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蒂澄和周培源、陈岱孙的爱情往事,为什么陈岱孙终身不娶?是不是和王蒂澄有关?周培源两年拿博士学位?

关注者
37
被浏览
77,175

6 个回答

陳岱孫何以終身未娶?


陳岱孫(1900—1997)福建閩候人,早年留學美國,1926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是著名教育家和經濟學家,先後任教任職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和北京大學。他曾稱:「我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教書」,他桃李滿天下,堪稱教書育人的楷模。他一生謙虛謹慎,鄙視虛飾和淺薄;他滿腹經綸,又惜墨如金。究其原因,與陳寅恪、金岳霖等學者一樣,陳岱孫在學術上特別要求嚴謹,講義一遍又一遍地給學生講,邊講邊改,即使講了好多年都還不甚滿意,就是不同意拿出來出版。《從古典經濟學派到馬克思》是作者唯一的學術專著,從思想上打通馬克思主義和新古典經濟學,而它原本也只是一份在學生手裡流傳的講義而已。《陳岱孫文集》兩卷和《陳岱孫學術論著自選集》是他的兩部主要文集。
陳岱孫在學術上極端嚴格,上課沒有一句廢話,做事也是雷厲風行,不打半點折扣。據說當時北大最出名的兩個教授,一個是哲學系的馮友蘭,不管什麼事情都能從東西方哲學出發講得頭頭是道。另一個就是經濟系的陳岱孫,不管遇到什麼難題也總能不聲不響地圓滿解決。「行勝於言」,在陳岱孫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一九九一年,他在北大學生的畢業典禮上致詞,送給畢業生兩句話——「學無止境、自強不息」,「學以致用、用在奉獻」。用這兩句話來概括他的一生,是再恰當不過了。


對西南聯大有專門研究的柳已青說:「在西南聯大時,有四位名教授的單身生活是倍受師生們關注,他們是:外文系的吳宓,經濟系的陳岱孫,哲學系的金岳霖,生物系的李繼侗。不僅教授們對他們的事開玩笑,而且學生們也拿來作為臥談會的談資,甚至還有拿來作文章的,譬如楊振聲就寫過一篇〈釋鰥〉。總之,有關他們的逸聞趣事和戀愛故事不斷在校園內流傳著,幾乎成了抗戰時期緊張生活的調劑。陳岱孫和金岳霖是兩位終身未娶的教授,金先生未娶的原因世人皆知,而陳岱孫未娶的原因似乎還是個謎,引得他的學生及其他人猜測至今。」
作家唐師曾在〈一諾千金〉文中說:「學問之外,同學舌尖上的岱老是一諾千金的夕陽武士,在這個千金之諾隨意打破,愛情像政治逢場作戲的世界裡,簡直是個亙古神話。據高年級同學講,七十多年前,風華正茂的岱老和同學同時愛上一『有文化的家庭婦女』。雙方擊掌盟約,將來誰先得博士誰娶其為妻。於是兩位翩翩少年同時放洋歐美。岱老在哈佛苦讀四年終於獲博士學位,他歸以似箭,當即買船票輾轉回國,可功虧一簣,人到北京才發現,『有文化的家庭婦女』已被人略施小計捷足先登。據那些篤信愛情至上的學兄講,岱老因此終身未娶,獨善其身。」而畢業於西南聯大的許淵沖回憶說,四十多歲的陳岱孫還沒有結婚,是因為和周培源在美國留學期間同時愛上一個女同學,回國後這個女同學成了周培源的夫人,導致陳岱孫終身不娶。但陳岱孫跟周培源的友誼未變,倒成了周家的常客。周培源、馮友蘭等的孩子都叫陳岱孫為「陳爸」。
  陳岱孫與周培源是多年的同事,自一九二九年始,彼此的友情確實持續了五十多年之久。因此陳岱孫的外甥女唐斯復以及周家的女兒都否認情敵之說的。唐斯復曾寫〈失實的故事〉一文澄清,他認為說陳岱孫和周培源是情敵,是「文革」中的某位「天才」異想天開杜撰的「三角故事」,在北京大學的大字報上作為揭發材料披露。唐斯復說:「我母親看了大字報回家問:大哥,這是真的嗎?『瞎說!』陳先生回答得斬釘截鐵。同一時間,周培源的女兒也回家問媽媽:這是真的嗎?得到的回答同樣是:『別聽人瞎說!』」


