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才是脫離呼吸器最好的時機| 衛教資訊| 急重症醫學中心| 特色醫療|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急重症醫學中心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
標  題
何時才是脫離呼吸器最好的時機
作  者
胸腔內科耿立達醫師
張貼日期
2021-10-19
張貼單位
急重症醫學中心
內  容

在亞急性呼吸照謢病房裡,「脫離呼吸器」往往是我們治療的目標,也是家屬們的期待。但在這群病人中,大部分都是先經歷在重症加護病房裡的治療和脫離呼吸器的嘗試,當判定暫時無法脫離且病情也相對穩定後,才會轉至我們病房繼續照顧。也就是說,這些病人本身有較多問題以致無法順利脫離,可能是感染未完全控制,心臓功能暫時沒有恢復,呼吸道疾病仍待進步或是神經肌肉系統的退化...只有導致脫離困難的因素獲得改善,病患才有機會脫離。

但我們常遇到的狀況是,當醫師判斷可以脫離後,家人會希望讓病人在呼吸器的支持下再多「休養」幾天,等體力更好再來嘗試脫離或拔管。究竟這樣「休養」有沒有好處呢?
其實,在過去研究裡我們發現,只要前述導致困難脫離的因素得到控制、病人狀況也相對穩定,我們應儘早進行模擬脫離呼吸器的自主呼吸測試(SBT),
一旦通過,脫離呼吸器應愈早愈好。


如何判斷病人狀況相對穩定:
1.病人是否有自咳能力:有自咳能力才有辦法在沒有插呼吸管路時順利將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2.呼吸道分泌物不會太多
3.呼吸功能足夠穩定,也就是說呼吸器的條件沒有很高,這包括:氧氣需求≦40%時,血氧濃度大於90%、 肺泡吐氣末正壓≦8 cmH2O。
4.其他器官系統也相對穩定,這包括:心跳≦140次/分,沒有使用升壓劑。


什麼是自主呼吸測試(SBT):
讓病人在完全沒有呼吸器協助或幾乎沒有呼吸器協助的狀況下呼吸,如果能夠這樣呼吸30分鐘而沒有出現下列狀況,代表病人順利通過自呼試驗。
但是如果在測試時間內出現下列任何一種狀況,就代表自主呼吸試驗失敗,應該馬上接回呼吸器讓病人休息。


"自主呼吸試驗"失敗的狀況包括:
1.病人不舒服,不安,或意識狀態改變。
2.使用呼吸輔助肌,大量冒汗,或發紺。
3.呼吸淺快(呼吸速率大於35次/分)。
4.心律不整,心跳大於140次/分或基礎心跳上升百分之20。
5.血壓不穩 (收縮壓大於180毫米汞柱或小於90毫米汞柱) 。
6.動脈血液氣體檢查的二氧化碳分壓上升超過10毫米汞柱或酸鹼值PH小於7.32 。

所以,呼吸器就像藥物一樣,有需要就正確使用,當病人狀況已經好轉並且經過評估不再需要依賴呼吸器時應儘早脫離,,因為不必要的呼吸器使用,除了延長住院時間和增加肺炎的風險外,更有可能增加未來拔管的失敗率。

資料維護人:急重症醫學中心 洪副管理師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 & Firefox & Microsoft Edge瀏覽器 / 螢幕解析度1920*1080以上
版權所有 © 202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