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用文言文写文章?

关注者
1,163
被浏览
235,711

33 个回答

為文始於讀書。書分經史子集,文有騈散詩詞。茲就書部與文體畧論學文豑敘。


一:經

詩先於詞,文先於詩;散文先於駢文,經文先於史文。順流而下,勢如破竹;逆流而上,扞格侷促。譬如今人學詩詞古文,或多因愛宋詞而起興。然若來便學詞,終致纖弱;病而學詩,亦常為女郎詩矣。茍不學文,其爲詩亦不足大觀。古今詩客如許多,大文家有幾箇哉?經而史而集,文而詩而詞,庶乎有序,浸于有得。


劉彥和(勰)云:“論說辭序,則《易》統其首;詔策章奏,則《書》發其源;賦頌歌贊,則《詩》立其本;銘誄箴祝,則《禮》總其端;紀傳銘檄,則《春秋》為根。”高倡宗經,是矣。不讀經,不足以成人;不宗經,不足以為文。今人學文,種種語法、辭典究之已甚,何以展卷讀之,哂然不肖?蓋文中無精神故也。義理、考據、詞章,義理實為之根。義理何從來?從精神中來。精神何從來?從經典中來。一國民族之精神,實由一國經典所化毓。關關雎鳩,自然感興;風乎舞雩,悀如浩歎,何必瑣屑于字詞語句焉?如是方為得之。儻如學英語般先觀一厚冊“語法大全”,奄然生厭,棄之可矣。


學文即須循道,為文不異為人。文心通乎人心,心動而後文成。先求動乎己之心,觀古人何以;再求動乎人之心,看我文奚成。精神義理具足,別無他故,直是讀經。詳之,則經亦畧有緩急。《詩》《書》周文舊典,最稱古雅,實國文一切總源,不可不讀。雖囏,然業爲詩文巔峯,勀此之後天下書文無難者。《禮記》明理,《左傳》敘事,開後世理論史傳之體。有極精醇者,宜深諷詠。《易》理甚深,然于為文似無大涉。然其《文言》《繫辭》諸傳,意深言妙,義文兩勝,不可或闕。《論語》《孟子》,亦復平易而深。讀之至易,知之已難,行之更難。然生爲華人,當學華文,則不應不循中華之道。學其文,循其道,成其人。捨道求文,空空如其文亦不可得而成矣。文之與道,斯須莫離。若夫經,文之至合於道者耳。循道者必所務先,學文者則容或緩。是《儀禮》《周禮》《公羊》《穀梁》《爾雅》諸餘經,于為文關切稍小歟。


要之,至文至道,存乎聖經。學文不宗,空入寶林。法上得中,宜所究心。諸體漸具,道與日新。


二:史

《春秋》萬世史源。周秦餘史,則《國語》閎婯,《國策》縱橫,竝皆嘉文。漢以降二十五史,惟前四史辭事雙勝,昔人允爲必讀。《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者是也,于為文也甚益。然則讀經而下,此六史爲所宜讀者也。更求其略,則《史記》終當一覽。


三:子

諸子百家,求道者恒所博覽。然于為文,但取《莊子》《老子》足矣。《莊子》文味最豐。《老子》已竇騈偶消息。先散後騈,文章常理。蓋先秦經子,兩漢史論,渾樸之氣,自然單行,初不知四六爲何物。《左》《史》熟,古文足。學文至此,已具周漢氣象。


四:集

1、散文

所謂騈散詩文之名,實皆昉於文人之文,經史固無之。蓋三代無所謂文人也。學文但讀經史,不失為高華大家;搦翰祇究唐宋,詎成其詩詞鉅椽。慕唐詩,法唐人,所成必遜於唐;好宋詞,摹宋士,厥績豈及乎宋。必溯亓源,法乎上,庶有得焉。故傚太白而不知《文選》,趨稼軒而罕讀《左》《史》,其求爲李辛也夢耳,遑論越之。或雖詬幼安掉書袋,此則竝書袋亦無可掉矣。若夫口誦不逾韓柳,心惟止乎唐宋,璅璅焉亦甚下矣。宜其唐宋而下無有邁彼八家者歟。要言之:學散文,直法周漢而已矣。唐宋明清可與爲友,不必以為師。(錢仲聯于明清亦言有八大家:劉基、歸有光、王世貞、顧炎武、姚鼐、張惠言、龔自珍、曾國藩)


