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出全台第一個腦部導航機器人!從主任醫師變 CEO,陳階曉的創業之路|經理人
商業 Business > 創新創業
feature picture
蔡仁譯/攝影

打造出全台第一個腦部導航機器人!從主任醫師變 CEO,陳階曉的創業之路

2018-03-21 數位時代 吳元熙

如果說,「自動駕駛車」終將釋放人類的雙手,節省更多通勤時間;那麼開啟「自動手術刀」的那一天,或許會讓醫生、病人增加更多選擇的自由。

Brain Navi,是台灣首個腦部導航機器人的名字,能夠依照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造影,事先規劃路徑,在病患腦部操作手術。相比人類醫生執刀的穩定度,頂多在幾個毫米(0.2 到 0.5 公分)左右,機械手臂卻可以做到誤差小於 1 毫米,比照自駕車,精準到達定位

腦部自動導航,成醫師最佳助手

更重要的是,它能在腦部開刀的過程中,即時顯示「最佳路徑」,提供手術醫師參考。包含接下來手術刀劃過的區域,分別掌管身體的哪些行為、有多少百分比會影響運動能力和記憶,都會透過螢幕顯示。

這台腦部導航機器人並沒有酷炫外表,主機結合機械手臂、螢幕,外觀看來就是一台手術工作站。但動腦部手術本來就不需要花俏。若能讓手術刀精準地從 A 點走到 B 點,減少對其他部位的損害,就最大功用。

「簡單說,腦部動手術,越單純越好。」鈦隼生物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陳階曉說,身體其他臟器,多少在手術時會有翻動,腦部卻是嚴禁動盪的地方,這也正是機器人發揮功用的好時機。

外界較常聽到的「達文西手臂」和 Brain Navi 設計不太一樣。前者雖然能完成更複雜任務,卻還是跟著醫生操作,靠遙控來動作;腦部導航機器人則類似自駕車提,電腦供路徑分析,待醫生下決定後,在監控下自主移動。

優點是什麼?陳階曉認為,透過腦部導航機器人,可以有效改善醫病關係。過去動腦部手術,醫師多半解釋最終定案的動刀路徑,分析可能影響哪些區域。有了機器人後,能透過機器影像輔助,告知病人不同路徑動刀影響有哪些,讓機器提供程度分析與傷害報告;病人也能參與術前規劃,減少醫病誤解。

2014 年成立至今,Brain Navi(鈦準生物科技)以 1.5 億新台幣資本額規模,順利在去年打造出產品雛形,目前已取得台、美 8 個專利,希望在兩年內取得歐盟 CE、美國 FDA 和衛福部執照後,推向市場。

神經外科權威力挺,白袍醫師二次創業

團隊幕後的靈魂人物林欣榮,除了是腦部導航機器人的發想者,更在醫學界名聲響亮。因為他,是台灣神經外科權威,也是第一位將胚胎幹細胞成功移植在巴金森氏症患者身上的台灣醫師,曾獲得榮獲 2010 年美國神經治療及再生學會最傑出獎;現在,則是花蓮慈濟醫院的院長。

腦部導航機器人
Brain Navi機器人雖是雛形,但日前已經向副總統陳建仁展示未來用途。
Brain Navi

「神經外科醫師在進行手術時,總是希望有更智慧、更精準的設備來輔助。」他舉例,在腦中風細胞移植及巴金森病腦晶片植入手術中,希望能達到 0.01cm 以下的精準度。但是現階段的醫療器材卻只能做到 0.2cm 以上,臨床精準度相差 10 倍至 100 倍。

林欣榮認為,腦部手術得要有新的改變了,不過自己卻不擅長開發醫材、管理公司,因此找上同是醫師,擁有豐富創業經驗的陳階曉來實現夢想。

陳階曉是現任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專長不在神經外科,創業經驗卻是醫界頂尖。早自 2012 年,他便共同創辦安盛生科(iXensor),並擔任醫療長職務。

安盛生科利用透過智慧型手機前鏡頭作為感測分析儀,能量測生理參數在試紙上的反應。核心產品包含:血糖監測、血脂檢測、糖化血色素檢測及排卵監測等,並獲得 Digital Health Award、日本世界設計大獎肯定。

兩次創業都有好成績,陳階曉應該被歸納在「創業勝利組」,但他卻自嘲:是過去的挫折和失敗,才會累積出現在的成績。

鈦隼生物科技
陳階曉再三強調,願意加入新創團隊的人才,其實都是公司的重要資產。
蔡仁譯/攝影

醫師創業,得要懂失敗

「因為爸媽以前做裝潢被倒債,所以我在讀國中時,寒暑假都會去菜市場和夜市幫忙賣衣服,一直賣到大學。」他說,這段期間,讓他比起其他醫師同業多了「被拒絕」的機會,加上以前成績起伏較大,並非順順利利地當上醫生,種種經歷,其實都是創業中必經的考驗。

「我鼓勵醫師創業,但不一定每個人都適合當 CEO,因為 CEO 是很苦的,得到處借錢、借資源;許多醫師卻太順遂,較缺乏這種經驗」陳階曉回憶,Brain Navi 一開始創業時,雖然有想法,可是沒錢請廠商代工機械手臂,加上台灣廠商對醫療機械手臂不太有興趣,一度讓他相當沮喪。

貴人的出現,卻重新點燃了希望。「醫療創業更需要『被點火』!」陳階曉說,中國醫藥大學董事長蔡長海的天使投資,讓鈦隼有了第一桶金,能夠請國外廠商打造機械手臂雛形,否則也不會走到現在發展階段。

安盛生科共同創辦人陳彥宇形容,陳階曉是一位有創意、生意頭腦的醫生,個性充滿熱情。不過在其他人眼中「開朗」的白袍 CEO,卻非一股腦鼓勵年輕醫師擁抱創業,「我覺得政府鼓勵新創是好事,可是透過各種基金點火,火苗真的不能太小,否則連起跑的機會都沒有了。」他說:「除了創業,也應該鼓勵醫師加入新創團隊,因為絕大多數的第一次創業都是失敗的;沒有這些失敗,台灣也不會有更多未來。」

陳階曉認為,自己非常幸運,首次創業就能從有經驗的共同創辦人身上學到許多知識。他期許更多沒經驗,卻想創業的醫師,可以考慮加入新創,一起和團隊成長。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

繼續閱讀 創業 醫療業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