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古代中国的代称)_百度百科

九州

[jiǔ zhōu]
古代中国的代称
展开11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九州,又名汉地中土神州十二州 [1],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 [2],而自汉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 [3-6],又称为“汉地九州” [7]
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尔雅》中有幽州与营州,没有青州和梁州。《周礼》中有幽州与并州,没有徐州和梁州。 [8]
先秦的华夏之域仅限于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 [9]及行周礼的宋、陈等中原诸国,汉代在先秦诸国的基础上萌芽出后世汉族九州的概念。 [10]
至迟自汉代起的华夏之区域与《禹贡》所载九州之区域等同 [11-12],九州等同于汉地 [11]。又有“东夏” [13] 、“南夏” [14-15]、“西夏” [16-17]等词称呼汉地内的局部地区。
九州,意即汉地五岳五镇四渎都在九州这个地理范围内 [18-19],九州这个地理范围是在汉代确立。
中文名
九州
外文名
Nine Provinces of China
拼    音
jiǔ zhōu
组    成
冀 豫 徐 兖 青 扬 荆 梁 雍
最早出处
《尚书·夏书·禹贡》

来源探究

播报
编辑
大禹
“九州”最早见于《禹贡》,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又有一说,为黄帝始创“九州”之说),于是九州就成了古代汉地的代名词。九州区域范围划分也不同。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方圆”是指范围。因此,“九州方圆”,即“中国这块地方”。即九州方圆、地大物博、气势磅礴的一种景象。
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禹贡》所叙述的九州的范围,北有燕山山脉渤海湾和辽东,南至南海,西至甘肃接西域,东至东海。九州也是当时学者对未来统一国家的一种规划,反映了他们的一种政治理想 [20] [20]
豫州,因位于九州之中,故别称中州。当今河南省大部分属豫州,故简称“”。 [21]
其中冀州的范围极大,按马融曰:“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燕、齐辽远,分燕置幽州,分齐为营州。于是为十二州也。”即并州、幽州、营州是由冀州所分出来的,加上原来的九州,是以九州有时又被称为十二州 [22]
尔雅·释地》中的记载,没有青、梁,而有幽、营,将青州合并入徐州,将梁州合并入雍州,以冀州之地分出营州和幽州。
周礼·变官·职方氏》中的记载,没有梁、徐,而有幽、并,因为武王灭殷商之后,将徐州合并入青州,将梁州合并入雍州,以冀州之地分出并州幽州 [8]
九州地图
周礼·夏官·职方氏》曰:“东南曰扬州”,“正南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东曰青州”,“河东曰兖州”,“正西曰雍州”,“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逸周书·职方解》与《周礼》全同,考虑到《周礼》较有系统,很可能是《逸周书》抄袭的《周礼》。)
《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曰:“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尚书·禹贡》:“冀州”,“济、河惟兖州”,“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扬州”,“荆及衡阳惟荆州”,“荆、河为豫州”,“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尔雅·释地》曰:“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雝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河间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九州。”
淮南子·地形训》曰:“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
书名
禹贡
尔雅
周礼
吕氏春秋
九州名称
后汉书·张衡传》注引《河图》曰:“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东南神州曰晨土,正南昂州曰深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开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北柱州曰肥土,北方玄州曰成土,东北咸州曰隐土,正东扬州曰信土。”
初学记》卷八·州郡部·总叙·州郡·第一引《河图括地象》曰:“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昆仑之墟,下洞含右;赤县之州,是为中则。东南曰神州,正南曰迎州一曰次州,西南曰戎州,正西曰拾州,中央曰冀州,西北曰柱州一作括州,正北曰玄州一曰宫州,又曰齐州,东北曰咸州一作薄州,正东曰阳州。”

