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人就1人看中醫 中西醫合療成新趨勢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4,029

每3人就1人看中醫 中西醫合療成新趨勢

這篇文章可以用聽的

00:00
00:00

中醫和西醫主動聯手看同一個病人,共同診治、照顧並協商出對病人最佳療法的中西醫合療,是全球最新的醫療趨勢。

資深音樂人、種子音樂創辦人田定豐的母親,去年10月底突然中風倒下,住進花蓮慈濟醫院。

田定豐天天搭火車往返台北、花蓮探視,迄今半年,母親穩定恢復中。台北明明醫療資源最豐富,為什麼他們偏偏去花蓮求醫?

他的考量是:花蓮有最新療法。

田定豐在社群媒體貼文:「謝謝這幾天留言幫媽媽打氣的朋友,她在花蓮慈濟醫院配合中西醫合療,以及配合多種最新的療法(內生性幹細胞療法、高壓氧靜脈雷射法,和rTMS經顱磁刺激法)多重治療下,身體和心情狀況也已經穩定許多。」

同樣在花蓮,創立75週年的花蓮門諾醫院,去年12月宣布重啟睽違27年的中醫科,預計將增設空間至300坪,中西醫合療成時代趨勢。

硝煙四起的疫情戰場,清冠一號讓西醫對中藥有信心

中西醫合療不是多新鮮的概念,台灣人原本就常在中西醫之間自發切換;但是,中醫西醫主動聯手看同一個病人,共同診治、照顧並協商出對病人最佳療法的中西醫合療,卻是全球最新的醫療趨勢。

2019年,中醫正式納入全球疾病分類(ICD-11)中,成為國際醫療通用語言。世界衛生組織(WHO)並將針灸納入緊急救援醫療項目中,「在重大災難中,針灸可扮演止痛、安定情緒等多種角色,」以針灸安全深度研究獲得國際認可的中研院院士林昭庚說。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台灣中西醫實力都很強,最有條件引領全球中西醫合療趨勢。可惜的是,台灣中西醫間一直有道壁壘分明的牆,除了少數醫院由上而下強勢推動,大部分醫療機構還是各看各的,井水河水各自流。

直到新冠疫情暴發,撼動高牆的力量終於出現。治療新冠感染的清冠一號是第1個轉捩點:讓西醫對中藥產生信心。

清冠一號是最成功的一次中西醫合療,「那時所有人看衰台灣,覺得我們台商多,應該會步上義大利後塵、造成大流行,結果沒有,我們不但創造了『加零』紀錄,甚至研發清冠一號濃縮劑,行銷130多國,」衛福部中醫藥司司長黃怡超也分析,疫情高峰的2022年,中醫門診第3、第4季就醫人數較2021年成長20.6%,衛福部也在2023年8月同意撥款3.12億元,彌補中醫總額不足。

疫情同時讓人們體認到,對於未知的疾病,人類永遠沒有準備好的一天,只靠單一醫療體系,即使它再強,也無法因應日益複雜的健康挑戰。突圍,要靠中西醫合療。

「合,病人就有福。中醫信西醫,西醫信中醫,病人就能活命,」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以下簡稱花慈)林欣榮有感而發。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林欣榮行醫30多年,曾自學針灸,「看到那麼多病人走了,你就知道西醫有極限。」他擔任花慈院長後,積極推動中西醫合療,他跟中醫師出身的副院長何宗融親自示範,如何「共治」病人,院長、副院長聯手帶領醫院全面實行中西醫合療,從急診、門診、加護病房甚至居家或偏遠醫療,經常能看到穿著白袍的中醫師與西醫師並肩同行。

林欣榮是腦外科權威,他深知,必須要有科學證據支持,西醫界才會信中西醫合療可行。

疫情過後中醫「夯」

台灣人信賴西醫,也愛跑醫院中醫科或中醫診所調理身體。在Covid-19疫情期間,確診者對中醫治療、調養有信心;疫情後,中醫就診人數更不斷往上攀升。從筋骨痠痛小毛病,到癌症照護的大挑戰,中西醫雙劍合璧形成一股強大潮流。

