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地域歧视严重吗?

首先是外省对浙江的歧视如何,其次是浙江自己对外省人大概的态度,以及浙江对自己内部的地域观点。
关注者
2,942
被浏览
7,643,691

1,008 个回答

一、东西南北四区划分与从北向南的文化过渡

内部歧视的话,不是很明显。但是地区之间仍然是有差异的。

浙江基本是四个板块。东南西北。

  1. 浙北杭嘉湖即杭州、嘉兴、湖州三市,古时是勾吴、于越两国交界地,以杭嘉湖平原为主体,中心城市为杭州。浙北为典型的水乡,物产富饶,民风安逸,古代水运便捷,人文教育突出,和苏南相接近,是典型的江南。
  2. 浙东绍甬舟即绍兴、宁波、舟山三市。古时是于越中心地带,以宁绍平原为主体,中心城市为宁波。浙东由北部狭长的滨海平原和南部的丘陵组成,水乡和海洋风貌并存,性格更显激越刚硬,既会读书,也会经商,是浙江人文商业最耀眼的地区,是实质上的浙江核心区,也是浙北到浙南的过渡带。
  3. 浙西金衢严,即金华、衢州、严州(杭州下面原属老严州府三县,包括桐庐、建德、淳安),古时是姑蔑所在,以金衢盆地为主体,中心城市为金华。浙西既有盆地,也有丘陵,性格上与浙东一样,安逸与豪气并存,教育与商业亦并举,文化上接近徽、赣,是浙江到内陆的门户。
  4. 浙南温台丽,即温州、台州、丽水(古称处州),古时是瓯越所在,其中温台主体在浙东南沿海狭长的平原上,中心城市为温州。此地平原狭小,前海后山,古代交通闭塞,因此性格上倔强敢闯,最擅经商,也是东南沿海闽粤文化区的起点。

清时曾设四道,即杭嘉湖道、宁绍台道、金衢严道和温处道,道治分设杭州、宁波、金华和温州,与今天的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大致相同。

四个板块围绕杭州为中心,呈现放射分布。

  • 浙北:古时杭州通过江南运河勾连嘉湖二府,近代为沪杭铁路,今日有沪杭、宁杭两高铁。
  • 浙东:古时杭州通过浙东运河勾连绍甬二府,近代为杭甬铁路,今日有杭甬高铁。其与浙北又合称沪杭甬铁路(高铁)。
  • 浙西:古时杭州分别通过“钱塘江上游的富春江—新安江”勾连严州,通过“浦阳江—衢江”勾连金华、衢州,近代为浙赣铁路,今日有杭黄、杭长两高铁。
  • 浙南:古时可通过宁波出海经浙东南沿海线抵达台州、温州,与杭州的联系相对远离,今日有甬台温沿海铁路。

附图:摘自《中国国家地理》

卷首语:浙江有个王士性



文化上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从北向南,平原比例不断减小(较大的杭嘉湖平原—>较小的宁绍平原—>各种丘陵包围下的小平原、盆地),参见下图:



故越往南,在古代,农业生产条件越恶劣,人多地少的矛盾越突出,因此文化气质愈激越、倔强,同时外出开拓经商的倾向、宗族意识越来越强

说明:

  • 经商特点可参照历年浙商500强名单对照。
  • 浙北杭州不纳入,因此地汇聚本省外市人多,许多特点不具备代表性(如浙商500强前20位多有杭州企业,但这些并非土著企业,多是浙江外市人在杭州创办的)。
  • 宗族意识的表征即是是否看重家族血脉延续(男丁)及家族规模(多子女),因此可以从男女地位、子女数量这些指标中进行评价。
  • 政府地位和宗族意识成负相关。一般来说,政府越强势,则此地宗族意识越弱,这是因为两者具有代偿性。

小彩蛋:从房价看浙江南北差异

农业社会,人地关系(指可耕种平原)决定的是种地能养活多少人,现代社会,则决定了住宅土地供应量的多少(同样主要只能是平原,山上是没法造太多商品房的)。所以浙江从北往南,房价/收入比也是逐步增高,房价压力越来越大。


二、各地个人印象和内部看待彼此的态度

我也是浙北人,歧视谈不上,但是省内各城市亲疏感并不一样。总体来说:

