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

关注者
1,175
被浏览
1,826,265

85 个回答

最近看到了很多同学在知乎上对学院一些问题的讨论,可以看出大家对学院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深感欣慰(大家关心才会讨论,应该都是抱着希望学院越来越好的心情在讨论吧)的同时也深有感触。但是一直都只看到学生群体的讨论和评价,缺少了别的stakeholders ,比如学院教师、学院管理层、员工的声音。不管各位同学的看法具体为何,总感觉缺乏 了不同的角度,无法体现出一件事情的更多面貌。所以感觉有些话,不吐不快。虽然作为学院的一员,无法避免自身的角度和立场;但是如果在一个人人都可以发表意见的平台上提供不同的视角和答案,应该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姓名就不匿了。后面说到一些事情,大家很容易就可以猜到是谁。当然,我今天所有的讨论都不站在学院的官方立场,因为我无法代表(那是院长的事情)。我今天只代表我自己。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我至少希望我的论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感觉有些同学的回答不具一般性或者普遍性,至少在我看来)。

为了增强我的论述的可信性和普遍性,首先介绍我自己。我是学院的一个老师,走Tenure track,我的tenure目前在评审过程中,还不知结果。至于tenure是什么,后面有介绍。中国人,中国护照,没绿卡(在美国8年,从来没申请过,别问我为什么,从来没想过)。 北京人,北京四中高中毕业(如果不知道北京四中的那就百度吧),当年我毕业的时候北京四中在北京的地位相当于现在上海中学在上海的地位。高考成绩北京市前100吧,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本科和硕士(不知道清华自动化系的也请自行百度)。 博士一般,不是美国Top 牛校,因为有家庭的原因。以最佳博士论文奖从马里兰大学机械工程毕业 (ME Graduate Program @UMD排名北美19、20, USNews 2004年,最近的不知道)。 之所以说这些,只想说明一件事,我的背景和经历的普遍性。首先,我不是大牛,在学院老师里,简历比我牛的有的是, 美国TOP牛校毕业的博士一大把。另一方面,由此简历,大家也可以推论:无论我在中、美,应该都可以找到份不错的工作,至少也是生活无忧。学院有很多中国籍的老师的情况都和我类似(有兴趣大家看看学院网站,在学院待了几年连学院老师都认不全也太…)我2009年回国,在学院服务了6年多,算是年份久的了。每年3门课,大概100~150 JI学生,包括本科和研究生,也就是说每年要面对学院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怎么说呢,作为老师,在学院我表现不算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吧。因此,我想我的经历和看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当然是从一个老师的角度。

第二,谈谈普遍性的重要性。前面很多同学的举例和描述,我相信都是事实,但是可能不是全部的事实,或者不是具有普遍性的事实。很简单,你评价一个学校、学院、或者学生群体,应该根据什么来评价呢? 是根据这个学校培养出的最好的学生的水平?还是最差的学生的水平?还是这个学校大多数学生(majority)的平均水平?清华也有学生找不到工作的,你能就此说清华不好?这个我想大家都可以理解。评价任何一个群体都应该使用统计指标, 因为任何一个单独个体对群体而言都不具有普遍意义(当然,指标性意义是可以有的)。在后面所有的论述中,我将尽量遵守这一前提(不足之处,欢迎大家讨论)。基于这一前提,当看到某位同学提出某个事情的时候,难点就在于我无法判断他(或者她)所列举的事实是否对学院大多学生具有普遍意义或者可参照性,即使他(她)说的是百分之百的事实。但这个事实是否对别人(比如,一个JI的普通学生)有用呢?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假设JI同学A说他每周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是40个小时。 你觉得他说的这个数字除了对他自己之外有别的意义吗?如果A是个学霸,他用40个小时的时间,一个普通学生可能需要60个小时才能搞定。但是如果A是个根本不学习的学生呢? 你能根据这个数据就说明JI的workload 重不重?同学们说JI workload重还是不重,其实都是对他自己而言的。但是当他在知乎这个空间提出这个数据的时候,大家往往注意到的都是数据本身,而忽略了这个数据、或者是提出这个数据的人是否具有普遍性。但是所造成的印象却往往是他所说的是一个普遍的事实。当然,没有人能够客观地描述所有的事实,我也不想和大家讨论形而上的哲学问题,只是想提醒大家尽量描述具有一般性的问题,不然就很容易误导观众(也许不是主观上的)。我希望我也能尽量做到(尽管很难)。 在知乎上,回帖就是十几、二十几人,所列举的问题到底有多大的普遍性?所有的读帖者应该自己认真判断。我下面的论述有多大的普遍性?也请自行判断。如果这篇帖子能够教会大家不盲从,也算有益。

