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建筑?

香港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建筑
关注者
5,909
被浏览
622,687

93 个回答

当然有,上图,香港励德邨。第一次抬头穿透天井,我如同跌入循环往复的梦境。图文原创,转载请留言。

△从地面仰望天井.

始建于1969年,历时近7年落成的励德村,可以算作全港岛最具特色的公屋(廉租房屋)之一,也是全港唯一一座圆环式建筑。

励德村以港英政府前工务司邬励德Michael Wrigh的名字来命名。每座27层,每层17户,每个家庭空间呈扇形,单个面积不及30平米。如今,仍然有超过七千名香港居民,生活在这两座奇迹般的圆环状大厦及附属方形楼中。

(补充:这是我作为香港Klook Travel旅行体验师的调研之一,这个月组织预备要在内地招募新一轮体验师。感兴趣可以加微信个人号klooker,说是鸣哥知友我给你们走个后门…)

△自顶楼俯视,宛若时空隧道般.

房屋狭小,在香港从不是一件新鲜事。今时今日,香港年轻人外出旅行几乎只有一个要求:酒店要房大床大。那怎样才算是大房间?香港人的共识是,能够三面下床,就是大。

虽是公屋,两栋圆环建筑“励洁楼”与“德全楼”却拥有如今多数香港人梦寐以求的窗外风景:地处港岛遥望维港、身傍绿树茵茵的渣甸山,低头就见维多利亚公园,海景绿肺不一而足。

△顶楼,栏杆遮挡住铜锣湾的盛景.

△另一面.被阻隔住的,是维港海景与远处的西九龙ICC.

不信景色的尊贵?你看励德村身旁就是大名鼎鼎的一级历史建筑“虎豹别墅The Haw Par Mansion”,1935年由东南亚巨贾胡文虎建造。楼高4层,连同花园占地共2,000平米,南洋风格的“虎塔”及“18层地狱浮雕”全港闻名。

△1999年的虎豹别墅,如今已经进行古迹活化,供公众预约参观.

视野相同,身份不同。身处公屋,也可否遥望维港,做一把半山别墅的梦?

无奈美梦只能抚慰人心,不能预示未来。

就像电影《盗梦空间》中提到的,如果一个念头可以创造城市,可以改变城市的地景风貌,甚至人口架构和社会层级流动。那香港政府的公屋政策就是这种“改变游戏规则”的念头。

△励德邨内部,住户依次排列,甚至没有双向通风的窗户,只有外墙上端设有向内的换气口,通风与隐私不可兼得.

现时香港约有三分之一居民(即逾200万人)居住于香港各公共屋邨的出租单位。自1954年,政府在石硤尾兴建首个徙置屋邨“美荷楼”以安置大火灾民,六十年来公屋政策为香港底层居民提供居住方案,让他们在这个飞速改变的世界立足,改变命运,飞出公屋。

△天台学校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公共屋邨特色,当时一些志愿团体和教会组织在徙置大厦的天台开办小学,为穷困家庭的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

△1975年5月,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首次来港访问,是本港开埠以来首位到访的在位英国君主。英女皇访港期间,曾到刚落成的爱民邨参观,该邨当时遂被誉为“九龙模范邨”.

△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于1977年访港,并到屋邨参观。戴卓尔夫人当年参观了俗称“火柴盒”的旧型徒置大厦/历史图片均来自香港房屋协会.

屋邨出身的名人不少,美荷楼走出的吴宇森、苏屋邨长大的Beyond主唱黄家驹甚至还有恒安邨出身的王祖蓝都在此列。

除了户型小、公共空间只维持最低水准之外,近年来新建造公屋的条件十分不错,空间亦增大,“鸽子楼”式公屋已经写入历史。虽说香港新界北、天水围、屯门等地还是公屋聚集区,但如果运气好,甚至可以轮候到红磡附近的“海景公屋”。

硬件达标后,只剩下“身份和阶层的象征”牵动好面子的香港人。

△即使是建造历史悠久的励德邨,翻新工程的有力推展,也使这里的居住环境得到提高。崭新的电梯、顶楼的健身小公园显示了这一点

△不过楼道仍然相对破旧,整洁程度却不错.

成功申请到公屋的香港居民,享受着家庭单位月租千余元的优惠政策,而且在不超过最高收入的情况下“自动继承”。对于今日楼价高企的香港,如果想在励德邨所处的港岛大坑、铜锣湾附近租相似大小的房子,月租大概在一万四千港币以上,这仅仅指普通居民楼,如果想租有阳台的高档公寓,过两万也不是稀奇事。

而想要拥有自己的房产,三四十平米左右的入门户型如今已经飙升到四百万港币以上,且还是在相对偏远的地区,而非如励德邨这般的城市中心。

△励德邨外观。由两栋双圆环建筑和一栋长方形建筑组成.

