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解封:「自願感染」的年輕人和憂心忡忡的長者

A passenger at the train station in Beijing wearing full-body protective equipment against Covid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目前在中國流行的新冠病毒絕對優勢毒株是奧密克戎BA.5.2和BF.7。衛生官員稱,在美國等地流行的XBB.1.5變異株"未在中國形成傳播優勢"。

過去一個月,中國防疫政策的突然逆轉導致了席捲全國的新冠感染潮。中國老人新冠疫苗加強針接種率不高,且疫苗選擇較為單一,如何防止老人感染,成為家家戶戶憂心的問題。特別對於農村家庭來說,在快速解封下,人們擔心藥物及醫療系統是否會不堪重負。

但結束持續三年的嚴格防疫措施,則同樣有支持者。有中國年輕民眾告訴BBC,期盼解封能讓生活「恢復正常」。

美國斯坦福(史丹福)大學兒科及健康政策教授王智弘告訴BBC說,面對未來疫情情勢,鑒於龐大的感染人數,中國應當「系統地收集關於新出現的病毒變體數據,以確保沒有新的變體比現有的變體構成更大的威脅。」

王智弘認為,中國政府還應該為新冠病毒病(COVID-19)患者凖備常規的退燒藥物以及有效的抗病毒藥物。面對新一代更有效的mRNA疫苗,北京或該嚴肅地審核其疫苗政策。

流行病學專家,台灣中央研究院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博士則說,分析中國新冠疫情,她認為是「挽不回的案例」。她在臉書發文分析,「現在唯一擔心的是新變異株……不過持續國際輿論(含WHO)的壓力還是有一些些效果,中國終於要提升了對病毒的基因序列的監測。」

公開報道顯示,目前在中國流行的新冠病毒絕對優勢毒株是奧密克戎BA.5.2和BF.7。衛生官員稱,在美國等地流行的XBB.1.5變異株「未在中國形成傳播優勢」。

BBC採訪了一些中國家庭及年輕民眾,了解他們對於快速解封的看法,一些家庭成員對於長者染疫表達了憂心。

2022年12月,當陳先生85歲的老父親因感染新冠病倒時,他無法叫到救護車,也沒法讓父親就診。他們去了北京知名的朝陽醫院,在醫院被告知要麼去其他醫院試試,要麼坐在醫院走廊裏打點滴。

陳先生告訴BBC,「沒有牀、沒有呼吸機、沒有醫療設備」。後來,家人設法在另一家醫院找到了一張牀位給老人家,但這是通過一個特殊的聯繫人幫忙,那時老人家經出現了嚴重的肺部感染。老人現在已經康復,但陳先生憂心,若有二次感染可能要了父親的命。

他認為,這三年的新冠防控措施完全在浪費,是失敗的。放鬆得太快,沒有做好凖備,染疫人數太多了。

People enjoy skating at the Shichahai Ice Rink on January 5, 2023 in Beijing, China.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這三年來,官媒將新冠病毒描述為對人類社會的危險威脅,並誓言政府將貫徹"動態清零"以確保人民性命安全。不過,最近幾周,這種言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疫情還會再來的,對於老年人來說,就只能靠命了。」陳先生說。

北京迅速扭轉爭議性的「動態清零」政策,最後一步落在周日(1月8日)重新開放國際旅行邊界。隨著突然且全面地廢除大規模核酸檢測以及嚴格的防疫隔離,很多像陳先生這樣的家庭對未來保持高度謹慎的態度。

但一些中國年輕公民的感受截然不同。這些受訪者均不願具名。

有的人告訴BBC,他們是「自願」暴露在感染之下。在上海,一名27歲的程序員沒有接種任何疫苗,他說自己自願接觸到新冠病毒。

「因為我不想改變我的假期計劃。如果我有意安排感染時間,我可以確保假期期間康復,並且不會再次被感染。」 他告訴BBC。他承認沒有預料到染疫會引起肌肉酸痛,但表示症狀與自己預期的基本一致。

