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盤前》這檔去年營收創三高 今年搭CoWoS熱潮有望續飆 - 證券 - 工商時報
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1/10盤前》這檔去年營收創三高 今年搭CoWoS熱潮有望續飆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台股今日盤前掃描的重點新聞如下,僅供參考:

利多因子:

●輝達股價創新高,9日台股開盤最高大漲122點,一度站上月線及逼近17,700點,惟總統大選前資金逢高減碼,散戶權證偏空、外資避險情緒高漲,10點過後翻黑,美股上漲利多無用。法人認為,近期指數守17,500點,靜待總統大選後跟隨美股進行補漲,攻取萬八並伺機挑戰新高點。

值得留意的是,9日下午3時左右,國防部連發兩次防空警報,指出大陸發射衛星並飛越南部上空,全國人民手機警報狂響,在選前敏感時機意外引發熱議,而剛開盤的台指期夜盤小跌,法人一致喊「免驚」,惟也預估選前股市將維持量縮震盪,軍工族群或有機會趁此題材發動攻勢。

●總統大選倒數三個交易日,台股指數持續高檔整理,市場不免擔憂選後台股回檔,滙豐證券直指,過去六次大選經驗顯示台股選後易漲難跌,後一個月平均漲幅3.2%,尤以旅遊業後市值得留意,高點看19,490點;凱基投顧則指出,不論誰當選,台股都將享有AI狂潮順風車,支撐全年多頭表現。

積極型資金若想選前押寶,凱基投顧認為,本次大選結果不會影響台灣科技股長期趨勢,卻會牽動兩岸政策與能源政策,若綠營勝選,軍工、綠能、重電等將有慶祝行情;若藍營勝選,觀光、飯店、航空等將有激勵效果。

滙豐證券看好AI大商機,將主導台股2024年發展,還可關注伺服器與PC出貨復甦、電信業整合、價值股受惠美國緊縮政策結束等三主題,看好七檔個股為:台積電、廣達、聚陽、智原、欣興、遠傳與健鼎。

●CES 2024揭幕,最大亮點莫過於AI PC或AI手機等應用。三大晶片巨頭輝達、超微、英特爾接連推出新品,搶攻邊緣應用商機,AI PC旋風從筆電滲透至桌上型電腦。法人預估,台廠NB/PC供應鏈包括聯發科、瑞昱、義隆電等業者可望受惠。

●台股2023年來飆漲3,793點,股民平均每人賺逾百萬元,儘管受2023年12月台股轉趨震盪影響,國內券商2023年12月獲利普遍下滑,但台新證、國票證、福邦證(6026)仍逆勢成長;全年業績更甩開2022年股匯雙殺陰霾,元大證獲利137.93億元居首位,群益證(6005)、統一證(2855)、兆豐證全年獲利年增逾2倍,喜迎豐收年。

●八大官股券商連五個交易日共買超170億元,台股指數也連五天守17,500點關卡,顯示政策選前全力穩定股市;進一步篩選官股近五日天天買的個股,有欣興(3037)、中鋼(2002)、英業達(2356)等17檔,官股逢低敲進營收、獲利成長優質權值股,扮演穩定多頭軍心角色。

據統計,官股在近五個交易日,天天買進,且合計買超金額1億元以上有:中美晶、欣興、中鋼、英業達.環球晶、國巨、富邦金、晶豪科、群聯、華航、祥碩、矽力*-KY、宏碁、第一金、東元、台半、中華等17檔,幾乎清一色為大型權值股,中美晶、環球晶、群聯及台半等為上櫃股。

●資通及視聽產品扮「擎天柱」頂住出口,財政部9日公布,2023年12月出口表現優於預期,單月出口值399.4億美元、年增11.8%,合計全年出口總值連續三年站穩4,000億美元達4,324.8億美元,是歷來全年第三高水準,預估今年出口還會比去年好,全年成長幅度達6.3%。

●大陸商務部表示,將研究進一步採取中止ECFA早收清單中的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的關稅減讓。行政院經貿辦及經濟部對此回應,我政府已就本案風險及損害做好萬全準備,各相關部會將持續與業者密切溝通,必要時,也會有快速的輔導機制協助業者即時因應。

