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图片] 请介绍一下在不同收入,行业,国家中的生活。请标明是否入籍,以及两种身份下在该国生活中不同的政策以及待遇。
关注者
21,438
被浏览
19,642,083

1,895 个回答

如约开始写社会各个层面,怕有人看不到,所以写在前面,中间是我的口水话,如果不想看的话,可以直接拉到最后介绍部分


以下是口水话部分,需要看介绍部分请拉到最后

人在加拿大打黑工,因此匿了

之所以打黑工是因为在等学签的时候太过于无聊,于是让房东给我找点事情做,于是被介绍去了送外卖,虽然说是送外卖,但是实际上店里很多杂活也需要做,因此第一天的时候就有点不想干了

没想到当天结账带走100多加刀,瞬间觉得有点上头

于是干了下去

到今天为止差不多已经一个月了

最差的一天净入80,最多的一天超200,每天工作短的时候6个小时,长的时候9个小时,工作主要就是开车送外卖,送到门口按个门铃或者打个电话,等客户刷个卡或者拿现金,然后走人,生意不好的时候,杂活就是准备外卖的盒子,倒蘸料,给冰箱里面加饮料,或者进货的时候盘盘东西啥的

听其他的外卖司机说,如果有合法身份,一天超200应该可以是常态

换句话说,我虽然现在没有合法身份,一个月按4周算,一周干5天,算掉我油费的支出,我每个月也能纯入到2000加刀,如果有合法身份了,每天不用cash out而是上了pay roll,那按照我现在的干法应该是能拿到4000刀,合人民币2W多,关键是不用卷,也并不累

当地的生活消费在加拿大算起来并不高,因为我自己做饭,每周的物资采购差不多是40刀,房子是合租,每个月水电气网全包房租每个月450刀,车的保险每个月160刀,电话费35刀,其他就没什么支出了,所以算下来,即便现在是黑工状态,我每个月也能存下来个1000刀

至于之前我在国内干什么的,由于行业比较特殊,圈子小,我这里就不说了,总之是个名声听起来还比较光鲜亮丽的行业

去年年底润出来之后才知道,原来以前公司里的同事,已经有不少在加拿大了,情况都跟我差不多,都是大龄倒读,或者配偶工签,有的在念书,有的跟我一样在打工,有的放不下身份和架子,就靠着以前的积蓄,被动收入以及加拿大给发的奶粉钱每天混着

不过聊过之后发现大家都有两个共通点,一是大家觉得这边活下来是真简单,二是还是希望拿到身份之后回到之前的行业,因为都是干了至少十多年的技术工种,干其他事情总觉得有一种不对口的感觉,所以还是希望回到原来的行业,可惜的是加国这边看中本土的工作经验,再加上我们的资质要被这边认证很麻烦,所以还是只能等到拿到身份再说了


更一下,为了免得引起有人装模作样的误解,特别对于金额进行单位标注,免得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非说我每个星期用40是我故意说成人民币

另外,实际上我在国内的收入比现在打黑工稍高,但是特别卷,经常熬夜,最多的一次连续一个月没有见过太阳,都是晚上上班白天睡,过吸血鬼生活,且即便自己不想搞小圈子,也躲不开很多勾心斗角的事情,因此在去年下半年,因为一次公司动荡之后,毅然决定主动走人。

打黑工虽然才一个月,也见识了不少,过来打工的司机也有卷的,比如会出现挑单(找更有可能拿到更多小费的单子接),跳单(该他送的,嫌单太小而不送),老板不在就偷懒不干活等情况出现,也见过很多年轻的司机来了之后觉得自己堂堂大学生/研究生不屑于干这个一两天就走人等等情况,也见识了当地的无赖流氓是怎么蹭免费的霸王餐的

说实话,我觉得这段经历挺有意思的,因为能见到很多各种各样的人

先说我们这帮司机

我们这帮送餐的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其次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还有本地人

中国人多半是在等身份的,或者有一份全职工作但是觉得比较轻松还想出来多挣点,但是又怕被查到超过工作时间的,很多这类人在拿到身份之后都会第一时间搬去多伦多,温哥华,卡尔加里之类的大城市,流动性很大

印度人,巴基斯坦人也有,这个组合很神奇,我之前以为这两个国家的人见了面会你死我活,结果没想到还挺和谐的

说起印度人,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很懒。有没有?肯定有,包括我在上语言班时候的印度同学,那懒得叫一个异彩纷呈,所以,有些印度司机来了一两天就不来了。但是有没有拼的,也有,说起来我真的佩服,20出头,每天拼了命的特别认真的干活,而且是一板一眼的那种。我问他为啥那么拼,他说他想买房,还想开一个自己的餐厅。

然后还有本地人。

跟我聊得来的那位已经是个老头了,平时工作比较懒散,属于老油子,他就是有更好的工作就去干更好的,没其他选择了就来店里送外卖。他说他当了一辈子司机,挣了钱想休息就休息,没钱了就出来打工。这属于当地很多人的常态了。

再说顾客

比如吃霸王餐的,怎么个吃法呢?他特意在你最忙的时候给你在网上下一个特别大的单子,通常是超过50刀的那种,然后开始掐表,如果30分钟内你没有送到,哪怕超过1分钟,他都会要求免费,如果送到了,他说他没钱,你把外卖带回去吧。

长此以往,这位大哥的地址我们都认识了,也算是服气的。

还有恶意投诉的,说食物里面有头发啥的,我个人觉得是不可能的,毕竟进了店里,不管司机还是厨师都必须要带帽子

我送过的单里,总结出来还是白人的小费率最高,尤其是老年人,非常有礼貌,你让他刷卡他还会主动问你怎么给你加小费,或者先把小费塞你手里。其他的,原住民,黑人,亚裔的小费率都属于很低的那种,甚至有些人几分钱都让你找给他。但是加币里面没有1分的硬币,相当于是你还倒贴个几分钱给他那种。

