者,安详的看着人来车往,川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