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乐园(耶罗尼米斯·博斯创作油画作品)_百度百科

人间乐园

耶罗尼米斯·博斯创作油画作品
展开5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人间乐园》是早期尼德兰派画家耶罗尼米斯·博斯创作的三联画作品,现收藏于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它展现出博斯时值巅峰的画艺,画作涵义的复杂性以及生动的意象都是他其他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中文名
人间乐园
外文名
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
作    者
耶罗尼米斯·博斯
现收藏地
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别    名
《夏娃的创造》《娱乐之园》
画作类型
油画
规    格
主体部分220x195厘米,两翼部分220 x97厘米

画作内容

播报
编辑
图片来源于普拉多美术馆官网
橡木三联画是由一个正方形中间面板两侧由两个其他橡木矩形的翅膀,关闭了该中心的百叶窗。外翼,当折叠,显示grisaille的绘画的大地圣经叙事的创作过程中的三个场景内三联幅可能(但不一定)要读取的时间顺序从左至右。描绘神呈现夏娃亚当左侧面板,面板中央是一个广泛的社会参与的裸体人物,梦幻般的动物,超大水果和混合石头编队全景。右面板是一个hellscape,描绘诅咒的折磨。

创作背景

播报
编辑
该画作作于1490年至1510年间,博斯约为四十多或五十多岁之时,是他最负盛名、也是最竭尽心力的作品。像大多数他创作的其他作品一样,这是一个大型的,由3部分组成的作品,称为三联。这幅画很可能是为一个贵族家庭创作的。

