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村庄引来 16 位博士建研究院,这会给当地带来哪些发展?

像鹤壁这9位发小全考上博士携手返乡创业的情况在河南并非少数。巩义胡坡村就有16位博士放弃在北上广研究所、高校的工作,在这个小村庄扎根建研究院。作为博士…
关注者
621
被浏览
1,320,374

118 个回答

这是一个创业团队。

做的决定非理性成分很少,选址在胡坡村就是非常理性的选择。

首先,他们是搞材料的,没有必要在生活成本非常高的一线城市死磕,作为初创企业,成本控制非常重要。

那是梦开始的地方。姚栋嘉和其他博士同学们来到巩义胡坡村,租下了一个有着两间办公室的破旧仓库。办公室一间用来办公,一间架起了大床板,用来睡觉。

其次,相应的配套设施和产业工人充足:

“没想到巩义制造业基础这么好!”高中毕业后离家求学十多年,再回巩义的姚栋嘉感受到了家乡的“热情”:“巩义主导产业就是材料,因此很容易就找到了符合要求的场地;巩义厚重的制造业基础,让我们有很多经验丰富的产业工人可用。”

这种小地方是希望有人投资拉动就业和经济的。

姚栋嘉又是本地人,对当地政府来说,也更容易沟通。所以也更有意愿提供帮助:

“此外,市政府知道我们的情况后,可谓是‘既当爹又当妈’,为我们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务。”姚栋嘉介绍,在生活上,为切实解决大家的吃住问题,巩义市政府提供了能拎包入住的免费人才公寓;在发展上,为了能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我们,巩义展厅的核心位置放我们的展品。“市政府还主动担保贷款900万元,解决了我们当时的燃眉之急,”姚栋嘉动情地说:“如果说我们是赛车手,那么巩义市政府无疑是给我们提供了一辆顶级的赛车!”

最后的结果也挺好(不然也上不了新闻):

凭着创业者的技术创新、苦干实干,再加上众人的合力守护,历经7年时间,泛锐熠辉愣是“创”出了一番新天地:如今,企业拥有员工超600人,其中博士16人,硕士百余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近50%。企业已发展成为一批“中”字头航空航天、船舶领域央企和头部民营科技公司的供应商,甚至是独家供应商。
2022年2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盛大开幕。经过约1200名火炬手传递的北京冬奥会火炬,将国家体育场主火炬点燃。而冬奥会火炬上的核心部位耐高温材料就是泛锐熠辉研发的。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

虽然我对河南总体的创业营商环境持悲观态度,但毕竟河南那么大一个省,总不会所有地方都那么烂,而且不同产业也应该是不同的。。

这个个例就是不错的结果。

新闻视频中,研究团队,有博士16人,硕士百余人, 总人数大约500人,人才有不少原来在北京上海,现在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平台。可能研究院这个名字容易误导人, 这个团队是创业的, 新材料有市场,应该能建立一个商业闭环。

新闻标题起得很能引流,实质就是一个单纯的创业事件。

但是从大趋势看, 随着交通、物流越来越发达,城市化、乡镇基础建设越来越来好、一些地区的乡村振兴,这类事件应该成为常态。

人才找平台,找机会,但是人物是创造平台,创造机会。

在北上广要维持一个500人的研发团队,创业的目标先不要定太高,至少要解决衣食住行的基本问题吧,但是 以北京的房价计, 大约一平米6--10万, 创业前期,一般是很难达到几十亿这个目标的。 更不用说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3年。

即使是20多年前的阿里巴巴,也是在远离北上广的杭州(当时的2-3线城市),没有房租、高薪、通勤压力下完成的。 体制外创业,一方面是有一个理想,但是在目前这个情况看,很大程度上也是解决就业问题。

更多的人需要理性创业,少部分人的激情创业实际也是本来无路可走,被逼着闯出一条路。

而随着热钱越来越多,商业模式的大小赛道很容易被先发的BAT等互联网企业覆盖, 研发型创业可能才是突破口,回到2-3线,甚至是18线能有利于科研团队静修和突破。

这应该是这群博士非常理性的决择。其中亮点就在于人才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