●輝達(NVIDIA)在消費性電子展(CES)登場前,宣示新的晶片跨入AI PC,激勵股價登峰,台股輝達概念股9日股價紅不讓,勤誠、旺矽收漲停,技嘉、奇鋐、世芯-KY大漲約4%,尤其股王世芯-KY領漲收3,590元、逼近去年12月13日收盤3,650元的歷史新高價。篩選輝達AI概念股,9日股價表現強勢、三大法人買超2億元以上,共有台積電、技嘉、世芯-KY、聯發科、奇鋐、廣達、勤誠、日月光投控、緯穎、華碩、旺矽、光寶科、京元電子、創意等14檔。

●衝高「嗶經濟」。金管會9日公布新一期非現金支付目標,即2026年非現金支付交易筆數要達80億筆,交易金額要達10兆元,等於全台民眾平均每人每年要有340筆非現金支付的交易,非現金的年消費金額平均要達42.5萬元。

●10家金控2023年12月獲利出爐,合計獲利1,725.96億元,年增達16.24%,四大壽險金控,即國泰金、富邦金、中信金、開發金都是10日公告,雖然壽險子公司匯兌成本及年底提存壓力加大,但預估14家金控全年獲利應可守住3,500億元,年成長23%以上。

●新台幣去年底強勢反彈,12月底收盤狂漲5.25角,升幅達1.71%,且相較主要亞幣更強勢。根據台北外匯市場發展基金會統計,12月新台幣名目有效匯率指數(NEER)及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雙雙上揚,分別升至101.59及104.97,各創六個月及二個月新高。

●2023年國銀獲利大爆發。金管會9日公布,2023年前11月國銀稅前獲利達4,535億元,創史上新高,年增901億元,也是國銀獲利史上首度突破4,000億大關,超越2022年全年稅前獲利3,919億元,主要動力來自包含SWAP(換匯交易)的投資淨收益,年增高達1.3倍。

●因應2023年房市交易量縮,部分公股銀強化房貸轉貸市場,去年取得明顯成效,件數年成長1成7到4成,華南銀行、合庫銀行等今年都將持續強化轉貸業務。

公股銀主管指出,針對轉貸戶會鎖定過往還款紀錄,優先尋找具較佳還款能力者,給予較優惠貸款利率,最低利率2.06%起,即比照公教人員地板價,也希望藉由轉貸,吸引客戶成為主要往來銀行,爭取房貸以外業務。

●南山人壽終於可以賣投資型保單了。金管會在2019年9月因南山人壽新核心系統「境界成就」上線不順利案,限制南山人壽停售投資型保單,至今逾四年,保險局9日表示,南山人壽系統已完成改善,也完成第三方查核驗證,從2024年1月2日起可恢復銷售投資型保單。

●CES 2024正式揭開序幕,台系品牌廠宏碁、華碩及微星聚焦電競換機潮,推出搭載英特爾最新第十四代Core i系列處理器之電競機款,且在同步看好電競仍於今年續有雙位數成長潛力,雙A及微星旗下電競產品線精銳盡出,並提前自上半年就大舉吹起電競戰場號角。

●神盾集團搶攻AI版圖,9日舉行科技日,神盾董事長羅森洲指出,AI將扭轉半導體競爭格局,整合集團神盾、芯鼎及安格等資源,卯足全勁快跑跟上。

●統一集團加速全台北中南高打造物流版圖,繼台南新市物流園區、台中港物流園區後,9日北台灣桃園楊梅民豐物流園區動土,該園區總樓地板規模2萬坪,為統一第三座複合型物流園區,預定2026年底完工加入統一集團物流體系陣容,預計將能創造800個就業機會。

●半導體設備廠辛耘(3583)今年來受到市場關注,主要由於AI增長引爆,連帶使得CoWoS成為市場需求保證,該公司自製設備卡位先進封裝的濕製程領域,去年底開始出貨,推升12月營收衝到7.17億元、第四季營收19.39億元,單月及單季營收同創歷史新高。市場法人看好,該公司今年先進封裝訂單出貨將邁入高峰,年度營運續樂觀。

●全家便利商店2023全年合併營收996.10億元、年增9.77%,續創歷史新高紀錄,主要受惠淨增店數96家,加上線上線下全渠道整合,與生鮮廠投產加速泛鮮食業績雙位數成長動能,預計2024年展店數目標還是150家,且泛鮮食產業也將隨著新產能稼動挹注更多成長動能。

