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唐_百度百科

张益唐

山东大学潘承洞数学研究所所长、数学家
收藏
0有用+1
0
张益唐,男,1955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平湖市,华裔数学家 [1-2],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数学系终身教授 [3]
张益唐于1978年—1982年在北京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82—1985年,师从著名数学家、北京大学潘承彪教授攻读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获博士学位 [3-5];2014年,被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4];2016年,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数学系终身教授 [6-7]
张益唐研究方向是数论 [6]。张益唐在《数学年刊》发表《质数间的有界间隔》,证明了存在无穷多对质数间隙都小于7000万。
中文名
张益唐
外文名
Tom Zhang
国    籍
美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55年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4年获罗夫·肖克奖
2014年获柯尔数论奖
2014年获麦克阿瑟天才奖
2016年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3]
学位/学历
博士/博士研究生
性    别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1978年—1982年,张益唐在北京大学数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2年—1985年,张益唐师从著名数学家、北京大学潘承彪教授(学习解析数论) [8]攻读硕士学位。
1985年,在北京大学丁石孙校长推荐下,张益唐作为公派自费生来美留学,在美国普渡大学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台湾代数专家莫宗坚 [6-7]
1992年,张益唐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获博士学位 [9]
1999年,张益唐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数学系任助理教授、讲师(任教十余年) [1] [10]
2016年,张益唐接受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校长的邀请,开始在该校数学系任教 [6-7]
2018年,张益唐担任山东大学潘承洞数学研究所所长 [11]
2019年,张益唐作为讲述嘉宾参加CCTV-4《世界听我说第三季 [33]

主要成就

播报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2013年5月,张益唐在孪生素数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他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的一个弱化形式。在最新研究中,张益唐在不依赖未经证明推论的前提下,发现存在无穷多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从而在孪生素数猜想这个此前没有数学家能实质推动的著名问题的道路上迈出了革命性的一大步 [9]
2013年4月17日,张益唐在《数学年刊》发表《质数间的有界间隔》,证明了存在无穷多对质数间隙都小于7000万,从而在孪生素数猜想这一数论重大难题上取得重要突破 [1]
  • 学术论文
2022年11月7日,美籍华裔数学家、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张益唐关于郎道-西格尔零点猜想(the Landau-Siegel Zeros Conjecture)的最新论文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正式对外公开。 [35]
1,张益唐.函数连续点集(稠密时)的一些性质[J].数学通报,1981(05):28-29.
2,张益唐.关于Riemann zeta函数零点密度的两个定理[J].科学通报,1985(02):155-156.
3,张益唐.Two Theorems on the Zero Density of the Riemann Zeta Function[J].Acta Mathematica Sinica,1985(03):274-285.
4,张益唐.TWO THEOREMS OF ZERO DENSITY OF RIEMANN ZETA-FUNCTION[J].Science Bulletin,1985(06):848-849. [12]
  • 学术交流
2013年5月13日,张益唐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演讲,介绍了他的研究进展。
2014年8月,在韩国首尔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张益唐获邀请在闭幕式之前作一小时的受邀报告(invited lecture)(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受邀报告通常为45分钟) [13]

人才培养

  • 寄语学子
2016年10月,张益唐出席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座,他寄语学生“不断进步” [14]
2018年8月26日至8月29日,张益唐受邀到东南大学开展学术访问。他最后留下对数学学院师生的寄语:“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15]
张益唐:不要束缚自己的想象力,如果自己可以想,要放开去想。对自己要有信心,不要把人生的挫折看得太重,不必患得患失。如果真的热爱就要坚持到底 [6]
张益唐表示,年轻人要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优势不断学习,同时发挥想象力,不要把前人的东西看成至高无上的。“这个东西别人这么做的我能不能换一种做法,或者我能不能突破它?不断自我提问,不断自我尝试,走出新的路子来。” [36]
  • 学术讲座
2018年8月27日下午,张益唐教授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数学学院第一报告厅做题为“Trigonometric integrals and the Riemann zeta function”的报告。张益唐介绍了两个数论中的著名问题及它们的进展情况。第一部分是Riemann猜想。利用50年代复变函数中的一个深刻结果,Riemann-zeta函数可转化为一个三角积分,通过选取最优的中间函数,给出Riemann zeta函数单零点下界的估计。张益唐介绍了自己在这个研究上的一些想法,也介绍了Rodgers,Tao等人在这一思路上的最新进展,最后介绍了Riemann猜想与物理、算子论等学科的联系。第二部分介绍了孪生素数猜想 [15]

