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瑪斯為何襲擊以色列? 一文認識不是國家卻有統治權的哈瑪斯 | 公視新聞網 PNN

哈瑪斯為何襲擊以色列? 一文認識不是國家卻有統治權的哈瑪斯

(圖/美聯社)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控制加薩走廊的伊斯蘭激進組織哈瑪斯,7日對以色列展開大規模攻擊,以色列也反擊,誓言消滅哈瑪斯。數十年來,加薩走廊與以色列的交火不斷,其中有以色列建國後驅逐巴勒斯坦人留下的歷史仇恨,也與哈瑪斯消滅以色列的激進宗旨有關。《公視新聞網》整理哈瑪斯的崛起歷史,帶你一文看懂近年的以巴衝突。

哈瑪斯是國家嗎?

哈瑪斯(Hamas)是阿拉伯語「伊斯蘭抵抗運動」的縮寫,為成立於1987年的激進伊斯蘭組織。

當年巴勒斯坦人發起第一次大起義,以大規模罷工、拒買以色列商品、攻擊以色列機構等行動,反對以色列佔領約旦河西岸和加薩走廊。

拒絕承認以色列國生存權的哈瑪斯在起義運動中成立,最初的憲章包括將歷史上的巴勒斯坦(包括現在的以色列)定義為伊斯蘭土地;不承認以色列作為一個國家存在的權利、要將所有猶太人趕出該地區;主張建立以伊斯蘭教義為基礎的國家。

哈瑪斯得到伊朗什葉派的支持,後來成為巴勒斯坦最大的激進伊斯蘭組織之一,也與伊朗、敘利亞和黎巴嫩什葉派伊斯蘭組織真主黨區域結盟。

加薩走廊在哪裡?

加薩走廊位於以色列、埃及和地中海之間的一片領土,長41公里、寬10公里,約有230萬人口,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

自羅馬時代以來,約旦河西岸、加薩走廊以及東耶路撒冷和以色列構成了巴勒斯坦的土地。但這些也是聖經中猶太王國的土地,被猶太人視為他們古老的家。

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國後,巴勒斯坦人不承認以色列,以色列也驅逐巴勒斯坦人,擴張領土,在2005年以前曾一度佔領加薩走廊。

巴解組織與哈瑪斯的關係?

1993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前身「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與以色列政府在美國的見證下簽定了《奧斯陸協議》(Oslo Accords),同意成立自治政府,在5年的轉型期裡擁有加薩走廊與部分約旦河西岸地區有限的自治權,以色列則維持對該區的整體安全控制。

該協議標志第一次大起義的落幕,但哈瑪斯反對此協議,並對以色列發動多次自殺式公車炸彈襲擊。哈瑪斯早年因此被巴勒斯坦人廣泛視為最願意抵抗以色列的組織。

1999年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再度洽談和平協議,巴勒斯坦希望在被以色列佔領的約旦河西岸、加薩走廊與東耶路撒冷等地建國,協議最後破局。

隔年9月,以色列反對派政治家夏隆(Ariel Sharon)前往耶路撒冷東區並登上聖殿山,被巴勒斯坦方面視為挑釁。夏隆當選以色列總理後,巴勒斯坦人隨即爆發第二次大起義。

起義後再經多次協談,2005年以色列逐步撤離佔領區,哈瑪斯也在2006年的議會選舉中勝利,並於隔年驅逐巴解在加薩走廊的政權,自此控制加薩走廊。

此後,以色列及其西方盟友對加薩走廊實施嚴厲的經濟與外交制裁,以色列並控制加薩領空及海岸線,和埃及一起限制加薩邊境的進出,孤立哈瑪斯;哈瑪斯武裝分子也與以色列持續長年的衝突。

期間,伊朗則向哈瑪斯提供武器、技術和培訓,協助哈瑪斯建造先進軍火庫,包括可以深入以色列領土的火箭。

巴勒斯坦至今仍不是一個國家?

巴勒斯坦於2011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正式會員,也在2012年從聯合國的政治實體觀察員(observer entity)升格為非會員國家觀察員(non-member observer state),但是還不算一個完整的國家。

1947年聯合國通過181號決議案,將巴勒斯坦劃一部分給猶太人,建立以色列國;另一部分歸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國。由於阿拉伯人不滿劃分,並長年與以色列爆發衝突,76年來,巴勒斯坦尚未能完整建國。

近年巴勒斯坦因哈瑪斯與其它政權分化、內耗嚴重,國內物資短缺,加薩走廊與約旦河西岸均需仰賴各國金援。四散於約旦、敘利亞、黎巴嫩國的巴勒斯坦難民,也因為難以取得各國身份,持續在求學、求職、出入境時面臨歧視和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