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突罹川崎症 疑洗地毯誘發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兒突罹川崎症 疑洗地毯誘發

    2006/10/30 06:00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林媽媽有一個5歲大的兒子,活潑健康,卻得到少見的川崎症,一住院就是1個星期。林媽媽怎麼樣也沒想到,這場夢魘的肇因,可能是因為公司洗地毯。

    林小弟剛開始時一直發燒,診所醫師說是感冒,但治療都沒有用,轉到大醫院,由於已出現結膜充血及草莓舌等症狀,診斷出是少見的川崎症。

    林媽媽說,醫師問她最近家裏有沒有洗地毯,說那是可能的致病原因之一,她心頭一驚,想到最近兒子跟她到公司,當天公司剛好在清洗地毯。

    台北榮總小兒部主任黃碧桃解釋,川崎症可能的致病原因目前的推論有很多,包括病毒、細菌、黴菌、重金屬汞、清洗地毯的清潔劑及其所產生的都被視為可能因子。國外有醫師針對川崎症病患抽血檢驗,發現病患血中抗原有偏高的傾向,因而推測相關性,但由於無法提出機轉解釋,只能以統計關聯性視之。

    黃碧桃指出,目前醫界傾向認為川崎症是一種特殊的感染症狀,引發特殊免疫反應、造成全身性血管發炎,與兒童個人體質有關。

    接手治療林小弟的台中榮總,為林小弟打了5天的免疫球蛋白,病況已逐漸改善。林媽媽說,下次若看到哪裏在清洗地毯,一定把兒子帶得遠遠的。

    台中榮總小兒心臟科主任傅雲慶指出,川崎症在發病初期會持續高燒,很像一般細菌或病毒流感,加上臨床狀症多變化,又無特異性的實驗室檢查可供參考,診斷不易。


    小檔案/川崎症 最怕併發心血管疾病

    川崎症是日本川崎富作醫師於1961年首先提出病例報告,稱之為「黏膜皮膚淋巴腺症候群」。

    1978年台灣發現第一個川崎症病例,至今已累計數千個病例。

    川崎症好發於5歲以下兒童,男女比例為1.5:1,死亡率約為千分之1.8。

    川崎症致病原因不明,主要為特殊免疫反應引起全身性血管發炎,患者臨床狀症表現會持續高燒、眼結膜充血、嘴唇泛紅、乾裂、舌頭呈草莓狀、頸部淋巴腺腫大及手腳掌紅腫,數天之後,會從指尖端開始呈現膜狀脫皮現象。

    川崎症的免疫反應會特別攻擊心血管,大約有25%病患會併發心血管病變,為主要的致命原因及後遺症,患者日後需接受心血管追蹤,避免心肌梗塞。

    (記者魏怡嘉)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