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修今年中國經濟成長預期

(德國之聲中文網)基於新冠疫情持續影響,以及中國政府專注於減少債務等原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周二(7月27日)下修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新興經濟體今年的經濟成長預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2021年對亞洲的新興和發展中(Emerging and Developing Asia)經濟體的預期成長率從四月的8.6%縮減到7.5%。該組織指出,隨著新變種病毒傳播和外部金融條件收緊,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可能面臨著健康危機惡化的雙重打擊。

該組織也將今年對中國的經濟成長預期下調至8.1%,低於四月所預期的8.4%,主因是中國政府專注於減少債務和公共投資。不過,中國明年的成長預期較今年四月發布的數字上調,來到5.7%。

整體而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維持其對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6%的預測,該組織提升了對美國和其他先進經濟體的展望,但下調對新冠疫情嚴重的發展中國家的預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這種分歧主要是因為先進經濟體能更好地獲得新冠疫苗與持續的財政支持,而新興經濟體在這兩方面都面臨困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表示,東亞降級的主因和新冠疫情相關,尤其Delta變種病毒病例使病例以指數型增加。「發達經濟體有接近40%的人口已經完全接種疫苗,而新興市場經濟體只有11%,低收入發展中國家更只有很小一部分。」

戈皮納特說:「比預期更快的疫苗接種率和回歸正常生活導致了評級的提高,但在一些國家,特別是印度,缺乏取得疫苗的機會以及重新一波新冠疫情的病例,導致了評級的降低。」

德國方面維持不變,預期成長率維持在四月所預測的3.6%。而對美國的預期則從之前預測的6.4%提高到7%。

(路透社等)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