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解約吳亦凡原因已找到: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 PCNow

華為解約吳亦凡原因已找到: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華為解約吳亦凡原因已找到: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華為,“心繫中華,有所作為”。

最初取名時,幾位創始人恰巧看到“心繫中華,有所作為”的標語,遂取名“華為”。公司名字,一度要換掉,因為美國“夏威夷”發音和“華為”發音相似,不易區分!

讓更多的人沒想到的是,華為能把市場做得那麼成功。早期成立時,中國電信市場一直由外國廠家壟斷。和華為同時起步有四家企業:巨龍通信、大唐電信、中興通訊、華為技術,串聯起來,恰好是“巨大中華”。

最近幾年,越來越強大的華為,受到歐美技術封鎖,被制裁,被孤立和各種政治上的打壓。但是華為還是靠着自身的堅韌不拔的毅力,業績不但沒有受到市場衝擊,反而空前的發展。

隨着華為的影響力、知名度,在國內國際上不斷擴大,選擇誰為其品牌代言,也受到觀眾的關注。

華為解約吳亦凡原因已找到: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2016年,華為簽約吳亦凡,彼時“**門”事件還沒爆出來。此時的吳亦凡,在影視市場上“如魚得水”。在管虎導演《老炮兒》中,與大咖馮小剛、張涵予、劉樺演對手戲;在徐克導演,周星馳監製的《西遊記伏妖篇》演男主角。彼時的吳亦凡,在影視圈裏,紅極一時,流量明星帶來關注度,超乎想象,微博粉絲超過一億。

隨着國家影視政策調整,打擊影視的偷税漏税、限制流量明星片酬,影視業慢慢轉向製作工藝水平上。以前靠賣萌,賣流量明星的電影,在市場不受待見。吳亦凡18年的《歐洲攻略》、《星際特工》等,其實是很好的佐證。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國產電影製作水準在逐年提高,《捉妖記》《大聖歸來》《我不是藥神》《戰狼》等,幾乎很少看到用流量明星,而票房幾乎霸佔當年年度前幾名。

華為解約吳亦凡原因已找到: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2016年,吳亦凡的“**門”事件,一度讓華為商譽受到影響。

前些日子,“吳亦凡公益秀”,把抗洪戰士拉到一邊,也佔據觀眾關注度。一場小小的身體運動引發爭議,不僅佔用了公共資源,也使明星的公益行為偏離焦點,得不償失。

華為此時與吳亦凡解約,簽約胡歌,也是多方面考慮。任正非在評價此事,就簡單幾個字: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胡歌,在圈子好人緣是有口皆碑。愛崗敬業,不炒作,不做作,很少有負面的新聞,演技出眾,華為選擇胡歌,是雙贏。

愛華為、愛胡歌、不愛流量明星!

華為解約吳亦凡原因已找到: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