艺术鉴赏

播报
编辑
艺术史学家和评论家经常解释画作为一个说教的生活的诱惑的危险警告。然而,在错综复杂其象征意义,尤其是中央控制面板的,已经导致广泛在过去几个世纪的学术解释。二十世纪的艺术史学家被划分是否三联中央面板是一个的道德警告或失去的天堂的全景。美国作家彼得·S.·贝格尔把它描述为“色情紊乱,把我们所有偷窥狂,一个地方弥漫着醉人的空气完全的自由。”在他的一生中,博斯画了三个大可以读取从左至右的三联画,其中每个面板整体的意思是必不可少的。这三部作品呈现独特而又联系的主题,解决历史和信仰。从这一时期的三联画一般拟按顺序读取,左侧和右侧面板往往描绘伊甸园和最后的审判,而主要拍摄对象包含的中心件。它不知道是否“花园”拟作为一个祭坛,但普遍的看法是,极端的题材内的中心和右面板使得它不可能,它的目的是在教堂或寺院运作,但改为由外行靠山委托。
位于中央的画面,是充满了嬉闹的裸体人群、巨型鸟类和甜美水果的花园。三联描绘了世界的历史,以及罪恶的产生和延续进程。从创造世界的百叶窗开始,亚当和夏娃的原罪故事在左侧画面上,地狱的折磨,黑暗,冰冷但火热的噩梦般的视觉,则在右边的画面上。位于中心的欢乐花园,说明世间的人类正深深地从事罪恶的愉悦。
神秘而奇特的幻想,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在Bosch的一生中,他的作品被广泛地模仿,但为自己的其他作品及同期画家作品所不能替代的,依旧是Garden of the Earthly Deligths(译作人间乐园或尘世乐园),这一伟大神秘的创作,这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他为自己生处的时代现实,通过画作来做出各种尝试和幻想。例如,一些与性相关的愿景,就与亚当派的信条相关,该教派主张,至少在理论上,性自由应该像在伊甸园中的一样。但是最有意思的还是插画中蕴藏着许多谚语:例如,看到在玻璃中的气泡恋人,我们会记得“快乐是玻璃的脆弱”这句谚语。这幅画是一个史上最神秘的图片,自创作以来它已经吸引和迷惑了无数的观众。这是一个大的三联画,却从未有宗教背景。对于这幅画作创作的目的和意义,一直是朋友和客人们热衷讨论的话题。
整个作品从外到内分为四个部分。当整幅三联画合上时,从最外面看到的是“创世纪”中的一幕,而当画幅慢慢展开,让人无比惊异的画面就会出现在眼前。
《人间乐园》的画面色彩缤纷,各种细节的描摹十分细致,遵从了北方文艺复兴的传统。虽然是圣经题材,但画面的世俗性很强,尤其是中联。画面中的透视关系不是很明显,画面的平面感比较强。但凭着丰富的色彩和让人眼花缭乱的物象,《人间乐园》就足以征服每一个观众。
三联画从左到右,分别是“伊甸园”、“人间乐园”、“地狱”。这三个场景是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分享了同一条地平线,具有颜色相似的水体,同时伊甸园最右边的苹果林一直延续到人间乐园,将画面分成上下两部分。“人间乐园”画面上方有四条河流注入一个湖中,与圣经中的描述相符。人间乐园中的人类是亚当和夏娃的后代,因为后者被告知要“多产,去充满并征服地球”。
1伊甸园
在画面的前景处,占据了画面的中心位置的,是化为基督形象的上帝。非同寻常的是,他的外表十分年轻,并且人性化(与创世画面中出现在左上角的苍老孤高的上帝对比明显),左手牵着夏娃的手到腰部的位置,右手举起,做着祝福的姿势,仿佛正要为这对后来成为全人类父母的年轻人举行订婚仪式。夏娃的眼睛向下看着,膝盖微微的弯曲,充满了尊崇与顺从——博斯生活时代妇女所应具有的端庄品质。夏娃的害羞与端庄与中联里放荡轻佻的妇女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完全背叛了上帝最初的祝福。这份端庄不可能出于羞耻,因为在犯下最初的罪前,人是不知道什么羞耻的。它也暗示着挑逗的目光会引发横流的欲望,就像在中联中随处可见的那样。夏娃的背后出现了兔子——多产的象征。亚当仰头看着基督,双脚挨到了后者的袍边。亚当和夏娃的身体没有互相接触,这种画法没有违背当时的惯例。不难发现亚当的相貌酷似基督(毕竟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类的),只是一个穿着长袍,一个裸体
2人间乐园
主题
在这幅三联画中,左联和右联的宗教味道较浓,容易分辨其寓意,与之相比,中联就显得有些扑朔迷离。
出现在中联中的充满了俗世欢乐的花园,形式上类似于颇受中世纪画家青睐的“情爱花园”(love garden)。习惯上,情爱花园里充满了绽放的鲜花,鸣叫的飞鸟,有着用宝石和黄金堆砌起的喷泉,情侣们绕着它散步,嬉戏,歌唱。尽管如此,中联和情爱花园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中联在时间上和左联是连续的——这些雀跃的男女是亚当和夏娃的后代,这个大花园是伊甸园的直接承继。其次,这些男女们的行为中充溢的轻佻,在那个保守的时代是明显不当的,超出了一般的情爱花园。还有,情爱花园中的喷泉一般用宝石和黄金制成,在而博斯的画里是用象牙和角制成的。
那么,这幅画面中描写的场景是发生在大洪水之前,还是发生在大洪水之后呢?根据圣经,大洪水因人的堕落而起,但洪水后人类却重蹈覆辙。不过由中联和右联(地狱的场面)在时间次序上的连续关系看,中联的设定时间应该是在大洪水后比较合理。上帝被人们再次遗忘,男女们陷于接吻,欢跃,拥抱,爱抚,甚至忘记了上帝对他们“要多子,繁衍”的期望。中联没有儿童出现也许就在暗示这点。但也有观点认为因为亚当和夏娃的孩子出生在他们被逐出伊甸园后,画面中儿童的缺失也许正说明了中联的画面是对人类没有原罪的乌托邦世界的想象——从而否定了中联是在展示人类堕入地狱前的纵欲的说法。
我们很难从中联的男女身上找到罪人的印记。在博斯的作品里,邪恶常常以丑陋、衰老的形象出现。在描绘此类事物时博斯的立场一贯是很明显的,如《七种死罪》。与之相比,中联中的人类显得天真无邪,仿佛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他们尽管轻浮,享乐,却没有明目张胆的在做错事,显得天真无知。一些在博斯的其他作品中受谴责的行为在这里逃避了惩罚。而且,作为亚当和夏娃的子孙,这些男女的生活也比圣经中写的要舒适的多——按圣经的说法,因为亚当和夏娃犯下的罪过,他们的后代要以荆和蓟为食,过充满痛苦和劳作的生活。因此若说中联是对人类贪图享乐的斥责,似乎多有矛盾之处。我认为,中联中表现的情景是违背上帝的旨意的,是有罪的,画家之所以没有用斥责的笔触去画
而中联中的也存在着不少和炼金术有着联系的形象。按照Dixon,整个中联描写的是蒸馏过程的第二个阶段——“玩耍”。中世纪的炼金家们把蒸馏比作液体中小人的嬉戏,在当时是一种惯例。倒立的小人的形象也曾出现在炼金书籍中。从右侧数第二个炉形山上放着酷似玻璃棒坩埚的物体。前景右下方出现的玻璃管和玻璃罐也是炼金用具。但是,把人间乐园看作是画家对蒸馏全过程的图解的观点,与左右两联中的强烈道德倾向不符。博斯的妻子家里从事制药业,或许大量化学器具的出现和博斯的耳濡目染有关。
在中联如梦境般的画面中,有很多不同寻常之处值得注意。首先,是大量庞大、熟透诱人、色泽鲜艳的水果。前景中的男女要么头顶之,要么手持之,要么怀抱之,仿佛果子也参与了他们的嬉戏;有时,他么甚至直接居住在貌似石榴的球状水果中。画面远处的水果则成为了人们供奉的对象。巨大的水果在博斯的作品里是反复出现的元素。在祈祷中的杰罗姆和荒野中的施洗约翰中,熟过头的水果以开裂,腐败的形象出现,甚至被鸟类啄食。在《圣安东尼的诱惑》中,从破裂的红果里面爬出了妖怪和小鬼。这些负面的形象和全神贯注沉思的圣徒对比鲜明。水果的感官诱惑及其腐败之后就色香全无的自然属性与人类的轻浮有共通之处。樱桃象征着骄傲;草莓则象征着色欲。
另外一点是,中联中的大量的人形都是裸体的金发小人——这其中有少数例外。在画面右下角,我们可以看到三个身上覆盖这金黄毛发的野人。右边洞穴里,有一个穿着衣服(也可以认为是身被棕色毛发)的男子侧着脸,手指向右下方的身被金毛裸女。这个男子的面容与被画家故意处理的千篇一律的其他人不同,显示出一种自制的力量。他的眼睛投向观画者,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裸女。裸女的手里拿着一个没有吃的苹果,让人想起禁果。他们是亚当和夏娃吗?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这是博斯的资助人,甚至博斯本人的画像。黑人也出现在中联中,甚至可以看到白人和黑人交配的画面。
3地狱的景象:七宗罪的惩罚
右联描述了一个典型的博斯式地狱:大火、怪诞、折磨。前文提到博斯居住的小镇在1463年曾经发生过一场大火灾——画面中的大火与之脱不开关系。整张画的时间设定在黑夜之中,左联和中联中多少还算优美的自然风景在这里全然不见。画面的色彩充满了不安。我们看到,惊慌失措的人们从着火的村子中逃出,人的罪和受到的惩罚都在这地狱的景象中展露无遗。人类本是猎人,在这里却是被动物捉弄、虐待的对象。老鼠,子,肥猪,鸟,狗,穿上人的衣物,仿佛在代替上帝执行着惩罚堕落的人类的职能。
4外部:太初之时
当整幅《人间乐园》三联画被合上时,从外面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象——肃穆的灰色画面上,看不到丰富的色彩,看不到雀跃的小人,一副荒野的景象呈现在我们面前,出现在左联和中联的炉形山依稀可辨。地球仿佛沉睡未醒,被笼罩在一个玻璃球般的大罩子里。左上角的角落里,是年迈的上帝,他孤零零的待在大罩子外的黑暗中。他的膝盖上放着圣经,两扇画板上分别用拉丁文写着:因为他的话,才变得如此;他命令了,才有了一切。这两句话出自《诗篇》。从画面上水已经退去,树木已经长出,可以推测这描绘的是创世第三天的情景。从这里看,整个《人间乐园》好像在讲着一个寓言:很久很久以前,上帝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无所不在的上帝时刻注视着他的作品,看着他们的欢乐与堕落,看着他们受到的折磨。然而,当人类堕入地狱,一切终将回归太初。