荣誉表彰

获得奖项荣誉
获奖时间
所获荣誉
2013年12月2日
2014年弗兰克·奈尔森·科尔(Frank Nelson Cole)数论奖 [16]
2013年
晨兴数学卓越成就奖 [17]
2014年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4]
2014年2月13日
Rolf Schock奖(罗夫·肖克奖)数学奖 [18]
2014年9月16日
麦克阿瑟天才奖(MacArthur Fellowship)
2016年10月
2018年
美国亚裔工程师学会的终身成就奖 [3] [8]

社会任职

播报
编辑
社会任职
时间
任职单位
兼任职务
2018年08月10日
兼职讲席教授
2018年08月10日
山东大学潘承洞数学研究所
所长 [20]

个人生活

播报
编辑

童年生活

1955年,张益唐出生于上海,父母在北京工作,母亲是政府机关的文员,父亲是电气工程专业的大学教授。13岁前与外婆在上海生活 [6] [10],后因父母工作原因搬到了北京,他仍留在上海和祖母生活在一起。13岁时,张益唐搬到了北京 [10]。在清华大学附中读了一年初中后,母亲下放,张益唐跟着去了湖北阳新县的邮电五七干校 [21]

数学兴趣

第一次接触数学,是上世纪60年代初在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十万个为什么》,一共八册。张益唐积攒了两个月的零花钱,六毛五分钱,买了第八册《数学》。然后是第七册《动物》,七毛钱;第六册《地质地理》,七毛五分钱。三本书看完,他发现自己对数学最有兴趣。 [21]
2022年10月15日,张益唐在参加北京大学校友Zoom线上会议时,口头表达了自己攻克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Landau-Siegel Zeros Conjecture)的最新进展,且相关文章将在11月初上线。 [34]

与海伦成婚

张益唐的妻子名字是Yaling(孙雅玲 [22] [35]),她自称海伦。海伦曾是纽约长岛一家中国餐馆的服务生 [10]
2000年,张益唐去纽约看望朋友。他们一起去长岛一餐馆吃饭。餐馆有个女服务员,朋友问了问他对那女孩的印象。此后在另一家饭馆吃饭时,朋友就叫来了那个女孩。从那时起,张益唐常常从新罕布什尔大学去纽约看望她。每次他都要先到波士顿,再坐灰狗巴士,后来开始坐更便宜的华人巴士。他在纽约向那女孩求了婚。他欣赏她“心地善良、好强自立”。 [22]
2003年6月22日,张益唐在加州的圣何塞结婚。他们在一家中餐馆举行了婚礼,那时他已48岁。 [21]

兴趣爱好

张益唐除了专业研究数学外,还喜欢文学,喜欢听古典音乐,也喜欢游泳健行 [1]喜欢读古诗,尤其钟爱杜甫的诗。 [35]

喜欢孤独

很多人说张益唐是一个喜欢孤独的人,他的妻子孙雅玲特别认同。她注意到丈夫工作时不怎么说话,回家后吃完饭就回房间,“耳机一挂自己听音乐,玩自己的。”张益唐喜欢听肖邦的《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贝多芬的《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对布拉姆斯的作品情有独钟。 [36]

