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非洲生活是怎样一种体验?

关注者
4,172
被浏览
1,807,260

118 个回答

题记:一次无意识的回答问题,竟然引来了这么多小伙伴的点赞和参与,甚感荣幸。关于非洲那些年的生活,是我一生的记忆,当年的一帮兄弟,大多数也都回国,安顿下来,安安静静的过日子。

无数个深夜,梦回非洲。“非洲”曾是我们一帮通信老兵的青春记忆。别的不敢说,这些人为非洲的通信事业做出很大的贡献,尤其是ZTE和HW。两家公司都给了我很大的、积极的影响,所以,我从来不会去说什么26、28或F7什么的,任教主和侯老板都应当是我们这代人学习的楷模,都是40几岁才开始创业,把企业带到了全世界,这是中国企业的骄傲,中国人的骄傲。

今天,我自己干企业,带团队,才深知艰辛和不易,无数次在生死线上挣扎,是当年在大公司的系统里,体会不到的……。还好,身边的好友,前同事,老领导等不断鼓励和支持,才走到了今天。多少次,老领导说:小刘,太累了就回来,公司还有你的平台。但我心里清楚:创业是条不归路,踏上去,就永远回不了头……<持续更新>

======================================================================

某通信设备商老兵也来凑个热闹。

在非洲工作生活多年,也来跟大家聊聊我眼里的非洲:

首先,要吐槽一下国内的教育:

尼玛,是谁说非洲只有干旱,哥在南部非洲,晾晒的衣服一天两次被淋湿(非洲大多数地区分为雨季和旱季)是什么感受;

尼玛,是谁说非洲只有炎热,哥第一次到南非的约翰内斯堡机场冻成锤子了,那天天空飘着雪粒(国内可是盛夏,当年地理是体育老师教的)下飞机,狂奔进免税店,随便买了件棉袄裹上;

尼玛,是谁说非洲只有贫穷,非洲很多国家人均GDP高于国内,很多牛逼CBD,走进去,发现自己就是一穷逼。

好了,还有很多要吐槽的,就不一一道来了。先跟大家回味一下我曾体验过的壮美非洲,有图有真相:

(插播一句:目前回国一年有余,以前搞通讯建设,现在回到老家做个农民,亦称:汉水农夫,来自汉江源头。)

先跟大家扯扯回国前的最后一站“纳米比亚”,每到一个国家,只要工作不忙了,我都会跑出去溜达溜达。所以到了纳米,自然要去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红沙漠”去转转:

图1 45号红沙丘

索苏斯维利(Sossusvlei)是一个神秘古老的土地,这里有全球最古老的沙漠,全球最高的沙丘,全球唯一的红色沙海。

位于诺克卢福国家公园里的这片沙岩地形周围耸立着世界上最高的沙丘,大约高达近325米,因此沙丘距公园门口45公里处,也称四十五号红沙丘,因为形状奇美,她已成了纳米比亚红色沙漠的品牌,这些美丽的沙丘曾多次登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PS:据代表处的兄弟们说,公司一个哥们买了近30万的摄影设备,后来拍了一张片子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收编,给了2万刀的奖金,真是羡慕嫉妒恨,不过回过头想想,花费也不小啊,虽然每天眼睛一闭一睁几十刀(混补贴的)就到手了,但那也不是笔小开支啊。

图2 45号红沙丘

图3 爬累了就躺会儿,仰望天空…… 挺美……

图4 一帮通信民工,很屌丝的说……

图5 夕阳下的红沙丘,美得醉人……

图6 登上沙丘俯瞰,一只老鹰在低空盘旋

图7 登顶路漫漫……

图8 沙丘还在不停的移动……

图9 一对法国夫妇,哦也……

上面是著名的45号沙丘,这是我们初到红沙漠形成的第一天下午,返回“诺克卢福国家公园”门口附近的酒店入住,准备第二天一大早赶往“死亡谷”。

图10 非洲茅草屋酒店

初见酒店这摸样,当时第一感觉,这咋活啊……,貌似很简陋的,能住人吗?忘了酒店名字了,应该是从公园门口进入后,在红沙漠边缘的唯一一座酒店。酒店是我订的,当时心里一紧,小伙伴们会不会拍死偶,咋花那么多钱订这么破的酒店?

图11 酒店大堂

看到这个,心里所有担心都木有了,小伙伴们高兴的一笔,我也暗暗得意……

图12 大堂户外露台

图13 全木栈道 通往每一个房间(像一个个碉堡)

图14 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图15 这么缺水的地方还有游泳池 咦……,还有长发美女YY一下,哈哈……

图16 晚上就在这里看星星了

图17 我住的房间,还不错哈……

图18 喜欢这个范儿,回国装修自己窝可以考虑

图19 很喜欢这个洗手台子,尤其是镜子

图20 大堂 柔软的沙发……

图21 房间里的躺椅 好奢华的哦……

图22 个性的洗漱盆

图23 这个时候好,可以进去裸泳一下,吼吼……

图23 晚上就在这睡觉了,美滴很……

图24 同屋的小兄弟睡着了,我一个人爬起来看看星星

图25 星空

图26 星空和栈道

图27 星空 能看见银河

纳米比亚沙漠星空,被称为全球三大最纯净的没有光污染的星空,好好享受一下。夜深了,大家都睡着了,我出去检查一下还有没睡的么?

