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夜總會》的11個墨西哥小知識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可可夜總會》的11個墨西哥小知識

《可可夜總會》的11個墨西哥小知識
《Coco》劇照。© 2017 Disney/Pixar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的墨西哥小知識,希望能讓讀者更瞭解《玩轉極樂園》這部展示了墨西哥風情畫的電影。

最近看了皮克斯動畫和迪士尼的最新電影《可可夜總會》,除了其探討生死的議題令人感動之外,電影製作人對墨西哥文化的刻劃亦令我倍感親切。香港觀眾對墨國文化或許比較陌生,身為在當地稍微留待過一頭半個月的外行人,我可以為讀者一數片中的墨西哥小知識(以下不含劇透)。

語言篇

我看的是廣東話配音版,雖然大部份對白已經翻譯做中文,但他們仍保留了三個西班牙文詞彙,如果不瞭解其意思可能會一頭霧水喔!

1. Hola(h不發音)就是「hello」的意思,片中男主角米高經常來向人打招呼。

2. Gracias即「謝謝」,不過配音員用了港式口音,我一時也聽不明白呢。

3. Amigo不只是電視藝員的英文名,也是西班牙語中指「朋友」的單詞。本片不但說親情也說友情,所以這個詞語經常在角色口中出現喔!

食物篇

4. 粟米糉(tamales)就是電影頭幾幕中袓母說米高太瘦,塞給他吃的一堆糉子。這由原住民的糧食演變而成,內餡由辣椒起司到肉類到新奇的水果味都有,實物可見此︰

5. 粟米(elotes)的出現比較隱蔽,電影後段有場大匯演,完場時有位觀眾姍姍來遲,他手中拿著的兩條粟米正是墨西哥隨處可見的街頭小吃。他們吃粟米時習慣加上厚厚的奶油、起司、沙拉醬和辣椒粉,上次與媽媽旅行她完全不敢吃(笑)。

物件篇

6. 剪紙(papel picado),即電影一開始用來交待背景的紙雕圖案,也是在墨西哥經常見到的。掛在街道兩端的七彩剪紙,總為小鎮大街添上拉丁美洲獨有的熱情。

7. 皮納搭(piñata)——在電影裡提起糖果時(忘了哪段),鏡頭拉近至一個皮納搭。這對香港人來說或許沒甚麼特別,但對墨西哥的小孩來說卻意義重大。墨西哥生日派對的重點是敲打這個紙紮空心的公仔,讓裡面的糖果跌出,小孩就會一窩蜂去搶糖果(所以墨西哥人肥胖率超高是從小培養的)。如果大家還是想像不了這個熱鬧場景,可以觀看我獲邀出席某個生日會時拍的片段︰

8. 神獸(alebrijes)是電影中最華麗的角色之一,原來也與墨國神話有關。相傳在死亡之地,神獸會引領往生者的道路,所以電影中也有個特寫,影著寫上「alebrijes」字樣的橫額下放著各式各樣的玩偶。不過要注意的是,「神獸」神話的出現遠比「亡靈節」的遲,所以兩者的來源其實並無關係喔!

人物篇

9. 樂隊(mariachi)是墨西哥最有名的音樂類別之一,一整隊十多人穿戴整齊醒目的銅管樂手經常在宴會、婚禮中演奏富節奏感又喜氣洋洋的音樂,大家有機會到墨西哥旅行,一定要在每個城市的中心廣場(zócalo)尋找他們的踪跡啊!(不過專程向他們點唱就不了,所費不菲啊!)

10. Frida Kahlo,電影中為曲神設計舞台的藝術家,其實真有其人,是墨西哥最有名的女畫家,也是民族的靈魂人物之一。她一生非常傳奇,畫風特別,經常繪畫自畫像。大概因此,編劇就安排她安插許多個「自己」在舞台上吧!她如此有名,也是戲中其中一位主角經常扮演他的原因。順帶一提,她的丈夫Diego Rivera和主角一家同姓。

11. 摔角手(luchador)也是墨西哥的標誌之一,電影中經常見到像「鹹蛋超人」的面具,就是他們戴著比賽的服裝。電影中有一幕有個摔角手連保安也要與其合照(那幕十分好笑,相信大家記憶猶新),就是墨國最有名的摔角選手El Santo。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從來沒有脫下面罩示人,所以大家有沒有留意,他就算化為骨頭,也是戴著面具的呢?

(編按︰以下片段是El Santo唯一露臉的公開記錄,在退休後約一年,他在電視節見上略為揭開面罩又迅速戴回,節目播出後一星期他便因心臟病發與世長辭。)

過份分析電影真的很掃興,但以上幾點文化簡介,希望能讓讀者更瞭解這部展示了墨西哥風情畫的電影。歡迎大家分享給看過或都將會看這部電影的朋友,讓他們瞭解更多銀幕背後的文化背景。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作者Facebook專頁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tnlhk
核稿編輯︰王陽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