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由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烈性传染病)_百度百科

天花

[tiān huā]
由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烈性传染病
展开9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本词条由百度健康医典-天花 提供内容 。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类是天花病毒唯一的宿主。天花病毒包括大天花病毒和小天花病毒,感染大天花病毒的天花更为严重,致死率可达30%,而感染小天花病毒的天花(亦称类天花/亚天花/小天花)致死率较低,约为1%。未患过天花、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
天花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以及接触传播。病毒的潜伏期为10~14天,感染后病毒先在呼吸道内繁殖,其后扩散到区域淋巴结。约感染后7~11天,继发性病毒血症出现,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诸如发热头痛背痛疲乏等,随后出现特征性的斑丘疹
天花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包括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皮肤护理和处理继发细菌感染等并发症。而Tecovirimat是第一个用于治疗天花的抗病毒药物。对于并发症,包括角膜炎肺炎等,应请相关科室医师进行对症处理。
在全球范围内,天花曾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在20世纪,天花造成了3-5亿人死亡。然而,由于疫苗的引入和使用,天花已经被成功消灭。天花病毒仅存于两个安全的冷冻库中,分别是位于亚特兰大的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和位于西伯利亚地区科尔索沃的俄罗斯病毒学和生物技术载体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正式宣布天花已被消灭。
中医病名
天花
外文名
Smallpox, Variola
就诊科室
感染科、传染病医院
多发群体
未患过天花、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免疫力低于正常的人
常见发病
呼吸道,皮肤
常见病因
感染天花病毒
常见症状
发热,头痛,背痛,乏力,口腔、面部和手臂斑丘疹,皮肤痂脱落
传染性
图集

科普中国

致力于权威的科学传播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贡献者头像

赵弘卿主任医师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呼吸科 撰写

基本信息

中医病名
天花
外文名
Smallpox, Variola
就诊科室
感染科、传染病医院
多发群体
未患过天花、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免疫力低于正常的人
常见发病部位
呼吸道,皮肤
常见病因
感染天花病毒
常见症状
发热,头痛,背痛,乏力,口腔、面部和手臂斑丘疹,皮肤痂脱落
传染性
是否遗传
相关药物
Tecovirimat(特考韦瑞),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病因

播报
编辑
天花由感染天花病毒所致,天花病毒包括大天花病毒(variola major)和小天花病毒(variola minor),感染大天花病毒引起的天花更为严重,致死率可达30%,而感染小天花病毒所致的天花(被称为类天花/亚天花/小天花)致死率较低,约为1%。

传染源

人类是天花病毒唯一的宿主,天花患者为传染源,从感染病毒到结痂均具有传染性,出疹期间传染性最强。天花病毒非常稳定,可以在疮痂中存活数年。在自然条件下,天花病毒在几周内仍然具有致病性。

传播途径

  • 呼吸道传播:天花可通过患者的呼吸、咳嗽、打喷嚏等产生的飞沫进行传播,和患者共处在狭小、密闭的空间可通过空气传播而感染。
  • 接触传播:天花可通过接触患者皮损部位(如结痂、疱液等)进行传播,甚至可以通过接触患者的衣物、床上用品等而传播。

诱发因素

免疫力低于正常的人(包括服用免疫抑制类药物者、艾滋病患者、孕妇等)感染天花病毒后病情更严重,死亡率更高。

症状

播报
编辑
天花的潜伏期为10~14天(7~19天),患者感染天花病毒后,病毒先在呼吸道内繁殖,然后迁移到区域淋巴结。原发性病毒血症无症状,在感染后3~4天后,病毒可进一步迁移到脾脏骨髓和远端淋巴结。继发性病毒血症发生在感染后7~11天,随后出现发热、头痛、背痛和极度疲乏,然后出现斑丘疹,逐渐变成水疱、脓疱,然后脓疱结痂,脱痂后留下瘢痕。
根据皮疹的形态,可分为普通型、改良型、扁平型、出血型和变异型。
  • 典型病程(大天花)
潜伏期:无症状。
病毒样侵入期:表现为突然开始的高烧、寒战、头痛、背痛、关节痛、乏力等流感样症状。
状态期:出现斑丘疹,首先发生在口腔、面部和手臂,然后迅速扩散到躯干和腿部。斑丘疹迅速溃烂,第3天变成水疱,第7天发展为脓疱,之后结痂。
干燥期:如果患者存活下来,在第10~12天会有一个干燥期,这时痂脱落,并留下永久性的疤痕。
  • 类天花的症状
19世纪在南非和美洲中部曾发生毒性较弱的天花流行,死亡率为1%,这种毒性较弱的天花被称为类天花(也叫亚天花、小天花)。其初始症状与天花相似,但不那么严重和广泛。
  • 出血性天花的症状
大约5%~10%的人感染了天花病毒后出现出血性或恶性(扁平型)皮疹,典型表现为融合的扁平非脓疱性皮肤病变及皮肤和(或)黏膜出血,几乎总是致命的(致死率97%),患者往往在侵入期的第一个24小时后出现器官衰竭症状而死亡。

就医

播报
编辑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天花被消灭,因此一般不会出现天花患者。但是如果怀疑天花,须通过血液检查和皮肤检查来确诊。一旦确诊天花,将成为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控部门需立即采取行动,隔离患者及与之接触的人。

就诊科室

感染科或传染病医院

相关检查

病史和查体
  • 流行情况:有无天花流行;有无天花病毒实验室工作暴露;
  • 个人史:年龄、既往身体状况、是否接种过天花疫苗、是否接触过天花患者等;
  • 自觉症状:有无高热、乏力、头痛、背痛等症状,出疹是否有一定的规律;
  • 体格检查:是否可见典型皮损(包括斑丘疹、疱疹、脓疱疹等)。
免疫学检查
  • 补体结合试验;
  •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 中和试验。
病原学检查
  • 电镜:可用于观察天花病毒。
  •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用于检测病毒DNA。

鉴别诊断

猴痘病毒感染也可引起类似于天花的症状,需通过病原学检查等进行鉴别。

治疗

播报
编辑
天花治疗的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包括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皮肤护理和处理继发细菌感染等并发症。

一般治疗

严格隔离
  • 感染天花病毒者必须严格隔离直至痊愈;
  • 患者的衣物、被褥及其他用品均需严格消毒;
  • 与患者或其用品有过接触的人员也应隔离观察,并接种天花疫苗。
支持治疗
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必要时可行静脉营养。

药物治疗

Tecovirimat(特考韦瑞)是第一个用于治疗天花的抗病毒药物,于2018年7月在美国获准使用。

对症支持治疗

  • 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可应用抗生素治疗。
  • 高热患者可应用药物降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
  • 疼痛明显的患者可应用止痛药。
  • 皮疹可请皮肤科医师会诊,应用药物对症治疗。
  • 发生角膜溃疡和口腔溃疡的患者可请眼科和口腔科医师会诊,对症治疗。

其他治疗

并发症的治疗:出现脑膜炎、骨髓炎、肺炎等并发症的患者,应请相关科室医师进行对症处理,减轻患者痛苦。

预后

播报
编辑
不同类型的天花预后不同,典型天花(大天花)死亡率约30%,类天花(小天花)死亡率约1%,出血性天花死亡率高达97%。如能存活,则可获得终身免疫。
并发症
天花患者可有多种并发症,如皮肤继发细菌感染、角膜炎和角膜溃疡导致失明、病毒性关节炎和骨髓炎、细菌性肺炎、睾丸炎、脑炎等。

预防

播报
编辑
此病以预防为主,提倡接种天花疫苗种痘)。
参考来源: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