●台中、高雄二都疫後展現驚人消費力,台中市第五屆購物節活動,短短二個月時間登錄消費金額高達328億元,再創歷史新高,更在八個舉辦購物節活動的縣市中蟬聯冠軍寶座;高雄人消費力也不惶多讓,高雄漢神百貨與漢神巨蛋兩館2023年合計業績達309.3億元新高,其中漢神巨蛋營收達172.5億元,躋身台灣百貨單店營收五強之列。

●台灣愛立信(Ericsson)總經理周大企9日表示,全球5G成長力道強勁,加上FWA方興未艾、RedCap(Reduced Capability)技術才剛起步,三大動能帶動網路、終端設備需求強勁,將為台灣產業鏈從晶片、網路設備、手機一直到物聯網終端設備帶來龐大商機。

●華碩去年底因筆電、板卡等消費性主力產品出貨提前截單,12月營收動能明顯回檔,第四季營收略較第三季高峰收斂一成左右,2023全年度累計集團合併營收4,834.71億元、年減10%,雖不若前兩個年度5字頭成績,但亦為2010年度以來第三高。

●遊戲類股獲利王鈊象繼繳出亮眼2023年營收財報,9日再公告自結12月損益,單月每股稅前盈餘為4.78元,累計去年第四季每股稅前盈餘達13.42元。法人估算,按該公司已公告前三季累計每股稅前盈餘達41.7元,全年初估每股稅前盈餘上看55.12元。

●半導體暨面板製程供應系統大廠朋億*去年12月合併營收達9.37億元,年增13.86%,受惠半導體產業客戶訂單拉貨需求暢旺,進一步帶動去年第四季合併營收26.85億元,年增6.36%,累計2023年全年合併營收達91.4億元,同步年增6.37%,一舉締造12月、第四季及2023年全年營收表現刷新歷年同期新高紀錄。

●光禹國際組企業大聯盟,讓科技娛樂落地商轉大賺文旅財,目前手握三大BOT案,最受矚目的台北巿動物園BOT案,將籌組專案公司營運,股東包括合仲建設、智友、敦謙、雲豹等,全案預計投資45億元,2028年動工、2031年完工,打造全國首座數位生態主題樂園。

●龍年農曆春節連假天數短、海外旅遊價格又貴,預估留在台灣度假的國人將相較往年多,為此神旺商務酒店、台北寒舍艾美、和逸飯店台北民生館、六福居、礁溪長榮鳳凰、朋趣、台南晶英、和逸飯店台南館與高雄館,各以入住即升等、房價折扣、送贈品等訴求促銷住房,掀「城市飯飯店與休閒度假旅館搶客大戰」。

●桃園2023年五大豪宅出爐,成屋冠軍由「宜雄大名鑄」以最高單價56萬元奪下,預售屋第一則是「威均青塘園」的次頂樓,每坪成交價高達66.5萬元,刷新桃園預售豪宅單價最高紀錄。值的注意的是,2023年桃園預售、成屋豪宅王均位於青埔特區,青埔特區已取代藝文特區,成為新豪宅聚落。

●設備廠旭東機械公布2023年12月營收為9,860萬元,年減72.92%、月增173.69%,累計2023年全年合併營收約16.28億元,相比前一年減少39.35%。旭東表示,以目前在手訂單來看,面板設備需求穩定,半導體設備在台灣客戶滲透率提升,看好2024年重回成長軌道。

●航太軍工族群揮別2022年受到疫情影響供應鏈供貨,2023年業績高飛,漢翔(2634)有勇鷹號高教機交機挹注,2023年12月合併營收33.05億元、年增5.95%,2023全年合併營收391億元創新高、年增29.29%。寶一(8222)2023年12月合併營收6,382萬元、年增128.67%,2023全年合併營收6.84億元,創近四年新高,年增52.12%。

●半導體封測大廠日月光投控(3711)去年12月合併營收499.06億元,月減8.4%,比前一年同期下滑6.1%,是2019年以來同期低點,去年第四季合併營收為1,605.81億元,較上季成長4.2%,符合該公司先前預期,但仍較前一年同期減少9.5%。去年合併營收5,819.14億元,較前一年下滑13.3%,仍是歷年次高表現。市場法人看好,日月光投控去年平均產能利用率約在60至65%,估計今年受惠半導體業復甦,將重新回升到70至80%,加上測試比重提升,今年營收及獲利均可望優於去年表現。