整理 / 陳俊辰、圖片來源 / 康健編輯部

合療成果多次登上國際期刊,歐美頂尖醫學中心早跨界實踐

早在2014年,林欣榮還在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當院長時,就跟好搭檔何宗融(時任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主任)攜手合作「太極拳活化幹細胞」研究,登上權威期刊《細胞再生(Cell Transplantation)》封面。兩人後來在花慈共事,投入中西醫合療研究,說服更多同業加入。例如,疫情期間,林欣榮帶領約50名研發人員的慈濟團隊,以中草藥當歸、茉草及艾草等,開發多種抗癌新藥及防疫草本茶,2021年獲國際著名期刊《自然(Nature)》邀請撰文分享「聚焦傳統中醫藥」封面故事,台灣中西醫合療再次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不只在台灣,中西醫合療在美國、德國等地也有不少實踐。

比如在美國,最早施行中西醫合療的醫院之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東西醫學中心(UCLA Center for East-West Medicine),1993年由西醫內科學教授許家傑創立,以家醫科為主,針對老人醫學,提供西醫、西藥及中醫藥包括針灸及推拿治療,在洛杉磯地區已經開設4家診所,每年看診超過3萬人次。

「像UCLA這樣頂尖的醫學中心,或是歐洲最大、有5萬名學生的慕尼黑大學,都可以看到運用整合醫療方式,來協助病患,」經常受邀至世界各地演講,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暨中國附醫中西結合科主任顏宏融親眼見到最新醫療趨勢,深受震撼。

例如,主持過數個針灸臨床試驗的德國麻醉科醫師、慕尼黑大學伊爾尼奇教授(Dominik Irnich)主持,他同時身兼德國醫師針灸協會理事長,旗下有超過8,000名西醫師會員,每年固定舉辦針灸研究討論,這種跨學科、跨域學習的模式,對德國醫師來說很平常。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國外醫界善用中醫、跨界學習,顏宏融受到啟發,不但在台灣積極舉辦國際交流、增加台灣在國際能見度,更補助中醫系學生到國外頂尖醫學院見習交流,學習最新醫療技術。

對醫界來說,中西醫是兩種不同知識體系、不同的語言,要推動中西醫合療,需要精通這兩種語言的「翻譯」。

西醫長於檢驗、中醫專精調理,合療更精準個人化且提高治癒率

中醫藥司長黃怡超就是這個關鍵通譯。

黃怡超從陽明醫學院(現為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畢業後,到英國留學拿到藥理學博士,32年前加入陽明剛創立、台灣第1個傳統醫藥研究所。他鑽研傳統醫學經典、自修45學分中醫。9年前,當時的衛福部長邱文達邀請他出任中醫藥司司長,中醫界還嘲笑:「怎麼叫一個天主教的人來當和尚?」

黃怡超分析,西醫長於檢驗監測、中醫專精調理體質、增強免疫力,中西醫合療在防控疫情上展現成效,更能滿足病患個人化需求,以更精準的醫療方式、提高治癒率。

「患者承受的苦並非只有疾病,像化療雖有效,可是如何降低副作用?」黃怡超細算,台灣西醫師5、6萬人,7成在醫院看診;中醫師7千多人,9成在診所看診,如果中西醫的對話多一點、合作多一點,就能減少醫療支出,病患也不必忍受藥物副作用痛苦。「中西醫合療對病患福祉、醫療成效、健保永續都很有幫助,」黃怡超肯定。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愈來愈多科學研究證實中西醫合療臨床治療效果。中醫藥司自2013年推廣中西醫合療,以「中西醫合作照護計劃」的前驅性實證研究為主,證實中醫介入包括腦血管疾病、癌症、急性眩暈、術後疼痛及慢性腎病等相關病症,患者可獲得改善,因此納入健保給付。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研究健保資料庫指出,以腫瘤治療為例,接受中西醫合療的個案治療效果,比一般個案要好上20~30%。3年多前,中醫藥研究所和花慈共同簽約建置「中西醫合療精準醫學平台」,針對癌症、腦神經退化性疾病、心腦血管及股關節疾病、代謝性及感染性疾病等進行研究,花慈院長林欣榮表示,目前已完成動物試驗,將繼續進行臨床測試,約1年後就能有病例成果發表。

