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驰”这句对周星驰评价如此之高的话?

一个被称为天才导演演员的喜剧大师,为何却又被人说人品不好呢
关注者
295
被浏览
288,999

90 个回答

这句话可以有多种理解,甚至可以只是单纯的站队互撕。我提供下我个人的理解。

我对这话的理解是:周星驰是一个被高度符号化的演员作者(actor auteur)。

香港拿奖拿到手软的几大影帝,比如梁朝伟、梁家辉、周润发等,都是全能演员,能驾驭各种电影类型及角色。梁家辉能演喜剧、黑帮片、文艺片、武侠片……周润发能演浪子、贩夫走卒、黑社会、武侠宗师、国王、哲学家(孔子)……梁朝伟在各种类型的大片——重庆森林(文艺)、无间道(警匪)、东成西就(搞笑)——都游刃有余。

这是大多数影帝级别演员所具备的素质。只有挑战不同的角色类型,才能在演技上不断突破,并有更多得奖的机会。因此,大牌演员大多不会多次接同一类型的角色。他们不希望自己被定义为某一类型的演员。正如体育运动员都不喜欢自己被标签化。詹姆斯当年不参加扣篮大赛,因为不希望被人认定为扣将。很多人都认定库里只会投三分,他便在鞋上写下“I can do all thing”……

实际上,很多配角之所以难以突破瓶颈,便是因为被某一类角色所定型。比如,李子雄演的角色,大多是斯文败类、奸诈无耻之徒,甚至你在屏幕上看到这个人,就已经预期到,30分钟后他肯定露出狐狸尾巴。

哪怕是对于成龙、李连杰、甄子丹这种功夫巨星,影帝奖杯也不是太友好。成龙甚至悲催地提名十次金像奖无一次命中。

正因如此,你无法将梁朝伟、周润发等影帝简单地标签化,也无法用一两个简单的词组去定义他们是什么样的演员。

周星驰则不一样,他身上有鲜明的标签——无厘头喜剧演员(尽管他本人非常不喜欢这个标签)。他的电影,有很多不断重复的母题——小人物逆袭,污浊的世界里坚持真,奋不顾身的爱情……经典的配角群——吴孟达、黄一飞、罗家英、苑琼丹等,也是提升周星驰识别度的重要元素。

最重要的是,周星驰作为喜剧演员,突破了为笑而笑的喜剧窠臼,达到了笑中带泪的境界。这跟小人物逆袭的主题配合起来,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这种带自传性质的故事内核,加上风格化的表演,使得周星驰跟剧中的角色融为一体。人们看每一部戏都会觉得,那就是周星驰。

在香港电影圈的天皇巨星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除了周星驰,就是张国荣了。张国荣演的程蝶衣、阿飞、十二少等角色,身上都有他的影子。

而梁朝伟和周润发等则不一样,他们是演什么像什么。你会觉得尹天仇、五师兄、至尊宝就是周星驰,但你不会觉得《色戒》的易先生就是梁朝伟,也不会觉得李慕白就是周润发。

李子雄、成圭安等配角只是简单的类型化,难以聚合观众的归属感。而周星驰则是符号化。他电影的惊人票房,正是来自于高度的符号化。信息过载的时代,标签带来识别度,形成宗教般的认同和归属感。

从传播的角度来讲,符号化的威力是惊人的。《英雄本色》的主角是狄龙和张国荣,但估计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以为周润发才是主角。小马哥的风衣墨镜,双枪击杀,以及那句经典的“……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成为二次创作的经典源泉。小马哥的符号,其实就是英雄。

对于吴宇森的电影,很多电影专业者其实更认可《喋血街头》、《喋血双雄》,但《英雄本色》却更有名,小马哥这个临时补戏救场的经典角色功不可没。尽管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讲,抢戏多少是一种硬伤。

周星驰的电影同样如此,他极具个人风格的演技,经典的表情和台词,不断重复的故事内核,成为经久不息的大众文化现象。

这带来的磁场效应也是惊人的,很多配角都在周星驰的电影里达到个人巅峰。人们只记得他们角色的名字,而很少记得他们本人叫什么。《赌侠》里的大军扮演者程东,微博名就叫大军程东;酱爆的微博名,也叫酱爆何文辉。很多人也不记得(甚至不关心),石榴姐的本名叫苑琼丹。元秋、元华在出演《功夫》前都是很有名的功夫演员,但很多人称呼他们,都是直呼“包租公”、“包租婆”(百度图片搜索“包租婆”,出来的几乎是满头卷筒的元秋)……

这些经典又风格化的元素,形成了周星驰的作者气质。那些周星驰主演但不是他导演的作品,我们都会说那是周星驰的电影。但我们不会说《重庆森林》、《花样年华》、《春光乍泄》是梁朝伟的电影,而更多会说那是王家卫的电影。

大多数时候,导演对整部电影的介入程度是最大的。这就是所谓的作者气质。而周星驰对电影的介入程度,大多数时候都超过了导演,这是他的厉害之处。

事实上,演员作者太耀眼,所以常常反过来成就导演。李力持导演的电影里,有没有周星驰票房差距是惊人的。

与此同时,他们还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张国荣的许多电影,都触及了性别多元化这个重要的议题。意义已经超出了电影本身,难以用是否得奖来衡量价值。

当然,高度符号化,本身也是一种画地为牢。

杜琪峰曾说,王家卫实际上只拍了这一部电影(阿飞正传),后来影片中的人物都能在其中找到原型,而主题永远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疏离与亲近,拒绝与接纳,追求与失落,忘却与铭记,逃离故土与寻找自由。