在送单的时候会见到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喝大了的,姑娘出来拿外卖的时候衣衫不整连RT都在外面触目惊心的挂着;遇到过阿兹海默的老人,送到了之后问我她点了些什么东西,给过一次小费了之后还要再给一次;遇到过自称是市议员,至少他自称如此,没给小费,但是问我收入情况,还带我看他的花园;遇到过一个奇怪的老人,常客,因为门牌号是555且要求很多(不能按门铃,必须先打电话,并且敲后院的门)所以印象特别深刻,某一天突然点了比平时多很多的外卖,我去送的,问她今天是要庆祝吗?她说她要和自己的狗庆祝自己今天结束了自己40年的婚姻;遇到过就在街对面,却非要点外卖,完了还给了17块钱的小费的豪客;遇到过有脸上有眼泪纹身(有兴趣可以去搜一下,关键词泪滴刺青),但是聊天异常开朗的社会大哥,等等等等

总之,我觉得虽然是打黑工,但是也能在里面找到乐趣,见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我预计我的学签这个月底到下个月初的样子就能下来了,但是我觉得我在正式工作之前,还会尽量把这份工作继续打下去,毕竟钱还不错,且有趣。


二更

为了表达我的回答确实没有注水,所以更一下

今天周五,生意奇好,11点开始上班本来应该6点半左右下班的,结果到了8点左右才cash out。

像我们这种送外卖怎么送呢?就是给你个POS机去收钱,收了钱才能给外卖,如果对方给现金,就自己揣身上,等到cash out的时候,如果今天收的现金单比较多,你就把你自己该留的一部分留出来,剩下的交给店里。如果当天的刷卡单比较多,你自己把现金留着,店里还会倒找你钱。

我今天不知道为什么状态火热,卡上刷了18单,小费收了80+。要提醒一句,这个不常见,正常情况下应该是40左右。

小费收到都是自己的,剩下的收入是老板给的油费补助

之后还有两个补助,一个是开门补助,一个是关店补助,如果是紧急叫你过来,还给几块钱的紧急补助,按照这样的算法,最后的balance是-84块多,就是店里给我钱

今天收到的现金+店里补贴给我的84块多,就是我今天的收入

回来数了一下,总共入账160多一点点,算掉今天的油费20,我今天的入账是140。

我再强调一遍,这是今天小费率特别高的情况,一共跑了15趟,送了20单,耗时大约8个半到9个小时。平时一般来说我这种早班一般来说都是上午11点上班到下午6点半左右下班的,正常情况能带回家120到140,再平均每天20的油费,差不多就是净入100-120之间了

有人在评论区提到加拿大冰天雪地的情况我为什么不提,没错,我大温村路烂天冷,去年冬天遭遇极端天气最猛体感温度能到-40,这个月月初甚至都还偶尔飘雪,但是对于我一个送外卖的来讲反而是好事,因为人们在这种情况下更不愿意出门,也更会觉得你辛苦而给小费了。同样我也是考虑到冬天的路况而买的二手四驱SUV,否则车很容易被雪陷住。比如我房东那辆克莱斯勒200,我来了之后语言班没结束,2个月给他挖了8次车,有一次没注意带手套还有轻微冻伤。

另外,也有人提到自己在多伦多或者温哥华的生活压力远大于我提到的内容。我只能说,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城乡结合部有城乡结合部的优势,我选择来这里是为了拿身份的,不是享福的,再过几年我就40了,就这个年龄我在国内就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虽然在国内的收入可以让我饿不死还能天天点外卖,但是我图的并不是这个。

但是话分两头,我确实建议语言不好,动手能力不强,对于大城市的高性价比便利生活(比如外卖,快递,夜宵等)依赖性强,对自己舒适区依赖性强的人不要出来。

举个例子,都觉得出来大house便宜,但是你如果自己不动手,打理这个房子的成本扛得住吗?我们这两天都在自己动手铲草皮,重新撒草籽,一身酸痛,否则请人动辄就是3000加刀起,不光我们自己这样,这边有钱人也这样。

19年我住在美国一个老头家,老头是有自己私人飞机的那种有钱人,80了,得过癌症,一样的天天带着我在草里爬,从他那儿我学会的除草,种花,换轮胎,跳电等等,这些技能到了如今我来加拿大的时候几乎全用上了,我自己车的反光镜调节,电瓶,都是自己动手换的,空调不工作了,自己借的工具来测的保险丝,10多块钱搞定,如果我开去车行,光是找保险丝的检查,至少也要几十块吧。

铲掉全部草皮,装袋发酵,所有的草,不管杂草野草都闷死了之后再把土全部铺回来,下周又是大工程

所以,希望各位客观公正的看待我的这个回答,这个回答我暂时也不更了,未来如果生活发生重大的改变的话,或许会再回来写一写。


没想到今天学签就下来了,5月3日正式递交的,今天是5月30,比想象中的快。

我顺便说一下我本身的情况吧

我以前在国内是搞民航的,某公司的飞行教员,后来因为某些原因不飞航班了,只带模拟机。这也是我保持匿名的原因。

我上文中提到的以前的同事,不管是在吃老本的也好,当收银员的也好,以前他们也都是飞行员,很多都是跟我差不多同年进入的航空公司。

所以我不客气的跟评论区有些人说一句,我确实比你们见得多。

为什么要出来呢?

我10年到的美国学飞行,如今回想起来,那个时候虽然很穷,压力也大(因为会面对停飞),但是那是我们自己生涯中飞的最快乐的时光。

1年之后回国,以为自己会成为民航飞行员之后就光鲜了,结果遭遇的事情能够写一本书。

当时我们以为那就是最遭的时候,没想到那居然还是挺不错的时候。

所以偏个题,东航的事情,我们心里都有数了。

过去几年一直在带学员,从我手上飞完模拟机的学生们两年多了,每个月到手说出来你都不敢信,2700。

是的,我说的是人民币。

他们出去说自己是飞行员,人家都不信。

最近民航被放入特困行业的事情大家都应该知道了吧?3500亿救民航的事情,以及每天保底4800班随即被叫停的事情,也上了新闻了。

我当然情况好很多,但是你要说大富大贵,那也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上文里提到,我在国内的收入实际上要比我在加拿大拿的多。