●封測大廠力成(6239)去年12月合併營收64.79億元,月增0.17%、年增12.09%,寫下14個月新高,10~12月營收連三月成長,推升第四季合併營收190.33億元,季增3.17%,年增3.43%,改寫近五季新高。2023年合併營收為704.4億元,較前一年衰退16.07%。市場法人看好,2024年半導體產業回升,記憶體產業能見度持續揚升,力成今年營運可望持續成長。

●自營商從2024年以來仍不斷調節台股,自營買賣、避險合計的賣超逾300億元,觀察自營商2024年以來自行買賣前十強中,包括中信金(2891)、群創(3481)等,法人表示,一向快速殺進殺出、追求勝率的自營商,擅長短線作帳與獲利了結,從自營商逆勢買進個股,可觀察到2024年第一季看好產業,如高股息成份股、面板、半導體,部分為傳產等。

據統計,盤面上不計算自營商避險交易,自行買賣標的張數前十大有中信金、群創、聯電、長榮航、億光、南港、大同、友達、瑞智、東和鋼鐵等,買超張數介於617~5,476張、漲幅則介於-1%~5%之間。

●5G基地台持續布建、邊緣運算設備需求續揚,網通散熱廠邁科(6831)2023年營收16.42億元,以2.16%些微幅度超車前年;惟展望今年,整體訂單能見度放大至二~三個月,法人樂看邁科今年營收年增幅有望放大,達到雙位數成長。

●去年第四季面板市況反轉,價量同步降溫,面板廠營收也下滑。群創(3481)2023年12月合併營收188億元,較上月增加7.6%、較去年同期增加16.4%。累計第四季自結合併營收53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1.7%、惟較上季減少7.2%。

●面板廠因應市況急踩剎車,第一季還將擴大減產、2月份產能利用率可能下探5成,市場看好在產能大幅收斂情況下,面板供需可望提前落底,面板價格有機會在第一季底反彈。

●富世達日前公告去年12月營收,5.96億元創歷史新高紀錄,月增0.57%、年增52.4%,2023年營收56.44億元,年增12.6%,由於月營收不受年終盤點干擾,激勵富世達股價上漲逾半根漲停,9日以437元作收,創去年11月21日以來新高價位

●2023年國內新車銷量優於預期,也帶動汽車金融雙雄全年業績聯袂飆高,和潤企業(6592)去年12月營收26.06億元、年增21.4%,全年第八度改寫單月新高紀錄,合計第四季營收76.72億元、年增23%,全年營收286.6億元、年增25.77%,單月、單季及全年皆創紀錄。

●裕融(9941)2023年營收415.7億元、年增13.42%,自結全年稅後純益62.71億元、年增8.1%,每股稅後純益(EPS)11.07元,營收獲利同創新高。

●國產(2504)受惠高科技業建廠潮、產品價格調升,以及擇優出貨策略奏效,帶動2023年全年國內預拌混凝土本業營收達177.58億元,創下史上第一高的紀錄。國產自結2023年12月合併營收19.18億元、年增2.98%,全年累計營收210.41億元、年減1.12%。

●紡纖產業回溫,加工絲、尼龍等化纖廠營運可望先反映,國內主要加工絲、尼龍廠集盛(1455)、聯發(1459)2023年12月合併營收年增率均達二位數,且金額都創當年單月新高。宏益(1452)2023年第四季營收也是當年單季最高。

●台驊控股(2636)自結2023年12月營收13.4億元,月減0.11%、年增9.16%,其中海運事業營收6.58億元、月增0.25%,空運事業營收3.67億元、月增22.32%,分別受惠紅海危機漲價效應,以及高價值電子產品受到紅海危機影響出現轉單效應。

●聖暉*(5536)自結2023年12月營收23.67億元、月增6%,但因2022年12月基期高,年減14.64%;2023年第四季及2023全年營收分別為66.24億、250.61億元,分別年減17.47%及11.33%。聖暉*2023年12月、第四季與全年營收,均創同期次高。