因为,明早要凌晨起床,赶往“死亡谷”,必须先养足了精神……

先这些,不知道算不算好答案,但愿能给大家带去一点帮助……

未完待续……

明天,再带着大家去浏览一下“死亡谷”,那里美得让人窒息,先卖个关子,嘿嘿………………

========================第一黄金分割线================================

写在前头:

感谢各位兄弟姐妹们的关注和点赞,很久没写东西了。回国一年多一直在努力创业中,公司无数次徘徊在生死边缘,根本没有闲工夫写写画画。现在总算可以缓口气了,至少不用担心小伙伴们的生计问题了。

知乎,好像注册了一段时间了,一直也没上来看看,昨日一时兴起,看见了咱们这个话题,没忍住,打开了我的话匣子,跟大家啰嗦了一大堆,也没想到还得到大家的关注,承蒙厚爱,我就继续写下去,希望能给大家传递一些有用的东西。

好了,废话不多说,今天带大家去看看著名的“索苏斯死亡谷”,继续上图:

注:“死亡谷”(DeadVlei)是指干涸的沼泽或湖泊。它是位于纳米比亚苏索斯维利盐田里的一片令人惊叹的白色粘土洼地的名字。

一路狂奔赶往“死亡谷”(Sossusvlei)

酒店的专用车辆送我们抵达

估计是我们来早了

走到死亡谷入口处连个鬼影都不见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点心慌



眼看天就大亮了

……

我临时做大家的领队兼导游

顿时感到压力山大

我们几个兄弟准备徒步进入死亡谷

刚走几步就放弃了

极度柔软的沙漠,一脚一个坑,顿时感觉“死亡谷”顾名思义了

看见了这个鬼,大家都不认识,距离我们2米的距离

后来才知道这是“胡狼”,想想都后怕,狼是要吃人的哦,当时我咋那么镇静的给它拍照呢,估计这货在研究咋个把我啃了,眼看寡不敌众,还是放弃了。

它们是死亡谷的常驻居民,沙漠捕猎高手……

望穿秋水,终于等来了公园的工作人员

乘坐专用的沙漠四驱越野进入死亡谷

下车就开启了真正的黎明模式

突然间觉得所有的颠簸和等待都是值得的

这一刻仿若不在地球上

索苏斯死亡谷盐沼

注:“死亡谷”(DeadVlei)是指干涸的沼泽或湖泊。

它是位于纳米比亚苏索斯维利盐田里的一片令人惊叹的白色粘土洼地的名字。

遥远的背影

梦幻般美丽的沙丘

行者……,总给人一种震撼和力量

这片土地是大量已有900年历史的古树的墓地

它们的生命在千年以前定格,不生不长,也不枯,树干至今坚硬无比

辛亏是在非洲,要是在国内会不会让当地百姓砍柴烧了

PS:非洲很多国家虽穷,还是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环境保护的

只有干裂的土地上沟壑纵横,提醒我们,这里千年以前曾有一片丰茂树木

正午的阳光快把我们烤熟了

这片完全干涸的土地,在强光下泛着刺眼的白光,似乎听到了远古的水声……

用手机扫了一张全景,感觉还不错


返回中,一群欧洲人继续向死亡谷进发,这样的背影充满力量

返程途中的风景

难以想象这个星球还有如此美丽的地方

生命与死亡一直在默默地对峙

远远地看见了跳羚的身影,它们是非洲大草原的精灵

遥远的非洲旷野,落日余晖

死亡谷的故事和传说:


毒辣的阳光将树木烤焦,使它们的外表变黑。而沙丘变成橙红色,看起来像生锈了一样。


“死亡谷”(DeadVlei)是指干涸的沼泽或湖泊。它是位于纳米比亚苏索斯维利盐田里的一片令人惊叹的白色粘土洼地的名字。

对于这一奇观的形成,已经有科学的解释,但更多的人宁愿相信神话:两个天神在激战,其中一方毁灭了另一方,并诅咒这一地区从此失去生机。

获胜的天神用高耸的沙丘把死亡谷的四周围得水泄不通,死亡的远古树木显示了天神诅咒的巨大威力。在近900年的时间里,这里寸草不生,没有任何生命迹象。

当然,这只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科学对此作出的解释要平淡得多。位于纳米布·诺克卢福国家公园里的这片沙岩地形周围耸立着世界上最高的沙丘,大约高达350米;其中一座高近400米的沙丘名叫 “大老爸(BigDaddy)”。它的粘土外层可能是在特萨查布河(Tsauchab)流经此地,发生洪水时形成的,骆驼刺在浅水处生长,它们喜欢沙土。