看到那些号称年薪百万的50多岁的老教员,老机长在办公室里,被那些30多40岁靠裙带关系上来的领导骂的战战兢兢的时候,我就知道,这绝对不是我追求的生活。

我联系过很多其他国家的公司,包括公务机公司,谈的时候都没问题,提交资料一交到中国护照,就没信儿了。

原因大家都知道。

所以对我来说,身份比执照重要。

这也是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拿到护照,把我美国的FAA执照转到加拿大,投简历,拿签注,航空公司也好,航校也好,模拟机培训中心也好,我都能干。因为我知道我这个行业和其他国家的行业区别有多大。

对我来说,一步一步走踏实,未来是有望的。

很多评论区提到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提到有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多么艰难什么的,对我一个已经在CAAC熬了10多年的人来说,不值一提。


昨天生意惨淡,到手115一点点,算掉油费-20,就是100都不到

自从俄乌冲突以来,加拿大的油费已经逆天了,这两天温尼伯的油价涨到了1.97每升,算成人民币差不多就破10了

我的车是一辆讴歌,开的时候必须要很小心,基本上就是一上40就把巡航打开,用电脑来控油,每天上班之前都是轻载,+20块钱再去上班,这样车比较轻载,发动机负荷小,更省油。像我这样开车的也算是职业病了,不过确实如果再这么涨下去,每天20块钱的油费顶不住了

昨天本来不该上班的,预约了体检,但是另外一个老哥突然走人了,说是要去蘑菇厂上班了,之前一直是在等空缺,现在有了,不来了,老板一直给我打电话说能不能帮帮忙,顶一下,所以最后体检完了之后还是去了,没想到这么不划算

我之前跟那老哥聊过,我说不是听说蘑菇厂很累,而且工资只给最低吗?

他说是很累,但是自己也还干得动。最低工资是指你上班摸鱼的情况下,每个小时都会给你一个采集量的标准,你达不到这个采集量,就给你最低工资,你如果采的比这个标准量高,就按照你的重量来算钱,他自己的老乡去年在厂里面薅蘑菇薅出来6W加币,他很心动,准备去试试。


今天拿到SIN了。

简单说来,就是社保号。

网上在政府官网填好信息,说是两个工作日内回信儿,结果第二天就有工作人员给我打过来了,约好了时间地点,直接去就行。

我的预约时间是早上9点,8点20起床,觉得时间绰绰有余,没想到碰上了上班高峰,到门口8点58分,几乎迟到。

办事的地方叫Services Canada,所有的护照,社保号啥的都在这个地方办,没想到的是竟然是租的商场的一个角落,看上去还管的蛮严格的,要求带口罩,还不准人在门口闲晃。

办完事,9点11。

快得有点夸张了。

我可是花了2块5买了一个小时的停车时间啊……

具体流程就是,保安看你的预约,然后让你进去坐着等,我刚屁股还没坐稳,里面工作人员就叫我进去办事了,基本上相当于我自己做了个下蹲。

进去之后,办事的人先给你看你的权益,说我们会保护你的隐私啥的,你的权力有哪些等等,然后拿着你的护照开始问问题,叫啥,什么时候出生,父母的名字什么的,然后去打印一张单子,你的SIN就在上面,之后告诉你,你现在在加拿大工作的权力等同于加拿大人了,你现在受到这边工作相关法律保护什么的,总之就是告诉你,至少从法律上来讲,你绝对不是二等公民。

换句话说,我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找工作了,每周20个小时。每年可以享受到退税之类的福利。具体还有啥功效我还没彻底弄明白,未来再说吧。

另外一个事情,我的室友在挂了3次路考之后,终于在昨天考完驾照了。

都说在这边拿到驾照的喜悦比拿到PR还强烈,确实是这样,因为你不管有没有PR,你的生活方式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是拿到驾照之后你就可以随时自己出门,你的活动范围会变得很大,比起坐公交车来,不要方便太多。

但是这边的驾照很难考,曼省来说,人均路考4次。

我自己考了两次。

我知道的最猛的,考了13次。

为什么这么难考,主要还是和驾驶习惯有关系。

虽然法律法规非常相似,但是驾驶习惯可谓天差地远。

我在第一次考试之前专门找了个教练练了一下,要知道我自己也是10多年驾龄了,除了中国之外,在很多国家都开过车,连右盘也能驾驭,照理来说感觉是没问题的。

结果上车之后,教练直接说,你控车没问题,但是你不会开车。

我一下就懵了。

然后教练才给我讲这边的开车习惯是怎么样的,比如在没有左转专用灯的时候如何去建立(establish),每次变道要做SMMS(Signal,Mirror,Mirror,Shoulder Check),在车流量大的时候,怎么把道路让出来让其他能通行的车先走之类的。这些东西在国内我连听都没听过。

正因为有了这些习惯,像多伦多这种地方我不清楚,但是在温尼伯这边所有的车都很快,大家都比较照顾其他人的驾驶感受,绝大部分情况下你打了灯,其他的车都会给你留出车位来,绝对不会有加塞的现象。

总之,一旦你习惯了这边的驾驶方式,你至少不会觉得开车闹心。

拿到驾照之后,你的驾照需要每年续,这个是要收钱的。

驾照有个评分系统,也就是类似于国内的扣分。如果你的分数是正的,每年你的驾照会打折,如果你的分数是负分,你的驾照会有惩罚性的收费。相当于政府一边鼓励你好好开车,一边顺便利用不好好开车的人的驾驶习惯来给自己创汇。

我现在有一个违章,是-2分,那明年我去续驾照的时候,我就需要给我的驾照交200。

血亏。

除了驾照之外,你还需要办保险。

从车险这里也能看出来加拿大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属性。

在曼省,车险是政府(MPI)管的,车险很贵,我的车每个月交160左右。

车险也和你的驾照分数挂钩,有打折或者惩罚性的加价。

但是有一点好的是啥呢,这个车险是每年MPI预估的一个总值分摊到每个车主的头上,打个比方,我今年预估一年下来整个曼省有1W起事故,需要赔1000W,那这1000W就根据每个司机购买保险的不同来分摊到每个司机的头上。