历史传承

播报
编辑
1490年—1500年4月,该画作由恩格布雷希特二世收藏。
1504年—1538年,该画作由亨德里克三世收藏。
1538年—1544年,该画作由勒内·德沙隆收藏。
1544—1567年,该画作由奥兰治的吉列尔莫一世收藏。
1568年5月28日—1591年,阿尔巴公爵费尔南多·阿尔瓦雷斯·德·托莱多将该画没收在布鲁塞尔
1591年,费利佩二世在阿尔蒙尼达购得该画作;
1593年7月,费利佩二世将该画运送到圣洛伦索·德尔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1933年,该画从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转移到普拉多博物馆
1943年2月3日,在普拉多博物馆中设置专门存放处,产权属于圣洛伦索·德·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皇家委员会的国家遗产,直到现在一直收藏于普拉多博物馆。 [1]

重要展览

播报
编辑
2016年5月31日——2016年9月25日,该画作在马德里百年纪念展中展出。
2012年5月11日——2013年5月26日,该画作在普拉多博物馆“从grisaille到Madrid”专题展览中展出。 [1]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博斯(约1450~1516),本名为吉罗姆·范·埃庚,生于安特卫普附近的荷兰小镇塞尔托亨博斯镇,因而取名博斯。自幼随祖父和父亲在故乡学画,擅长用细密笔法,描绘充满民间趣味的作品。曾为圣约翰教堂内玛丽亚兄弟会礼拜堂作画。博斯的作品大多未标明年份,难于明确其风格的形成。主要作品有三叶式祭坛画《干草车》、《世上欢乐之园》、《东尼的诱惑》和《最后的审判》等。一般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创始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