接下来的气候变化导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900到1000年前,这里遭遇严重旱灾。沙丘移向这片沙岩,阻断了河流流入死亡谷的必经之路。地下水被消耗一空,树根失去了维系生命的条件,更糟糕的是,这里常见的降雨也不复存在。

树木慢慢死去,变干,毒辣的阳光将其烤焦,使它们的外表变黑。沙丘变成橙红色,看起来像生锈了一样。


这片土地是大量已有900年历史的古树的墓地,这里的景象令人过目难忘。偶尔在这里能看到一两只甲虫或者一小片灌木丛,它们依靠晨露产生的薄雾生存,然而除了这些地方,别处均是一片死寂,没有任何生命迹象。这些树并未变成化石,它们只是干枯到了极点。前往死亡谷很困难。从塞斯瑞姆(Sesriem)国家公园大门附近的停车场需要步行6英里(9.66公里)才能到达目的地,很多人一大早就出发,以便在阳光最强的时段之前赶到死亡谷。


附近不远处就是苏索斯维利盐田,它跟死亡谷一样,也是水路被沙丘中断了。这两个景点都很值得一游,不过死亡谷的景观以及这里的一切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至此,纳米比亚红沙漠和死亡谷就写到这里。

说明:

1)有小兄弟说:“老哥你的文章可以转载么?” 我说可以呀,不过只要注明出处即可。我是一个心态开放的人,我觉得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属于这个星球的,我不过是亲历者,我应该分享给更多的人。

就像我回老家创业,这个4、5线的城市,互联网发展很落后,我就免费给大家讲公开课,听得人越来越多,大家就问我:“兄弟你的公开课要不要收费哦?” 我说,我的公开课永远免费,因为这是个知识分享的时代,信息的价值越来越薄,而处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有价值。越开放,个人在价值链的权重越高,自然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我的第一个天使投资人,就是听我课的人。

2)也有小伙伴向我索要“原片大图”,这个也木有问题,给我发私信,留下你的邮箱。我会抽时间发给你。


========================第二黄金分割================================

上篇,先带着大家游览了纳米比亚的“红沙漠”和“死亡谷”,今天,带大家去看看我当年生活的地方,也是很美的哦……

从德国法兰克福转机,再乘纳米比亚航空抵达。

纳米比亚机场,看起来比较整洁。纳米比亚当年是德国殖民地,带有一些德国范儿。至今,首都温得和克,居住了大量的德国人。

机场路,十一月南部非洲初夏来临,开始热了,雨季也快来了……

到了我住的地方,小区门口。

很喜欢小区门口的这排高大的松树……

爬上小楼阳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建筑风格呢?

阳光满屋,收拾好自己的房间,以后好几个月就在这里睡觉了。

每次去食堂路上,经过的玻璃屋,很喜欢这种……门口一条大黑狗,好凶悍的


每天晚饭后,一帮哥们都会在这条路上去散步……

雨季来了,暴雨来袭……

雨后,湿漉漉的小区街道……

门前的芒果,快熟了哦……

雨后阳光,很有《美丽的西西里传说》里面的风格……
我们22号,后来成为了我的“麦子小厨”,周末一大帮同事来我这蹭饭吃,因此得名:22号小厨。

雨后阳光,看起来舒心的很……

夕阳下的房子,犹若梦幻……

天有异象……

火烧云……

每晚在小区里跑步,都会经过的2号house,很喜欢门头的那盏灯……

这种小小的景致,应该是带有欧洲范的,或者有更多的德国范……

这种款叫个什么款呢,老爷车?甲壳虫?

2号,每晚点亮的这盏灯,很温馨的。

这条街上,还住着一个德国老头,每晚回来,一个人做饭、一个人洗车子、一个人抽烟、一个人看电视,一切都搞得井井有条,无数次想举起手机拍拍他的背影,一直没敢,害怕惊扰到他独享宁静。

不得而知,他为何一个人在这独自生活,但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不由得让我心生敬佩。


