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陆逊与刘备进行夷陵之战时,为什么陆逊“乃先攻一营,不利”,后使用火攻,而不是直接用火攻?

为什么要先攻一营,意义在哪里?目的是什么?求高手赐教。我想了很久一直没想明白。 [图片]
关注者
58
被浏览
53,781

10 个回答

- > 很好的問題。

- > 《陆逊传》的记载: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营,不利。】诸将皆曰:“空杀兵耳。”【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营。

- > 我們看到《陸遜傳》記載。不免有倆個疑惑。1,爲什麽劉備沒有想到用反火攻陸遜。2,陸遜爲什麽沒有一開始就用火攻。

- > 猇亭之戰前陸遜做了什麽?陸遜最初的作戰方略是以逸待勞,休養生息。正面突擊劉軍,所謂疲兵之計。做到收放自如的目的。然而陸遜在攻一營后,視劉備兵營佈局(很有可能未設防火溝),決定增加火攻,調整了進攻計劃。

- > 劉備爲什麽沒有想到火攻?劉備在想什麽?江南六月梅雨季節,七八月份高溫無雨,劉備知陸遜想拖,但吳軍也是人,劉備心想,我跟你耗到底了。【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是演繹爲了給後面諸葛亮的八卦陣做鋪墊而加入的作料。

- >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不成熟的結論:陸遜並不可能一開始就知道用火攻,而是在執行自己的作戰計劃后靠著自己將帥般的嗅覺增加了作戰計劃。陸遜不愧為帥才。

---------7.31update-------

刚好有時間寫了一些我的見解。@楊帥,希望對楊先生能有幫助。如果哪寫的不對還希望楊先生和其他朋友指正,謝謝!

--------正文-----------------

- > 其實我說火攻是臨時起意主要是我根據猇亭之戰的戰敗原因分析的。

- > 夷陵為什麼會輸?多數史學家和三國愛好者多數把原因歸結於陸遜的火攻和劉備部署的麻痹大意。其實我個人認為更多是陸遜採取了兩栖作戰+切斷後路的方式瞬間擊潰了蜀軍。但劉備也不是吃素的,關卡要道必有把守,陸遜很難包抄蜀軍。

諸將並曰:“攻備當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銜持經七八月,其諸要害皆以固守,擊之必無利矣。”《三國志陸遜傳》

- >夷陵地形易守難攻,沿江山地,並非開闊平原。陸遜想輕易破敵太難了。然而劉備跪就跪在沒有水軍掩護,也就是【舍船就步】,

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佈置,必無他變。《三國志陸遜傳》

- > 所以陸遜做了什麼?陸遜只攻一寨後迅速做出了調整。併發現蜀軍的七寸:沒有水軍掩護和處處結營缺乏變化。蜀軍的水軍很薄弱,不堪一擊,所以劉備將水軍推到了夷陵以西。

- > 猇亭距夷陵大概38公里,蜀軍沒有水路掩護,而吳軍反之,控制長江水面,兩栖作戰一舉擊潰蜀軍。故,劉備的作戰方略放棄水軍,使陸遜有機會奇襲蜀軍,切斷歸路,全線崩潰。

- >在說楊先生舉例。

《三國志陸遜傳》記載:乃先攻一營,不利。諸將皆曰:“空殺兵耳。”遜曰:“吾已曉破之之術。”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備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

- > 火攻。赤壁之戰時有記載曰: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夷陵之戰中,我想劉備在湖北六月份很難找到廣闊沒有樹木的地方,更不會駐紮在茂盛的樹林當中,所以應該只是個有樹、有水的地方且還可攻異守的地方,陸遜也未提劉備部軍在茂盛山林中,所以劉備駐紮部隊沒有致命的錯誤。再看這段話。

- > 【先攻一營,不利。諸將皆曰:“空殺兵耳。”遜曰:“吾已曉破之之術。】這段說到了陸遜先派兵攻打劉備的一個前哨軍營,結果遭到了失敗,還損失了一些人馬。接著陸遜又改變戰術,讓進攻士兵每人拿一個火把,準備利用火攻來解決敵人。   第二件:【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備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請注意這裏的“一爾勢成”是什麼含意。僅僅是做好進攻準備,還談不上“勢成”吧,那麼到底是什麼造成了“勢成”,陸遜才開始“通率諸軍同時俱攻”的呢?我以為就是前面說的兩栖登陸,切斷了蜀軍前軍的後路,蜀軍前軍大亂。這樣的形勢,才能稱得上是“勢成”了。