但是到了年底一结算,可能今年这个资金只用了800W,剩下的200W的也会根据每个司机购买的保险的比例退回到每个司机头上。

像我已经去了多伦多的前室友,去年就退了差不多2000多刀的保险。这样算下来,他一年的保险就不算贵了。

今天就更到这里吧。


有人问租房和网约车的经验

首先说租房,我在温尼伯,比较多的发布信息在58温尼伯上面有

还有这边的kijiji.ca,类似于国内的赶集网之类的东西,找工作,二手买卖,房屋租售上面都有

我租的房子很便宜,是因为刚好有个朋友的朋友要退租,他第一天走,我第二天就刚好搬进来了,房东也是个比较好说话的年轻人,所以我的租房经历不具有普适性,只能参考

不过很多人是在网上找到房源了之后,再过来骑驴找马,加入二手群之类的,再换便宜的房子

这边租房要嘛是公寓自己住,要嘛是租house的一个房间和人合租,两者各有各的好处

公寓嘛,私密性强,好点的公寓里面健身房啥的都有,进出有门禁

缺点是贵,一半房租没有下1000的,另外很多公寓没有家具,水电气网这四样包几样也难说,而且室内停车场可能要另外加钱

house就是便宜,像我这房租450水电气网全包的,花点时间找找肯定能找到,车就只能停路边免费的了

网约车我没跑过

但是前两天跑了Instacart

就是国内的跑腿代买,京东到家这种

因为我有学签了,每周有2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因此可以注册uber或者instacart这种自雇性质的工作

因为性质相同,所以我就合在一起讲了

我跑instacart只跑了一周多一点,每天早上起来之后出去跑一两单,时间比较灵活,也比较省车省油,但是因为现在没什么经济压力,所以并不积极,主要是为了奖励去的,跑完了奖励就懈怠了

之所以不太积极,主要是因为这边商场太大,帮人代购小商场买个药啥的都还好说,但是帮人采购那真是B了狗了

大米面粉矿泉水啥的都好说

最讨厌的就是某种酱料,某个牌子的罐头啥的,这东西你要是不经常逛商场,根本就找不到在哪儿

我第一单跑下来,20多个东西,花了2个多小时,在超市里面跑的跟狗一样

后来慢慢熟悉了,也要花40分钟到1小时左右

报酬还行,一单下来20左右,东西多的可以到30

我问了一下我们店里的其他driver,大部分都说不适合自己,但是有人说自己女儿干这个挺得心应手的,没事就出去跑,也挺能挣钱

另外一个我不怎么跑的原因,是因为年底需要报税

我对报税不熟悉,所以想了想,还是就干已经熟悉的工种吧

如果有人想干这个,记得注册的时候填我的介绍码,没记错的话,你跑完前8单能拿到450的补助,我可以拿到350

WIND1DC155

至于Uber什么的,由于加拿大没有lyft,所以属于uber一家独大,但是感觉好像整个网约车市场,还有出租车市场都是被印度人独霸了,这一点我没什么发言权,有经验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

另外,看了一遍自己写的东西,觉得写的太松散,有空的时候再来按照吃喝住行等等各个方面来整理吧

今天就先更到这里


坚持记了一个月的帐,用的flowus,但是截图截不全,到后天为止,刚好一个月,不算那个临时被叫去帮忙跑一两单收工的那个“emergency call”的话,全月上班22天,但是明天我约了朋友出去郊游烧烤划船游泳啥的,肯定是不上班了,后天保守点算100块钱的收入,差不多一个月纯收入算掉油费就是2200刀左右,结论在图片右下角

再强调一次,夏天天气一好,店里生意就不好,起伏也很大,有些人觉得你风和日丽不够辛苦,也不给小费,大概也就这么多了,等到天气转凉了,收入应该能多点

有两个比较好的事情,油价降回1.86了,目测应该还会继续降,这样到手的钱会多一些

另外,升级了,怎么说呢,算是车队经理吧,不过只是个说来好听的虚职,并不涨钱,只是我能给其他司机发单子,统筹安排工作什么的了

由于拿到了学签,可以明目张胆的打工了,在考虑交税的事情,交税说明你对国家有贡献,在申请移民的时候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到手的收入会变少,不过一年只要在3W以下,第二年会把税都退给你,所以,最近开始跟老板商量把我放上pay roll的事情,但是对这一块完全不懂,估计还得找个专业的会计商量一下


8月11号更一下吧

我阳了

事情要从前两天说起,您就当看故事

首先,那天晚上我晚班,要上到一点钟

到了晚上10点左右,进入宵夜时间,就开始特别忙,基本上进入了F1赛车模式,停到店门口,经理塞进包裹和小票就跟你喊gogogo

我当时接到一个单子,也没仔细看,反正跟着店家的APP导航开

那单很远,来回加起来在10公里以上,按照我们村的体量来说,就算不出城,也在城边了

然后我越开就觉得周围越黑,中间还经过了一个旷野之间的大房子,修得还挺体面的,当时也没在意,反正导航显示还有1分多钟,总之就是绕上了一条漆黑的小路

但是我越开越觉得不对劲,于是把那个单子拿出来看了一眼,先看到上面写的是apartment,我左右环顾了一下,周围怎么看都不像是有apartment的样子,再仔细一看地址,上面写了个Funeral House. 殡仪馆

我一下反应过来了,我这条小路两边,都是坟

虽然没有那种突然一下汗毛倒竖的感觉,但是渗人的感觉还是有的,所以肯定是不会再继续往里面开了,当时觉得又害怕又好笑,想拍张照片纪念一下,想了想,又给揣了回去,谁知道到时候拍出来什么东西呢

于是回到刚刚那个灯火通明的大建筑,果然是个殡仪馆,里面有一家人在跟遗体告别,正常交接完事儿

关键在于我在人家刷卡的时候指着刷卡机小费那一栏习惯性的说了一句,这是小费选项

说完我就后悔了,毕竟人家是在开追悼会,我他妈的还找人家要什么小费啊

结果人家真给了我5刀

回去跟其他人说了一遍这个事情,其他人都把这事儿当故事听

第二天,没事

第三天,突然晚上的时候觉得说话嗓子哑了

第四天,脑子觉得木木的,鼻子里面出热气,于是打电话请假,老板说,哎呀,人手不够,你再坚持一下,过了高峰你提前下班行不行?