我今天的论述,其根据来源于本人在清华、马里兰大学、交大密西根学院的学习和工作经历。

问题一: 密院学生的workload 算不算重?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有些同学觉得很轻松,有些同学觉得生不如死。从高中到密院大一,除了正常的从高中学习到大学学习的不适应之外,更大的问题是中、西两种教育体系和理念之间的冲突和差异。在我看来,后一种差异是导致很多大一新生对学院课程和学习不适应的主要根源。而适应的好的学生往往会更快地融入密院生活。大二、大三的同学往往对这方面抱怨较少吧,因为和大一比,大二、大三和研究生的workload更重(我教过大一、大二、大四、研究生的课程)。如果一定要做一个横向比较,我认为密院学生的workload只能算一般。1)在国内,至少不比我那个年代的清华自动化系更重(我自己上过);2)和马里兰大学机械工程系差不多(我自己教过UMD senior的课程);3) 有些课程比UM要轻一些(密院绝大部分核心课程和UM课程同步,有些课程由于时间、资源,比UM 的workload稍轻,比如:Capstone design)。 本科生委员会经常需要根据各个方面(学生、UM、ABET、甚至交大)的要求对课程安排进行调整。具体情况不多说了,不然十几页也写不完。

其次,既然希望比别人获得的更多,难道不是应该付出的更多吗?在我看来,想从一个好的学校、学院以优良成绩毕业,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难道不是很正常的?2+2 也许助长了某些竞争,但是这个跟密院workload重不重没有必然联系。我觉得在密院,不管你聪明与否,只要按照要求认认真真做事,不能说排名多靠前(到了某个阶段,真的就不是光靠努力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了),拿个不错的GPA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关于同学之间的竞争,不能否认有些同学功利性太强但是请大家注意的是,原来在高中的时候,你的竞争对手不过是这个城市甚至是某个区里面不错的学生;但是在密院,你面对的是来自全国很多地区的最优秀的学生。名次变差、有失落感、自信心受到打击都是当年我玩剩下的了。我本科5年(清华那时候本科就是5年,我没留过级)学会的其中一件事就是:别总是跟自己过不去为什么总有人不上课、不做作业光打游戏还比你成绩好;老老实实承认就是有人比自己聪明是你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理由。清华从来都不缺既聪明又玩命儿读书的人,密院也一样。好好做做心里建设吧。比聪明你既然不是对手,勤奋就是你唯一的武器(我至今还记得早上6点钟起床去清华图书馆占座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几年,包括寒暑假)。我们学院至少有9位清华毕业的老师,想必有同感。对2+2 的看法,如果大家有兴趣,以后有时间会详细论述。

问题二: 密院课程到底难不难?

这是我认为目前为止大家对密院教育的最大误区之一。密院紧跟密西根大学的教育体制,与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教育方式、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理念都有根本性的不同。简单而言,我认为中国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方式基本都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这里面既有中国国家发展、人口、国情的需要,也和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方式一脉相承,不能说不好,但是有它的时代性和局限性。密院在交大甚至中国所做的事情是将西方、尤其是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和理念引入中国,更注重创新和能力(ability)的培养。最近密院的ME和ECE两个program刚刚经过了ABET认证,认证结果在2016年8月就会公布。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google一下什么是ABET。简而言之,ABET 是从美国发起,现今最被广泛认可的一个高等教育体系认证。它对一个program有几大方面的要求,包括:Students,Program Educational Objectives (PEO),Student Outcomes (SO),Continuous Improvements,Curriculum,Faculty等等。其中比较和学生相关的就是SO,即:符合ABET要求的program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 ABET对工程学科(至少是ME, 我对别的专业不熟)的学生有如下要求, after graduates,

a) An ability to apply knowledge of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 An ability to design and conduct experiments, as well as to analyze and interpret data

c) An ability to design a system, component, or process to meet desired needs within realistic constraints such as economic, environmental, social, political, ethical, health and safety, manufactur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d) An ability to function on multidisciplinary teams

e) An ability to identify, formulate, and solve engineering problems

f) An understanding of professional and ethical responsibility

g) An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h) The broad education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engineering solutions in a global,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etal context

i) A recognition of the need for, and an ability to engage in life-long learning

j) A knowledge of contemporary issues

k) An ability to use the techniques, skills, and modern engineering tools necessary for engineering practice