  1. 浙东浙北都觉得比较熟悉(除了舟山作为海岛孤悬,也比较小,觉得有些陌生),也觉得比较亲切。
  2. 浙西印象中就是比较落后闭塞的山区,尤其是衢州、淳安。
  3. 浙南是另一路数,山区多些,和浙北平原不同,但是民营经济发达,出了很多土豪(名词:温台老板),这其中越往南就越觉得疏离一些,因为语言已经差的比较远了,浙东浙北基本上是非常接近的。
  4. 浙中(浙西的金华)的印象可能介于浙东浙北与浙南之间,没有那么远,会亲近一些,但认为经济社会形态和浙南类似,都出了不少乡镇老板(主要是义乌、东阳、永康)。

附:各地印象图:

(特别注明:以上属个人的不准确感性主观印象)

一定要说歧视的话,大概有两方面:

  • 横向:
    1)浙东浙北地区对浙南地区没文化,暴发户的评价。
    2)全省其他经济较好地区,对浙西、丽水等较落后地区比较穷的评价。
    3)浙南地区反过来,对浙北地区经济落后的评价。
  • 纵向:
    1)”市对县“:地级市老城区对郊区、下属县的优越感。
    2)”县对市“:强县对经济活力弱于自己的地级市市区的优越感。
    3)双向叠加:即县与地级市城区互相有优越感。

列表:

特别说明:引发这种存在双向优越感的原因有:

  1. 浙江的强县现象。浙江经济更市场化,起于底层(乡镇经济、县城经济),故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不一定同构。地级市城区往往只代表一市的政治中心,但不一定是经济最发达处(尤其是民营经济的活力);反而许多县经济较为活跃发达。
  2. 浙江的省管县体制。县财政与所在地级市财政是独立的,故地级市并不能依靠财政体制完成对下属县的财富集聚。
  3. 浙江的小市模式。浙江的地级市城区都较小,区的数目较少(多为1-3个),其城区规模与下属县差距较小。如表所示:

由于台州的3区地理上相互独立,故只有杭州、宁波、温州有3个及以上的主城区,这也是浙江省最大、最重要的三个中心城市,简称杭甬温(有时也称杭宁温)。其余地级市都很小。

特别说明:宁波只用一个字表述的时候,是用宁还是甬?

宁波城市简称只有一个,就是甬,但在一些特定词组下,或者两字均可,或者只能用宁。

两字均可的场合:使用省市名字首字进行简写时,如杭宁温。类似的用法还有江浙沪、北上广,都属于取首字,而非真正的简称。不过因为和南京冲突,而南京极少取首字写作南,故简写成宁的时候只用在省内场合。

只能用宁的场合:专有名词,如宁绍平原、宁绍轮船公司、钱塘江管理局宁绍管理处。

其他大部分情形下都只能用甬。

这3点,在浙江管这种现象叫“弱市强县”,目前,许多地级市“撤县并区”,就是要做大做强地级市城区,类似古代的削藩。


典型的弱市强县有:

  • 浙北:旧萧山VS杭州;长兴、德清VS湖州;桐乡、海宁VS嘉兴;
  • 浙东:旧绍兴县、旧上虞市、诸暨VS绍兴;慈溪、余姚VS宁波;
  • 浙西:义乌、东阳VS金华;
  • 浙南:瑞安、乐清VS温州;青田VS丽水;温岭VS台州。

不过我觉得以上这些,使用楼上说的隔阂一词更为准确。

三、浙江作为整体一省的内部团结性

总体来说算比较团结的省份,因为:

  1. 文化上的统一性。浙江从文化上来说,属于吴越文化,钱塘江以北地区,即杭嘉湖,“浙西”下三府处于吴越交汇带,偏于吴;钱塘江以南地区,“浙东”上八府基本属于越,吴越文化互有交融,从语言上来说也是统称吴语,其文化从北往南处于一种连续渐变的状态
  2. 政区上的稳定性。浙江成省历史也非常长,已有千年,政区一直比较稳定。
  3. 省会的强向心性。省会杭州正好位于钱塘江畔,吴越文化分界点上,也能为南北共同接受,其向心力比较强。

所以作为一个整体的省份意识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楼上同学所说,人在省外,仍然对同省人有较强烈的认同感。

