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失業齊漲 後疫情要面對「通脹型經濟蕭條」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博客 - D200508

物價失業齊漲 後疫情要面對「通脹型經濟蕭條」

博客

發布時間: 2020/05/08 18:27

分享:

分享:

物價失業齊漲 後疫情要面對「通脹型經濟蕭條」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各國齊齊封關、封城、實施居家令,希望截斷疫情於社區傳播的機會,經濟活動幾乎停頓,失業率飆升,各國採取各種措施救市。面對今次史無前例嘅疫症災害衝擊,亦同時係史無前例嘅放水措施,全球世界格局走向2008年金融海嘯後新一頁。

後疫情時代出現「通脹型經濟蕭條」

經濟史學家羅伯特‧斯吉德爾斯基(Robert Skidelsky)近日提出全球在疫情後,將出現「通脹型經濟蕭條」(Inflationary depression)的現象。據報道,當全球經濟走出防疫封鎖嘅時候,可能要面臨一場獨特的「通脹型經濟蕭條」,一方面失業率飆升,另一方面政府不斷「放水」谷經濟。佢仲話,今次疫情經濟衝擊與以往經濟大蕭條嘅區別,在於防疫封鎖至今尚未導致購買力下降,這主要是因為政府補貼工資。

另外,Skidelsky補充,今次對應疫情反應,已經模糊了財政與貨幣政策的界限,中央銀行不斷降低借貸成本,幫助政府增加開支以度過危機。

財政、貨幣政策並駕齊驅

係經濟衰退時出現通漲,就係所謂滯漲(Stagflation),但係今次疫情大流行,多國嘅財政政策同貨幣政策並駕齊驅,例如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就出左3萬億美元救市措施,包括補貼工資、退稅、直接派錢、企業補助支援等,而美聯儲同時推2.3萬億美元救市措施,例如無限QE、購買企業債同ETF等,再加上之前喺3月上旬已緊急減息,又其後降到零利率水平。

今次空前嘅熱錢流入市場,非常容易推高物價水平,所以未來滯漲情況係會由政府政策所引起。

喺香港率先出現?

港府自2月預算案公布以來推出多輪應對「疫市」措施,有萬眾期待嘅派1萬蚊現金,又有兩輪防疫抗疫基金,當中有工資補貼、行業資助等。同外國唔同嘅係,香港因為聯繫滙率關係,只能夠係財政政策落功夫。但香港係外向型經濟體,香港都會受到各國低利率政策衝擊,熱錢同樣會大舉流入,加上香港本身嘅抗疫措施,通脹型經濟蕭條係香港發生都唔會係出奇嘅一件事。

本港今年首季GDP下跌8.9%,失業率係4.2%,而1月至3月的消費物價指數平均數為2.0%,積臣無寫錯,香港經濟差,失業率升,但依然有通脹。

本港出業結業潮

【更多相關報導】港首季GDP跌8.9% 陳茂波籲保住私人消費

【更多相關報導】港失業率飈至4.2% 逾9年高

但唔好唔記得限聚令喺3月尾先實施,開始香港經濟最受打擊嘅時候,而且政府嘅救濟措施未完全派到民間手上,現時數據應該仍未反映最差嘅情況,同時亦未反映政府補貼措施對通脹嘅影響,但環球熱錢已陸續從各央行流出,因此本港嚟緊一季嘅經濟數據更值得關注。

所以,係今次世紀疫症下,你我都身處一個全新未知嘅年代了,大家都要準備好渡過另一個難關。

 

【作者簡介】90後製作公司打雜,熱愛打機,亦愛行山吸收靈氣,希望快啲儲夠錢享受人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積臣

欄名 : 積財有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