于是我还真的就去了

去了之后其他人看我脸色不好,问我咋回事,我说我好像感冒了,不知道是不是得了

有其他司机马上从车里拿了一盒自己领的试剂给我,让我测,于是我咬紧牙关硬是把自己捅了一次

检查出来,阴性

然后就到了晚上,觉得脑子木木的感觉愈发强烈,喘气的时候觉得鼻子里面有团火,使劲儿灌水就是不想上厕所,身上肌肉只要保持一个姿势坐着或者躺着,只要不是完全放松一会儿就开始疼,并且伴随有咳嗽,低烧的现象

室友问我会不会是感染了,我给他们看试剂盒,说应该没问题,但是以防万一,我还是少出来,咱们还是保持点距离

然后晚上睡觉的时候,鼻子那个灼烧的感觉特别明显,已经到了痛的程度,所以只有不断的起来喝水,吃维生素,泡菊花+金银花+蜂蜜+盐

睡不着就躺着看奈飞,熬到估计4点左右,终于睡着了

早上起来,一身大汗,但是感觉人还是轻松了不少,比昨天强多了,但是还是伴随有咳嗽,偶尔会突然一下觉得出热气

为了以防万一,我又用试剂盒给自己测了一下

完犊子,阳了

在室友群里面跟其他人打了个招呼,室友今天也陆续去领试剂去了,我自己开始闭关

打一整天游戏的快乐你简直想象不到!

最大的感触是自己突然在家里就跟皇上一样,不断有室友嘘寒问暖问我缺啥,生活用品和我点的外卖都给我送到门口,整个二楼的洗手间留给我一个人用,甚至楼下的老哥还主动给我切了半个西瓜,让我下火,总之,只要我别出去溜达,我要干啥都行

以至于我在考虑,我要不要一直假装自己这么阳下去

但是回想起来,我之所以阳了,难不成就是因为我当时有点撞邪的那个意思?


忘了更了

第六天,转阴了

其实第五天就已经转阴了,为了以防万一,把自己关刀了第六天,然后重新测了两次,一次捅鼻子一次捅喉咙,都是阴性的,于是自我解封

加拿大这边躺平政策基本上都是这样,你不用去医院,你要想去也可以,但是没啥用,因为去了之后也就是给你开点泰诺啥的让你自己回去吃,然后让你自己自觉隔离,少在医院里面到处流窜,免得感染过来看其他病的人

确认阳了之后第二天是最难受的,尤其是到了晚上,睡觉都会咳醒,听一个西班牙那边有经验的朋友推荐,就是西柚汁+苏打水,真管用

阳了之后为了不影响其他人,我就没办法用厨房了,所以每天只能外卖,作为一个送外卖的,我肯定不好意思只点外卖不给小费,这样一来,一顿饭就要去掉20多30刀,天天这么吃下来还是有点肉痛的

于是今天开始上班了

其他并没有什么变化,一切照旧

只是之前说好的从各个方面来写加拿大的情况没有更

怪我打游戏打飘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定要找点事情做,不然以我对自己的了解,肯定是不眠不休打游戏


2022年11月26日更

好久没更了,我都忘了自己写到哪儿了

最近大概的情况是在上课,下午上班,晚上做作业

上班的工作是学校帮忙找的,不得不说为了让我们移民,学校真是操碎了心

现实组织了一场招聘会,大大小小来了30多家公司,面试之前学校还给我们改简历啥的,再给我们打印出来让我们去投

我也去投了,目的倒不是为了挣钱,而是现在工作的时间可以抵扣最后毕业之前实习的时间,另外能够用这些Entries Jobs来积累这边的工作经验

我自己投了物流公司,公交公司和一个大集团

第一个回信的是大集团,问我能接受什么排班,我说我现在上学,只能兼职或者下午开始的全职,然后就渺无音讯了

第二个是公交公司,接到电话我还挺高兴的,觉得能当公务员了(是的,这边公交车司机是公务员),结果要求我全职且全天待命,我说我干不了算了

最后一个是物流公司,说招叉车司机,我寻思叉车我也没开过,有个免费的叉车执照那我去试试也行,结果面上了

面上了之后,先让我去拿资质,什么危险品啊,什么工作场所危害信息系统什么的

危险品这个玩意儿我大概知道点,毕竟以前在国内飞的时候隔年就要学一次,因此深知其中的难度,于是乎我花了两天的时间老老实实的把整个TDG课件给看了一遍,在房间里面不动如山,光笔记就写了55页,结果考试的时候发现异常简单,一共就十多道题,而且考不过可以重考,做错的地方还能给你说答案,算是白瞎了

这里说一下去了之后的工作情况

第一天去就培训,就算你开始上班了,所以算是带薪培训,薪资是15.55一个小时,属于入门级,如果干满三个月,会涨到17块6毛多,具体我忘了

结果第一天培训就干了11个多小时……

在我们要走之前我问给我们培训的老大爷我们需要打卡吗?老大爷说,你们不用管,我下班的时候再给你们打开,你们能多挣点

所以第一天就拿了3个多小时的加班工资,这边加班工资是正常工资的1.5倍

当时我们一共六个人,2个本地白人,4个印度人,加我一个中国人

培训就是先上课,然后马上考试,考完之后马上对答案,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因为每个人的英语水平不一样,所以有的人的卷子做的实际上并不算好(包括其中一个白人),但是老大爷说:因为我年纪大了,所以说的英语可能和你们说的不一样,所以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原谅我没有表达清楚

相当贴心了

培训内容一来就是讲你的行为规范,比如,什么叫做骚扰,遇到骚扰之后你应该怎么做,流程是什么,找哪个部门反应,反应完了之后怎么去follow up等等,反正就是把你的权利,每个职务的边界都讲的特别清楚

我第一次知道,这边如果有人在工作场合,即便是领导把下属骂哭了,也属于违法

你出现了任何工作不顺心,不愿意和某个人工作,都可以申请调查,调查初期是通过你的直属上司,如果对调查结果不满意,可以继续上报,公司董事会的成员就必须介入,如果董事会成员的调查结果你还是不满意,你还可以找政府的劳动部门反应,还留下了劳动部门的联系方式

