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TVB由郑嘉颖、马国明、钟嘉欣、周家怡主演的医疗剧《星空下的仁医》?

《星空下的仁医》是由香港电视无线电视制作出品,方俊华监制,郑嘉颖、马国明、钟嘉欣、周家怡、罗子溢、龚慈恩、海俊杰、郭少芸、何依婷、张宝儿、郭子豪等主演…
关注者
25
被浏览
52,843

21 个回答

职业剧,TVB自鼎盛时期以来的强项。

那么哪一种职业最强?

答案可以肯定了。

那就是,医生。



《妙手仁心》,《On Call 36小时》,《白色强人》之后,TVB又一部医疗剧取得了优质口碑。

《星空下的仁医》开播之后,豆瓣评分一举突破9分。

而且评分从9.0,升到了9.1。

内地有《功勋》

台湾有《俗女养成记2》

香港也终于拿出了一部“9分神剧”。



事实证明,TVB如果要打起精神认真拍剧,还是能够拍出好作品来的。

抛弃了以往拉跨的感情戏,《星空下的仁医》把主要的笔墨都放在了“职业”的主线之上。

风格也一改师奶剧的偏喜剧风味,往严肃正剧的方向靠,剧情相对紧凑,不拖泥带水,第一集就来了三次大手术,如果加上序幕就是四次。

其实两位男主联手完全可以再铺垫一下的,没想到直接就开干了,爽剧模式直接开启。

敢这么拍,是因为后面的故事有着更大更重要的目标。



在开始的序幕,剧情利用闪回抛出了一个悬念。

2001年,两位男主角况丛昕和许甘枫经历了一次失败的手术,患者小女孩不幸身亡。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同样没有让观众等,直接第一集就揭晓。

这里不剧透。



总之外向开朗的许甘枫,从此与好兄弟况丛昕有了隔阂,两人成长后到不同的医院就职,并擅长不同的专业。

由于两人同属儿科,机缘巧合之下,他们还是再度重逢。

这里的机缘巧合要比之前港剧中各种“偶遇”的滥用巧合桥段好多了。



许甘枫所在的西北医院因为特定的手术有限额,没法做手术,医院高层又不敢冒险,只有找老相识况丛昕帮忙最靠谱。

因为况丛昕已经是非常知名的小儿外科医生,业绩一流,他所在的安妮医院有着足够的名额,也有着足够的条件。

虽然手术具有一定风险,但极具自信与野心,又不失良心的况丛昕,还是选择迎难而上。

这一段推进剧情的同时,批判了医院保守体制,又塑造了角色,如此饱满的内容,口碑又怎能不好呢。



全剧围绕着况丛昕的野心——建立香港第一所儿科中心进行。

第一集的联合手术令到况丛昕有了实现野心的契机。

有着安妮医院的底蕴,如果能够和老相识许甘枫联手,加上回归的同门女医生章以芯,就能够组建出一支无可挑剔的医疗团队,这儿科中心肯定能成。

然而,多年前的那宗手术事故,团队间所存在的恩怨矛盾,成为了他野心路上的不定时炸弹。



作为TVB剧集,《星空下的仁医》自然是离不开那些耳熟能详的港剧演员。

和同期作品不太一样的是,这次有着许久未见的老演员回归。

饰演许甘枫的郑嘉颖,2017年《迷》的4年之后再度回归TVB,成为全剧的活跃气氛担当。



饰演章以芯的钟嘉欣在2018年宣布离巢,《再创世纪》成为她的告别之作。

没想到3年之后就回归继续拍剧,传闻她还会有《法证先锋5》等剧,家庭美满的同时,仍然可以继续自己的演员生涯。



台柱马国明表现稳健,尽显“师奶杀手”本色的同时,对况丛昕的演绎是相当到位。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

他为了自己的前途,可以不惜选择向职场手段妥协,但同时受到良心的谴责,这种矛盾挣扎给到了演员非常大的表演空间。

剧集现在有了这么好的口碑,马国明也有着拿连庄视帝的希望。

去年他打破陪跑魔咒就是依靠《白色强人》,医疗题材也成为了他的一大强项了。



美中不足的是,《星空下的仁医》并未能拯救TVB的本地低迷收视。

上一部曾达到9分的《香港爱情故事》收视不错,两者待遇不同,可能是因为题材问题。

一个是非常贴合民生问题的现实题材,一个是更为专业、偏正剧向的职业剧,受众群体就不一样,就造成了收视的差异。



而如今曾志伟成为了高层负责人,能出来这样一部神剧级别作品,或许是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此次高层变动的作用。

别以为曾志伟只是一个演员,实际上他是当年响彻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新艺城七怪”之一,具有丰富的电影制片经验,能上位不只是因为名气大而已。

如何把收视拉回来成为了他上任后的最大挑战。



其实收视不好也并非末日。

在全球流媒体兴起的时代,传统的电影和电视都受到挑战。收视率不断降低是难以避免的,就看要怎么把降低的部分转化成点击率。

TVB不想就此崩塌,就必须重新跟上时代的步伐,尽快让流媒体网播渠道走向正轨。

相信像《星空下的仁医》这样的好剧,如果能有适当的宣传,就很有机会能至少小火一把。

只不过这次在内地合作的平台不是雄踞市场的“爱优腾”,所以口碑的作用还是很有限,而且观众对于TVB的烂尾尿性是心有余悸,能否一举坐稳年度港剧的位置还有待观察。


从小众黑马《香港爱情故事》到王浩信的《刑侦日记》,这两年港剧颇有大势回归的劲头。
不过,在烧脑、致郁的主题之外,似乎少了曾经最主流的题材——职业剧。
而开播豆瓣9.1高分的《星空下的仁医》,则补上了这一缺口。