周培源與王蒂澂
但這事並不是「文革」時才爆開了。與周培源的夫人王蒂澂同是女師大同學的徐芳(案:徐芳在一九三一年重考入北京大學)在二00六年接受筆者訪談中就說,女師大中有所謂「八大美女」,她們都是女師大英文系和國文系的學生,比我大一屆,但依我的觀點,其中只有三個是美的。王蒂澂是女師大最漂亮的一個,真的很值得別人來讚美,北大最漂亮的女生是政治系的馬玨,王蒂澂不比馬玨差。我跟王蒂澂雖然不來往,但見到面還是會打招呼。我覺得王蒂澂跟別人不一樣,她的臉不太化妝,也不描眉毛、不畫眼線、不擦口紅,自自然然、大大方方,而且她不穿過份花俏的衣裳,但是會穿新式的洋服,長得很漂亮。王蒂澂也不全然是愛玩,她書也念,人也樸素大方,許多人對她印象很好,追求她的人很多,但王蒂澂是個會思考的人,她常說:「你要跟我做朋友可以,若你要跟我結婚,我不是隨隨便便就結的。」
周培源是江蘇宜興人,一九一九年考入清華學校,畢業後赴美留學,一九二八年獲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隨之又先後赴德國萊比錫大學、瑞士蘇黎士高等工業學校,從事科學研究,並在愛因斯坦指導下,從事相對論、引力論及宇宙論研究,一九二九年回國,成為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之一。當時有人介紹周培源跟王蒂澂認識,周培源喜歡王蒂澂,便展開追求,王蒂澂也喜歡他,她欣賞周培源的科學背景。所以,儘管很多人追求王蒂澂,她還是選擇嫁給周培源。一九三二年六月十八日,這對有情人在北平歐美同學會舉行了結婚儀式,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先生親自主持了婚禮,當時報紙還報導這件婚事。周、王兩人的喜結連理,成為清華園裡一對令人羡慕的神仙伴侶。多年以後,曾在清華就讀的曹禺對周培源的女兒說:「當年,你媽媽真是個美人,你爸爸真夠瀟灑。那時他們一出門,我們這些青年學生就追著看。」


1946年周培源、王蒂澂全家合影。後排左一大女兒周如枚、右一二女兒周如雁,前排中為三女兒周如玲
徐芳又說:「周培源還買了最好、最漂亮的皮大衣給王蒂澂,價值三百元,抗戰前的三百塊錢是很大的。後來,清華大學仍有許多人喜歡王蒂澂,但她有丈夫了,沒有再接受誰的好;這些人去找她,簡單聊一聊就走了,喜歡她的人覺得能見上她一面也好。陳岱孫單身,長得高壯,是清華大學法學院的,學問也很好;陳岱孫可能喜歡王蒂澂,常常跑去她家坐一坐、聊一聊。有天我也去聚會會場湊湊熱鬧,王蒂澂帶著孩子來了,傅斯年也去了,王蒂澂的女兒見到陳岱孫就叫:『陳爸!』傅斯年就說:『怎麼了,妳怎麼叫他爸呢,他是妳父親嗎?』其實她是故意的,應該叫陳伯伯才對,但他們常在一起,那孩子才這樣叫。我住在昆明翠湖那段時間,王蒂澂也住翠湖邊,有次在路上看見王蒂澂帶著三個女兒走過,她女兒問:『媽媽,她是誰呀?』王蒂澂說:『北大的女詩人。』當時王蒂澂是在家帶小孩,沒做事,那個年代的眷屬都沒做事的。前年(二00四年)我遇到一個西南聯大的校友,他說:『我是北京大學畢業的,我的老師就是陳岱孫,他一直沒結婚,他就喜歡某某人的什麼人。』」徐芳是當時的親聞者所言當屬可信,她一九四九年便來到臺灣,並無經歷「文革」,可見此事還非空穴來風。