确实,王家卫的电影极度风格化,甚至不看署名都能猜出是他的电影。这是风格化的好处。周星驰的表演极富魅力,观众甚至愿意为他前期很多实际上不怎样的片买单,仅仅就是为了看他的表演。

而这其实便是一种身份危机:人们以为你只会干这件事,并且只应该干这件事。

周星驰说,他拍的是正剧,人们却以为是喜剧。

自封为脑残粉的人,都以为周星驰只是一个逗人笑的滑稽小丑,而不知道他滑稽背后掩藏的悲伤和深刻,这是周星驰的悲哀之处。

并且,粉丝的宗教认同,后果就是对他的转型不买账。梁朝伟可以拍《捉妖记》和《摆渡人》。但周星驰拍《长江七号》,却遭到骂声一片。事实上他08年后的几部影片岁谈不上上乘,但也比早期的纯搞笑片质量高得多。怎么也是7分左右的水准。

事实上,周星驰一直在自己的喜剧里寻求突破,比如,从《国产凌凌漆》开始,他的表演减少了很多夸张,而更像一个冷面笑匠。像《喜剧之王》、《功夫》则可以算是完全的正剧,刻意逗人笑的片段已经很少了。此外,他自己执导的片子里,比如尹天仇、何金银、五师兄等都是正直善良的人,少了王晶执导的片子里的那种痞气。《少林足球》、《美人鱼》里,周星驰则用起了特技。

这是他的喜剧可以20余年经久不衰的原因。只是,他依旧摘不掉“无厘头喜剧演员”的帽子。

这里面也有自身的创作瓶颈问题。周星驰尽管一直在寻求突破,但依旧对自传性质的题材太过执着,以至于到了2010年以后,《西游·降魔》、《美人鱼》汇聚了大量前期电影的老梗,人物形象上也难以脱离寻求真善美、小人物逆袭的格局。

纵观周星驰确定无厘头标签后的几十部电影,个人化程度比较低的,应该是和杜琪峰合作的《济公》、《审死官》,以及黄百鸣拍的两部《家有喜事》。《审死官》还让他拿到了亚太影帝。《家有喜事92》,也是非周星驰执导的电影中评价较高的。

如果,周星驰能跟更多的大牌导演和演员合作的话,也许在创作上就能突破风格化的束缚。后期作为导演也能减少母题的重复。只是,周星驰对电影的介入程度太高,对风格化的追求太过苛刻,因此很难做到这一点。他的电影里极少大牌男演员,自己执导的片更是完全看不到和自己等量齐观的男演员。像《功夫》、《少林足球》,甚至制片、导演、编剧、主演清一色写着周星驰的名字。

但实际上,各人的选择,本身就是各得其所。周星驰选择做一个符号化的演员,因此收获了票房,以及天价的片酬(97年演《家有喜事》就已经1500万),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美人鱼的宣传,全部打着“周星驰”三个字),但他提名7次金像奖影帝,只获奖1次。而梁朝伟等不断突破角色类型,成为多面型的演员,拿奖拿到手软。梁朝伟拿了5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3次金马奖,甚至还有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这样极具分量的奖项。周润发则从香港打到了好莱坞。

只是,如果周星驰一会拍《大话西游》,一会又拍《花样年华》,那他还是周星驰吗?

一边是国际影帝,另一边是文化符号,你很难说哪个更好。每个人都不过是扬长避短,走一条将自身优势最大化的道路而已。电影行业需要影帝,也需要文化符号。“百年周星驰”是一个莫大的褒奖,但“一年一影帝”,也不应该是一句相应的贬低。


欢迎关注本人公众号

曾不才在别处(zengbucai1985)

我知道我回答这个问题会招黑,毕竟作为资深脑残粉。但是我想说:

1.这话是大众评价,跟周星驰自己无关;

2.如果可以找到第二个喜剧之王也行啊,就算周星驰本人也无意霸占某个东西不放,否则他也不会这么着急跑到幕后推出新人了。不过虽然西方不止有卓别林一个喜剧创作者,但是别忘了达到卓别林高度的只有一个。

3.对于周星驰,恐怕不是过誉更多而是苛求更多吧?大部分人都会把他所有作品和巅峰之作比,一点不满意就各种失望江郎才尽,专业江郎才尽接近30年。而且这种“待遇”只给周星驰,毕竟其他人有点好的就能捧上天,不知道这是周星驰的福还是祸呢?

另外我想问一句,各位贬低周星驰作品这么津津有味,不如唐伯虎点秋香不如大话西游不如功夫,为什么只和周星驰自己作品比而不和其他人作品比呢?

4.过誉二字是最草率最不负责任否定别人的理由;

5.其实能做到最顶尖的人尤其是商业成绩顶尖的人都是自我和普世并存的,没有哪个顶尖人物可以抛弃自我泯然众人,或者完全自我忽视大众审美,说太过自我或者没有自我的,只能说自己体会不到不能代表别人没有。

6.没事儿多学习少撕逼。

7.至于表演不够理想,我只能说我们的幸运在于周星驰做演员的时候还费尽心血做太上导演提高了整个电影的质量,而周星驰不幸的是他做导演没有能够找到可以替代他的演员,当他的年龄和形象已经不再适合幕前演出,我们应该因此而否定他吗?

还有,提问是什么意思,姑且不说周星驰人品如何,什么时候成就可以用人品来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