对年轻一代来说,由于本省经济还可以,所以求学就业,在外省的比较少,很多人都在省城读大学。由于浙江高校对本地生源的倾斜政策,所以杭州高校基本是本省学生的天下(许多学校本省比例>50%,浙大也曾是这个比例,但近年似乎有所下降),这对塑造年轻一代作为整体的浙江意识有比较强的影响。很多人直到大学毕业之前,可能都没有接触过太多外省同龄人;而婚恋方面由于这种结构,也往往会在同乡、同省人之间展开。总体来说,是一种较为封闭的状态。

附:本地高中校友群排列顺序(从中可看出就业去向)

嘉兴(本地)、杭州、上海、北京、江苏、粤港澳。

其中嘉兴、杭州大概占据全部人数的一半以上。

这是浙北的情况,也欢迎其他城市的知友提供本地的情况。

四、浙江对外省的排外与地域歧视现象

除此之外,浙江各城市的排外程度和原因也有差异。


  1. 在浙东浙北地区,此处自古富庶繁荣,居民对本土的历史、经济和文化有优越感,且多守土恋家,因此排外主要源于强烈的乡土意识。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本地经济发展,一方面加剧了居民的优越意识,另一方面也使得此地受到更多外来者的冲击(制造业发达,吸引大量打工者)。
    全国其他类似的城市:苏南地区的城市,如苏州、无锡等。
  2. 浙南地区有所不同。此地古代较为落后,原本宗族意识就较强。近代以来,居民多外出全国各地闯荡创业,原本的宗族意识和商业活动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老乡抱团、家族企业等现象,更强化了宗族意识,表现为家族意义上的排外,在婚恋观上较为封闭保守。
    全国其他类似的城市:闽南地区,如泉州;潮汕地区,如潮州、汕头。
  3. 由于两地的排外原因是不同的,所以在婚恋观上,浙南显得更为保守,往往只能接受同一个地级市甚至县级市;而浙东浙北则可能可以接纳同属这一地区的人(也包括苏南、上海)。不过,这也和两地地理条件差异有关(浙南多山,交通闭塞;浙东浙北大部为平原,且自古水网密布,航运便利,市镇的密集度也以后者为高,因此同样是相邻两县,其地理距离上,可能浙南更长,加上交通便捷度问题,心理距离上又要更长一些)

浙江人对外省的歧视有两个层面:

一个是现代的现实的歧视。主要是外省民工

在浙江的民工籍贯组成,基本上是中西部南方省份,即:

  • 安徽、江西(靠近江浙的两个内陆省)
  • 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大西南)
  • 河南(中原大省)
  • 湖南、湖北(两湖地区)

不过直觉上,前两部分省份民工在浙江的“存在感”更强烈一些,尤其是云贵川渝,应该是受歧视最严重的省份。

附:全国“六普”其他省份流入浙江省人口图


其他省份人口通过铁路进入浙江的示意图:

  • 南部内陆省份人口通过沪昆铁路,经衢州进入浙江。其中江西人口因老浙赣铁路缘故,早先聚集于金华地区。
  • 北部安徽、河南两省人口通过京沪铁路,经上海进入浙江。
  • 安徽皖南、北部分地区也通过公路客运方式进入浙江。皖南人口在浙北地区(杭嘉湖三市)有集聚。

二是历史的观念上的歧视。主要是“江北人”。

这类是在晚清到民国时期长江以北的江淮流域,即皖北和苏北地区的逃荒逃难人群。多为逃水灾(淮河流域以前常有水患)、逃饥荒,主要集中在杭嘉湖平原,以及和浙江接壤的苏南、上海地区,同样有对这部分人的歧视现象。如今这部分群体其实已经消失,但是这种歧视观念仍然停留在尤其是上一代人的内心里。如大人吓小孩时候常用“江北人抱去”或是“你是江北人船上抱来的”。

描述这一群体的作品:1956年上海滑稽戏改编电影:

三毛学生意 (豆瓣)

引申名词:江北船、江北船民:旧时江北人来江南,主要是划船通过水运进入,故有江北船的说法,且很多人来江南后依然以水运运输谋生,同时住在船上,故又称江北船民。

小彩蛋:在浙江的安徽人:皖南与皖北。

  • 皖南,主要是安徽江南几市。其中以古代徽州府为中心,大部分属于徽文化区,向来有徽商入浙(经新安江水道去往杭州)的传统,杭州的胡雪岩即为典型代表。徽文化与吴越文化相互影响,语言、文化相似。如今,皖南人入浙求学、工作和创业,仍然是传统之一。
  • 皖北,属于江淮和中原文化区,目前在浙江的安徽人打工群体,主要来自这一部分,其中外出群体人数最多的城市是阜阳。描述这一群体的作品有:2011年秦海璐主演电影到阜阳六百里 (豆瓣)