截止6月,今年香港公屋轮候册突破27万,政府房署预计本年度有3.47万伙可供编配,这意味着八个轮候者中只有一个幸运儿能抽中。

国内年轻人有从“逃离北上广”到“逃回北上广”的大潮,以寻求大城市相对公平的就业机会;香港似乎也开始出现“逃出公屋”到“逃回公屋”的趋势,甚至有学生18岁上了大学就开始轮候公屋,拿到额度占上再说。对于香港年轻人,如果“买楼”变得遥不可及,那奋斗的意义也打上了问号。

说回励德村。

这里给我的最大感觉,就是不断的重复。纵向层层叠叠没有尽头,横向一家一户循环往复,扣上相同的防盗门,开着房门挂着门帘通风,偶尔婴儿发出嚎哭,大多数时间安静得怕人,而居民见面会熟悉的打招呼,又是有了一丝生机。

但是更多的,仍然是黑暗和安静。

就像一个巨大的烟囱。

空气从四面八方涌入各家各户,混合了不同的故事,带着饭菜的热气和每个人个体蒸腾出的新鲜分子,也有陈年堆积的物品挥发出的沉寂味道。

静滞、重复、平淡、安稳、不甘、躁动、亲密、疏离、期冀、徘徊、生老病死、新陈代谢……带着温度从中间的天井不断上升,上升。

而当你俯视下去的时候,一伸手,就能抓住他们共同的梦。

补充:由于励德邨不对外开放,所以会有被保安发现并驱赶的可能。如果大家好奇也可以收好器材低调进入,不要打扰到居民的生活。

————————————————

因为一直在做媒体,所以攒了很多香港稀奇古怪的去处,都放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里,可以加着玩。
【公众号搜:隐于野】欢迎调戏和问问题!有问必答!

鸣哥和体验师小伙伴们也在这个知乎专栏:Ethan是一只旅行体验师

以下均为手机拍摄,实景可信度百分之百~


>>>慈山寺

慈云山的慈山寺是李嘉诚先生花费15亿元建设的,2014年开放。建筑是盛唐典型的寺庙风格,里面的细节也很有讲究,整体配色风格是自然安静的,与典型金碧辉煌的寺庙风格大不相同。身处于此,你会整个人静心。



有时候会有一些信佛的人,围着寺庙走,可能是一种仪式,并不是很懂。

寺庙后面后一处隐藏的门,进不去,但这个圆形设计非常喜欢。

是不是想到了昂平大佛的崇敬感?你在观音脚下~

无限延伸感。


里面有一处可以免费饮一杯咖啡或者中国茶,会附送很好吃的糕点。该房间内,每隔一段时间会敲钟一次,工作人员举起“静”的牌子,每个人不许说话,放下自己手中的事情。

去的话,记得提前预约。

可以舀一碗水,走到观音脚下。这一处细节是钻石山志莲净苑所没有的。





>>>立法会

立法会是“天圆地方”的概念设计,弧形玻璃设计,给人一种严谨上又透明的包容感。由于立法会的地理位置,所以从弧形玻璃窗外看出去的景色也很好。建筑内有一些很有意思设计,比如光影片状的小人啊,立法会的纪念品店也超级不错,物美价廉。

(只有这幅图片出自Google,图侵删)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立法会是可以团体预约参观的。露主有幸在zhanzhong时期进去参观过,碰巧外面很多静坐的人,所以有了下面的图片。

去的时候立法会没有开会。那段时间还去台北的立法会,感觉大致相同。





>>>益发大厦

前面有人提过了,就在太古城旁边,女生们可以去完这里,去逛街(。・`ω´・)变形金刚在这拍的,嘤嘤嘤,有个台子,站上去拍照更加。


密集恐惧症的小伙伴,你看了什么感觉~





>>>落日下的汀九桥

加一个广义建筑类型的答案。

荃湾西也是个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风景。傍晚时分,地铁站出来的海边可以看到汀九桥,远处左下角是青马大桥~也是有点美呢~






>>>CUHK的两个地方

好多人推荐中大了,特别想说中大得两个地方。一个是图书馆,一定要去LG,地下一层躺着看pad体验一次。这个建筑这里的阳光可以直透下来,并且上面一层是水池,于是地下一层碧波荡漾着阳光,非常美。


有时候在这下面读书,有点晒!




还有山顶新亚书院的天人合一,可能不算建筑,仍然重点推荐一下。我内心香港最美的Top 3。

之后再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