总之就是把规矩跟你说的很清楚,反正我在国内工作那么多年,什么行为是合理的,什么行为是不合理的,如果要反应点啥事情该找公司哪个部门,或者该找政府的哪个部门我是不知道的,所以第一天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

深刻归深刻,上班真的是累

第一天上班,递给我一把扫码枪,教我怎么扫码,怎么称货,反正就是各种快递包裹

第二天,让我分拣,乱七八糟一大堆快递,要发到各个不同的城市,去每个城市的包裹要放在不同的区域,我一个老外,我驮马哪儿知道这些妖魔鬼怪的城市都在哪儿?而且有的地方起名还特别像,什么swan lake, swan river, swan什么玩意儿,完全是懵逼

第三天,我忍不住了,我去问我啥时候能开始学叉车啊,领导说,你们现在工作小时不够,必须先干docker

我问了另外一个领导,我说你从入职到开叉车用了多长时间?

他说:两年……

我去……

加拿大这边都是这样,什么事情都要从最底层做起,然后再慢慢爬

比如我在招聘会的时候看到有鹅厂的点

所谓的鹅厂,就是加拿大鹅

我说你们招什么职位?

他们说,我们招踩缝纫机的

我说就没有和物流相关的吗?

他说有啊,除非是真的缺相关职位的人,否则我们这边不管你干什么,进了鹅厂就先踩半年缝纫机再说……

所以我现在每天在仓库上班,干的就全是体力活,抱着快递走来走去,摆箱,打包什么的,快递里面啥玩意儿都有,上到马斯克的星链,下到婴儿纸尿裤都得扛

虽然说理论上每次上班都是6个小时,但是他要求的是从下午3点开始上班,我12点放学之后就没地方去了,所以每次就提前上班,有的时候能搞到晚上9点才回家,除了中间零敲碎打加起来30分钟的休息时间之外,其他时间都在走

而且上班的时候为了安全必须穿一个stell-toe的鞋子,就是里面是不锈钢保护脚趾的靴子

你要说这鞋子有多舒服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虽然我垫了鞋垫,但是到了周三周四的时候脚都会开始肿

毕竟岁数大了,这么大强度的工作还是有点受不了

开始慎重考虑找其他工作了

背景

个人本身是民航系统的,飞了十多年,接触的越多,越觉得民航圈子小,且行业逐渐式微

在某公司当模拟机教员的时候,由于某些领导关系的骚操作,导致我们全部教员的资质被暂停,我个人预计恢复遥遥无期,于是决定润了

和网上很多换执照找工作再移民的路子不同,我个人认为身份比飞行执照重要,一来直接换执照在国外飞门槛太高,有很多行政方面的困难,路子太窄,二来是如果没有身份的话,等到自己的工签之类的一旦出了问题,不光是会失业,还会再次被打回原形,而且回国之后的处境会更被动

到了加拿大之后才发现,以前的同事已经有7 8个人在这边了,从副驾驶到教员一应俱全,只不过大家不在同一个城市,只是在网上互通有无而已

简单自我介绍之后,开始说正题

物价

先说明,我这温尼伯没有大统华,对于中国人来说便利程度肯定是不如多伦多温哥华的,所以以下内容只涉及到本地超市

吃的东西,除非是需要去中国超市买特定的食物,否则基本上都是几个大超市,包括且不限于superstore,freshco, co-op, sobeys, 沃尔玛

当然还有会员店里面,比如costco,比较适合人多的家庭采购

以上这些超市,物价都是可以随时去官网查的,比较简单透明,而且各个超市搞活动的时候打折力度都很大,基本上就是几个超市轮着来,你要是有闲工夫想搞持家有道,完全可以在买东西的时候把各个超市的物价看清楚了之后再去采购

上文说过这些超市基本上是轮番打折的,具体打折信息可以下一个软件叫做flipp,上面会汇总各个超市打折的信息

各个超市都有推出自己的会员积分,那确实是好用,实打实可以换钱的

尤其是像co-op这种超市,你积分之后每年会给你寄支票,是实打实的钱

我个人生活的比较糙,所以在吃上面的支出真不多,我一个人每周去超市基本上花费的费用是40-60加币,足够了,另外,这边的食品原材料属于生活必需品,购买的时候不用交税,但是如果你要买被人加工过的食材,那税就属于必不可少了,所以,你如果只是买肉,买菜,买水果,买主食,都不用交税,但是如果你买腌肉,买沙拉,买切好的菠萝什么的,那就要交税了

顺便一说,冰淇淋和咖啡豆或者粉也算是生活必须品,不需要交税

主食方面,大米什么的还是随处可见的,包括了中国米,印度米,泰国米等等,喜欢吃米饭的朋友们在这一块不会产生什么问题

喜欢吃面当主食的,问题也不大,但是成本会更高

大家可以自己按照汇率来计算

我个人也喜欢吃面,解决的方法是买意面,但是按照中国面的方式烹饪,这是跟我以前的室友学的,好处是一来便宜,二来意面放久了也不会糊,三来里面炭水相比挂面要更少,略微健康一点,意面便宜到什么程度呢?三块多能买两公斤,是上图中山东拉面的一半,且不收税

蔬果方面,基本没有反季蔬果,相对来说价格略贵,浮动也很大

拿西瓜举例,最便宜的时候卖到3块多,这两天基本上是5-6块,贵的时候能到8块

买蔬果的时候需要看清楚单位到底是按照磅卖还是按个数卖,比如下图

数字/1ea的就是按照个数卖的,下面有数字/lb的就是按照重量卖的

再说肉

除了超市之外,加拿大其实还有肉铺,个人经验是会比超市稍微便宜一点,但是缺点是只能买肉什么的

至于超市里面的价格,同上,可以自己在网上查

另外,有一些中国人比较喜欢吃但是老外不怎么吃的韭菜之类的东西,有的东西是可以在超市里面买到的,比如饺子,豆豉鲮鱼,咸鸭蛋,某些调料,康师傅方便面什么的,大型超市一般来说问题不大,但是类似于韭菜,皮蛋之类的东西,就只能去中国超市了,由于这类超市一般没有官网只有脸书,我就不具体跟大家翻了