啊这是原网站我只是个搬运工 cr. to

--------------------------------------友好的分割线(✿◡‿◡)--------------------------------

然后底下这个是那个空穴来风的故事~

反正这里人少~不想看就不用往下拖了呀~

emmm其实我觉得作为一个架空的故事的话还挺好看的...年少无知的时候还被语文老师拿去当阅读的文本给大家做...知道了真相的我真的很不好意思啊嘤感觉对不起大家(捂脸つ﹏⊂


陈岱孙先生终身未娶。出生于1900年,去世于1997年的他,独自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时光。据说,他终身未娶是因为一个女子。十九岁那年,他与他的同学周培源同时爱上了一位女子,两人相争,又恰逢要出国留学,为了不使心爱的女子左右为难,于是两人击掌为约,谁先得了博士,谁娶其为妻。这样一个契约,在现代人眼中,幼稚得可笑,可是他们却把它当了真。那时青春正年少,心中有的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唤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情,赤手空拳,却有决心和勇气打一个属于自己的精彩天下。更何况,那时的他们又岂肯对谁服气,彼此笃信自己不会输,并坚信他们定会拿到美国最负盛名学府的博士,等他们有了坦荡前途,他们要回来娶他们最心爱的女人。

在美国威斯康新州立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陈岱孙毫不犹豫地申请了哈佛大学。在哈佛,他的同班同学里有后来提出“垄断竞争”学说的张伯伦,有后来获过诺贝尔经济奖的奥林,与他同级的二十多人皆不是泛泛之辈。为在这样强手云集的环境中取胜,他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哈佛的后两年,在导师的推荐下,他得到了一间位于哈佛图书馆的研究小隔间,从此他可以随时凭证入库,整天呆在里面读书。他的哈佛记忆,不是古老美丽的校园,亦不是同学间的游乐嬉闹,而是图书馆那间只够摆一张桌的狭窄隔间。除了本专业必修的经济学著作,他还读哲学和历史,读到累了,他便去图书馆另一层的文学阅览室去,那里有丰富的欧美文学名著。他通常在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去文学阅览室,其它整块的时间他都用来读专业书。哈佛的灯总是亮得很早,黄昏的余晖尚未散尽时,阅览室中便已是灯火通明,他靠在椅上,悠闲地读一本小说,周遭宁静,手指翻过书页沙沙有声,灯光那样柔和,他放任自己沉入引人入胜的故事之中,只需三两个钟点,他便能忘了一天疲惫,晚饭后,他又能以无限饱满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中。如此,他过了四年,没有过旅行,没有体验过异域的风情,没有过寒暑假,连星期日休息也一并取消,除了两个夏天离校参加中国留美学生夏令营的二十天,他几乎没有离开过波士顿。

四年后,他毕业,进行博士答辩。哈佛的博士答辩素以严苛著称,考官一共四位,皆是学术权威,如果答辩完,四位考官不发一词,那意思便是“明年再来”,在哈佛读了七八年博士还拿不到学位的大有人在,他答辩的时候,“紧张得汗顺着脊梁往下流,”不过他四年的辛苦没有白费,作为班上最年幼的学生,他的答辩却一次通过,他不仅拿到了学位,还获得了美国大学生的最高奖——金钥匙奖。

于是带着学成回国的喜悦,他准备坦然走到那个让他心仪已久的女子的门前,告诉她,他来兑现他的诺言。中国的戏文里总是反反复复上演类似的传奇,邻家的少女永远在窗下绣着白头鸳鸯,等那远行的士子衣锦还乡,就算那人一世不归,她也一世守着爱情的信诺,等他归来。可是,那已经不是属于陈岱孙的传奇,他的传奇,不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而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等他归来,她已嫁作他人妇。他忘了,和他相约的不是她,而是同样也爱着她的另一个男人,他的同学,天资同样聪颖的周培源。

