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阳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这句话?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关注者
10
被浏览
33,105

3 个回答

道德判断的根本依据不在于任何外在权威(包括父母、老师、政府、法律、孔孟等圣人、柏拉图等哲学家、仙、佛、上帝),而只在于自己的本心。

这句话的基本句式,是模仿《六祖坛经·行由·》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

王阳明自幼研究佛、道两家的学问,长达三十年之久,无所得而返之儒家经典。题主的这句话,当出自《明儒学案·姚江学案》王阳明的小传之中:

先生之学,始泛滥於词章,继而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於是出入於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自此以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为学的。有未发之中,始能有发而中节之和,视听言动,大率以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江右以后,专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虑,出之自有天则。

在异端横行,思想庞杂的年代,要弘扬儒家思想,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宋明理学家,心学家要与佛、道等学说分庭抗礼,强调儒家的特色的同时,要对佛道的学说极为精通。有鉴于此,宋明理学家们要创立自己的学说,弘扬圣贤之学,就必须要出入佛老。

早在王阳明之前,宋代的理学家们,都是对佛、道两家的学说极为了解的。小程子伊川先生程颐,在他哥哥明道先生程颢去世之后,写了一篇《明道先生行状》的祭文。

其中提到:“先生(指程颢)为学,自十五六时,闻汝南周茂叔(周敦颐)论道,遂厌科兴老祖宗业,慨然有求道之志,未知其要,泛滥于诸家,出入老、释者几十年,返求六经而后得之。”(《河南程氏文集》卷十一《明道先生行状》)”

所以宋明理学是,三教之辩,竞争过程中的产物。王阳明的心学,也同样如此,要独树一帜,就必须了解佛、道两家乃至古往今来各种思想学说,包括告子、墨家、荀子等人战国时候许多被儒家视为异端的学说。

黄宗羲说王阳明的学问入门就经历了三变,词章之学——朱熹理学(考亭)——出入佛老。然后才悟格物致知之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说的就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的道理,佛家说的“自性”和孔子提倡的“仁”,孟子说的“义”《大学》里的明德与至善,程朱提倡的天理,其实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至善至美的心灵,这是不需要向外部寻找的。

但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要洗尽铅华,回归本心。就必须要寻求,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之道。

于是他得入圣贤之门之后创立自己学说的过程,又经历了三大转变。《姚江学案》提到:

自此以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为学的。有未发之中,始能有发而中节之和,视听言动,大率以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江右以后,专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虑,出之自有天则。盖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更无未发;良知即是中节之和,此知之后更无已发。此知自能收敛,不须更主於收敛;此知自能发散,不须更期於发散。收敛者,感之体,静而动也;发散者,寂之用,动而静也。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无有二也。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是学成之后又有此三变也。

第一阶段:默坐澄心,以收敛为主。学孟子的“收放心”。

第二阶段:江右之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这是成为圣贤的方法与途径。

第三阶段:居越之后,心学的修为和理论都已经成熟。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这是达到了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俨然圣贤气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