九州的范围

播报
编辑

汉代

西汉有十三州,分别是冀州、幽州、并州、青州、徐州、兖州、豫州、扬州、交州、荆州、益州、朔方及凉州,其中益州即是九州中的梁州 [23-26];幽州与并州是由冀州分割出来 [1];凉州本来是属于雍州的 [23] [27];交州在十二分野 [28-30]中被划归九州中的扬州 [31];朔方是由雍州分割出来 [32];而司隶分别属于冀州、雍州、豫州三州 [33]
因此西汉十三州的范围等同于九州的范围。
汉代九州的范围
九州
范围
冀州
河东郡、河内郡、魏郡、巨鹿郡、常山郡、清河郡、赵国、广平国、真定国、中山国、信都国、河间国 [34]及涿郡、勃海郡、代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广阳国 [35-36]及太原郡、上党郡、云中郡、定襄郡、鴈门郡 [37]
兖州
东郡、陈留郡、山阳郡、济阴郡、泰山郡、城阳国、淮阳国、东平国 [38]
青州
平原郡千乘郡、济南郡、齐郡、北海郡、东莱郡、菑川国高密国胶东国 [39]
徐州
楚国、泗水国、临淮郡、琅邪郡、东海郡 [40]
扬州
广陵郡、会稽郡、庐江郡、九江郡、丹扬郡、豫章郡、六安国 [41]南海郡、郁林郡、苍梧郡、交趾郡、合浦郡、九真郡、日南郡 [31] [42]
荆州
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国 [43]
豫州
弘农郡河南郡、颍川郡、汝南郡、沛郡、梁国、鲁国 [44]
梁州
汉中郡广汉郡、蜀郡、犍为郡、越嶲郡、益州郡、牂柯郡、巴郡、武都郡 [45]
雍州
朔方郡、五原郡、上郡、西河郡、北地郡 [46]京兆尹、冯翊郡、扶风郡 [33]及陇西郡、金城郡、天水郡、安定郡、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 [23] [27] [47]
十二分野中的三河即河东郡、河内郡、河南郡三郡的合称 [48]
所以,在分野中的西方,汉朝的凉州及京兆郡、冯翊郡、扶风郡三郡属于九州中“东井、舆鬼分野的“雍州”(秦地), [49]西南方的益州属于梁州在北方,汉朝的并州、冀州属于九州中昴、毕分野的“冀州”(赵地) [50]、汉朝的幽州约属于九州中尾、箕分野的“幽州”(燕地) [51];在南方,汉朝的荆州约属于九州中“翼、轸分野的“荆州”(楚地) [52]、汉朝的扬州及交州约属于九州中斗、牵牛、婺女分野的“扬州”(吴地、东越地及南越地) [53];在东方直至大海的土地,即“虚、危”分野的青州 [54]及“奎、娄”分野的徐州 [55]所在的齐鲁大地也属于九州的一部分。
汉末的冀州,其范围至少相当于今日的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山西、陕西六个省市全部地区及内蒙一部分地区 [56]。同时,汉代及三国时人口中的“天下”是九州(中国)的代指 [57-59],“中国”反而只是占有中原的王朝政权的代指,或中原的代指。
东汉建安十八年曾经重新分置全国所属九州州域 [60],冀州范围相当于今天的辽宁、河北、山西、北京、天津五省全境及内蒙一部分;雍州州域范围辖有今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全境;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四省全境及广西一部分属益州(梁州 [23];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四省全境及河南南部是荆州辖境 [60]

晋代

晋代的九州与汉代九州范围相当,按《晋书·地理志上》 [61]及《晋书·地理志下》 [62]所描述,西晋全国十九个州各自所属的九州州域如下:
晋代九州的范围
九州
范围
冀州
冀州、平州、幽州、并州
兖州
兖州
青州
青州
徐州
徐州
扬州
扬州、交州、广州
荆州
荆州
豫州
司州、豫州
梁州
梁州、益州、宁州
雍州
雍州、凉州、秦州