也就是说,在完成密院4年的学习之后,毕业生应该最起码具备以上基本能力(ability)。密院的每一门课程都会明确指出本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从a) 到k)哪些方面的能力,而完成整个curriculum 之后,从密院毕业的学生应该掌握全部从a) 到k)的相关能力(当然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各个名牌大学、学校都会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请注意,以上要求中没有一点是要求专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某个专门学科内容的,这是和国内的“学科”、“专业”和“培养计划”最大的不同。关于ABET别的内容就不赘述了。学院为ABET评审准备的文档和资料放满了两间办公室,学院老师付出的心力不可计量。我提出ABET这件事其实只是想说明一件事:密院的curriculum和中国其他院校的培养计划根本就是两个体系,苹果和橘子有什么可比的?如果一定要比,我举我自己的经历为例:

1.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吴麟老先生写过一本《自动控制原理》,现在还在我办公室,是我本科必修课的教材,两学期的课。如果一个本科3年级没有上过任何控制原理的同学(不是大牛,不是学渣)来看这本书,我相信没有老师的讲解和必要的基础,你是不太可能自己看懂的,因为有些知识点确实非常难,不是很好理解,需要做很多练习来强化。很多内容我现在不复习都忘了(如果有同学想看,可以来借)。如果你去找一本美国junior或者senior学生用的《Automatic Control》,只要你有一定的数学和science 的基础加上一定的时间,我相信80%的学生可以看懂其中80%以上的内容。感觉就是比我们国内的教材简单易读的多。密院教学是非常强调在老师指导下的Self-learning;而中国传统高校比如清华,讲究的就是基础扎实、知识掌握熟练。但是这两种学习方法,孰优孰劣?懂得如何去学习比单纯地掌握某些知识点要重要的多吧?即使在清华,老先生们也常常教育我们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不过中国的应试教育这些年作的实在是太出色了,却也扼杀了多少的创造性。“传道授业解惑”,传道第一,传的是什么道?同学们将来在工作中有多少可能是可以直接用得上本科所学的知识点的?

2. Literature review. 美国小孩从小学开始就被要求泡图书馆写literature review。这样的帖子互联网上满世界都有,大家可以自行Google。中国学生什么时候开始会写literature review? 现在可能好些了,有些同学在中学就开始接触。我第一次写是在我写清华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是,我的理论基础可能是很不错,但是连一篇像样的文献综述都不会写。在UMD,我的第一篇SCI journal paper被我老板一个字一个字的改。你们问问密院凡是带研究生的老师有谁没给自己学生改过literature review的?在密院我们面试很多本科毕业来申请研究生的同学,上来让他简单描述自己做过的一个project,话都说不利索。作为一个本科毕业生,都不能以一个工程师的语言清楚地描述自己的工作,能够对这个社会产生多大作用?大学4年究竟应该学些什么、而又学了些什么?究竟什么是对自己、对社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大家自己思考。

3. 我马里兰大学读博士上第一学期的课的时候,一共3门课(一门4XX,两门5XX, workload和现在JI的5XX课程差不多),9学分。除了语言、culture shock、生活习惯等等问题之外,有一件事被吓到。三门课的第一节课,老师都拿来教材,每本书都是600多页啊,说我们一学期讲完。然后基本上按每周一章的速度前进。你想想他一周两堂课能讲多少?剩下的回家自己看。加上参考资料,每周几百页的内容。好歹我也是国内顶尖大学毕业的硕士生,照着国内的说法,应该是基础扎实、专业背景强悍吧,然而并没有太多的作用,那些所谓的知识点其实并不是大问题(看起来确实不难), 但是怎么把它们应用到project之中,真的是要命啊,因为有些东西看起来就没关系,而且老师上课根本没讲过某些细节,在清华老师也从来没教过这样的project该怎么办, 导致的后果就是project 要due 之前,想死的心都有,晚上熬夜更是家常便饭。是我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培养的勤奋和学习习惯让我生存了下来。我现在教密院研究生课也是这样,一学期一本书,没时间讲的要求学生自己看。