和王蒂澂结婚时,周培源二十七岁,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教授。同陈岱孙一样,他也是清华学堂选送的公派留学生,他的本科和硕士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就读于加州理工大学,并获得加州理工的最高荣誉奖。他的家世背景虽然不及“螺江陈氏”那么显赫,却也是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考取过前清的秀才。清华校史馆中曾经有过一张合影,照片上的周培源也是挺拔儒雅,与一旁的陈岱孙相比毫不逊色。一样的名校出身,一样的英俊潇洒,一样的才华卓越,在这两个不相伯仲的男人之间,王蒂澂选了周培源不足为奇。她和周培源的婚姻极为美满,数十年后,著名戏剧家曹禺还对周培源的女儿说:“当年,你妈妈可真是个美人,你爸爸也真叫潇洒。那时,只要他们出门,我们这些青年学生就追着看。”他们的女儿说他们老两口“一辈子都没有红过脸”。

从此之后,他一生都不曾再爱过谁,一生都不曾娶过妻。在他的学生眼里,那个女子也并非什么天仙般的人物,不过只是位有文化、有教养的家庭妇女,没有诗文传世,也不见得多么倾国倾城。然而她却何其有幸,让那么优秀的陈岱孙为了她,全然看不见世间别的女子,她有什么好,叫他对她念念不忘一辈子?也许并不是世人揣度的那样,“得不到的东西最好“,也许他的不娶并不是因为她。总之,原因虽然扑朔迷离,但陈岱孙终生不娶却是一个事实。

陈岱孙与周培源一生却是很好的朋友,自1929年始,彼此的友情持续了近五十年。陈岱孙是周家的常客,周培源的头发白得早,他开玩笑管周培源叫“周白毛”,时常晚饭后带小外甥唐斯复去周家玩,唐斯复说:“周培源看到我们,总是挥动双手,高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周夫人就把家里的好东西抱出来给我们吃。”周家的孩子都管陈岱孙叫“陈爸”,“在我们眼里,陈爸总是一副模样,高高的个子,挺拔的身材,稳健的步伐,慈祥深邃的目光,喜怒从不形于色。父亲常说陈爸是“gentleman”(绅士派),学问好,为人宽厚、正直。妈妈说陈爸讲故事,听的人肚子都要笑破了,而他依然平静如水,就像什么都没说过一样。”长大后的周家孩子对陈岱孙也特别好,“不论哪一个出国、出差回来,买的东西第一个送陈爸。”陈岱孙爱恋王蒂澂,他对她的爱恋,不是“婚外情”,不是“第三者插足”,只是一个男子坚守着自己的爱情,他没有打扰过她的家庭,没有给她造成过困扰和任何人感情伤害,当她有困难的时候,他总是站出来,慷慨解囊相助。他的爱情观,在这个爱情常被随意抛弃和背叛年代的现代人眼里觉得非常不合常理,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不过陈岱孙式的爱情太过珍贵,也许在当今世上,已经再也不会有人用一生的时光来守望了。

出身世家并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工作后在清华又拿着四百银圆高月薪的他,应该最不能忍受生活的艰苦,可他却在西南联大的困境中坚持了下来,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无论外界条件如何变化,他始终保持着自身的清洁。解放北平前夕,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劝他去台湾,说:“这是飞台湾的最后一班飞机了。蒋先生请您一定动身,到台湾再办清华大学。”他谢绝了,因为国民党的腐败让他失望,他不愿再接受国民党的统治。他留在大陆,当文革来临,他也被打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然而,他竟没有被关过“牛棚”,也没有被人直呼姓名。据说,工宣队、军宣队都尊称他“陈先生”,他那样的出身,又留洋归国,居然在文革中保全下来,简直是个奇迹。

他一直在接济和救助别人,仿佛他还是当年那位陈家的公子,永远不用为钱发愁,曾经,他从美国名校毕业,便直接去了欧洲游历。他住在巴黎,可仅仅是为了听一场最纯正的歌剧,他专程去了一趟意大利。可那是他回不去的青年时代,晚年的他,只是一个清贫的老人,他的生活也时常陷入困境,1995年的时候,他的月工资实发也不过八百六十元。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曾有过富足的生活,可他觉得钱是身外之物,他经历过贫穷,然而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他也有着保持着内心的清洁。他与人交往从不是为了利益,所以文革中,他不怕牵连,坦然接济他的学生,照料他的朋友,他处事也不因时世而改变,始终有自己的原则和良心,所以文革后,他也不歧视工农兵大学生,为他们说话,为他们补课。正因为如此,他才如此重义,为了一句承诺,他可以等待六年,他才如此重情,为了心爱的女子,他也可以守望一生。