人物观点

但很多时候我很平静。我喜欢散步时思考,这就是我的工作办法。我妻子来看我时会问我在做什么,我回答她说,我的工作就是思考(I’m working,I’m thinking)。 [26]
“专注”,“而且,永远不要放弃你的个性”。张益唐说:“也许你面对的东西非常复杂,需要很长时间,但你应能依据直觉挑出重要的部分。” [26]
2014年,张益唐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感言中说:不要盲目崇拜权威,要敢于挑战传统,对那些别人说不可能做到的事,要勇于探索,如果真正热爱,就永不放弃。 [32]
中国学生做学问需要更大的气魄和胆识,要敢于质疑,“完全跟着老师走,不敢超越老师,是不能造就第一流的科学人才的。”“我发现中国留学生有个问题,他们从来不提问,但美国学生就没有这方面顾虑,他们发言特别踊跃,敢于说话。中国学生顾虑太多,总是怕一开口就说错。可是做学问有什么对错呢?” [22]
“法国一个著名的数学家讲过一句话非常有意思的话,他说真正的数学都是在你踏上公共汽车那一瞬间想出来的。”张益唐说,“但是我认为这个背景还是一句话,必须要有深厚的积累,什么都不想,都是天上掉下来的,不可能。” [36]

自我评价

2013年在台湾接受数学家季理真采访时,张益唐曾这样强调:“勤能补拙。我根本不觉得我这个人有多聪明,但我有足够的勤奋,这是我能说的忠告。” [26]
成名后的张益唐仍像过去一样低调淡定。他说:“我的心很平静。我不大关心金钱和荣誉,我喜欢静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8]
对于他为何长达20年没有回国,张益唐有一段话,耐人寻味,他说:世俗压力太大了,你躲不开的,你要不出论文,你就会怎么样怎么样。我自己可以沉住气,我不要这些东西,但你的家人、亲朋好友不答应,在美国就没有这个问题。我欣赏美国的地方是你在一个快餐店打工,在一个超级市场收钱,没有人看不起你。在美国我还是我,但回了中国我就不是我了。 [29-30]
张益唐曾用杜甫的两句诗来形容他的命运:“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庾信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张益唐说,以常人观点来看,他的前半生似乎挺萧瑟的,但他自己从来没有强烈的感觉。出名后,偶尔会有人觉得他很孤傲,但他并不知道,因为他出名前就这样,觉得自己还挺随和。 [21]
“我觉得我大概这一辈子就是做数学的命了,我不做数学都不知道干什么。”“别人谈过有没有退休的问题,我说如果我真的离开数学了,我确实不知道我该怎么活。” [36]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张益唐教授有高尚的品德和魅力,他真正做到了淡泊名利,几十年里默默耕耘,始终关注着大问题的进展,时刻想着攻克大难题 [14]。他的这种精神是对目前浮躁的科研环境的一种鞭策,也正是当前年轻人需要学习的。 [23](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评)
张益唐作为一名传奇数学家,他是很多同学的偶像 [14]中国科学院大学评)
张益唐尽管有一点自负,毕竟很聪明,但是他待人很亲和。他除了太痴迷于数字,其他和我们都一样 [24](美国普渡大学数学系教授沈捷评)
张益唐在孪生素数猜想证明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 [25](北京大学评)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数学教授爱德华·弗伦克尔(Edward Frenkel)说,张益唐的证明拥有“文艺复兴之美”,尽管深邃繁复,但思路清晰明了。 [26]
芝加哥大学数学教授Matthew Emerton:“他不是一个平常人,他不合群,我印象里他非常内向。可能大多数数学家对拿奖的事都非常低调,但他看上去实在太低调了,好像得奖对他一点影响都没有。” [26]
“他总是执着于攻大难题,研究中追求‘完美’结果,只发表他认为比较完美的论文,从他读书时就是如此。”张益唐大学同学、美国普渡大学数学系教授沈捷说。 [23]
张益唐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他甘于寂寞、专注科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汤涛 [27]
在给《数学年刊》的审读报告中,亨利·伊万尼克 [28]建议杂志社接受张益唐的论文。“作者成功地证明了素数分布领域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定理。我们巨细无遗地研究了这篇论文,但没有找到瑕疵。”在伊万尼克写给丘成桐的信里,他认为张益唐的论文将引发持续的雪崩式的优化和改进,以及随之而来的理论创新。“一夜之间,张益唐重新定位了解析数论的焦点。”并说,张益唐的证明“水晶般地透明”。 [21]

人物影响

播报
编辑
2015年,张益唐的故事被选入2015年北京大学毕业致词的微电影中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