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態匹變,台灣雲豹已絕跡、石虎也急速減少中!全國首次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台灣博物館與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共同主辦之「生態想想-故宮×台博×蘭博三館聯合特展」,於 6月14日(週五)起至9月3日(週二)止,於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一樓特展廳隆重展出,此次也是蘭陽博物館開館以來,首度結合台灣兩個最重要的國家級博物館共同展覽。

「生態想想」特展展出臺博館珍藏的台灣雲豹及石虎標本。(圖取自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官網)
「生態想想」特展展出臺博館珍藏的台灣雲豹及石虎標本。(圖取自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官網)

本次展覽即是由故宮館藏文物結合轉化為新媒體藝術的虛實相映形式,加上台博、蘭博二館之動植物標本和考古文物,並以「生態想想」為主題來貫穿,邀請社會大眾共同來「想想生態」。

此次展出的台灣雲豹,台灣只剩下台灣博物館的7隻雲豹標本;此次展出的石虎,台灣也只剩下不到400隻,而此次展出的台灣黑熊,據估計台灣只剩下200-600隻。這兩種動物都是瀕臨滅絕的保育類動物,而台灣現存十幾萬的特有種生物,也由於面臨生物棲息地被破壞,造成生物多樣性逐漸減少。希望藉由此次聯展,呼籲國人重視生物多樣性和環境保育議題的重要。

「生態想想」聯展繪畫動態投影區吸引親子觀眾體驗。(圖取自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官網)
「生態想想」聯展繪畫動態投影區吸引親子觀眾體驗。(圖取自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官網)

本展覽內容思考人類生於自然,以描述、紀錄、研究等方式認識萬物,造就了燦爛的文明與美不勝收的藝術品。然而,在人們享受資源與便利的同時,卻也對地球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因此三個各具特色的館所合作舉辦「生態想想-故宮×台博×蘭博三館聯合特展」,結合多元文物、動物標本與其他藏品,以故宮文物發想設計的多媒體藝術展件進行串連,台博館及蘭博館的標本、文物呼應,展示人類對天地萬物探尋的過程,從傳說轉繪成海中萬物,到工具繪製世界地圖;從天馬行空的海錯奇珍,到肌理斟酌的飛禽走獸,皆記錄了人類探索世界的歷程。希望觀眾能從賞心悅目的文物出發,透過現今科技去認識、欣賞這些一同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

「生態想想」以AR技術進行故宮「坤輿全圖」科學探索。(圖取自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官網)
「生態想想」以AR技術進行故宮「坤輿全圖」科學探索。(圖取自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官網)

展覽媒材除了有新奇的多媒體的藝術展之外,還包含有珍稀的台灣雲豹、石虎、台灣黑熊、儒艮等知名標本也都將出現。蘭博館也搭配展出人類與環境互動產出的具象母題史前遺物金鯉魚與人獸型玦仿品,以及常民生活中有關生態系列的碗盤,也都將出現在展覽中。其中,根據清朝《海錯圖》打造的「海錯奇珍互動劇場」,讓民眾可拿漁火燈在劇場底下互動,見證國寶動起來的瞬間,一旁有真實的生物標本供民眾對照特徵。

「生態想想」即希望人們在體驗生態之美後,能回頭想想該如何保護環境生態。因此本展覽規模特延伸至蘭博大廳,同時也展示出基隆濱海之正濱國小的藝術創作作品,包含立體作品11件及平面作品34件,透過孩子們的視角,以海洋教育的角度重新理解《海錯圖》,並將自己對大海生物的觀察與想像轉換成有趣的作品。

另外也將淨灘採集之海廢,轉化成日式食堂般海廢套餐展出「深海食堂」,並舉辦一系列的生態教育推廣活動,有科學、藝術、肢體、遊戲、親子等等有趣課程,從6月15日起至8月31日止共有19場,帶你吃、帶你玩、帶你動、帶你觀察生態、欣賞藝術創作,相關資訊可從蘭博館官網搜尋,歡迎大、小朋友來館參與,和我們一同來想想生態!

#生態 #博物館 #生態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