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征垃圾费后 “天眼”捉非法弃置 _大公网

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开征垃圾费后 “天眼”捉非法弃置

2021-09-07 04:23: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环境保护署副署长陆嘉健(中)、助理署长郑懿嘉(左)、首席环境保护主任胡劲欣(右),向市民解说未来丢弃垃圾要用指定垃圾袋。

  垃圾徵费草案早前获立法会通过,惟18个月的准备期被环保团体质疑太长。环境保护署副署长陆嘉健表示,设18个月准备期是由于招标及改善垃圾收集和回收系统需时,同时希望为社区参与提供适应期,对于徵费后可能会出现的非法弃置问题,政府会加强公众教育及以风险为本的执法并行,例如在垃圾站安装闭路电视(天眼)和针对卫生黑点针对性执法等。\大公报记者 解雪薇(文、图)

  陆嘉健接受访问时解释,政府需要在18个月准备期内完成多项配套,包括为指定垃圾袋和标签的供应建立生产、存货及分配系统和销售网络,开发入闸费的账户登记及收费系统,为不同持份者包括物业管理公司、前线清洁员工及废物收集商等指定相关指引等。经衡量筹备多项工作所需的时间,目标是2023年下半年实施垃圾徵费。

  料每日耗400万指定胶袋

  落实垃圾徵费后,市民必须购买指定垃圾袋弃置垃圾。环保署首席环境保护主任胡劲欣表示,有别于现时常见的垃圾袋主要成分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指定垃圾袋会以薄膜级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主要成分,当中至少50%为再生塑胶物料。综合多方数据,预计全港每日要消耗300万至400万个指定胶袋。

  胡劲欣透露,指定垃圾袋生产最多会由八间承办商负责,目前已收到30份有能力承办的厂商意向书,预计将于2022年中公开招标。初步估算每个月每个厂可生产900万至1200万个,即每个月最多可生产约9600万个。

  “实施垃圾徵费对市民来说意味着生活习惯改变,亦需要长时间熟悉,唔可太快太急。”环境保护署助理署长郑懿嘉表示,届时清洁工人要认准指定胶袋,如遇到反复未使用指定胶袋丢垃圾者,可举报给物管及清洁公司和环境保护署等。当局亦会特别关注卫生黑点,加强宣传教育及执法行动。她希望实行垃圾徵费后,可减少胶袋使用量及垃圾量,达到减废目的。

  对于垃圾徵费可能加剧三无大厦的非法弃置问题,陆嘉健指,当局会多管齐下杜绝有关情况,例如会加强公众教育、物业管理等前线宣传,善用不同执法手段,例如在垃圾站安装闭路电视、与食环署加强协调执法策略。

  议员促加快前期筹备步伐

  多个环保团体质疑18个月准备期太长,民建联环境事务发言人葛珮帆建议政府同步推行可以并行的工作,加快筹备脚步。葛珮帆认同,垃圾徵费涉及诸多配套,要如期“交货”并不容易,加上现时经济环境较差,过早徵费恐令市民生活成本百上加斤,但政府应尽快加快前期筹备脚步,避免影响下阶段工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