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正確使用膠布呢? - 明醫網

何謂正確使用膠布呢?

[2014-10-09]

日常弄損小指頭,貼塊膠布很方便,然而,這個看來普遍至極的動作,當中也有不少學問,我們以為用得其所,但實情又如何呢?隨着坊間的膠布種類愈來愈多,形狀、類別千奇百怪,揀選時可能令人摸不着頭腦,然而,萬變不離其宗,膠布最終目的在於保護傷口,如有額外「功能」附送,就是視乎實際需要吧。

1.傷口深宜貼膠布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牀助理教授陳俊彥指,一般來說,如傷口較深、受傷位置於手腳或需經常接觸水分、周邊環境,即使患處小於1厘米,都要需要用膠布來保護,以防細菌性感染。若然流血量較多,加上傷口的開合位很大,或需送院作縫針治理。部分位置如大腿、臀部肌膚較鬆弛,不會對傷口造成太大拉力,經清洗及消毒後,不貼膠布亦可。反之,皮膚較繃緊部位如腳跟,傷口容易開合,貼膠布可加快癒合。

2.貼膠布前先洗傷口
皮膚有損傷時,涉及傷口護理,故貼膠布前建議先處理傷口。首先是止血,可用消毒紗布,用拇指直接按於傷口上,按壓約五至十分鐘,然後,可以棉布沾上消毒藥水,以打圈方式從傷口中心洗至外圍皮膚;其後,可用生理鹽水、白開水或蒸餾水,沖洗傷口。最後,檢查傷口有否外物,如泥土,沙石或玻璃碎等,如有的話應立即求醫。一般膠布可防水,然而,水是很好的溶劑,外在環境的化學物質、身體汗水、油脂經水溶化後,可能會刺激傷口致痛,每天洗澡後更換新膠布,可確保傷口乾爽及清潔。

3.部分人對膠質過敏
陳俊彥提醒,雖然大部分膠布均很安全,但少數人可能對膠布的塑膠物料敏感,令膠布邊位皮膚出現紅腫、痕痛,甚至起水泡等情況。透過皮膚測試,可得悉自己對哪種塑膠物質過敏。要注意的是,噴劑質料均含膠質,也有機會致敏。另有些人也許會對抗生素敏感,使用含消毒成分的膠布時,要注意其藥用成分。

4.棉布需完全覆蓋患處
大部分市面的透明防水膠布,中間位置都附有一塊無藥性成分的棉布或紗布,不具黏力,用以蓋着傷口,也有部分棉布含有氧化劑、抗生素等消毒劑,以紓緩傷口發炎。使用時,最重要是棉布能夠整整蓋着傷口,要是貼得不妥當,讓周邊具黏力的膠質觸及傷口,除掉時會很痛,亦可能刺激傷口,增加拉扯撕裂情況。

5.止痛、防感染、加快癒合

市面常用膠布功能如下:

止痛:皮膚表皮用來保護外在皮膚,很多神經線都會分佈於真皮層,假如表皮層甚至真皮層受損,觸及神經線便會致痛。止痛是膠布最重要的功用之一,同時避免外來刺激直接觸及傷口。

減少感染︰皮膚可保護細胞免受外來細菌侵襲,如表皮有損傷,猶如把門打開,令細菌容易入侵,一旦細菌走入充滿血管的真皮層,輕則令傷口發炎、流膿,延緩康復時間;情況嚴重者,細菌隨真皮層的血管走到其他器官,可引致敗血症。

癒合更佳︰膠布具有一定的彈性、壓力,有助固定傷口位置,讓新生細胞生長、復元,換言之,傷口癒合情況亦會較理想及美觀。若傷口經常開合,有機會引致細菌性發炎,除了減慢康復速度外,更可能令傷口結疤。膠布的輕微壓力,某程度上有助輕微止血。

6.噴劑藥物易脫掉
除傳統膠布外,市面上也有不少噴霧、塗劑的膠布種類,大部分含消毒成分,使用後毋須再洗傷口,方便細小傷患或緊急情況使用。以噴霧為例,噴在傷口上,它會凝結成一層薄薄類似塑膠的物料,黏於傷口表面,防水、防菌,但止痛功能未必及傳統膠布。然而,噴霧形成的保護膜何時脫掉沒有保證,平日多磨擦的部位如手部、足部、膝蓋及關節位等均不建議使用,這些位置採用傳統膠布的保護性更高。

7.具消毒成分的膠布,有需要嗎?
坊間雖有很多具特別敷料或消毒劑成分的膠布,其實作用大同小異,不一定需要使用,始終,膠布的主要功用在於保護,並非消毒。況且,膠布的消毒成分,劑量一般不會太強烈。因此,最重要是做好傷口護理,建議每天更換膠布時亦清洗傷口一趟,如此才會癒合得更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