儘管中西醫合療已成世界趨勢,台灣有優勢引領風潮,卻也有不少難關要過。

提升中西醫教育、政策支持 打造台灣特色醫療

首先是醫師的培訓和素質提升,擁有足夠的中西醫知識,才能在實際臨床治療中做出明智判斷。

「學校的西醫教育沒有教中醫,中醫藥發展也沒有花錢去做西醫想知道的事,」林欣榮舉例,像西醫能聽懂細胞跟動物實驗結果,如果中醫可以理解並從這方面下手,兩邊就能放下偏見一起做研究。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其次是政策支持,相關部門要鼓勵及規範中西醫合療的實踐。比如說,以主流的西藥法規來規範中藥,是否公平?

像最近清冠一號的緊急授權即將期滿,目前藥證仍未通過,到底可不可以繼續再使用?難道沒有辦法讓救人的新藥,可以兼顧安全有效,又能快點用在患者身上?

「我們現在是以用中藥的研究標準方式進行,所以還有待更多研究數據,」黃怡超不諱言,比起西醫,中醫藥的研究人才及經驗仍顯不足,他認為,中西醫合療很注重中醫與西醫的合作關係,若彼此信任不足,會影響轉介意願,無法建立良好的中西醫合作治療模式。

黃怡超深刻體會「台灣中醫走得坎坷」。長期以來,中醫師話語權及資源,跟西醫比相差懸殊,「中醫要有合理適當的角色與功能,」他表示,目前中醫藥司正在推廣「中醫實證研究特色醫療照護計劃」,鼓勵補助教學醫院組成中西醫實證醫學團隊,發展臨床照護模式,建立臨床指引。並藉由逐步制訂醫療指引,增進西醫及醫療專業人員對中醫學的認同,建立中西醫合作治療的信心。

「不是只有全盤西化才能走向國際,醫界的林懷民在哪裡?醫界的李安在哪裡?重要的是把本土的特色做出來,」黃怡超總結。

「中西醫合療是跨病種、跨科別、對患者健康促進的最佳模式,」國策顧問、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前理事長柯富揚也認為,政府除了挹注經費鼓勵相關中醫藥研究計劃,應該要開放擴大更多西醫住院及中醫會診,讓中西醫有更多合作與對話空間,民眾則有更多選擇。

整理 / 陳俊辰、圖片來源 / 康健編輯部

最重要的是,大眾的認知與接受度:如何逐漸理解中西醫合療的優勢,願意嘗試新的醫療模式。

長期以來,民眾習慣自己做中西醫合療,早上看西醫、下午看中醫,擔心看中醫,西醫會不高興;害怕吃西藥,中醫會生氣,不敢得罪醫生的結果,是吃了一堆藥,病卻沒有好,傷荷包、傷身又浪費醫療資源。

幸好現在有愈來愈多教學醫院及醫學中心,提供中西醫共治或合療,像是花蓮慈濟、台北榮民總醫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台中中國附醫、高雄長庚等,超過100家醫療院所。

面對未知新病 中西醫合療更見曙光

為了掌握這個具有時代意義的醫療趨勢,《康健》邀請中西醫合療專家團隊,共同遴選出全台9個最具特色的中西醫合療團隊,涵蓋國人常見疾病,如腦中風、癌症、慢性腎病及過敏疾病等,以及讓台灣選手在國際賽事發光的運動醫學。

這之中,有不畏人言、10多年前就開始堅持中西醫合作至今的前輩醫師;也有剛升上主治醫師的中醫師嶄露頭角,開創中西醫合療新方向,像嘉義長庚的洗鼻液,以及花慈急診的腦中風放血研究。

在新疾病頻繁出現、醫療資源緊繃的現在,中西醫合療已經不是nice to have(可有可無),而是must have(必備)。

一個人走不遠,一群人才走得久,與其單兵作戰,不如攜手合作。

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支持中西醫合療40多年,她在《東方的一道光》書中說:「中西醫合療已看到很亮麗的前景,倘若只有一隻螢火蟲不免孤單,唯有集合一大群螢火蟲,在黑夜中一起發光才能照破闐暗。」

延伸閱讀

您正在閱讀

《中西醫合療就醫指南》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