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爆滿 醫療改革需多管齊下(文:和經緯) (08:46) - 20170719 - 文摘 - 即時新聞 - 明報新聞網

即時文摘

公立醫院爆滿 醫療改革需多管齊下(文:和經緯) (08:46)

近日,本港公立醫院爆滿的新聞再次見諸各大新聞媒體。早前一名自稱大埔那打素醫院前線醫護人員在facebook描述大埔公立醫療系統「面臨崩潰」的文章更是在社交媒體引起強烈共鳴。其實,每逢流感高峰季節公立醫院急症室及內科病牀「爆煲」的狀况,早已不是新聞,而是眾多市民的親身體驗。在今次的夏季流感爆發期,有些緊急病人在公立醫院急症室需要等候10多小時才可以看醫生,甚至有病人等候超過24小時亦未能獲安排進入病房。用「崩潰」兩字形容目前的狀况,似乎並不過分。

其他文章:憂智慧城市不敵官僚(文:賀穎傑)

急症室爆滿 本質乃公私失衡

多年來,「濫用」急症室幾乎已經成為港人眾所周知的問題。但細心者或許還記得,就在一個月之前,醫管局剛剛將公立醫院各項收費大幅增加,其中急症室收費加幅更是高達八成。不過從這次流感爆發季的狀况來看,加價對於改變市民的就醫行為,效果似乎並不明顯。人的就醫行為(health-seeking behavior)非常複雜,受多種因素影響,例如對醫院及醫生專業質素的信心、對健康風險的自我評估、服務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以及價格因素都會影響個人對醫療服務的選擇。港人對公營系統的高度依賴,固然與後者較高的服務水準和市民的信任有關,但「過於」低廉的價格亦是重要原因。然而修正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的加價建議,又常常受到來自很多社會團體的強大壓力,背上「罔顧民生」的批評。

急症室爆滿所反映的其實只是香港醫療系統結構難題的一個方面,其本質乃是公私失衡的問題。以香港人口老化速度之快,而市民對於高質素服務的需求不斷提高,新的醫療科技又不斷進步,目前這種政府高度補貼的醫療系統勢難維持。投放更多資源、增加供給,自然理所應當。市民對中文大學醫院等興建中的醫院亦滿懷期待。然而長遠來看,香港醫療改革的核心應該放在合理引導需求及強化預防醫療(preventive care)。

防病於未然成本效益大 值得投入

首先,過往多年漫長的醫療改革公眾諮詢,終於在各方利益的妥協下推出了自願醫療保險計劃的建議。雖然自願醫保確有若干自身固有的缺陷,但在社會政經多重限制之下,仍不失為一個有益的方案。筆者在2015年針對1000多名市民的電話調查也發現,自願醫保在中高收入階層中確有可觀的市場。新政府應該綜合公眾諮詢及學界業界的建議,盡早推出該計劃,逐步將有支付能力且期待更高質素服務的市民引導分流至私營系統。當然,政府亦應積極強化對私營醫療的規管,增加其運營的透明度,釋除市民對私家醫院的疑慮。

其他文章:智慧城市計劃 須訂成效指標(文:黃錦輝)

其次,為了調整錯位的公私配置,醫管局這些年曾陸續推行了若干公私營協作計劃。諸如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耀眼行動、協作造影、共析計劃等,符合當前很多先進國家醫療改革的大趨勢,即在政府的引導下善用私營醫療服務。一方面紓緩公營系統的壓力,另一方面亦可提高病人的就醫體驗。不過關於這些計劃的實際效果如何,除了個別學者的研究,尚未看到政府公開資料中有對上述計劃全面周詳的中期評估。待全面檢討評估後,可以盡快將若干較為成功的計劃恆常化,推廣至更多地區,並相應提高公帑資助。

第三,現時全球範圍內多數經濟體都面臨醫療費用高企的巨大財政壓力,預防醫療的價值更加突現。政府可以考慮將現有的免費防疫注射計劃的合資格人群進一步擴大,讓更多兒童和中年人士可以免費接種季節流感疫苗:亦可以考慮為某些高風險人士提供政府資助的年度體檢。現有的長者醫療券計劃中亦可設定一定比例的金額,要求長者每年必須接受預防醫療服務。雖然以上一些建議,必然伴隨着政府預算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國際經驗表明,防「病」於未然較之生病再去治療而言,對全社會來說,成本效益(cost-benefit)相當巨大,值得投入。

作者是香港教育大學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副教授、副系主任

[和經緯]

(原文載於2017年7月19日《明報》觀點版。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其他文章: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文:陳智傑)

其他文章:憲政與融合:中港關係面對怎樣的處境?(文:彭嘉林)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