●東哥遊艇(8478)受惠豪華遊艇市場需求,2023全年合併營收63.3億元、年增13.9%,營收連續四年成長,再創歷史新高。東哥2023年12月營收6.24億元,年增10.4%。

●保瑞(6472)受惠全球銷售及CDMO兩大事業體發威,2023年營收達141.95億元,年增逾35%,不僅成功達標原管理階層預期,亦再創歷史新高。保瑞2023年12月合併營收9.5億元、年減43.41%,第四季合併營收32.1億元、季增逾4%。

●受惠企業數位轉型方興未艾,資服軟體龍頭廠商精誠(6214)及研發工具提供商虎門科技(6791)2023年均繳出營收創新高的好成績。2023年營收創新高的資服廠商,還包括宏碁資訊(6811)、安碁資訊(6690)、邁達特(6112)及緯軟(4953)等企業。

●射頻天線廠耀登科技(3138)去年12月合併營收1.8億元,創單月歷史新高;去年全年營收17.8億元,年增2.46%,亦創下歷史新高,該公司表示,12月營收在天線業務、設備代理及測試驗證等三大主要業務持續正向成長。此外,2024年迎來AI PC元年,後續有望引爆筆電市場換機潮,有機會帶動耀登NB天線另一波成長新動能。

●統振(6170)去年12月合併營收2.09億元,月增1.26%、年增27.05%,連四個月營收突破2億元大關,並且寫下近19個月以來的單月新高紀錄。第四季合併營收6.19億元,季增4.85%、年成長26.54%,為近六個季度以來新高。

●國內廚衛電龍頭台灣櫻花(9911)自結2023全年營收82.72億元,創下歷年新高。隨著「住宅燃氣器具節能產品補助」政策2024年1月上路,熱水器與瓦斯爐市占率合計達5成的櫻花,預料將成為這波節能產品換機潮的最大贏家,2024年上半年營收看旺。

●年底交屋朝帶動家用空調市場買氣,加上代理冰水機需求因客戶ESG需求短單出貨效益顯現,上洋(6728)2023年營收27.3億元、年增11.6%,創歷史新高。

●向來是貨幣政策鷹派支持者的聯準會(Fed)理事鮑曼(Michelle Bowman)8日坦承升息循環可能已經結束,但她尚未做好降息的準備。此外,亞特蘭大聯準銀行總裁波斯提克(Raphael Bostic)則表示,通膨降溫速度超出預期,預計Fed最快在第三季就會調降利率。(中性看待)

●美國政府9日公布,2023年11月貿易赤字小幅縮減至632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647億美元,原因是進口下滑。美國消費者支出由商品轉向休閒與娛樂等服務,使得進口持續低於2022年高峰。

專家預估,美國2023年全年貿易赤字可能創三年以來最低,這可望對經濟帶來正面助益。相較之下,2021年與2002年赤字創高嚴重拖累經濟。

●據房貸機構房利美(Fannie Mae)最新調查顯示,美國人對房地產市場的樂觀程度,已達20個月以來的高點,然而居高不下的房價,可能壓垮信心回溫新芽。

●輝達(NVIDIA)8日在CES展聚焦AI PC,共發表三款顯示卡,將與英特爾、超微、高通在GPU消費市場直接競爭。另一方面,輝達也宣布與安進(Amgen)及Recursion製藥公司擴大醫療合作,推升股價再創歷史新高。

輝達8日股價上漲6.4%以522.53美元收盤,是去年11月以來再創新高。LSEG資料顯示,輝達8日股票交易總額高達320億美元,公司市值逼近1.3兆美元。9日輝達早盤股價小漲0.33%。

●隨著AI運算需求快速膨脹且應用市場日漸廣泛,科技業者為了搶攻商機再掀購併潮。《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報導,慧與科技(HPE)近日開價130億美元求購網路設備商Juniper Networks,激勵Juniper股價在9日早盤跳空暴漲逾20%。

9日開盤Juniper股價飆漲23%至37.27美元,公司市值達到118.3億美元。慧與科技股價則大跌9.4%至16.06美元。

●美國晶片大廠輝達(NVIDIA)9日宣布,四家中國電動車品牌:理想汽車、長城汽車、極氪、小米,都將使用輝達DRIVE技術方案來支持自動駕駛功能。另外,輝達也將與騰訊、網易、米哈游等中國遊戲公司合作AI(人工智慧)數位人業務。