隋代

据《隋书·地理上》 [63]、《隋书·地理中》 [64]及《隋书·地理下》 [65]所述,隋朝全国各郡各自所属的九州州域如下:
隋朝全国各郡各自所属的九州州域
九州
州域
冀州
信都郡、清河郡、魏郡、汲郡、河内郡、长平郡、上党郡、河东郡、绛郡、文城郡、临汾郡、龙泉郡、西河郡、离石郡、雁门郡、马邑郡、定襄郡、楼烦郡、太原郡、襄国郡、武安郡、赵郡、恒山郡、博陵郡、涿郡、上谷郡、渔阳郡、北平郡、安乐郡、辽西郡
兖州
东郡、东平郡、济北郡、武阳郡、渤海郡、平原郡
青州
北海郡、齐郡、东莱郡、高密郡
徐州
彭城郡、下邳郡、鲁郡、琅邪郡、东海郡
扬州
江都郡、钟离郡、淮南郡、弋阳郡、蕲春郡、庐江郡、同安郡、历阳郡、丹阳郡、宣城郡、毗陵郡、吴郡、会稽郡、馀杭郡、新安郡、东阳郡、永嘉郡、建安郡、遂安郡、鄱阳郡、临川郡、庐陵郡、南康郡、宜春郡、豫章郡、南海郡、龙川郡、义安郡、高凉郡、信安郡、永熙郡、苍梧郡、始安郡、永平郡、郁林郡、合浦郡、珠崖郡、宁越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比景郡、海阴郡、林邑郡
荆州
南郡、夷陵郡、竟陵郡、沔阳郡、沅陵郡、武陵郡、清江郡、襄阳郡、舂陵郡、汉东郡、安陆郡、永安郡、义阳郡、九江郡、江夏郡、澧阳郡、巴陵郡、长沙郡、衡山郡、桂阳郡、零陵郡、熙平郡
豫州
河南郡、荥阳郡、梁郡、谯郡、济阴郡、襄城郡、颍川郡、汝南郡、淮阳郡、汝阴郡、上洛郡、弘农郡、淅阳郡、南阳郡、淯阳郡、淮安郡
梁州
汉川郡、西城郡、房陵郡、清化郡、通川郡、宕渠郡、汉阳郡、临洮郡、宕昌郡、武都郡、同昌郡、河池郡、顺政郡、义城郡、平武郡、汶山郡、普安郡、金山郡、新城郡、巴西郡、遂宁郡、涪陵郡、巴郡、巴东郡、蜀郡、临邛郡、眉山郡、隆山郡、资阳郡、泸川郡、犍为郡、越巂郡、牂柯郡、黔安郡
雍州
京兆郡、冯翊郡、扶风郡、安定郡、北地郡、上郡、凋阴郡、延安郡、弘化郡、平凉郡、朔方郡、盐川郡、灵武郡、榆林郡、五原郡、天水郡、陇西郡、金城郡、枹罕郡、浇河郡、西平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鄯善郡、且末郡、西海郡、河源郡

唐代

唐代九州的范围
行政区划
对应九州范围
河南道
分属豫、徐、青、兖四州之域 [66]
河北道
分属冀州之域、兖州之北境 [67]
河东道
分属冀州之域 [68]
关内道
分属雍州之域 [69]
陇右道
分属雍州之域 [70]
分属梁州之域 [71]
山南道
分属荆、梁二州之域 [72]
淮南道
分属扬州之域、荆州之东境 [73]
江南道
分属扬州之域、荆州之南境 [74]
岭南道
分属扬州之南境 [75]

宋代

宋代九州的范围
行政区划
对应九州范围
开封府
分属兖、豫、青、徐之域 [76]
京东东路
分属兖、豫、青、徐之域 [76]
京东西路
分属兖、豫、青、徐之域 [76]
京西南路
分属冀、豫、荆、兖、梁五州之域 [77]
京西北路
分属冀、豫、荆、兖、梁五州之域 [77]
河北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
分属兖、冀、青三州之域 [78]
河东路
分属冀、雍二州之域 [79]
陕西路(永兴军路、秦凤路)
分属雍、梁、冀、豫四州之域 [80]
两浙路
分属扬州之域 [81]
淮南东路
分属扬、徐二州之域 [82]
淮南西路
分属扬、荆、豫三州之域 [82]
江南东路
分属扬州之域 [83]
江南西路
分属扬州之域 [83]
荆湖北路
分属荆州之域 [84]
荆湖南路
分属荆州之域 [84]
分属扬州之域 [85]
川峡四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
分属梁、雍、荆三州之地 [86]
广南东路
分属荆、扬二州之域 [87]
分属荆、扬二州之域 [87]
  • 另外,宋朝人也将幽燕一帯视为九州的一部分 [88-92],称为“汉地 [93-94]、“汉疆 [95],遥祭不在宋版图之内但在九州疆域之内的北镇医巫闾山 [96]靖康以后也继续祭祀五岳五镇四渎四海 [97]。辽国人也视燕云为“汉地 [98-99]、“中国往昔之疆 [100],也认同燕云一帯是九州的一部分 [101],在内政上以汉制南面官治理幽燕 [102-103]。女真人也认同燕云一帯是“汉地 [104]
  • 同时,宋朝人也认为有一部分汉地(九州)“故土” [105]、“汉地 [106]被西夏所侵占 [107]
  • 纵使在失去汉地北部後的南宋也继续祭祀四岳四镇 [108]

