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篇的盼望——共融社會與民生改善(文:周永新) (09:00) - 20221202 - 文摘 - 即時新聞 - 明報新聞網

即時文摘

告別篇的盼望——共融社會與民生改善(文:周永新) (09:00)

香港是共融社會嗎?筆者在這欄對這問題多番討論,但總未有清晰答案,可能港人根本就是對共融有不同看法,或隨着時代變遷,港人對共融也不斷有不同解釋。惟無論共融的定義是什麼,港人對共融社會的追求沒有改變。

共融社會仍是港人的追求

港人盼望香港是共融社會,也盼望港人在生活各方面有共融的表現。遺憾的是,自2019年修例風波以來,尤其是經過過去3年新冠疫情,港人變得煩躁不安,連帶一些爭議性的社會問題,常常在港人間引起紛亂,共融社會遙不可及。不過社會總是要向前走,港人也盼望生活能夠得到改善。這樣,如何可以縮窄港人意見上的分歧?如何在港人間取得共識,達到改善民生的目的?筆者有以下建議。

澄清港人對香港資本主義制度的看法

第一,是澄清港人對香港資本主義制度的看法。過往,港人對香港資本主義制度的看法,不外乎政府少做事,並盡量避免干預市場運作;但到了今天,這種觀念已不合時宜,尤其當一些社會問題變得嚴峻,例如公共房屋供應短缺釀成民怨沸騰,政府實在不能不出手干預,改變過去房屋建設由市場主導的看法。

政府一旦採取積極改善民生的政策,難免引起部分商界人士和政黨批評,認為政府這樣做,將會把香港變成「福利社會」,甚至改變香港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對於這種疑慮,筆者在這欄多次討論,各方論據不再重複。筆者想指出的是,港人從來沒有集體福利主義(collective welfarism)的意識,也不認為政府必須照顧他們「從搖籃到墳墓」(from cradle to grave)的需要。所以,關於香港成為福利社會的言論,筆者盼望以後不要再提了。

另一方面,《基本法》訂明香港不會實行內地的社會主義制度,所以在不改變香港原有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怎樣才可達到「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會議講話)的目的?參考過去幾年香港社會和經濟狀况的變化,筆者有以下建議——

(1)最低工資時薪水平預料會從37.5元提升至40元,明年5月實行。筆者認為,升幅雖超過6%,但鑑於低收入工人的工資仍與合理生活水平有一段距離,建議未來4年,即到2027年,最低工資調升至時薪45元。

(2)建議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CSSA)的基本金額增加10%,這是實質的增加,撇除通脹因素。或許有人擔心「綜援會養懶人」,惟事實證明,就算過去幾年疫情導致失業率上升,但因失業而申請綜援的個案只有些微增加,維持在2萬宗以下。

(3)建議長者社區支援服務及基層醫療的有關開支,各增加50%。基層醫療開支約佔公共醫療總體開支的20%,就算增加50%, 也不到三分之一;增幅看似驚人,但唯有這樣,才可達到特首李家超提倡醫療「以社區為中心」的預防目的。至於增加長者社區支援服務,目的是要減低長者對院舍服務的需求。因此,表面上看好像增加了政府在基層醫療和長者社區支援服務的支出,但長遠來說,這只是重新調配資源,並不會加重政府在公共醫療和長者照顧兩方面的財政負擔。

詳細闡述香港民主進程和步伐

第二,是詳細闡述香港的民主進程和步伐。回歸以來,由於港人對香港民主進程和步伐有不同看法,社會出現了嚴重分化和撕裂。關於民主選舉的爭拗,早於上世紀80年代中開始,那時有團體要求在1988年立法局選舉引入地區直選議席(八八直選)。自此以後,爭取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機關的聲音和行動此起彼落,成為群眾遊行和請願的爭取目標。

關於政制發展的爭拗,各方論述汗牛充棟,不在這裏重複,但造成的對立和分裂,卻嚴重影響施政,不僅政黨之間互不相容,隸屬不同派系的議員也屢屢在議事堂針鋒相對,間接削弱了行政機關的施政效率。

更甚者,因為對民主進程的不同見解,社會出現了兩極化的對立氛圍——於是在家庭裏,支持全面普選和主張循序漸進的成員互不理睬;教會裏,堅持普選才是實行公義和主張教會不應參與政治活動的信徒互相指摘;眾多社會機構和團體,也因對普選的不同看法各走各路……如此,香港成了一個極度分化和撕裂的社會!

如何化解分歧、彌補分裂?相信沒有什麼靈丹妙藥。「完善選舉制度」和「愛國者治港」的實施,總算把過往因民主步伐的爭拗所造成的紛亂壓下來,惟港人對於民主的訴求,看來還得理順和疏導。這方面,筆者有以下建議——

(1)政府必須承認,市民直接選舉議員代表並不是什麼洪水猛獸。香港過去的民主制度之所以出現問題,是有些議員自恃是民意代表,忽略了國家的授權和全面管治權。不過,縱使民主選舉有紕漏,但直選議席實有保留的必要。筆者早前討論區議會重整時,建議繼續設立民選議席,用意就是要維持港人直接選舉議員的權利。

(2)民主選舉既有保留的必要,選出來的議員也應該有代表市民的權力和責任。因此,就算區議會屬非政權性的組織,接受政府的諮詢(見基本法第97條),但運作上,區議員應該有就地區事務主動表達居民意見的機會和空間。

社會上製造互諒互讓氛圍

第三,是在社會爭議事上,製造互諒互讓的氛圍。香港是多元社會,市民對政府自有不同訴求,惟市民應避免將事情上升至黑與白、對與錯、公義與不公義的層面,否則爭拗永遠不會得到解決,而結果亦只會是兩敗俱傷,對誰都沒有好處。因此,港人必須互諒互讓、尋求共識。這方面,筆者有以下兩點意見——

(1)香港是移民社會,到現在仍有近四成港人並非在香港出生。由於港人的不同文化和社會背景,所以要求他們有共同的價值觀念並不實際。惟他們既然在香港生活,共同的願望就是生活變得愈來愈好:賺的錢多些,住的房子大些,孩子的教育好些,自己得到政府的照顧和保障全面些……這些都是市民的共同追求,只要政府施政順應民意,凝聚共識並不困難。

(2)港人要化解分歧,筆者認為,最重要是不同持份者避免各走極端。過去10年,香港之所以出現3次大規模社會運動,危害社會安寧,原因在於涉及爭拗的團體和政黨各持己見、互不相讓,去得太盡就闖禍了!

香港離開共融社會仍有距離,但化解爭拗,不能單講誰對誰錯。唯有理解對方的立場和意見,共同追求和平諒解,香港才會有進步,民生才會有改善。

(附︰疫情經過3年,現在有機會出外旅遊,筆者也趁機延續過去日本之旅,所以本專欄要與讀者告別了,但只要筆者精神和健康許可,這欄仍會與讀者見面。過去5年,衷心多謝讀者支持,也感謝觀點版編輯的幫忙)

作者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