2023年10月17日,美國政府頒布新的出口禁令,進一步限制輝達的高性能AI晶片出口到中國。然而,輝達9日在「NVIDIA CES特別演講」中宣布一系列與陸企的合作案。市場分析,此舉顯示儘管輝達正面臨美方更嚴格的出口管制,但該公司仍有意擴張中國市場。

●隨著投資人樂觀期待美國即將通過比特幣ETF,帶動比特幣衝上21個月新高,寫下2022年4月以來首度突破4.7萬美元關卡。

●日本銀(央)行9日暗示,將縮減每月超長期公債的購買規模、暗示今年可能削減刺激措施。該消息激勵日圓兌美元應聲急漲0.6%。與此同時,日股也傳出捷報,受惠於科技股買盤帶動,日經225指數收盤刷新1990年泡沫經濟破滅後的新高。

●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歐洲宏觀研究主管歐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8日接受財經媒體CNBC訪問時表示,在人工智慧(AI)與環保減碳兩大關鍵因素助攻下,全球經濟正迎來一波超級榮景。

●SK海力士(SK Hynix)執行長郭魯正(Kwak Noh-Jung)在美國消費電子展(CES)發下豪語,表示人工智慧(AI)晶片將讓SK海力士的市值在三年內翻揚1倍,至200兆韓元(約1,520億美元)。郭同時透露第一季將調整DRAM減產政策,NAND Flash的生產策略預計下半年調整。

●AI PC已是各筆電大廠兵家必爭之地,作為AI PC領頭羊之一,大陸PC巨頭聯想集團9日再度在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上發表新款AI PC:ThinkBook 13x Gen 4等產品,企圖在百家爭鳴的CES展中吸引目光,繼續搶攻AI PC市場。

●在「習拜會」共識下,中美對話溝通在2024年更加頻繁。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本周訪美,是元首會晤以來中方最高規格訪美官員,此行聚焦中美關係發展。(中性看待)

●大陸汽車晶片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簡稱指南)近日出爐。內容提出,到2025年制訂30項以上汽車晶片重點標準,明確環境及可靠性、電磁兼容、功能安全等基礎性要求,制定控制、運算、儲存晶片等重點產品與應用技術規範。市場分析,這項政策將加速大陸汽車晶片產業發展。

●福建繼續擴大對台開放,大陸商務部、工信部等四部委最新公布「關於經貿領域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若干措施的通知」,從五大方面提出14項措施。包括推動福建自貿區對台先行先試、支持建設兩岸半導體產業試驗區等,冀望加速融合發展。

利空因子:

●景氣不明,企業觀望。金管會9日公布,2023年前11月國銀放款餘額增加1.58兆元,較2022年同期增加2.93兆元,放款動能少逾46%,相較2023年7月至10月月增放款量皆逾千億元,去年11月放款僅增加872億元。銀行局分析,應是全球景氣仍有放緩或衰退可能,影響企業備料意願。

●繼首批石化產品之後,大陸揚言再擴大中止ECFA早收清單優惠關稅。大陸商務部9日表示,陸方去年12月21日宣布中止台灣12項石化產品優惠關稅後,民進黨當局未採取任何措施取消對大陸的貿易限制,有關部門正研究進一步採取中止早收清單項目。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與紡織都遭商務部點名。

●大陸經濟欲振乏力,成為台灣出口最大利空。財政部9日發布海關進出口統計,截至2023年12月,台灣對大陸出口年增率已連17個月下滑,創史上最長衰退周期;全年對大陸出口減幅18.1%,更是1982年有統計以來的最差表現。

●陽明海運9日公布2023年12月營收106.46億元,月減2.5%、年減34.93%,達當年單月低點,主因上半月海運市場繼續走跌;累計全年營收1,407.68億元、年減62.55%,回到疫前水準。

●全球PC產業動能走緩,代工大廠廣達、仁寶及英業達2023年筆電(NB)出貨呈現年減走勢,拖累全年營收同步走弱。業者預估,在AI伺服器及AI PC加持下,三台廠今年營運動能備受矚目。