明代

洪武帝认为“中国之旧疆”包括闽粤(今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省) [109]江东、湖湘襄阳(今湖北湖南二省)、赣城(今江西省)、长淮(今江苏省及安徽省北部)、齐鲁、河洛(今河南省)、幽赵晋冀(今河北山西二省及天津北京二市)、秦陇(今陕西甘肃宁夏三省) [110]、辽海(今辽宁省) [111]、巴蜀(今四川省及重庆市) [112]、云南在内 [113]
  • 明朝人认为今日的江苏苏南、安徽皖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海南八省之地都属于九州州域中的扬州 [114-115]
  • 明朝人认为今日的辽宁省 [116]范围也是属于九州州域。
根据四库全书版的《明一统志》,明朝全国属于九州州域内分野的府县如下:
明代九州的范围
九州
府县
冀州
顺天府、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徳府、广平府、大名府部分 [117]、永平府、延庆府、保安州、万全都指挥使司(万全都司)、太原府、平阳府、大同府潞安府、汾州府、辽州、沁州、泽州、彰徳府、卫辉府、怀庆府、广宁(广宁卫)以西之地 [118]
兖州
兖州府部分 [119]、东昌府、开封府部分 [120]
青州
济南府、青州府、登州府、莱州府、辽东都指挥使司广宁卫以东之地) [116] [118]
徐州
徐州、淮安府、兖州府部分 [119]
扬州
应天府、凤阳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扬州府、庐州府、安庆府、太平府、宁国府、池州府、徽州府、广徳州、和州、滁州、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严州府、金华府、衢州府、处州府、绍兴府、宁波府、台州府、温州府、南昌府、饶州府、广信府、南康府部分 [121]、九江府部分 [122]、建昌府、抚州府、临江府、吉安府部分 [123]、瑞州府、袁州府、贑州府、南安府、福州府、泉州府、建宁府、延平府、汀州府、兴化府、邵武府、漳州府、福宁州、广州府、韶州府、南雄府、惠州府、潮州府、肇庆府、罗定州、南宁府 [124]及高州府、廉州府、雷州府、琼州府
荆州
[128]、贵阳府部分 [127]、䕫州府部分 [126]部分施州 [125]、襄阳府部分 [123]、吉安府部分 [122]、梧州府、镇远府、思南府、石阡府、铜仁府、黎平府及南康府部分、九江府部分平乐府、保靖、韶州府、桂林府、永顺、衡州府、常徳府、辰州府、永州府、郴州、宝庆府、汉阳府、承天府、徳安府、黄州府、荆州府、岳州府、长沙府、武昌府
雍州
西安府、凤翔府汉中府部分 [129]平凉府巩昌府、临洮府、庆阳府、延安府、宁夏卫、洮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司、河州卫军民指挥使司、靖虏卫、陕西行都指挥使司郧阳府部分 [130]

地理

播报
编辑

山脉

幕阜山
太行山
九嶷山

十大名山

五岳五镇
东岳
泰山
东镇
沂山
南岳
南镇
会稽山
西岳
华山
西镇
北岳
恒山
北镇
医巫闾山
中岳
嵩山
中镇

平原

盆地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