他是真正的贵族,一位让当代中国那些有钱的贵族们汗颜的精神贵族。当现代楼盘广告也用“贵族专享”,年轻女孩们挽着已婚中年男子出入名牌店,以为买几只LV的手袋就步入了贵族行列时,其实只有陈岱孙这样的人,才配得起“贵族”这个名号,贵族不是有几座豪宅几辆名车就可以成就的。纵观陈岱孙先生的一生,哪怕在西南联大破落的茅草校舍里,他一样地穿着干净漂亮的西装革履,衬衫袖口永远雪白,用法式袖扣规规矩矩扣上,下雨的时候,他也一样在漏雨的校舍里,一面讲课,一面露出清澈的笑容。

1993年,他的挚友周培源去世,他掩面恸哭。五年后,他也去世了。出身名门,一表人才,风流倜傥的陈岱孙先生,在现实生活中,却做人低调,一心向学,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了孜孜以求的学术事业,并取得了令人信服的学术成就。一位被当年的清华女生奉为择婿标准和楷模的美男子,一生竟没有留下任何“绯闻”。

----------------------------------------------------------------

#原文忘了在哪个网站看到的了......特此声明版权大概不是我的。

--------------------------------------------------------------------

这个是高二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了于是随手转过来的...所以... ꢐ

我真的真的真的不知道来源和出处的真实性啊是不是编的是不是假的我真的不知道啊嘤嘤嘤所以这么冷的一个回答大家就当个故事看看好啦

三个优秀男人同时追求,王蒂澂选最高最帅的做丈夫,被宠爱了61年

女人一辈子最大的幸运,应当就是自己有能力,孩子很出色,有个好丈夫吧。
虽然这样圆满的人生很难遇到,可总会有那么几位被上天眷顾的女子,比如王蒂澂。
活到99岁,事业有成,四个女儿都很优秀,一生只爱过一个人,也恰巧被这个人爱了一生。



一、同时被三个男人相中

王蒂澂于1910年出生在吉林的一个小村子,父亲在她很小时便已经去世,只剩下母亲独自抚养她。

王母也算是比较坚忍开明的女人,尽管生活十分艰苦,却仍然坚持送王蒂澂上学,让她将来可以明是非,懂道理。

王蒂澂从小就十分聪慧,读书识字比别的同学都快,所以她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

在她17岁时就被吉林省官费保送到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去读书,这在当时可是女子能够就读的国内最高级别的学校。

到了大城市进了新校园,王蒂澂的知识面一下子被打开,也将她的思维提到了全新的境界,在北平王蒂澂彻底得到了蜕变,成为了新时代的新女性。

在学习之余,她也偶尔和同学们一起出去外面游湖聚会,参加联谊,学习进步思想。

而就在一次赏花中王蒂澂被男同学拍下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后来还发到了报纸上引起过不小的轰动,她也因此出名成为女子师范大学的第一校花。

同样是因为这张照片牵线,为她结下了一辈子的姻缘。

当时的王蒂澂刚满20,年轻漂亮有才华,自然是吸引了无数男子的目光。而其中最出色的一共有三个追求者,一个叶企孙,另一个陈岱孙,还有一个便是她后来的丈夫周培源。

叶企孙虽然非常有才华,长得也很帅气,但是个子稍微小了一些,王蒂澂想要找一个可以给她安全感的丈夫,便委婉地拒绝了他。



而陈岱孙呢,则是周培源的同学兼好友,当时也对王蒂澂暗生情愫,但是考虑到周培源也在追求王蒂澂,他便放下了这份感情,与这夫妻二人做了一辈子的好友。

只有周培源,27岁就是学校里面的老师,年轻帅气,高大威猛,又有才华,而且还非常的浪漫,一下子便捕获了王蒂澂的芳心。

两人的相识就如上文所言,全靠一张照片。

当时周培源刚从国外留学归来,事业正处在高速上升期。可也有一点尴尬的是,已经到了适婚年龄,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

