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地黄汤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百合地黄汤

中医方剂
百合地黄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为养阴清热剂。具有养阴清热,补益心肺之功效。是百合病之心肺阴虚内热证的常用方剂。症见神志恍惚,意欲饮食复不能食,时而欲食,时而恶食;沉默寡言,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如有神灵;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舌红少苔,脉微细。
别    名
百合汤《伤寒全生集》
出    处
《金匮要略》
组    成
百合七枚(擘),生地黄汁一升
功    用
养肺阴,清热,益心营,凉血
主    治
百合病之心肺阴虚内热证
分    类
养阴清热剂

歌诀

播报
编辑
不经汗下吐诸伤,形但如初守太阳。地汁一升百合七,阴柔最是化阳刚。

组成

播报
编辑
百合七枚(擘)24g,生地黄汁一升24g。(200ml《中华名医方剂大全》)

用法

播报
编辑
以上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播报
编辑
养阴清热,补益心肺

主治

播报
编辑
百合病之心肺阴虚内热证。症见神志恍惚,意欲饮食复不能食,时而欲食,时而恶食;沉默寡言,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如有神灵;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舌红少苔,脉微细。

方义

播报
编辑
本方证乃是心肺阴虚内热,百脉失和,使心神不安及饮食行为失调所致。阴虚内热,扰乱心神,故沉默寡言,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如有神灵;情志不遂致脾失健运,故意欲饮食复不能饮食,时而时而欲食,时而恶食;阴虚生内热,故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舌脉亦为阴虚有热之象。治宜养心润肺,益阴清热。方中百合色白入肺,养肺阴而清气热;生地黄色黑入肾,益心营而清血热;泉水清热利小便,诸药合用,心肺同治,阴复热退,百脉因之调和,病可自愈。

配伍特点

播报
编辑
本方具有清、轻、平、润的特点,能滋津血,益元气,使五脏真元通畅,内热无以留存而外泄,失调之机得以恢复。

临床运用

播报
编辑
现在常用于神经官能症癔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肺结核等属心肺阴虚内热者。临床研究表面,百合地黄汤在一定浓度时有抑制肿瘤的作用。

加减化裁

播报
编辑
1、若兼瘀浊闭塞清澈之脏证,可加胆南星石菖蒲、郁金、茯神等。若肺燥或肺热咳嗽者,加麦冬、沙参贝母、甘草等润肺止咳;心神不安者,加夜交藤,炒枣仁等宁心安神。

使用注意

播报
编辑
1、本方为治疗百合病的常用方,临床应用当以心神不安,饮食行为失调、口苦、小便赤、脉微数为辨证要点。
2、“大便当如漆”,为服药后大便呈黑色,为地黄本色,停药后即可消失,不必惊惧。
3、中病勿更服两个解释:
(1)如药已起效,则剩下的药不必再服。因地黄性寒而润,多服可致泻利,且方中地黄汁用量甚大,故效后当避免用量过量。
(2)不容易在短期内治愈,虽有时一服中病,然停后却易复发。故在服用百合地黄汤时,应理解为“效不更方”
为宜。
4、用药当宜清淡为宜。忌用大补元气芪参之类;忌用滋腻之阿胶龟板;忌用温补之桂附鹿角之属。
5、实热者不宜使用。

附注

播报
编辑
附方1百合知母汤
组成:百合七枚(24g),知母(切)三两(9g)
功用:清热补虚,养阴润燥
主治: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百合病,发汗后,心烦口渴者。
出处:《金匮要略
组成:百合(擘)七枚(14g),滑石碎,绵裹,三两(9g)。
功用:养阴清热,利水降逆。
主治: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气逆夹湿证。百合病本证未愈,又见小便短涩不利,呕吐呃逆等症。
出处:《金匮要略》
组成:百合(擘)七枚(14g),鸡子黄一枚。
功用:养阴除烦和中。
主治:百合病本证未愈,又见虚烦不眠,胃中不和等症。
出处:《金匮要略》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播报
编辑
百合知母汤和百合地黄汤都可以治疗心肺阴虚证,但百合知母汤所主病症是以肺热为主要方面,病以咳嗽,少痰等为要点,当以清肺润肺;而百合地黄汤所主病症是以心热为主要方面,病以心烦,惊悸为特点,其治当清心凉血。

重要文献摘要

播报
编辑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金匮要略心典》:“百合色白入肺,而轻气中之热,地黄色入肾,而除血中之热,气血同治,百脉俱清,虽有邪气,亦必自下,服后大便如漆,则热处之验也。”
千金方衍义》:“百合病若不经发汗、吐、下,而血热自汗,用百合为君,安心补神,能去中热,利大小便,导涤痰积;但佐生地黄汁以凉血,血凉则热毒解而蕴结自行,故大便当去恶沫也。”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