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地震已經足夠令人擔憂了——週三早上的轟隆聲比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台灣所感受到的任何一次地震都更強烈,震感持續了一分多鐘,震碎物品,甚至將整棟建築物震歪。地震強度大到觸發了日本、中國和菲律賓的海嘯警報。
但是隨後,即使是在這樣一個斷層遍布、長期遭受嚴重地震災害的地方,一次又一次的餘震也令人震驚,餘震持續了一整天,每幾分鐘就發生一次。
這場7.4級的地震已造成九人死亡,900多人受傷,使被其他地方譽為典範的專業地震響應系統不堪重負。截至週三晚間,仍有50餘人被困。40個航班被取消或延誤。約15000戶家庭停水,5000戶停電。
花蓮退休教師蔡光輝(音)表示,居民們選擇留在外面。「我在想辦法修一根斷掉的水管。很多水管和瓦斯管都壞了,」他在電話中說。花蓮位於台灣東海岸,靠近地震震中。
廣告
地震發生時,許多居民正在家裡準備去上班和上學。還有的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或者在為期四天的假期開始之前已出發去台灣的國家公園遠足。主震停止後,台灣各地的人們逃到街上,查看受損的建築物,趕緊向朋友和家人發去報平安的短訊和損壞物品的照片。
但人們幾乎馬上就感受到了餘震帶來的恐懼。台灣是地震多發地區,小型地震很常見,但這次餘震持續了一整天,每隔幾分鐘就有一次。截至下午3點,已發生101次餘震,其中至少有一次震級達到6.5級,多起在5級以上。
官員們表示,未來四天可能會發生更多餘震,並警告居民避免在本週末的清明假期期間去祭祖,尤其是在山上的墓地。天氣預報稱會下雨,可能會導致經由受損道路的出行更加危險。
台灣國立中正大學地震專家溫怡瑛表示,如此強烈的地震會迴盪很長時間,但以此次地震的震級之高,餘震超過100次都屬於正常。「接下來我們就會期待餘震的規模會越來越小, 大致上可能會在一兩個禮拜的時間。」
地震發生後,台北的學生們疏散到學校操場。
地震發生後,台北的學生們疏散到學校操場。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受災最嚴重的是花蓮縣,這是一個蒼翠繁茂、風景優美的地區,容易發生地震。
在花蓮縣縣治所在地花蓮市,救援的重點是天王星大樓,這座有玻璃窗的磚砌建築已部分倒塌,嚴重向一側傾斜。居民們在救援人員的幫助下爬出窗外,然後爬梯子下去。
廣告
消防部門表示,大樓內有一人死亡,20餘人得到疏散。搜尋工作仍在繼續,但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人被困在大樓裡。
佩吉·江(音)在部分倒塌的天王星大樓所在的街道經營著一家名為孩好書屋的兒童書店,她表示,地震發生時,幸好書店尚未開業。「大多數花蓮人都習慣了地震,」她說。「但是這次特別可怕,很多人立刻就跑到街上了。」
救援人員還試圖解救該縣其他地方被困的數十人,包括遠足小徑上的人。三名徒步旅行者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的一條小路上被落石砸死。該公園是一個受歡迎的景點,以一道貫穿海岸陡峭山脈的峽谷而聞名。
台灣花蓮的山體滑坡。
台灣花蓮的山體滑坡。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由於餘震不斷,縣政府開放了供人們避難的疏散區,如高中體育館和田徑場。
44歲的南非人德里克·杜普萊西斯在花蓮生活了17年,他描述了地震發生后街道上的混亂和恐慌,人們急忙去接孩子和查看房屋。
他說,道路被封鎖,牆壁倒塌壓在汽車上。「現在人們似乎已經平靜下來,但有很多人坐在路邊,」他說。「他們不想進到建築裡面,因為還有很多震感。」
廣告
36歲的林融在花蓮經營一家運動鞋店,他說地震發生時他正在家裡準備帶16個月大的孩子去看醫生。他說,起初感覺是一連串的小震動,然後「突然變成比較劇烈的上下行地震」。一盞吸頂燈的玻璃罩掉了下來,摔得粉碎。「所以我就先護著小嬰兒,」他說。
地震還波及到了台灣西海岸,使彰化縣的一棟建築完全倒塌。由於當局要檢查鐵軌受損情況,許多鐵路服務被迫中斷。
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稱,地震發生在早上上班時間,即上午8點前不久,震源深度為35千米。
搜救人員準備進入花蓮一座傾斜的建築物。
搜救人員準備進入花蓮一座傾斜的建築物。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台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的交匯處,因此很容易受到地震活動的影響。花蓮位於多個活躍斷層上,2018年有17人在一場地震中喪生。
地震發生時,許多台灣人正在為週四的清明節出行做準備,在華語世界中,人們在這一天悼念逝者,併到墓前祭奠。通常,人們會到台灣各地探親,因此週末假期會出現出行高峰。
台灣交通部長王國才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政府正在努力恢復花蓮的鐵路服務和該地區高速公路的雙向交通。
廣告
世界最大的先進半導體生產商台積電一度疏散了工廠的工人,但幾小時後又表示他們將返回工作崗位。該公司表示,其安全保障系統運行正常,目前仍在評估影響。台積電的工廠集中在台灣西海岸,遠離震中。
該公司表示,所有人員都安然無恙。儘管如此,晶片生產是高度精密的工作,即使短暫停產也會造成數百萬美元的損失。
台灣新北市一處損壞的公寓內部。
台灣新北市一處損壞的公寓內部。 Fabian Hamacher/Reuters
過去幾十年來,台灣的地震防備工作不斷發展,以應對島內一些規模最大、破壞性最強的地震。1999年,台灣發生7.6級地震,造成近2500人死亡。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和中央氣象局的數據,當年那場地震發生在台北西南偏南約145公里處,是該島歷史上死亡人數第二多的地震。超過1萬人受傷,超過10萬棟房屋被毀或受損。
在那之後的幾年裡,政府成立了一支城市搜救隊,開設了多家緊急醫療行動中心,另外還有一些措施。2018年,東部沿海城市花蓮發生地震,造成17人死亡,多棟建築部分倒塌,政府下令開展了一系列建築質量檢查。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台灣也一直在改進地震預警系統。兩年前,台灣推出了新的建築法規,其中包括要求易損建築的業主安裝臨時結構加固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