他去好友家里做客时,好友的妻子刘孝锦戏称他如今是万事俱备,只欠佳人。还问需不需要给他介绍女朋友,说她学校的女同学,个个都又有才华又漂亮。

没想到周培源还真点头答应了。于是刘孝锦便拿出自己同学的一打照片递给周培源,让他先挑挑照片,看中了谁告诉她就行。

而周培源就在这一堆照片中一眼相中了王蒂澂。

刘孝锦直取笑周培源,说他眼光真好,竟然挑中了她们学校的校花。没过两日,刘孝锦便真的安排了一次聚会,周培源和王蒂澂皆在其中。

不过当时周培源知道这是在相看对象,而王蒂澂却以为这仅仅是一场单纯的聚会。

她被安排着和周培源坐在一起,对他不是很熟悉,便有一些拘束。周培源见王蒂澂如此害羞,便主动与她交谈,甚至主动帮她夹菜。

正是由于周培源的这些举动才打动了王蒂澂,在同学的促成下接受了周培源,与他谈起了恋爱。

后来她回忆说,当天周培源夹给她的菜全是她最不喜欢吃的韭菜,碗里韭菜堆得高高的,可周培源半点没发现。

这虽然显得周培源很憨傻,可她就是这样被打动了。所以爱情有时就是来得如此莫名其妙吧。



二、毫不犹豫地选择丈夫,从宠了一辈子

在两人谈恋爱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周培源主动约王蒂澂,每次来宿舍也会给王蒂澂带上小礼物。而且他还会不顾同学们的取笑,带多一点礼物送给王蒂澂的同学,让她们别取笑王蒂澂。

王蒂澂便越发觉得周培源是一个值得托付的男人,于是两人在恋爱两年后,于1932年正式举行了婚礼,成为一对夫妻。

结婚后的二人十分恩爱,王蒂澂在毕业后成为了北京师范附中的一名老师,而周培源则在大学上课。

二人每天早上一同出门工作,放学时又找上彼此一同回家,吃过晚饭出门散散步,聊聊学校的事情,小日子堪称蜜里调油。

周培源虽在学术上面非常严谨,私底下却是一个十分浪漫的人,除了经常给妻子带小礼物以外,还会带着妻子出门踏青赏花,并且走到人多的地方都会将妻子紧紧地揽在怀中,牵着她的手,害怕她被挤到。



这种呵护,一直到他去世都不曾停止。

两人结婚三年便生下两个女儿,正是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时候,王蒂澂却意外感染了肺结核,被迫要与家人分开,到离家50里远的医院隔离。

在那个年代得了这个病,几乎就等于被判了死刑,很少有人可以熬过来。

但是王蒂澂看着自己心爱的丈夫和乖巧的女儿,怎么也不舍得放弃,再苦再痛都配合医院治疗。

她要活下来,要继续陪着自己的丈夫,要和他一起过无数个春夏秋冬。

而另一边周培源一边上课,一边照顾两个年龄还小的女儿,还要经常自己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跑50里路来看王蒂澂。

他就怕王蒂澂以为自己放弃了她而对生活失去盼头,所以不管每天有多累,他总会准时来看妻子。



有一次周培源来得晚了,不能够进医院。周培源便偷跑到王蒂澂病房的窗外,在窗外打着手语告诉妻子一定要好好吃药,他们都在等着她回家。

治疗期间身上的病痛折磨都不曾让王蒂澂哭过,可是看着趴在窗外,手上带着灰尘,形容憔悴,眼里却全是爱的丈夫,她完全忍不住自己的眼泪。

或许是上天眷顾这对夫妻吧,在经过长达一年的治疗后,王蒂澂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她又可以回归家庭,陪伴自己的丈夫与孩子。