另一位26歲的上海女士告訴記者,她刻意與抗原檢測陽性的朋友碰了面,「這樣我也可以被感染」。但她表示,康復過程很不容易:「我以為這會像感冒一樣,但更痛苦。」

Customers dine at a restaurant as Beijing no longer requires people to show their negative nucleic acid testing results before entering public places on December 21, 2022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至少在大城市,人們已經重新回到購物中心、餐廳和公園裏頭,甚至排隊辦理簽證和護照。

此外,一位來自浙江省嘉興市,在一家國營企業工作的女士向BBC說,聽到中國邊境重新開放時,她十分激動。 29歲的她很高興能再次到中國各地看現場演出。

「當我不得不徵得經理的許可才能出差時,生活變得很荒謬。我只想讓生活恢復正常,」她說, 「但我確實擔心那些老人家。」

這位女士解釋,當她的祖父感染新冠時,老人家拒絕去醫院,即便病情惡化。 而有關中國醫院和火葬場不堪重負的報道只會加劇這種擔憂——她說耳聞過殯儀館裏屍體大規模積壓的事情。

她表示,自己檢測結果還沒有呈陽性,但先生確診了。現在,她在家裏全天候24小時戴著口罩,即使是在睡覺的時候。

「我不想讓我們同時生病, 但我並不害怕這種病毒,因為重症很少見。」

正常日子回來了?

至少在大城市,人們已經重新回到購物中心、餐廳和公園,甚至排隊辦理簽證和護照。

官媒《環球時報》宣稱「正常日子回來了」,並稱這結論來自於採訪了中國民眾。

但是,若正常的日子真的回來了,對許多人來說恐怕是種不舒服的「回復正常」。

譬如,劉女士的丈夫患有重症糖尿病,因此從未接種過新冠疫苗。 自從解封以來,她一直待在室內,並對送到家裏的每個貨品都消毒了一遍,但這對夫婦仍確診了。

他們的女兒也感染了新冠病毒,她只能在北京寒冷的冬天四處尋找輝瑞公司(Pfizer)製造的抗新冠病毒藥物 Paxlovid,最後以7500元人民幣(約918英鎊)的高價從黑市上購買了一盒。

音頻加註文字,在短短的一個月,中國不再堅持動態清零,取而代之的是奧密克戎變種致病性弱的官方聲明。

劉女士告訴BBC說,「我先生新冠恢復的過程很順利。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安慰。」

「可是若第二波疫情來襲時候,他會怎麼樣呢?」劉女士反問道。

Paxlovid在很多國家被用於治療新冠病毒病。臨牀試驗結果顯示這種口服藥可顯著降低住院或死亡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稱為「高危患者的最佳治療選擇」,但該藥物在中國非常罕見。

去年2月,中國國家藥監局已應急附條件批准Paxlovid的進口和銷售,但當局在周日(1月8日)宣佈,由於藥價昂貴,Paxlovid未能納入中國醫保目錄,這意味著政府將不會為這種藥物買單。

另一位北京市民王女士和家人在Paxlovid變得過於昂貴之前成功預訂,還為她的祖父預購了制氧機和血氧儀。他沒有感染新冠,但祖父已經90多歲了。

「無論如何,解封對經濟是有好處的。各行各業生意恢復得很快,」她補充說,現在酒店、餐館和購物中心都再次擠滿了人。

Covid patients in Chongqing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中國老人疫苗加強針接種率不高,且疫苗選擇較為單一,如何防止老人感染,成為家家戶戶憂心的問題。

「最糟糕的一年」

但在大城市之外,很難知道人們——尤其是農村地區的人們——對政府防疫措施轉變的反應是什麼。

三年來,官媒將新冠病毒描述為對人類社會的危險威脅,並誓言堅持「動態清零」以確保人民性命安全。不過,最近幾周,這種言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醫生們經常跑出來呼籲困惑的人們保持冷靜。

52歲的李女士是一名北京市民,她表示,政府在頭兩年「做了正確的事」,但本應在2022年初就結束其清零政策。

「現在我們終於放鬆了所有管控,但這太突然了。政府本可以分階段、逐地區進行。而且冬天是最糟糕的季節。為什麼不等到2023年春天再開放呢?為什麼不呢? 政府在開放前凖備了足夠的資源嗎?」 她說。

李女士補充說:「2022 年對我們來說是最糟糕的一年。我只能祈禱 2023 年不會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