2、駢文

周漢經史既習,文章根柢大具。然後可以順流直下,任擇所欲。楚辭漢賦,詩之支流而文之別源也。駢文所求藻繢之語詞與夫偶儷之篇句,于焉略備。洎乎四聲明而平仄分,詞藻、句偶、音對三者立,駢文繇是告成。辭別于詩,賦別于文,駢文復別于散文。辭賦體狹,主于美文,重彰彩攡敶;駢文義廣,兼施應用,擅對仗音韻。賦而兼駢,聲龤素琯;駢而通賦,體奘黄鐘。至於燕許(張說、蘇頲)大手筆,雙媺兼宗,無復分別。


于文于詩,《楚辭》皆當讀。學駢文,亦遙以漢賦爲翰林辭海。若以大賦宂劇,則漢魏以來抒情小賦清雅易誦。雖有韻曰文,無韻曰筆,然魏晉已下駢賦合流,其別漸微,要皆異于散文者耳。略舉其要,則曹子建之宏麗,陸士衡之清雅,徐庾之集大成,蘇張之大手筆,學者在所當讀。唐末溫李,竝稱詩豓。其四六亦皆可觀。賦由秦漢古賦至於六朝俳賦,至於唐之律賦,至於宋之文賦,日新日變。歐陽文忠公、吳履齋有述焉。清代儷語號稱中興,有駢文八大家(袁枚、邵齊燾、劉星煒、吳錫麒、曾燠、洪亮吉、孫星衍、孔廣森)名焉。求亓至者,則別有汪容甫(中)者在。《述學》六卷,媄不勝收。人以為清駢第一。茲舉《漢上琴臺之銘并序》一篇,聊嚌鼎臠:


自漢陽北出二里,有邱焉。其廣十畝,東臨大別,左界漢水,石堤亙其前,月湖周其外。方誌以為伯牙琴臺,鍾期聽之,蓋在此云。居人築館其上,名之曰琴臺。通津直道,來止近郊,層軒累榭,迥出塵表。土多平曠,林木翳然,水至清淺,可以眺望,可以泳游。無尋幽涉遠之勢,靡登高臨深之懼,懿彼一丘,實具二美。桃華淥水,秋月春風,都人冶游,曾無暇日。夫以夔襄之技,溫雪之交,一揮五弦,爰擅千古。深山窮谷之中,廣廈細旃之上,靈蹤所寄,奚事刻舟,勝地寫心,諒符玄賞。余少好雅琴,粗諳操縵,自奉簡書,久忘在御。弭節夏口,假館漢皋,峴首同感,桑下是戀。於以濯足滄浪,息隂喬木,聽漁父之鼓枻,思游女之解佩。亦足以高謝塵緣,希風往哲,何必撫弦動曲,乃移我情。銘曰:

宛彼崇邱,於漢之隂。二子來游,爰迄於今。廣川人靜,孤館天沈。微風永夜,虛籟生林。泠泠水際,時汎遺音。三嘆應節,如賞彼心。朱弦已絕,空桑誰撫。海憶乘舟,巖思避雨。邈矣高臺,巋然舊楚。譬操南音,尚怀吾土。白雲罷歌,湘靈停鼓。流水高山,相望終古。


3、詩

詩源三百,韻寄四言。氣象高古,思致無邪。世變汾沄,言辭枝蔓。五七代出,大雅云絕。三百而後,漢晉以來,四言正宗不絕如縷。曹孟德之悲壯,嵇叔夜之峻潔,阮嗣宗之遙深,陶元亮之天然,異彩紛呈。尤其靖節先生擺落俗塵,興味天成,直追風雅,堪稱絕響:


靄靄停雲,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靜寄東軒,春醪獨撫。良朋悠邈,搔首延佇。


揆諸柳依雪霏之景,死生契闊之情,何稍愧耶?奈何絕響既沒,天鈞日歇。至今學者,罕及四言。表聖《詩品》二十四篇韻文,變風異調,餘音嬝嬝。欥追風雅,聊爲知音者道。


漢雖有樂府,而五言實成于《十九首》。一字千金,起步絕高。“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無端浩歎,撲面悲風。淚盈于胸,欲哭無目。如是等詩,無所謂字眼警句,儷偶四聲,直是詩心感動人心。人心發而爲詩,詩心躍而感人,人心不變,千載同感。邃,穆,莫不皆然。蓋太初之民,混沌無分善惡;太始之歌,蒼茫不知律呂。夷而替之,乃知禮義;等而下之,乃辨字句。禮樂作而生民閡,警句成而渾體裂。後之人津津于一字之奇,一句之工,未知詩已死矣,猶嘖嘖于斷肢之鮮。不亦謬乎?人不可器,詩不可技。勿令人謂此詩實只一句。若夫陶靖節詩,渾然全篇,泳之忘俗。令摘其句,茫無措手。然陶以下,天然既減,人工日增,有句無篇,所在多有。雖謝康樂、顏延年,無逌避之。此後所謂名家,不過句警不忘篇渾者耳。謝玄暉、庾蘭成,名擅六朝。李杜王韓,聲絕皇唐。摩詰清澹一派,復有孟(浩然)、韋(應物)、柳(子厚)。退之險澀一派,復有孟(東野)、賈(閬仙)、李(長吉)玉谿直法子美,飛卿豓詞竝麗。其餘白樂天、劉文房各自名家。