4. 今天看到了评教结果,学生提意见很多都是很中肯的。FA2015我第一次教这门课(VG100),确实有很多有待改进之处。但是其中一条,说我应该在课上多教教怎么编程、怎么用Arduino、SolidWorks等等操作性的知识。在我看来,这些东西对工科学生而言,就像Lego一样,玩玩就会了,有什么需要讲的呢?最多TA讲讲经验就够了,在国外都是这样的。我本科同学在加拿大,小孩快上中学了,说喜欢玩Arduino,给买了一套self-learn set自己组装机器人, 知道我在大学教有关的课,微信来问我有什么好的自学书可以看看。我把VG100课上用的资料发了过去,小朋友说玩得很开心。

问题三:密院老师到底怎么样?

这个问题,我思索良久是否该说、该怎么说。看大家对这个问题非常关心,但有些评论与我所知的事实实在是相差万里。所以忍不住说说。由于我本身的身份,必然有主观因素的影响。我会尽量描述事实(如前所述,只能是与我相关的事实)。还是那句话,我不是学院的大牛,像旭东老师、张峻老师、立坡老师、文杰老师等等。当然,自觉应该也还过得去,斗胆交了tenure的申请,希望能够顺利通过。如果不过,就会被学院kick off。

学院教师有两类,一类像火神、MK、HXX老爷爷、以前的Vincent、学院的人文和英语老师等等,是专职教师系列,主要任务就是上课和对学院的服务(service)。课上的好,完成学院的service,是annual review 考评的主要内容,相对简单,但是上课数量很多,很辛苦。想做好不容易。

第二类就是所谓的tenure系列(还没评上的叫tenure-track,评上的叫tenured),比如我自己。主要工作分为三个部分,teaching、research和service,而且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需均衡发展。也就是说,除了上课上的好,research要做的更好,对学院和学术界的service也要好,名副其实的“三好学生”。在一个学校(或者学院),评tenure机会只有一次,从工作开始到提交申请为期6~8年,“不留即走”(学院不给tenure的话,必须离开,换个学校重新开始,或者干脆转行)。一个tenure的application,比申请研究生入学不知道困难多少,可能是一个非专职教师的教授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评审,光同行业的知名学者(10~12位,还不能全是自己指定的,类似盲审)、学院院长、staff、学生的推荐信就将近20多封。一个application文档怕是要将近上百页。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可以理解在密院当一个老师,尤其是一个tenure-track的年青老师,其压力其实是很大的。对密院教授尤其困难的是:1)JI的tenure制度基本完全照搬UM工学院的tenure制度,2)由于JI的tenured的professor数量非常少(很少很少),所以目前的tenure评审委员会都是由UM的professor组成的。想说明的结论是:在密院做一个好老师可能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困难很多,也不仅仅就是上好课这么简单。 而我们的评审制度又如此的严格,希望大家可以对学院师资水平有信心。

在美国,一个综合性大学或者学院的水平,往往是由它的老师队伍的平均水平(尤其是tenure系列的教授的普遍水平)决定的。由于密院不是一个单纯的Teaching school,research和teaching 的水平综合决定了学院作为一个综合的研究型学院的水平。在教学上,我个人认为,JI在中国绝对是Top 的,这个师资队伍和教学水平即使在美国也绝对应该能进到前50之列(没有数据支持,就是我的主观感觉)。但是由于学院建院时间短、学院体制和国内科研体制的不协调等等问题,科研方面还确实需要很长时间进步。但即使如此,学院老师的paper数量、funding数量都在以可观的速度增长。这方面的内容由于和同学们平常的学习、生活不太相关,所以感觉同学们了解的真的不多,很多事情其实大家可能并不知道。就我了解的情况、学院教师招聘的相关举措等等,我相信JI的师资水平会越来越好,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老师加入到我们的行列。老师多了,可选的专业课、选修课自然就更多了,老师们更多的会去上与本身专业更match的专业课程,课的质量应该也会提高。