- > 所以我們可以說,陸遜率領軍隊兩栖登陸,穿插行動,登陸前應該是遙相呼應的,如果前面進攻一個營,那麼其他蜀軍都是傻子麼?怎麼可能沒准備,火攻更不可能得逞。沒有赤壁的強風。誠然,切斷是一面,真正讓猇亭之戰全線勝利的還有涿鄉、馬鞍山兩戰,一舉擊潰。結論:陸遜擊潰劉備側翼軟肋,層層切斷蜀軍部署,至於火攻更多是臨時起意。

本专栏前节已述: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二月,刘备率大军从秭归出发,由陆路迂回开进到夷道猇亭,进而将夷道城团团围困,并企图趁机来一场“围城打援”,歼灭前来救援的吴军主力。然而,陆逊谨慎决策,坚持不救孙桓也不正面进攻蜀军阵营,而是行“围魏救赵”之计,利用蜀军“长蛇”式部署后方暴露的弱点,率军向蜀军的侧后方进行穿插包抄。蜀军被迫调兵回师阻截吴军,两军经过激烈的反复争夺逐渐巩固了阵地,形成了新的对峙战线。但是,由于受清江下游和古夷道地理条件的影响,吴军的形势较为有利,而蜀军却十分困难被动,逐渐陷入了“兵疲意沮”的状态,这就为吴军发起全面反攻创造了条件。

那么,吴军又是怎样实施反攻的呢?

一、吴军将帅关于反攻时机的争论

在吴军发起反攻之前,吴蜀两军已经在猇亭战场上对峙相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从时间上推测,刘备率军从秭归出发是在二月,出现在猇亭并围困夷道城应不晚于三月初。而吴军实施穿插包抄、蜀军回师阻截,两军激烈争夺有利地形,估计也发生在三月份之内。而史书记载吴军的反攻时间是在六月中下旬:

夏六月,黄气见自秭归十余里中,广数十丈。后十余日,陆议大破先主军于猇亭……——《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因此,从四月初到六月中旬,大约两个多月的时间,两军在猇亭战场上是处于对峙相持状态,阵线较为稳定。(关于两军对峙具体态势的猜想,如下图所示)

猇亭战场吴蜀两军对峙猜想图

这种对峙状态,并不意味着双方相安无事。我们可以想象,两军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巩固己方防线,而干扰破坏敌军阵营。不过,由于清江流域和古夷道地理条件的影响,吴军能够以逸待劳,而蜀军则十分困难被动。

从地理条件分析,蜀军的困难主要在于:

1.兵力沿着谷地通道北侧横向分布,纵深极薄,兵力较分散,相互难以支援配合,很容易被横向分断各个击破;

2.吴军占据的地形相对高亢,而蜀军的阵地更贴近谷地通道,地势相对低矮,较不利于进攻和防守;

3.蜀军的运粮路线必须经由谷地通道运输,必然紧贴着双方对峙的阵线,很容易被干扰甚至被切断。同时,经过数月的消耗之后,从蛮夷部族区征集的粮草是否能保证充足供应,也存在疑问。

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持,蜀军逐渐陷入了“兵疲意沮”的状态。陆逊敏锐地察觉到蜀军状态的变化,认为已经到了发起反攻的时机。然而,此时吴军诸将领却持不同意见:

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人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己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陆逊力排众议,决定发起反攻。

其实,吴军诸将恐怕并非真的反对进攻,而是因为陆逊年轻、资历浅,对他做主帅内心有些不服,因而故意对他的命令提出反诘和非难。这正如《陆逊传》所言:

“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

不过,由于孙权授予了陆逊足够的指挥权威(“为大都督、假节”),加之吴军军纪严明、训练有素,陆逊才能够保证指令执行的有效性,从而确保了战役的胜利。

二、吴军反攻的开启:首先以火攻突破蜀军阵线关键要点

吴军发起反攻的第一步,是针对蜀军阵线中的关键要点进行重点突击。

乃先攻一营,不利。诸将皆曰:“空杀兵耳。”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吴军“先攻一营,不利”,这一行动当然带有试验、试探的性质。尽管诸将嘲讽道:“空杀兵耳”,陆逊却从中找到了破敌的办法——火攻。

陆逊选择火攻的原因,可能是蜀军阵地位于丘陵山地,植被茂盛、林荫茂密;也可能是蜀军就地取材,用了大量木材构筑阵地或营地,容易被烧毁。总之,火攻办法的确有效,吴军一举拔下了这个要点。

应当看到,吴军首先进攻的目标只是蜀军中的一营,这个目标肯定不是随便选择的。这一营蜀军应该是位于整个阵线上最关键要害的地方。结合前面对两军对峙态势的猜想,这个要点应位于落阵岭一带,是蜀军“长蛇”式部署的中间连接点。攻下了这一点,吴军就能切断蜀军的阵线,进而使蜀军全线发生动摇。蜀军的前锋、主力部队(包括刘备的本部亲卫军)失去了与后方的联系,得不到粮草补给,战斗力将会迅速下降。而位于后方的蜀军辎重部队则会受到吴军的直接攻击。因此,蜀军必然要从各处抽调部队来夺回此要点、堵塞阵线的缺口,从而重组防线并恢复后勤生命线。但是,这样也就使蜀军各营受到削弱,不能全力防守本营地,而吴军各部则可趁机发动进攻,进一步使蜀军陷入全线的混乱甚至崩溃状态。

猇亭战场吴军要点突破和全线反攻设想图

根据史书记载来看,吴军使用火攻,只是用在对敌阵线关键要点(一个或少数几个营地)的突破行动中,而其后“一尔势成”、蜀军全线动摇之后,吴军各部同时发动的全线反攻应主要是常规性质的兵力突击,而并非是全线放火。(当然也不排除对各个蜀军营地放火以辅助攻势。)因此,《三国演义》里“火烧连营”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更不可能“火烧连营七百里”,一直将放火行动延伸到夷陵、秭归等地去。

三、吴军全面反攻的统一组织

在陆逊的统一指挥下,吴军的反攻行动组织有序、协调一致。

在猇亭战场上,突破关键要点的吴军部队向两侧卷击,努力扩大突破口。同时,还借助有利地形伏击前来援救的蜀军。在落阵岭之南有一条溪水称为陆溪(今名芦溪),据说就是陆逊派兵埋伏之地。

据称是陆逊设伏之地的陆溪(今芦溪),远处可见马鞍山

与此同时,整个猇亭战场上的吴军各部队都按照号令对当面的蜀军发起了进攻。因此,吴军的反攻行动可谓是“里应外合”,打进突破口的部队从内部开花,其他各部队从外围合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战斗力。

而此刻的蜀军恰好相反,指挥陷入了混乱。蜀军许多营地的兵力被抽调去夺回被突破的要点、堵塞阵线缺口,因而其防御遭到了很大的削弱。很多部队正处于运动之中,秩序混乱,在谷地通道中挤成一团。因此,面对吴军的进攻,蜀军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很快全线都陷入了崩溃状态。

在猇亭战场发起反攻之时,夷道城的孙桓部应该也接到号令,抽调出精干兵力参加了猇亭战场的战斗。而与此同时,在原来的正面战场——西塞战场上,吴军也发起了反攻。留在荆门虎牙要塞的吴国水军部队全体出动向驻扎在夷陵一带的蜀国水军发起了进攻。由于吴国水军具有显著的实力优势,很快就取得胜利,将蜀国水军逐往长江上游。而由黄权率领的蜀国陆军一部,则被隔绝在了夷陵道,撤回蜀国的后路被切断。

吴军全面反攻示意图

综上所述,在吴军发起反攻之后,蜀军很快陷入了全线崩溃的状态。在这种极其艰难的处境下,蜀军将士究竟有何表现呢?刘备又是如何逃出生天的呢?我们将在本专栏下一节继续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