●光寶科(2301)9日公布去年12月合併營收123.24億元,與前一個月表現大致持平,惟相較於前年同期仍下滑7.71%;去年第四季營收369.12億元,意外交出雙減的成績單,表現不若去年第三季的399.57及前年同期的430.95億元。光寶科指出,如不含已轉讓之影像事業部,年減幅則縮減為2%。就去年全年的表現言之,年度合併營收1,483.36億元,仍較前年下滑14.49%。(中性看待)

●華新科(2492)公告去年12月營收,受到年終盤點干擾,單月營收月減10.26%,降至25.2億元,為2023年2月以來低點,累計華新科2023年營收329.75億元,年減幅度收斂至7.2%。由於去年12月逢年終盤點、歐美耶誕節等影響,MLCC廠12月營收普遍下滑,今年第一季輪到中國農曆新年,工作天數減少的影響仍在,首季仍有季節性淡季效應。

●晟田雖有航太訂單挹注,但旗下半導體設備及食品填充設備等零組件受到客戶去化庫存的拖累,2023全年合併營收11.99億元、年減12.35%。

●千附精密航太國防營收相對穩定,但受光電及半導體設備零組件出貨減少拖累,2023全年合併營收13.5億元、年減24.3%。

千附自結2023年12月營收逾1.79億元、年減46.39%,2023全年營收26.28億元、年減34.6%。千附說,2023年12月營收受到部分工程案延後投入影響而略為下滑;製鞋機械營收則受惠海外訂單增加,業績略升。

●明安(8938)2023年12月營收12.73億元、年減41.47%,2023全年營收142.69億元,年減33.39%。總經理周益男9日表示,明安2023年營收衰退,主要來自客戶庫存去化、及子公司明揚因工安事件停工的營業損失。他說,不包括明揚的合併營收,明安在2023年第四季的產能利用率是相當好的,屬於旺季水準,由於客戶新品訂單持續,因此2024年第一季仍處旺季軌道。(中性看待)

●大田(8924)9日公告2023年12月營收3.93億元、年減35.32%,2023全年營收43.67億元,衰退43%。大田表示,由於下游客戶持續去化庫存,因此下單相對保守,使得2023年營收走軟;不過2024年可望逐季增溫,全年力拚二位數的成長。(中性看待)

●不銹鋼業好不容易挺過2023年的低谷,市場開始出現復甦跡象,但8日卻傳出有北部不銹鋼加工廠負責人「失聯」訊息,據悉該廠商積欠貨款及銀行貸款總計近億元,受牽連的包括上市櫃鋼廠。業界人士表示,不銹鋼市雖有好轉跡象,但終端需求仍不明顯,近期價格漲跌互見,內需情況僅能勉強支撐行情不再跌,缺乏外銷動力的市場,只要有盤商忍不住,就可能再度面臨降價壓力,農曆年前仍需謹慎而行。

●Gogoro鬧「電池瘟疫」引發交通部關注,Gogoro經過檢測與分析後,9日首度曝光造成異常狀況的兩大原因,分別為部分特定封裝廠供應的電池微處理器啟動電源元件,品質未達預期年限耐受標準;另有部分Gogoro與宏佳騰共約5萬輛電動機車,因國際通用版韌體與台灣車輛硬體相容性問題,則將召回進行韌體更新。

●前行政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日前建議,中央銀行可考慮以NFT作總統就職紀念幣。央行9日發文強調,這點子看似有創意,但NFT熱潮已退,且因泡沫化,瀕臨被宣告死亡的命運,多數NFT已一文不值,現階段建議央行發行NFT是「不切實際」的主意。

●葉門「青年運動」(The Houthi)在紅海的攻擊行動還在持續,以色列當地消息指出,中國國有航運巨頭中遠海運已暫停對以色列的航運,這會對遠東與以色列之間貿易產生深遠影響,以色列航運公司以星綜合航運(ZIM)的運輸成本也會被推升。

●三星電子9日示警,去年第四季營業利益恐年減35%至2.8兆韓元,將寫下獲利連六季下滑紀錄。市場原本寄望晶片價格反彈將能提振業績,如今期待落空,導致三星股價重挫。

●美國目前辦公室空置率創至少44年新高,因近幾年建商搶著蓋商辦大樓、居家工作模式崛起、和新冠疫情令企業界釋出更多被閒置的辦公空間等因素所致。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