最后, 解释一下自己写这篇长贴的原因(不夸张的说这是我自会上网以来最长的帖子了,文笔不好、缺乏逻辑、没有时间等等原因,用了我两个晚上的时间)。之所以写这篇帖子的根本原因倒不是觉得委屈,而是有些失望:学院的很多同事、老师都在尽心尽力的提高学院办学水平,至少是很把它当成一回事儿的认真在做,真的是尽心竭力(至少我把它当成我的事业在做,我没有很多个6年可以浪费),但是好像有些同学根本不当回事儿。不说别的,有多少人觉得course evaluation就是随便瞎填的,而根本不知道你写的course evaluation的每个字都会在每学期之后的course review的meeting上被很认真的讨论(每个学期,每个任课老师都必须参加),在每个老师的annual review的时候也需要向院长解释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意见?有多少学生很认真的参加student academia advising? 有多少学生很认真的参加 student Town-hall meeting?你可知道每次院长都非常认真的准备?我在院长办公室门口排队等院长讨论事情,只要有学生过来就可以直接插队(院长说,“students are more important”)。有多少人知道在新的Student innovation center、YLM student center、228 meeting room 的后面是多少老师克服了多少困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的?有多少人又知道由于体制的不同给学院带来了多少的困难?(好像有同学说过,在中国搬动一张桌子都是要“流血的”,虽有夸张,也道出了做事的艰难)。有多少学院行政老师加班加点为同学服务?有多少人知道同学可以通过多少正规途径提出你们的意见、甚至参加学院的专门委员会?有时候这些意见不是不知道或者不理会,而是在现有体制下由于种种限制无法实现,或者是已经在处理,但是需要时间。有多少人知道就一个春季选课的问题就在本科生委员会上被讨论了多少次?有没有人知道学院只是希望在学生成绩单上增加一两种类别就花费了怎样的精力?更重要的是,上面所提到的这些制度,在中国、在交大,有哪些是别的学校、学院有的或者是比密院做得更好的?

浴室门没关就说明密院学生素质差?一个老师一门课上的不太好就说明密院师资水平有问题?一两门课看起来比电院的简单就说明密院课程没难度或者教学质量一般?这种推而广之的逻辑到底是谁教的? 任何一个群体都会有良莠不齐,没有人能保证所有的密院老师都是好老师或是密院一定比别的学院、学校好。但是一棍子打翻一船人难道是对的吗?

学院在各种制度上还有很多的不完善(作为一个年轻学院,必须承认密院的问题有很多,明显的短板大家都很清楚,老师之间的争论和吐槽甚至更激烈),但是至少有这么一群人在认真做事,在想把事情做好,为什么在有些同学的眼中也不过就是很无所谓的一些人和事?

黄院长在毕业典礼上说的很对,虽然密院和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差距,但是密院老师在学生身上所付出的精力,不输世界上任何一所一流大学。就单凭这一点,密院就有希望。

其实后面还有很多问题想讨论,比如2+2到底好不好?Ross 的4+1 怎么样?学院的TA制度?学院提供的专业课和选修课太少?学院老师天天都在干嘛呢,真的是拿高薪不干活?很多问题,我也想知道大家的想法,但是篇幅所限,有些事大家也未必有兴趣知道,留待以后再说吧。


以上,一个密院老师眼中的密院。

2022-5-16更新:

昨天看到朋友圈有人说密院ece双学位不能选cs/ce/ee/ds了。。。只能说太狠了,从根源上解决了学生不想选ME和材料学的问题。

如果这个新规定是真的话,我的建议:来都来了,不转电院的话还是能dd就dd吧。

绩点好,想冲双学位而且比较稳的同学,可以大二先选ME,如果dd成功了出去换成cs/ce/ee/ds,当然如果这种情况想兼顾交大的毕业就得补课补到死了。。笔者就是这样过来的,整个本科没有哪个学期是不用上16学分的。

