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什麼?一次了解肺炎症狀、治療以及如何預防 - 康健知識庫

什麼是肺炎?

肺炎是指肺臟的肺泡發炎造成各種症狀的疾病。 發生細菌性肺炎時,細菌在肺臟快速繁殖增生,病人會出現寒顫高燒、劇烈咳嗽、咳膿痰、呼吸喘、胸痛等症狀。如果沒有治療,細菌還可能進入血流,到腦部造成腦膜炎;到耳朵變成中耳炎;循環到全身就成了菌血症與敗血症導致多重器官衰竭等嚴重併發症。 病毒性肺炎的症狀比較像是得流感,如發燒、乾咳、虛弱、肌肉痠痛、高燒等。

肺炎病患會有哪些症狀呢?

典型肺炎與非典型肺炎的症狀有所不同,以下針對兩者不同做分類:

  1. 典型肺炎:典型肺炎的症狀包括發燒、寒顫、持久的咳嗽、有小量或大量的痰液,痰液中可能會有血絲,並出現單邊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時胸痛甚至呼吸困難。
  2. 非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的症狀往往是漸進式的,可能會出現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如乾咳、鼻塞、喉嚨痛、頭痛、發燒、腹瀉、噁心、嘔吐等,倘若未妥善治療則可能併發肺積、菌血症、敗血症,更嚴重者甚至死亡。

肺炎要如何治療呢?

  1. 藥物治療: 常見藥物包括抗生素、祛痰劑、支氣管擴張劑、解熱劑等,肺炎的主流治療方式即以藥物治療為主。
  2. 氧氣治療: 當病患有需要時可以輔以氧氣治療維持病患呼吸道的通暢。 其他維持呼吸道通暢的方式包括咳嗽、深呼吸、背部拍痰、姿勢引流、抽痰等方式。

得到肺炎後,應該要怎樣保養呢?

肺炎病患在用藥上需配合醫師指示,尤其是抗生素,絕對不可隨意停藥,飲食上可攝取高熱量、高蛋白的飲食藉以提升抵抗力,並時時補充水分,而室內的清潔與通風也十分重要,倘若又出現疑似肺炎症狀,則應盡速就醫。

引起肺炎的原因有哪些?

肺炎的成因有許多種,可經由帶菌者的飛沫傳染,也可能由口咽的分泌物侵入肺部感染,而免疫力較差如老人或幼兒有更高的機率感染肺炎,其他如白血病、淋巴癌、胸肺病、心臟病、中風、腦癇症等患者或吞噬困難、酗酒、濫用藥物都可增加罹患肺炎的風險,上呼吸道有感染的患者倘若沒有有效處理也可能造成肺炎。 簡而言之,肺炎的成因形形色色,每個人都有得到肺炎的可能性,縱使免疫系統正常的人也有風險。

肺炎的種類有哪些?

依照致病源來分類的話,可分成:

  • 病毒性肺炎:台灣病毒性肺炎以A型流感病毒最常見,其他還有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2019-2020開始流行的新冠肺炎也是屬於此類。
  • 細菌性肺炎:最常見的肺炎,尤其是肺炎鏈球菌為最大宗,造成65歲以上民眾及5歲以下嬰幼童得肺炎的最大禍首。此外,黴漿菌肺炎比較常發生在青壯年族群,也是常起引起肺炎的細菌種類。
  • 真菌性肺炎:較為少見,多出現在免疫低下的族群,可能引起的包含隱球菌、侵襲性麴菌和卡式肺囊蟲(Pneumocystis jirovecii )所引起。
  • 物理性問題:因為異物造成吸入性肺炎,例如:老人因吞嚥功能退化、吃飯同時講話,常常會不小心吞下魚刺,甚至假牙;還有些人因酗酒或喝得太醉嘔吐,容易被嘔吐物嗆到造成吸入性肺炎。

細菌性肺炎又可以依照感染源可分為社區型感染源及醫院型感染源,主要區別在於兩者感染的細菌不同:

  • 社區型肺炎:主要由肺炎雙球菌、黴漿菌、披衣菌等細菌所引起。
  • 醫院型肺炎:則主要由於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是綠膿桿菌等院內感染的細菌所引起。

肺炎是如何發展的呢?