1936年,周培源要出国参加学术讨论,王蒂澂没有陪同,而是带着大女儿如枚和二女儿如 一雁起留在老家养病。



她不是不想与丈夫一起出去,而是她必须留在家里,她要让其他人知道,只要她还在国内,丈夫便一定会回来。

事实也的确如此,尽管周培源出国之后遭到了美国多方的威逼利诱,周培源都没有接受他们的挽留,毅然回到国内。

因为他知道在国内还有妻子和女儿在等着他回来。

后来一家四口搬到昆明之后,王蒂澂又为周培源生下第3个女儿如玲。王蒂澂的身体自大病后一直不大好只能卧床休息,周培源便又肩负起了照顾她与女儿的重任。

一边抱着小女儿哄,一边在脑子里想明日的课程内容。有时哄到半夜,他还得接着做课件。

王蒂澂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尽管不能做别的事情,她也默默陪着丈夫一起熬夜。在丈夫停下来休息时给他递上一杯温水,然后再与丈夫对视一眼,给丈夫一个温暖的怀抱。

在昆明的那几年日子过得很苦,王蒂澂的身体也不算特别好,可王蒂澂从来没有说过一声苦,一边照顾三个孩子,一边照顾着丈夫。



只要与丈夫在一起,哪怕吃糠咽菜,她也觉得幸福。

二人的好友陈岱孙也一直帮衬着他们一家,有时帮着照顾一下孩子,有时接济他们家一点钱粮。孩子们都直接管陈岱孙叫陈爸爸,十分喜欢他。

后来周培源再次出国,王蒂澂仍然选择留在家里照顾孩子,等着丈夫回来。

二人分别时便在心里互相记挂绝不拖累对方,在一起时便甜如初恋,互相依偎。两个人几乎没有红过脸吵过架,直到老年王蒂澂还经常被丈夫挽着去赏花。

为此还被小女儿取笑,说二人年纪都这么大了,还如此腻歪。

周培源便笑着称她们母女是他们周家的5朵金花,他最爱的便是这朵最大的蒂澂花。



三、老年时互相陪伴,为彼此撑起一片天

可没过几年王蒂澂瘫痪在床后,最爱赏花的周培源便再也没有出门赏过花,而是每天留在家里照顾王蒂澂。

甚至因为担心王蒂澂整天躺在床上瞎想,他每天早上起床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对她表白,大声地说自己爱她。

因为王蒂澂听力有些不好,所以周培源每次表白都需要很大声地吼,这又闹的家里上上下下都笑成一团。

已经60多岁的王蒂澂红着脸嗔怪丈夫,让他小声一点,说他好烦。可谁都能看出来她的眼里明明满满都带着笑意。

后来遭遇了那段动乱的时光,王蒂澂由于瘫痪在床而幸免于难,她让女儿们将丈夫接出去躲着,坚决不让丈夫回来。

又是她一个人守在家里,每天面对那些人的辱骂和恐吓。

还是像之前两次丈夫离家一样,王蒂澄知道只要自己在这里,便是对丈夫最好的支持。

终于熬过了那段苦难岁月,两人过上了平静的日子。丈夫每天推着她散步,陪她聊天,几十年如一日地待她。

到了1993年11月24日这天,丈夫周培源突然一睡不起,提前离开了王蒂澂。



王蒂澂没有哭,只是不停地在嘴里嘟囔着丈夫不讲信用,说好是要陪着她走到最后,结果现在却先抛弃她,自己一个人走了。

最后她在女儿的帮助下写了一封表白信给丈夫,称丈夫是她的一生挚爱,会永远活在她的心中。并将这封表白信装进了丈夫的衣服口袋里,陪丈夫一同下葬。

之后的16年里,王蒂澂虽然没了丈夫的陪伴与照顾,可她夜夜都能在梦中与丈夫相遇,与丈夫的点点滴滴也足够支撑她每日来回忆。

2009年6月22日,已经99岁的王蒂澂突然对女儿说,梦见了丈夫要去陪她爸爸了,然后便闭上了眼,与世长辞。

这位长寿的老人,这个幸福的女子,终于走完了她的一生。虽略有遗憾,却仍旧堪称典范。

参考资料:《各界》《现代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