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国家的城市规划堪称典范?

目前国内的城市规划几乎都是抄袭和拿来主义,想知道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哪些国家的城市规划是久经考验长时期内引导城市发展的,美国、欧洲还是其他,中国的城市规…
关注者
1,774
被浏览
716,927

62 个回答

@cill

说的好,有典范的城市,没有典范的城市规划

参考最近读的讲组织学习的《经验的疆界》,作为一种复杂科学,城市规划的实效和因果关系太难确认了,“理性”不过是一种共识。最初的田园城市和光辉城市可以作为一种理论建构,因为真实的城市模型太难以被认识,这些理论模型提供了一种“可理解的复杂性”为人们所接受。

随后的各种国外城市案例是向这些理论进行低级学习,随后中国先发城市又向这些国外城市学习,后发城市又向先发城市学习……形成像

@dinojoe

形容的“彼此抄袭,彼此拿来”,而最初的适宜性并没有经过考证,人们是基于“共识”而不是“理性”在行动。

“久经考验长时间引导城市发展的”可以看出题主在寻求的实质上是“在城市规划作用下的城市”的典范,我觉得可以提出一个改进的指标:城市规划作用强度商=城市规划历史长度/城市建设历史长度

并且,因为历史、文化、地理、制度的种种原因,不可能有普世的城市规划或城市空间形式。在说“典范”的时候,我们心里是有主体的,即必须是“谁的典范”,这里的“谁”就是中国。

我认为,东亚的城市更可能作为中国的典范

欧洲的著名城市发展远远早于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与其说是城市规划在“久经考验”地纠偏,不如说他们的城市建设历史与文化本来就连续着,不怎么偏。在现代城市规划起作用前城市骨架、主要建筑形式就定了下来。能展示作为城市规划的效果的,我觉得是巴黎(奥斯曼改造),巴塞罗那(塞尔达规划)素来以理性引导实践的德国的一些大城市,还有一些相对年轻的小城市,比如英国、法国的新城,比如瓦邦新城(Vauban)。美国是重视私权的国家,个人觉得交通、摩天楼发展和街块划分等可能更大程度的决定着城市面貌,城市规划的作用比较小,属于政府公权力的部分比如城市道路交通、环境规划或许更值得学习。

亚洲的大城市很年轻,按上面指标来衡量的话,各种集权主义体制的大城市都是在城市规划的作用下建设的:东京、首尔、新加坡、香港、台北……并且没有经历中国的诸多间断和反复,有较为连续的城市规划干涉下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城市规划技术、制度与城市建设过程在相互的反馈与调整。这些城市才是我们评估城市规划的效果的更好的样板。从气候特征、国家集权、城市密度、城市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与中国更为相近。他们的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是更值得我们研究,为我们趋利避害的。

笔者只去过香港和台湾,香港好不好不好说,但的确是在那个密度下能做到的极限。台湾不止台北、高雄这样的大城市很宜居,台南、花莲、九份这样的中小城市也各具特色,乡村更是怡人。他们的规划制度与建设经验,绝对不是简单的照搬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答案是没有。

现代城市规划宽泛一点可以从乌托邦开始,狭窄一点从二战后界定也不算错。这短短的100年里,社会科学的所有思潮翻了多少个跟头,城市规划就翻了多少个。分毫不爽。
最大的跟头是60年代-70年代,受到CIAM、柯布现代主义影响,欧洲美国全面席卷的最大一场城市规划试验。
提问的第一句话十分呼应:”目前国内的城市规划几乎都是抄袭和拿来主义“。先说个有意思的事情:事实上,城市规划自50年代开始就逐渐接近一个全球化相互影响的体系。以这个阶段的新城规划为例——英国新城规划虽然打头,但对CIAM与柯布的崇拜真是五体投地;柯布轰走印度本土规划师,自己撸起袖子规划了昌迪加尔。法国新城规划前非常低调地去英国参观米尔顿、凯恩斯,瑞典新城规划追随美国的区域规划理论,东欧脱离共产主义阵营后马上去近似社会主义国家的瑞典取经。
所以这个错误是个传染性的错误,巨大而可怕的错误:

推崇英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可以去伦敦看一下southwark North Peckham http://www.skyscrapercity.com/showthread.php?t=859444。巨大的社会问题,迫使伦敦政府于1995 to 2002 花费25亿英镑更新该项目。注意网页下面的地图,这是一系列正在进行的大型更新项目。

拆除前


部分建筑被拆除,建设为中等密度街坊



如下是切尔西的Runcorn Southgate。 斯特林的著名作品——全自动洗衣机,英国新城规划的著名系列失败案例之一。现在已经完全拆除


拆毁前的效果

还有苏格兰格拉斯哥的Cumbernauld——它的市中心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型商业中心综合体,诞生之际,全欧洲的规划师组团前往表示瞻仰崇拜。

恩,你大概能理解,2011年这里为什么被评为苏格兰最丑的城市。不过,这个很幸运,尚未被拆掉。

事实上,英国城市规划在这一阶段,基本在英国的每个大城市都制造了一个到两个这种或者丑陋,或者严重导致社会问题的住区,以至于英国2008年有部电影叫New Town Killers (2008)。气质与发条橙类似,“Two private bankers, Alistair and Jamie, who have the world at their feet get their kicks from playing a 12 hour game of hunt, hide and seek with people from the margins of society.”明明本身是个“新城”,却称为社会的边缘,猎人的捕猎场。。。其余可自行脑补。

由于上述提到的传染效应,这事情还远未结束。

熟悉荷兰的,请关注Bijlmermeer,阿姆斯特丹南区(Amsterdam-Zuid)

多么帅气的城市规划革新啊

1992十月四日, 以色列航空一辆Boeing 747失事,把这个建筑撞了如许一个大洞。清点事故死亡与伤员时,发现这里有巨大总量的未登记人口,非法滞留外籍人员。

最终的结果又是拆除。

熟悉法国的,请关注2005巴黎社会骚乱,集中的位置是巴黎郊区六十年代建设的大型居住区Grand Ensemble,稍微夸张点可以翻译为‘伟大综合体“。

熟悉德国可以看看海德堡的Emmertgrund。

熟悉瑞典的可以看看著名的Kista科学城,西边有个新城Tensta(1964-1967),外来语人口有效地驱逐了瑞典语人口。

熟悉美国的,可以看看Pruitt-Igoe。事实上你只需要熟悉现代主义建筑历史,甚至上过建筑系的人,都应该知道查尔斯著名的宣言:現代主義建築在1972年3月15日下午3:32分死亡之後 查尔斯就是以这座住区的炸毁为标志的。

炸毁前的住区状况

臭名昭著的现代主义死亡一刻

Rust Wire

经此一役。美国城市规划基本丧失了话语权。欧洲是保守主义传统,北欧还搞社会主义。城市规划是必须领导城市建设的——哪怕是错误的领导,也胜过一盘散沙。听着有点耳熟吧。但是70年代之后,欧洲仍然坚持着城市规划引领城市建设,只不过不再盲从他人的理论了。德国、法国、瑞典、荷兰都走了自己的道路,城市规划法制体系、模式、空间元素都呈现了极大的多样性。城市规划是城市规划师与城市政治精英的作品。是人就会犯错误。城市规划一向在犯错误,然后再纠正。代价大点,但是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千万别觉得已经是一个新的世纪了。现代主义这个悲剧没完。看部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被评为香港第一凶宅榜的天水围,是1980年香港政府规划的新城。社会问题频生,许鞍华太太在此如鱼得水,又拍摄了天水圍的夜與霧,终于把天水围多起合家烧炭、跳楼、互残、自杀的系列案件揭示出来。

再回头看你那句话:”目前国内的城市规划几乎都是抄袭和拿来主义“。国内的城市规划虽然被你批评在抄袭,拿来,其实基本有个田园主义、新城运动就很知足,更多地倒是在彼此抄袭,彼此拿来;城市规划引导城市建设,这一定律一旦先验,我们是否应该提问的是:城市规划的理性在哪里,城市规划作为一门科学,它的积累,错误与经验,是否已经被规划师充分地认识并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