如果绩点不好的同学建议还是一开始选ece,可以试试dd转ioe(工业工程),美国的ioe很偏向商科,而且umich的ioe排名也很不错。

最后的建议是不管学院(不光是密院,其他学院/学校同理)怎么推销ME和材料学专业,不管网上所说的“互联网寒冬”多么严重,作为一个工科学生,最好的专业就是cs/ece方向了。对于专业的选择建议参考知乎/其他论坛的帖子,这里不加以赘述。


—————2021-08-12更新—————

上周毕业了,但是还得改改毕业论文的格式,老师给的模版有问题,基本上全部组都被打回来改格式了,这个**学院真的最后一刻都不让人省心,******。

翻一下之前写的,感觉我把这个学院好像写得有点好,缺点一笔带过了,在此补充一些。在密西根学院四年,你可以碰到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恶心的事情:

1. 没有计算机基础却被迫一周内写完大三都不一定写得出来的lab

2. 课讲得奇差无比,所谓培养自学能力基本等于老师不讲,某带导论课的老师因为班上有几个nb的学生,不反思自己的课教得多**烂,反而觉得没基础的同学不好好学

3. 许多老师考卷出得离谱,全班平均分二三十分,最后给成绩全靠调分,部分给分差的老师挂全班1/3的人

4. 明明作业里已经写进把某一文献写进reference,却因为引用了该文献的原句而被反作弊调查(如果被判有罪则一次作业清零+降一个大档,A变B B变C)

5. VM395/495实验课,某斯坦福毕业的老师,故意不给清楚report的要求,美其名曰“自己想”,实验瞎设计,没有文献支撑,学生只能硬着头皮自己编,问他关于实验idea的可行性,得到的回答基本是“言之有理即可”

6. 毕业设计美其名曰自己选项目,实际上把一些优秀的同学塞进金主爸爸赞助的没人报的项目,有些组明明已经提前约好老师,申报项目,但在选项目时基本全被t出了自己已经做了一段时间的项目

7. 学生被校外的人打了还在疫情期间闹进学校,思政老师臭骂学生让学生进来对线,说什么“一个巴掌拍不响”,事情闹大后还疯狂在熟人面前诋毁学生,问学生的朋友她是不是有抑郁症史

8. 实验室看门的老师看学生不爽,将其组员的违规操作扣在他头上,给副院长发邮件让他不能再进实验室,反而对真正违规的同学视而不见。

。。。

虽然上面8个**事情数了数有五个发生在我本人身上,另外都发生在我死党/室友身上,但我现在也提不起多恨多反感。可能是因为我是一个比较唯结果论的人吧,毕竟dd(双学位项目)给了我个刷新绩点的机会,最后也申请到四大了,就不对这些已经过去很久的事情纠结那么多了,说到底何必为了个中介生气呢?就是听到有些认识的学弟学妹放弃dd,真的很替他们惋惜。。。

离开了这个很多地方都令人反感的学院,倒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现在回来翻翻这个回答还挺有感触的。记得当时和同学去喝酒,吐槽了两三个小时的密院,回来突然想答一下这个题,就熬夜写了个草稿。现在同学该出国的出国,该保研的保研,自己也要开始新的生活,就好像人生翻去了一页吧,有些很可爱的人,这辈子都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到了罢。。。

取匿了,希望大家看到我的回答,能对密院有个更理性的认识吧。总的来说,密院有一些不可替代的优势,但该恶心你的地方也是一个都不会落下。如果有刚高考完的学生也理性选择吧,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信我,看到了一般都会回。

————-—————原回答—————————-

现密院大四学生,DD成功,对学院没啥归属感,先匿名吧,一个月毕业后考虑取匿。刚刚和同学出去吃饭,听说密院大一招不满人了,说实话有点开心。我挺希望这个学院倒闭的,但是为了学弟学妹的前程,还是要说句实话,我觉得现在进密院是最赚的时候

要解释这个看似矛盾的想法,我们要换种思路。大学学习知识固然重要,密院课开得少,课讲得辣鸡,老师研究方向大多比较偏,学生基本啥都靠自学,这些可以说是一个学院的原罪了。但是你不妨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他不是个学院,而是个中介呢?(别说学院不能是中介,有多少分数不够上交大的曾经动过报差专业转好专业的?)

