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收玻璃樽 斬腳趾避沙蟲?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博客 - D191122

停收玻璃樽 斬腳趾避沙蟲?

博客 18:10 2019/11/22

分享:

分享:

停收玻璃樽 斬腳趾避沙蟲?

反修例風波愈演愈烈,連帶回收行業也受影響?據報道指,有玻璃樽回收承辦商接獲環保署通知,因考慮近日情況,要求回收商暫停回收玻璃樽及減少回收桶的數目。此舉無疑與港府近年積極推動環保理念的方針背道而馳。

筆者認為港府此舉屬「斬腳趾避沙蟲」。雖然未知政府此舉有多大程度與近日示威活動相關,但可以肯定的是暫停回收玻璃樽會對香港的環境造成影響。據環境局的資料,2018年玻璃樽回收量高達13,450公噸。反修例活動已持續約6個月,如果活動持續下去,是否之後都不再回收玻璃樽?

【延伸閱讀】保留建築外貌=保育?

自有關暫停回收玻璃樽的消息傳出後,有媒體訪問了食肆的意見,他們表示如果暫停回收玻璃樽,他們會把玻璃樽當作一般垃圾扔掉。如果所有食肆都將玻璃樽當成一般垃圾處理,會令面臨飽和的堆填區雪上加霜。對香港整體社會來說,並無好處。

2017年廢紙回收商罷市一周的情況。( 程志遠攝)

就香港的環保產業來說,拾荒者可說是功不可沒。猶記得2017年,內地收緊廢料回收政策,本港大部分廢紙出口商停收廢紙7日。當出口廢紙商停收廢紙後,沒有拾荒者收集廢紙,令香港多處地區出現廢紙圍城的情況,亦令不少人留意拾荒者對環保的重要性。停收玻璃樽的後果可能不至於如此嚴重,但亦不宜忽視。

此外,港府近年亦大力推動生產者責任制,以「污染者自付」的原則和「環保責任」的理念,希望不同的持分者承擔各自的環保責任。提升公民意識固然是好事,但是回收亦不是最佳方案。最近有不少機構都提供智能膠樽機回收膠樽,市民拿塑膠樽去回收可獲得少許的金錢回報。

【延伸閱讀】拒絕超市胡亂標示價錢 容許消費另有他選

此舉令我聯想存在已久的「按樽」制度,不過隨着回收的成本上升,不少飲品製造商都已棄用此制度。但我認為此方法比起回收玻璃樽來得更環保。因為現時所收集的玻璃樽,大多是重製成新的產品,如環保地磚、水泥等建材,處理過程中亦消耗不少能源。其實,如果由飲品製造商回收相關玻璃樽,循環再用,所消耗的能源亦相對較少。

有不少的飲品製造商都想將玻璃樽循環再用,奈何零售商的收費令製造商卻步。如果政府願意在這些地方多花心思,就有效加快香港的環保進程。


【WHY世代-Granite】
3個Y世代女仔,用Y世代視角,探索社會、經濟、生活、環保、消費、文化及品味,話你知「我咁睇」,想知「你點睇」。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Granite

欄名 : WHY世代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