对其他一些省份,浙江人其实了解不深,即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来浙江的人不多,不成规模。当然,由于全国性舆论的存在,河南人、东北人可能是这些地区中形象较差的。

对比较熟悉的省份,基本上是东南沿海(江浙闽广),具体的来说就是:

  • .最亲近的是江苏、上海(浙北人尤其,因为直接就接壤),江苏又以苏南亲切感最为强烈(因为同属吴越文化区),且苏沪两地,都属于很早就实地游玩过的地区(尤其是苏州、上海),有更加直观感性的认识。对江苏城市,往往大部分都知道苏州、无锡、南京、南通、扬州。
  • .福建、广东都会觉得相对熟悉一些,不过限于地理距离的遥远,比不上江苏和上海,很多人并未真正去过,对城市的了解也偏少。福建一般只知道厦门、福州,广东则是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



五、蒋介石失败对浙江的负面影响

蒋的失败,对浙江产生了很大影响。民国时期,浙江靠近民国政治中心南京和经济中心上海,中央文官要员、军队将帅一半以上均为浙江人。浙江是名符其实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地。

附:浙江籍部分官员列表:


其中:

  • 文官以浙北湖州、绍兴、宁波三市居多;
  • 武官主要是黄埔系,集中在浙江南部的台州、温州、丽水等。
  • 军统系多来自浙西衢州江山。

蒋失败以后,起码有以下几个重大的影响:

  1. 商界:浙江资本家群体,尤其是宁波帮远走海外(香港、美国),本地商脉断裂,民间实业和金融发展停滞。
  2. 学界:伴随文化中心转移,学人北上北京。浙大排名下降。
  3. 政界:民国时期,浙江的中共根据地较小,不成气候,所以建国后迅速沦为政治小省,在中央政要人物极少,丧失话语权。(这点上,邻省江苏因为苏北新四军的存在而幸免)。

所以建国以后,直至改革开放,浙江其实度过的是暗淡的,失落的三十年。在国营经济为主的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在浙江的投入极少。直到今天,作为那个年代留下的政治遗产,浙江的国企、军工国防单位数量也偏少。

浙江的重新崛起源于改革开放后对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重新重视,不过也晚于广东的珠三角,总体来说,直到90年代中后期(1993年上海浦东大开发后),浙江才真正迅猛发展起来。不过此一时,彼一时,草根出身,一心赚钱的温州人代替了淘金上海、联姻政治的宁波帮。今天的浙江虽然经济复兴腾飞,但是政治上却还难以重现当年的辉煌,好在当下的高层官员,也已经多了不少浙江人的身影了(主要是宁波绍兴地区),相信这会是件好事。

浙江人。
上大学以前一直没有南北方偏见,一度很向往东北的大兴安岭和冬天。
上大学以后才发现其他省份(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同学对浙江人很有偏见,一开口就是”我们北方人怎么怎么样,你们南方人怎么怎么样“,觉得”你们浙江人很斤斤计较“、”有钱看不起人“之类的。
觉得这些认知有些莫名其妙。
大一军训一周,大家都还没熟识,某山西室友指责我说”你们浙江人怎么这么小心眼,有话直说,不要藏着掖着“。而我的本意只是委婉地提醒她的偏见而已。
至少在我的教育里,直接指责别人的错误是没有涵养的,应该私底下婉转劝告,不伤其面子。

——从那以后,我一点也不向往北方了。


————————2016.12.13更新————————
感谢大家的点赞与评论,不知不觉这个问题竟然也是2年前的回答了。
回复一下某位知友的评论:

我对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向往消失了,仅此而已。
直到如今,西北地区那位同学的做法依然警示着我,谨言慎行。至少我从来没有当着面对别人说“我们南方人怎么怎么样,你们北方人怎么怎么样”。
放小了看,我在浙江也不会说“我们宁波人怎么怎么样,你们温州人怎么怎么样”。

回答这个问题2年后,我的感悟是:何必非要把人放在对立面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