唐詩入宋,由情致而轉理趣。東坡肖李,天姿絕逸;山谷法杜,開派江西。其餘名家夥頤,不暇贅述。余獨于南北兩宋寇萊公、姜白石特覺風味,直饒唐韻豐神。寇如“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之悵望,姜若“君若到時秋已半,西風門巷柳蕭蕭”之喟歎,迷影幽韻,俙然耳目。皆其所善之絕句佳作。蓋詩粹于文,絕凝于律,尺幅千里,最見難工。詩所以爲文學之最高形式,即在於以最簡之辭達至豐之意。故詩以絕句最難,詞以小令最難。學詩從五古五律入手,至於七言律絕,參以樂府七古;倚聲自慢拍長調涉津,至於單調小令,博以澀調險韻


4、詞

詞祖二源,南唐花間。濃澹各宜,宋調開山。余于詞之初悸,亦從後主一江春水始。珠玉小山,風華纘緒。然此猶五代小令之餘風也。宋詞長調,當謂始於柳(耆卿),成於周(清真)學詩者,或始於十九首之五古,或始於王摩詰之五律,達于杜律,然後百派任擇。人比美成于詞中老杜,則學詞者始於柳周長調,可也。萬法備具,富麗工深。其餘蘇辛之曠豪,姜吳之清穠,各擅勝場。元明以來,代有名家。然無論詩詞,更當求之于晚清已后。蓋詩詞之為古典文學也,歷史愈厚,古典愈豐,技法愈巧,題材愈闊,成就亦當愈高。惟國人素來厚古薄今,從眾趨俗。五嶽踏盡,而不知奇偉瑰怪非常之所在。晚清民國紅朝以來,中國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若以三千年積澱之厚資本,創此三千年未有之新境界,其所遇愈劇,則其所得愈閎。于詞論,先有清末四家;于詩論,代有四陳並出(散原、蒼虬、實庵、寅恪);于文論,仍復有曾(滌生)、胡(貺生)、梁(卓如)、章(枚叔)。己丑陸沈以來,國家歷經浩劫。其間血書哀唱,慘痛不忍聞覩。有心者志于此,當知其境之新而切近己身,其情之大而迫合當代,其共鳴通感,逾于唐宋舊牘也遠矣。“留得秋潭仙侶曲,人間遺恨終難裁。”亦已至哉。


坿:基本應讀書目

古文原著:《左傳》《史記》,學古文至少應讀此二原著。

古文選本:《古文觀止》,最基本。《古文辭類纂》《經史百家雜鈔》,淵博可誦。

駢文原著:庾信、汪中,一首一尾,駢文大家。

駢文選本:《文選》,擇讀其中。《駢體文鈔》《駢文類纂》,豐備。

詩人原著:王維五律,杜甫七律,學詩基礎。七絕可學清人王漁洋。太白天才,可悅不可學。

詩人選本:《唐詩三百首》。人民文學出版社有一套歷代詩選,可擇讀。

詞人原著:長調柳耆卿、周美成,小令晏小山、飲水詞。晚清以來大家尤可法。

詞人選本:《宋詞三百首》,基本。《近三百年名家詞選》,明清大家備載。

詩文理論:周振甫《文章例話》,詳講文言文篇章、修辭、風格,極有用。

徐晉如《禪心劍氣相思骨:中國詩詞的道與法》。今日講詩詞寫作之書多矣,然多侷促于平仄格律之詩技,而于詩道闕如焉。是書備言心靈境界,精神胸懷,使人不僅爲詩匠,而得爲詩人。學詩詞者必讀是書。

谢邀。

想学哪种?骈文?古文?诗?词?曲?

骈文,读六朝文章,久自工。

古文,读韩愈柳宗元,久自工。

诗,读《古诗十九首》、杜甫、王维,久自工。

词,读柳永、姜夔、辛弃疾,久自工。

曲,翻来覆去读马致远短段子和《牡丹亭》、《桃花扇》,久自工。

小品文,读张岱,久自工。

如果不想那么细,直接把《古文观止》翻烂,久自工。

(本来想说《文选》,但回头一想那玩意太毁人信心了……)


学写文章其实容易得不得了。苏轼写欧阳修的最有参考性:

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从,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