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資聚賢|創造學習機遇,培養探究樂趣

直資聚賢|創造學習機遇,培養探究樂趣

撰文: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
出版:更新:

文: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學術委員、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校長孫嘉俊博士
筆者剛於12月在本專欄分享學校如何透過課程發展以延續學生的好奇心、想像力和探究精神,今天將詳談一個已發展二十年的校本課程—生物科技科。

孫校長上期文章:直資聚賢|延續好奇心、想像力和探究精神

在前校長的啟蒙下,筆者和同事於2004年開展生物科技科,為學校的科學教育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二十年前,當時生物科技未如現時般發展蓬勃,全球也不多地方開設適合中學生的生物科技課程。在辦學團體和大學學者的支持下,本校逐步發展中一至中三生物科技課程,並於近年獲得優質教育基金和保良局李樹福創意科技教育發展基金支持,在初中生物科技堂加入幹細胞培植實驗,讓學生有機會在中學實驗室進行與幹細胞有關的科學研究。

本校中一學生會先了解生物和細胞的特性,然後學習如何設計實驗以研究環境因素的改變對細胞生長的影響。中一學生喜歡科學探究,其中一個他們覺得十分有趣的題目是麵包發霉,筆者發現有不少學生未曾見過發霉的麵包,一片發霉的麵包可以引發他們的好奇心,主動探索真菌的種類、結構和特性。除此以外,學生也有機會進行細菌培植實驗,他們會使用生物安全櫃 (Biosafety Cabinet),在無菌環境中培養已被剔除致病基因的大腸桿菌,並研究如何加快、減慢甚至終止細菌的生長。中二的課程主要環繞植物組織和動物細胞培植,透過細胞培植實驗,學生會了解細胞如何生長。近年,在加入幹細胞科學內容後,中二學生更有機會於本校的幹細胞科學實驗室中培植老鼠腦裡的幹細胞,並透過細胞實時影像系統 (Live Cell Imaging System) 探索它們不同時間的生長變化。到了中三,透過運用不同生物科技技術如聚合酶連鎖反應和基因工程實驗,學生會認識基因的運作和基因出錯時的問題如癌細胞的形成。筆者期望每一個學生都會關心科技的發展、對人的好處與風險,和使用科技時對社會的應有責任,所以在初中三年的課程裡,除了科學知識外,同學們也會了解一些與生物科技和幹細胞科學相關的倫理與法律議題。

筆者相信生物科技科豐富了初中學生學習科學、培養好奇心和想像力的機會,也同時創造多一個學習平台以支持學生在科研的發展。學生近年嘗試運用基因工程的技術,研發能治療小腦萎縮症、痛風症的藥物和研製能檢測前列腺癌的快速測試劑,並於國際比賽中屢次獲獎。本校學生也喜愛研究腦細胞,曾七次於國際神經科學會議中與來自世界不同大學的科學家分享研究成果,題目包括中藥和植物種子提取物對減慢腦退化的研究。筆者下次在本專欄將會分享過去帶領中學生走進國際神經科學研究大舞台的點滴,希望藉此以鼓勵更多學生裝備自己成為年青科學家,為社會和國家作出貢獻。

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學術委員、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校長孫嘉俊博士(後排左一)。(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提供)

作者: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學術委員、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校長孫嘉俊博士

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簡介:
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直資議會)由全港的直資中小學組成,議會以協助直資學校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體系為目標,讓家長為子女選擇學校時可以有更多元化的選擇。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