感冒是上呼吸道(鼻腔、咽喉等)受到病毒感染,而肺炎則是下呼吸道(氣管、支氣管、肺臟等)被細菌或病毒入侵,引起肺泡發炎。但肺炎初期症狀和感冒類似,如咳嗽、發燒、沒精神、呼吸喘等等,一開始並不容易注意到。特別是老人,有時症狀不明顯,可能錯失治療先機。

肺炎初期症狀和感冒、流感很像,不容易確定診斷,且肺炎的病程進展快又短,常常幾天之內擊潰病人身體。為了爭取治療時效,醫師如果診斷病人是肺炎,即使還沒確定是否細菌引起,也會投予抗生素治療,控制感染。

開始抗生素治療後前三天是關鍵期,如果病情沒有進步(比方血氧濃度上升、白血球下降),就得考慮是否感染的是抗藥性強的細菌,可能需用第二、第三線抗生素消滅細菌,並且很需要病人自己的抵抗力抵禦細菌。

事實上,會感染肺炎的可不只是老人家,包括5歲以下幼兒、65歲以上老人都會因免疫力較低,特別容易感染肺炎。老年人常常本來就有其他慢性病,再加上急性感染肺炎,病情往往一發不可收拾。死於肺炎的人當中有九成是65歲以上的長輩。肺炎常常陪伴老年人走過人生旅程的最後一段路。

肺炎的病況會因不同人而有所不同,有些病患在短短一天、甚至幾小時內,病菌就可能大量、快速繁殖,跑到血液裡變成菌血症、接著變成敗血症、敗血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十分危險。

肺炎要如何診斷呢?

  1. 胸部X光: 胸部X光可用於判斷肺部是否有侵潤現象的發生,此為是否感染肺炎的重要依據。
  2. 痰液檢查: 利用咳痰或抽痰得到的檢體進行觀察,並對檢體進行培養,觀察其中生成的菌種以判斷病況。
  3. 血液培養: 檢體好取得,且有部分病患能診斷出肺炎,但缺點在於靈敏度不足。
  4. 支氣管鏡檢查: 主要在醫院型肺炎有較好的成效,診斷正確率在70~80%間,該檢查能提高醫師使用抗生素藥物的正確性。
  5. 經胸穿刺抽吸以及切片: 少部分病患會使用該項檢查方式,屬於侵入性檢查,針對免疫功能不全病患診斷率頗高,但有出現併發症的可能性。
  6. 尿液抗原檢驗: 主要用於檢測肺炎雙球菌以及退伍軍人症,需搭配其他檢查方式使用已達到正確診斷之目的。

如何預防肺炎發生?

預防:

  1. 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能預防數種感染兒童與成人的細菌性及病毒性肺炎,包括流感疫苗也可列入接種的考慮範圍。目前政府也提供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計畫予5歲以下幼童接種。75歲以上的老人,可以接種基金會贈予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此外,不同縣市針對建議60歲以上、高危險族群每年會提供不同的接種方案,民眾可以多加注意;如果認為自己暴露在高風險的情況下,可以自行到診所接種。
  2. 降低室內外空氣汙染: 室內的通風,以及燃料使用上須更加注意,出門時也應配戴口罩,減低飛沫傳染或接觸空氣中病毒及細菌的風險。
  3. 戒菸: 吸菸者有較大的機率感染肺炎鏈球菌性肺炎,且吸菸也容易致使其他各類疾病的發生。
  4. 老人家因為吞嚥和咳嗽反射功能退化,如果邊吃邊講話,加上聲門也因為老化關得比較慢又關不緊,一不小心就容易嗆到把食物和口水吸到肺裡去造成吸入性肺炎,作兒女的記得要要常提醒父母:「不要急,小口慢慢吞,等食物吞下去再開口說話。」

這些人得到肺炎機率很高!

  • 吸菸者
  • 年長者
  • 兒童
  • 免疫力下降疾病的病患

肺炎會有哪些併發症呢?

  1. 敗血症:肺炎的細菌經由血液引起全身的發炎反應,可能進展成敗血性休克,死亡率較高。
  2. 膿胸:細菌進入肋膜腔引起化膿,必要時需插胸管引流,甚至以手術治療。
  3. 呼吸衰竭:肺炎會造成肺部換氣功能不良,必要時病患會需要呼吸器幫助呼吸,有時甚至會用到葉克膜。 其他的肺炎併發症包含了肺膿瘍支氣管擴張症肺纖維化、腦膜炎、腦膿瘍、心包炎等。

看診科別

請注意,並沒有任何一種或一組方法適用於所有病人,一般表格內建議的治療方法並非絕對不變, 請您務必與醫師充分討論。

康健文章

常見問題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