本文有剧透。
1
西北医院儿科诊室,跟妈妈带妹妹来看病的男孩小健,正到处乱摸各种医疗器材。
抱歉的妈妈一边向许甘枫医生说对不起,有些不知所措。
反而是常年与小朋友打交道的许医生主动出击,拿出巨大的健身球,和小健打赌看他能在球上双脚不着地坚持多久。
小孩好胜心被唤醒,这是“胡须医生”的缓兵之计。


妈妈则跟医生抱怨,小健平日过于顽皮,最近还常常撒谎说肚子疼不想去上学。
然而,许医生却听出了不对劲,他给小健妹妹检查完伤口便要求小健躺下做检查。


果然,孩子确实存在疼痛,系统检查结果表明,小健后腹部长了一个畸胎瘤。
陪妹妹来看病反而让自己住了院,不愿意被“困”的小健做完检查后就偷偷跑了。
他却意外出车祸导致严重肝脏破裂,病上加病,生命垂危。


为了拯救小健,许医生决定同时为他进行肝移植及后腹腔畸胎瘤切除手术,好不容易争取到儿科肝移植名额,许甘枫和安妮医院小儿外科的顾问医生况从昕一起完成了亚洲首例如此难度的复合类手术。


刚刚归国的无国界医生章以芯还帮他们解决了积血意外,这三人曾是最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二十年前,同在医院实习又热爱天文的他们常常一起讨论病例、观察星星,直到一场微创手术意外。


将样本送检的许医生回来发现患者情况凶险,尽管抢救恢复脉搏,却在48小时后死亡。
死因庭规定,如果患者术后48小时内死亡要提交报告,似乎有什么猫腻。
当年况从昕认为“为了毕业不要多管闲事”,可许甘枫却觉得一定要查明真相,态度对立就此分道扬镳。


20年后况从昕重新说服许甘枫和章以芯,准备为建立香港专属儿科中心一起努力,可复杂的政治风云、医院权力与临床难题,都在阻碍目标达成。
2
《星空下的仁医》是一部以点带面的医疗群像戏,也是TVB黄金期最擅长制作的职业剧类型。
主角团队三人展现出不同的行医态度与职业选择。


为了毕业权衡利弊的况从昕有技术也会妥协,他是团队的情商输出,继承了老师希望创办儿科中心的远大理想。


即便牺牲前途也选择追求真相的许甘枫更加感性,他认为病人高于一切,不仅很擅长和小孩子打交道,更勇于坚持立场不动摇。


章以芯则以一种粘合剂的姿态展现出医生的包容与无私,既是双男主解决矛盾的关键所在,也展现了无国界医生的独特风采。
主角团队之外,还有一群住院医师和实习医生,他们作为新人的困惑也成为观众视角,为描绘医生群像提供了纵深感。


为了追求职业深度,《星空下的仁医》真实还原了急救现场和手术实况,尽管部分内容被平台打码,却仍然展现出创作团队的认真。
至于患者们,有的家缠万贯动用各种手段插队治疗,差点延误了其他急救病患的生机,有的一贫如洗迟迟等不来政府补助,几乎找不到活的可能,描绘了整个社会背后的人情冷暖。


真正操控医疗资源配给乃至生命本身的,则是从政府到医院管理层的权力结构。
比如:许甘枫之前任职的西北医院每月只有1个肝脏移植名额,而更大的安妮医院有20个。
表面上看,这是医院实力的差异。
实际上,科研项目、资助基金都掌握在领导层手中,而建立儿科中心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在权力斗争中获得支持。


在具体可感的医疗故事之上,《星空下的仁医》还搭建了一个考验智商与情商的职场架构,将立体的医疗体系搬运到荧幕,令人印象深刻。
3


所谓“星空下的仁医”,其实有三种指代,第一层指的是热爱天文的主角三人,第二层指的是他们在病房里为小患者布置的星空,第三层则是用星星隐喻孩子们的天真烂漫,由此锚定故事主体——儿科医生。
在牙科赚钱、眼科重要、急救科必不可少的“医学鄙视链”上,儿科医生以及儿科中心往往是被忽略的对象,这也确实是香港医疗体系的现状。


于是,作为被重点关注的台庆剧,谁来饰演这些儿科医生尤为重要。
凭借《怒火街头》《天幕下的恋人》两封视帝的郑嘉颖、以《白色强人》成为视帝的马国明,以及公认的视后遗珠钟嘉欣是TVB的黄金阵容。


尽管几位主角都曾出演过医疗剧,且具备扎实的演技与行业知识,但儿科医生的故事仍需要真实合理的剧情。
所幸,从行业复现到人物关系都十分完备的《星空下的仁医》,以联动各个管理层、体谅不同情况患者、展现医生角色个性的剧本,成功唤醒了TVB职业剧的年代回忆。


其实,不仅是港剧经历了一个职业剧消失的尴尬,大陆剧也常常面临“职业剧全是恋爱剧”的尴尬,《星空下的仁医》成功出圈,主要是因为抓住了职业剧的创作核心——专业。
小到术前洗手,大到真实的治疗场景与专业的手术说明,无不展现着创作团队的细致。


尽管每个医疗故事中的配角演技参差不齐,但该剧还是在医生、患者与领导层的重重互动中成功展现出理想追寻与现实黑暗,并由此启迪更多创作者用“真实”唤醒“真情”,方能达到魅力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