好啦,今天就先更新这些,明天我继续带大家感受这个国家……


========================第三黄金分割================================

最近真的忙晕菜了,好多天没上来更新了。刚写完项目融资报告,上来溜达一圈……


我们常常晚饭后,三五成群跑出去“逛街”,实际上就是爬山。整个城市依山而建……

红顶白墙的建筑风格,掩映在树木中间……

阶梯式的小花园……依山而建

一处小景,满满是主人的情致……

国内少见的建筑范儿……

据说是椰枣树,其实我是喜欢这干净整洁的街道……

山后有一个大水库,这景致……

一种岁月的感觉……

希尔顿大酒店,公司聚餐就在这里了,很高大上的样子……

确实不错,这陈设是很讲究的……

经常去局方的小伙伴应该指导这是哪里,包括友商应该都知道……

纳米比亚的暴雨,也很恐怖的……

昏天地暗,电闪雷鸣……

雨中……

常常一个人独享雨后的这份宁静……

就靠它,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

雨后,又是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纳米比亚大教堂,地标性建筑。拍完后,我自己都觉得这天空是假的吧……

博物馆……

街心,某具有历史感的建筑……

暴雨来袭前的草地……

忘了酒店的名字了,某些经常到Casino的小伙伴们应该记得,补贴都仍在这里了……

晚霞中的“温得和克”,寂静而美丽……


<未完待续>…………………………

我老爸在非洲各个国家辗转工作了十多年,像埃塞俄比亚啦,坦桑尼亚啦之类的国家。因为老爸的关系,我的小半个童年是在那里度过的,八岁才回了国。

老实说,那里条件真的很差。(那时是九几年的时候)住房,饮水,各种各样的困难。我爸平常跑工地,我妈一个人带我。妈妈不会说英语,更不用说其他奇奇怪怪的本地话了。恶劣的生活环境愣是把一个娇滴滴的南方小姑娘(我妈那时才20岁)变成了一个能用多种语言与黑人大叔(那时经常有一些流动的商贩跑到我们那一片卖生活用品)掐价的女汉纸。尽管如此,生活上还是很缺一些基本的东西。 和我所接触到的本地人比起来,我们家应该算情况很不错的了。托单位的福,和其他单位上的一些员工住在一个两层楼的小平房里,单位上还给老爸配备了两个本地人,相当于助理那样的吧,充当保镖,保姆等各种角色。 年龄还算比较小,在非洲的日子里也没有去上幼儿园托管班什么的,于是从小在外面野呀浪呀的。小时候也算是会一些当地的语言,(当然现在也就记得那么一两句了。。。)和那些小鬼们就玩的挺带劲的。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小鬼们还挺不接纳我。当然啦,肤色不一样的嘛,就完全容纳不进去他们的小团体。后来也不记得发生了什么事儿,我把其中一个小男孩的小鸟拔到他哭爹喊娘我老爸把我抽起来打以后,莫名其妙地就融入进去了。

我爸一般是只在一个地方呆一段时间,因为是搞公路的,一个项目结束了就要去其它地方了,导致我小时候的印象就是不断的搬家,不断的和刚建立起友谊的小伙伴们说再见。(被我拔鸟的那个小男孩在我离开的时候哭了至少两小时不让我走,现在还闹不明白那小屁孩什么心态(ー`´ー) )

有一段时间搬到一个靠近海的地方,印象中连续不断的吃了好久好久的海产品,吃到后来闻到海腥味都想泛吐。也是在那段时间,get到了一个相当重要且实用的技能——插鱼。跟着一群光着黑腚的大叔们插鱼真是我这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了。那时练到后来不说百插百中,一天插回家的鱼真的是可以解决一日三餐了。(老妈后来都跪求我不要再带鱼回家了,扔都不好扔,放半天就会有臭味儿了)后来回国后,去老家乡下的河里插鱼,都再也找不到童年时的手感了。还有一个现在还会沾沾自喜的技能就是做弹弓,并且射鸟儿什么的那简直就是小case。(朋友们起了个外号叫抓鸟大王,当然,我并不以此为傲。。。→_→)

那里的很多风俗习惯也很有意思。比如说,在有一个地方,那里的人们都不打苍蝇,就算停在了胳膊上也不会去赶它。当时我有问过一个黑人大叔为什么。他说,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那时还不太懂,却在我小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致我从那以后看到苍蝇也下不了手。现在回想起来,却是深深的感动。

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经历是面对死亡。 一位黑人大叔在海里淹死了,可能是腿抽筋什么的。他苍白的,紧闭着的嘴唇和湿淋淋的裸露的身体,在我幼年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那是我第一次直面死亡。当时在场的几十个人轮流去给他做人工呼吸。但不幸的是,他还是离开了,留下了自己的妻子和五个孩子。

尽管生活条件差,在回国前也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但我得到的爱,感动,哲理不比在任何一个地方少。和我到处野的小伙伴们,粗鲁的但是很呵护我的黑人大叔们,还有爸爸单位上那些当时都还很年轻的哥哥们,都是我在非洲留下的最美好的回忆。

在非洲的这段经历,不仅影响了我的价值观,人生观,更是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作为在那里长大的人,我对那片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不可否认,它仍然还很落后。我决定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它做点什么。我选择成为了一名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它的土地上遍布我的痕迹,尽一点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