那么这个中介挺完美的。

先说明一下,以下内容仅提供一些思路参考,本人可以保证在截止到2021年7月的时间内大部分真实,但是对以后的招生政策不负责,也对由于本回答造成的填报志愿、院系选择的后果不负责。我说过密院不太行,你来了后悔可不能赖我。

  1. 选专业不受限。假如你是一个广东考生,你混进交大的最低名次(核工除外)大概在500-600名左右,进电院要300名以内,相比之下,密院基本在广东省报了就能进。电院中选专业还要排名,如果你是压着线进去的,也只能挑剩下的专业,而一进密院大二就能选择ECE,ECE在电院也不算垫底的专业,其中选专业唯一的风险来自于无良老师的打击和忽悠。广东省600和300名的差距大概在15-30分,基本相当于一次自招。那么如果你想学计算机/电子方向,现在高考完了,有人告诉你,30万就可以自招成功,录取后降分,不涉及任何违规问题,你会心动吗?至于教学质量的问题,可以非常肯定的说,计算机挺多都靠自学+跟着教授搞研究的,光靠上课+天赋一般,电院也救不了你水平。找工作的话,HR哪分什么电院密院?

2. 出国读本科省一半学费。密大本科学费约为2w5-2w9一学期,取决于已经上的学分数量,一般是前两年2w5,后两年2w9。不想算生活费的话,可以简单理解为一年50w RMB。dd成功后,你可以获得一个节省一半学费的美本学位。而美本学位还是很香的。就拿常规的DD学生捞钱路径来看,ECE转CS后当码农,毕业年入大概12-15w美元,在汇率高的时候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毕业后年薪百万,正常消费后一年能攒下来几万美元,2-3年回本,国外当码农压力小,没有996,工资高,我认识个亚麻工作3年的学姐已经不靠爸妈在西雅图买车买房了,美本找工作和美研相比没有学位上的劣势,甚至对于陆本美研的学生有优势。简而言之,美本对于中产家庭来说是一种不错的投资,而DD可以降低这个投资的成本

3. 保研资格。由于很多很多人出国,密院每年的保研资格基本用不完,密院保研难度基本等于四年不挂科+找个愿意要你的研究生导师+毕设拿B以上的难度(全是保研硬性条件,防止有人看不懂)。我四年以来,听说过的,认识的考研例子,只有我的前室友,一学期挂3门课延毕的那种。如果你对大学学习,能否保研,保不上研考研没有把握,现在有人告诉你,30万就可以有保研机会,不涉及任何违规问题,你会心动吗?当然保研要保电院

4. 更轻松的美国研究生学位。不过说实话,这个属于偏弱的。密院和很多大学(包括USC,Umich)都有合作研究生项目,绩点中游的也能进。可能别的学院要前20%才能申到Umich,密院前60%就行了去找中介申美研的话也得5w吧,而且你听过哪个中介有省部级部门做担保的?

至于很多回答中提到的密院卷不卷,我只能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吧,也不要人云亦云。我觉得卷分两种卷,一种是过程卷,一种是结果卷密院属于典型的过程卷,一学分课的物理实验,5个lab,居然有人lab report写到了50页。。。而且密院很多教授会为了区分度而出题,故意出很难,全班平均分30分,就可以完美把优秀学生区分出来辣~~~而卷的目的呢?说实话,大一和大二上是为了dd,大二下可能有人想3+2,大三大四该保研的保研,该出国的话gpa给的也相对松,就没人卷辣~~~

而其他学院大多是结果卷带来的过程卷,亲爱的新生们,当你们听说想报密院,但听学长说密院大一就要通宵爆肝,而其他学院的人都在搞社团搞活动快快乐乐玩耍时,你们知道保研有多卷吗?百度查的交大保研率31.4%,而密院以17届为例,300多个人100多个dd,也是30%左右,密院最卷的时候,也就是交大卷保研的平均水平而已,作为一个未来的密院大三学生,当你在图书馆玩手机时,发现旁边的同学在考研,你会快乐吗~~~

而且密院现在:招!不!满!人!辣!,which means很多以前不确定的机会,比如dd,3+2,4+1,保研,在人少之后概率都会大大上升,听说最近的19级dd只要申请了就有,心动不如行动~

以上。

(我也不知我是不是在黑学院,但我觉得学院招生办应该给我发个大大的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