至于如果有人希望过的非常讲究,需要去有机超市买蔬菜的,那就是我知识的盲区了,我自己也就去过一次,啥也没买,所以没办法给各位提供这方面的信息,我只能说那玩意儿如果要说价格,可以贵到没边

租房

对于新移民来说,刚开始的时候应该都是租房子的,租房很多人一开始会选择公寓,认为比较便宜,实际上不是的,其实合租才是最便宜的,所以有很多新移民在住了一段时间公寓之后会选择搬出来去和人合租一个house

租房首先要看地段和周围环境,市中心乌烟瘴气我是肯定不去的,治安方面必须要考虑,要不没事砸你个车窗什么的,就算是有保险给你赔,一两个月来一次你也受不了

位置方面,你可以在谷歌地图上看一下周围有些什么设施,治安呢,你可以搜crime map,数据提供与这边的警察局,你可以看到某一个区域每个月发生的违法犯罪案件的数量和性质,温尼伯是加拿大犯罪率最高的城市,但是一般来说暴力犯罪其实还是不多,大多是小偷小摸,或者恶意破坏

比如我住的区域,2022年到目前为止有209起犯罪,其中199是非暴力犯罪,9起暴力犯罪,1起交通犯罪,我所在的地方颜色还算略红,所以总体来讲问题还是不大

另外说一下公寓和house的优缺点

House的话,好处是所有费用,水电气暖网停车费全部给你包完,坏处是你就得给人分享厨房,这一点在上课的时候会很麻烦,因为都在上网课,中午吃饭时间就只有一个小时,所以大家都在扎堆做饭。另外,有的房间还需要共享洗手间,所以还涉及到室友的素质问题,我顺便吐个槽,我现在就面临这个问题,我和隔壁的大哥共用一个洗手间,那洗手间真的是绝了个屁了,他还带个女儿,岁数也挺大了,为了省钱两个人就挤在一个次卧里面就是不住主卧,也不送女儿上学,小姑娘见了人从来不打招呼,天天捧着个iPad在客厅功放。你要说他没钱吧,自己买自己玩儿的东西可劲儿造,几百上千眉头都不眨一下,你要说他有钱吧,该花的钱一样不花,喜欢各种白嫖以及收益最大化,说糙一点就是买个螺纹套都恨不得反着带。照理来说带着个女孩子生活应该讲究点吧?并不是,平时自己大门就敞开着,完全不在乎隐私,马桶脏得那简直是惨不忍睹,我之前每隔几个星期还刷一边,坚持不到4 5天那个圈又黄了,所以我现在也摆烂了,爱鸡毛咋地就咋地吧,我一个糙老爷们儿也耗得起

说远了,说回来,House的话还有一个好处,一般来说互相之间会有个照应,会跟你分享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我自己的驾照就是房东带着我去办的,如果不是他的话我可能得跑好几趟才能把东西凑齐,包括我现在打工的地方也是房东给我介绍的,我新冠的时候也多亏了我室友天天给我递吃的,帮我买东西之类的

至于公寓,价格就比较高了,一般来说在温尼伯,公寓差不多都是1000起跳,这算是比较老的,有的老到连门禁的那个按钮都没有,需要用钥匙开门,至于好点的那种,有的公寓里面就有健身房,我见过最好的那种里面除了健身房之外还有个小的公区什么的,估计是设计出来给租客们看比赛用的

公寓的花费也有讲究,除了基本的房租之外,水电气暖网停车费都可能需要另交,注意,是可能,不是肯定,有的公寓是把所有费用含在房租里面的,有的就则只包括一部分,这个在签租房合同的时候需要留意

另外,有的新移民来的时候还没有当地的银行卡,有的公寓还不支持现金或者信用卡的付款,因此在交房租的时候还需要去办支票,大概就是用现金在邮局或者银行之类的地方花钱买一张等额的支票,中间是有手续费的,我所知道的最便宜的应该就是Canada Post了

House和公寓还有一个区别,就是家具,这一点和房东是哪里人也有关系,一般来说如果房东是中国人的话,家具什么的都是有的,如果是老外,House里面可能会有,但是公寓里面除了灶台和冰箱空调之外,其他东西是大概率没有的,都需要自己购买,搬走的时候再自己扛走

租房的信息可以在网上看,但是公寓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固定,House的话,价格弹性很大可以自己谈,新移民不建议找华人聚集区住,一来是华人聚集区虽然周边环境都还不错,且治安良好,但是价格相对也会变高,另外长期在华人聚集区生活,会产生依赖感,能说中文的时候肯定是不会说英文的,做事什么的也会按照华人的方式去做,虽然对于生活是便利的,但是对于融入当地社会其实是不利的,总不可能一辈子呆在华人区吧?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并不住在华人区的中国房东。我现在大概就是这样的,周边步行5分钟就有大型超市,生活补给没有问题,房东是华人,讲价讲到一个房间只需要450一个月,对于我来说生活上开销不大

如果涉及到买房,这个里面学问就大了,应该是需要咨询正规的持牌中介的,这一块我只简单的说一下,可能有说的不对的地方,各位请只作为参考,别当真

很多人在拿到身份之前就想买房,好处是对于移民来说是加分项,移民官会考虑到你已经买了房,所以判断你是存心留在本地的,坏处是在拿到身份之前,你的信用积分不够,很难从银行贷款,只能去找信贷社,首付也会很高,但是首付和利率好像都可以谈

而拿到身份之后再买房的话,就可以找银行贷款了,但你的月供是和收入挂钩的,不能超过你月收入的多少百分比(忘了,我房东是地产顾问,跟我提过一嘴),但是对于新移民来说,一切都是从头开始,刚开始的时候你的收入并不高,甚至对比国内会产生收入降级,那么这条规则就会限制你的月供,提高你的首付比例,但是如果你本身收入就不错,工作也比较稳定,信用记录良好,没记错的话,你的首付可以低到5%

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是买House还是买公寓了

不少新移民会偏向于买House,因为多的房间可以租出去,产生的房租就可以把房贷抹平,甚至还能赚一点,比如我房东就是这样操作的,他每个月房子的定向支出大概是2000左右,租出去的租金完全可以把他房子的支出抹平了。但是House需要自己动手维护,包括自己家门口的草坪,要是你长时间不打理,你的邻居会打311投诉,然后市政的人会欢天喜地的来给你把草坪理得跟狗啃过一样,再给你寄一张虽然说不上是天价,但是肯定是溢价的账单

如果你周围的邻居都相当佛系,没人管你,直到你门口都长树了,那完犊子了,恭喜你,这棵树是国家的,只要长出来了你就不能随便挪它,要是哪怕这树的树枝怼了你家玻璃,树根拱了你家地基,你要动他都得去申请

至于冬天扫雪什么的,家常便饭,你要是不扫雪,最后被踩成冰了,如果有人在你家门口摔一跤,那恭喜他,他下半辈子有着落了,动不动他就可以头疼脑热尾椎骨疼,你就把他养着吧

公寓则是有一个比较私密的空间,你不用操心房屋的维护,更不用冰天雪地出门扫雪,家里东西坏了有专人给你服务,但是这都是建立在你按时交管理费的基础上

而公寓的管理费,会随着公寓的老化逐渐上涨

换句话说,你可以买个公寓租出去,但是你的租金很难涨的过管理费

那你这么一想,不管是House还是公寓,你都需要每年交税,税费每年浮动不大,和楼市也挂钩,但是管理费则每年上涨,你买个House交个税你是在给自己交,但是你买公寓除了税之外,管理费是在给物业公司交,外加你还没有地皮

我不是说买公寓就一定亏,但是这对于投资者对于当地房地产的了解程度是挂钩的,所以除非你特别有钱,或者眼光特别好,否则就老老实实的买个House吧

另外,顺口说一句,有些公寓的定位是老年公寓,入住有年龄限制,房租特别便宜,特点是全部都有无障碍通道什么的,有的里面会常驻一名护士

这两年加拿大房子总体价格在跌,主要是加息了,所以很多人都在出手自己的闲置房产,而且很多省为了打击炒房不住的问题,还会对空置的房子征收空置税,如果没房想买房,现在可能是个很好的机会

今天没时间了,先更到这里

交通

先说交通状况吧,每个省交通状况不一样,我这个曼省很烂,我反正是服了的

烂到什么程度呢?总结一下车上损耗最大的部分是减震。大概就是这个程度吧

出行方式和国内没什么区别,走路,骑车,公交,打车,开车

走路,也就夏天能走走,到了冬天基本上就歇菜了

骑车,冬天得上雪胎,而且据说车很容易被偷,毕竟这边的自行车非常的不便宜,至于摩托,每年正常的骑行时间是5月1日到9月30日,其他时间一旦开始下雪就不让骑了

另外,骑摩托车的话,如果排量大于50CC或者高于50Km/h,就需要重新考执照了。路过一次摩托车驾校,一帮彪形大汉骑着各种飞车党标配在进行很蠢的那种训练,绕桩啊,停车啊什么的,反正反差感相当强烈

公交,看情况,一般来说公交都有GPS,能够实时追踪并且给你一个大概准确的到站时间,夏天无所谓,冬天你就卡点去车站吧,否则能给你冻死。路线的话只要不去市中心一切好说,如果要去市中心,或者去学校的话,基本上也是没座位的。不用公交卡坐车一次三块一,换成人民币都15块多了,用公交卡的话是按月,按季度交钱,具体我唯一知道的就是两个月是78

公交车效率比较低,而且社会成分比较复杂,我们开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坐公交尽量呆在前面,身上别带值钱的东西,所以虽然我没坐过公交,但是具体情况也能想象个大概了

打车,我们省没Lyft,那就只能优步和出租车公司了,这边类似优步之类的公司听说有很多限制,据说是政府为了保护当地企业给了他们不少苛刻的条件。加拿大政府净干这种事,为了怕温尼伯所有的亚洲超市一夜倒闭,所以至今我们这边还没有大统华

然后就是开车了,开车的执照是个很大的问题,毕竟在这个省,人均路考次数是4次。中间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把你挂掉

比如我第一次路考的时候,已经到了最后一个红绿灯了,那考官说,嗯,开的还不错,考第几次了?

我没过脑子,说第一次考

说完我就后悔了

果然,就在那个路口,说绿灯亮了我左转加速太慢,会影响对面直行车的安全,挂了

我TM能说什么呢

以至于我第二次路考的时候疯狂暗示考官,一路话痨,哎呀你看,我上次就在这儿犯了个错误扣了一分,哎呀,我上次就在这个路口被挂的,深怕又被挂了,所以第二次才顺利通过

关键是,如果你挂一次,重新预约很麻烦,挂了之后要等一个月才能重新参加,你去预约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这就是国外的12306,根本抢不到

除此以外,车辆持有成本还很高,主要是保险。你观察加拿大各个省你就会发现,人口越多的地方保险越便宜,人口越少的保险就越贵。因为加拿大太大了,保险的服务范围要覆盖所有的地方,就需要钱,这个钱就是平摊在每个人头上的

我的车一个月150左右,一年下来1800,将近小1W人民币,这对国内开车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天价

唯一的好处,就是动不动就给你车辆报废,给你重新去买,还包括了正常损耗换零件什么的很便宜,比如一块挡风玻璃,你随便找个修理店,他给你办手续,200块钱你就能把你挡风玻璃全换成新的了,因为他们认为挡风玻璃花了是正常损耗

最近买车是个很大的问题

又是打仗,又是芯片短缺,新车供不应求,二手车也跟着涨

我的房东刚订了一辆起亚的混动,交了定金直接说你等到明年开春吧

至于那种3年以内的准新车,由于是现车,卖的比新车还贵

比如这款2022年的大切,入门版新车5.25W

再看这辆2021年5000公里的大切

你能理解吗?我反正是理解不了

这个我不清楚。

但我知道建国大业还是建党伟业后面一大串演员表都是国外户籍。

当官的有钱的都把老婆孩子弄国外。

念书的也喜欢往外跑。

其他的不太清楚,说中国好都特么跑了。法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