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樂壇歷史迴廊】台灣演藝之父(下)

【台灣樂壇歷史迴廊】台灣演藝之父(下)

協助演出歌劇《夕鶴》 1969年,高玉樹市長接受日本新藝術家協會推薦,交由台北市立交響樂團舉辦演出享譽國際的日本代表性歌劇《夕鶴》(OPERA”THE TWILIGHT HERON)。這是繼創立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之後,高玉樹市長又一音樂貢獻。《夕鶴》是由團伊玖磨作曲,木下順二作劇的現代新創作歌劇,是戰後1952年才完成的作品,在歐美用德文和英文演出,頗受歡迎喜愛而有極多場次的熱演。這齣極富戲劇性與東方情調的歌劇《夕鶴》,取材自流傳日本民間「鶴鳥報恩」、「鶴妻」、「樵夫與白鶴」的傳說故事。 在此之前,台灣史上只有二次西洋歌劇(《巴斯天與巴斯天奴》、《劇院春秋》)的演出,且都屬教育性質,可說毫無歌劇專業演出的經驗。《夕鶴》又是新創作的歌劇,台灣音樂界人士對此歌劇全然陌生;聲樂家,甚至鄧昌國擔任社長的「台北歌劇研究社」,都沒有對此歌劇有所瞭解者,要演出《夕鶴》可謂困難重重,奉令承辦演出的台北巿交響樂團其實是無能為力的。 為了讓觀賞演出的民眾瞭解劇情,欣賞感受音樂之美,勢必要出版歌劇解說的節目小册。承辦演出的台北市交響樂團鄧昌國團長與陳噋初副團長,乃求助當時台灣唯一的音樂雜誌《愛樂月刊》。兼掌雜誌編務與音樂活動(「愛樂音樂社」)的陳義雄就負起了《夕鶴》歌劇欣賞解說小册的主編出版工作。 欣賞解說小册分正、副二册;正册內容有歌劇劇情解說文(附有音樂主題譜例與演出場景、劇照)、作曲家、劇本作家、四位演唱聲樂家和樂團指揮家的照片與簡介文,以及舞台監督、舞台設計、燈光照明與美術等技術專家名單。副册則是劇本台詞譯文。 歌劇解說文由雜誌健筆施炳健撰寫,劇本台詞譯文由林秀格、吳文宗執筆。正副二册由設計界名家朱守谷負責封面之美術設計。正、副二册全部預先刊登於演出前出版的《愛樂月刊》,讓欣賞者事先閲讀,對劇情有深入瞭解以達到深刻的欣賞感受。 《夕鶴》歌劇由日本首演原班人馬來台北,於1969年9月20、21曰晚在中山堂演出,造成轟動,風靡全台灣,成為樂壇盛事!也給予台灣音樂界深刻的啟示與深遠的影響。而利用燈光照明的巧妙轉換變化技術、鶴鳥化身成美女與幻化回鶴鳥、鶴鳥衰弱喘息、勉力遠飛⋯等巧妙感人的影像、變幻(化),也給昔日台灣的劇場工作者上了極其重要,促成進步的一課。 13. 美國獨立二百週年紀念 國務院文化交流節目 美國新聞處・樂府音樂社 聯合主辦 *曼德爾伉儷 鋼琴-小提琴 THE MANDELS PIANO-VIOLIN RECITAL演奏會 台北市中山堂 1976.9.10 晩8點 高雄市師範學院活動中心 1976O.9.11 晩8點 *亞貝特・羅托 鋼琴獨奏會 ALBERT LOTTO PIANO RECITAL 台北市中山堂 1976.10.7 晚8點 高雄市師範學院活動中心 1976.10.9 睌8點 14. 開創管絃樂團之新紀元者 Une nouvelle ere orchestrale 卡爾 · 慕興格與司圖卡特室內管絃樂團 臨台獻演 1945年,大師卡爾 · 慕興格(Karl MUNCHINGER)創立了司圖卡特室內管絃樂團(Stuttgarter Karmmerochester),肇始了戰後巴洛克音樂的復興與室內管絃樂團的勃興風潮,為開創管絃樂團之新紀元者(Une nouvelle ere orchestrate),評論家譽之為「室內管絃樂團之父」(Pere de l’ochestre de Chambre)。 1982年受禮聘,率管絃樂團赴日,為「大阪音樂節」的隆重「開幕音樂會」演出。在曰本各地熱烈巡演結束返國途中,因「樂府音樂社」主持人的懇請禮邀,順道來台,11月16、17曰晚7時30分,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演奏二場,轟動樂壇,風靡全台灣愛樂者! 這是大師最後一次率領樂團東來亞洲演出;1990年3月13日逝世於發祥地司圖卡特。 大師與樂團的台灣行和天籟樂音,成為愛樂者永恆的回憶! 15. 紐約獨奏家室內樂團 THE NEW YORK CHAMBER SOLOISTS 台北市實踐堂 1969.9.17 晩8點 台中市台中女中大禮堂 1969.9.18 晚8點 1957年成立於紐約。這一獨特室內樂團的組合,包括二位聲樂家、二位木管樂器演奏家、五位絃樂器演奏家,以及二位鍵盤樂器演奏者。這一樂團以4位乃至11位藝術家的不同型態演出,使節目的編排,得到極大的伸縮性,演出範疇自蒙特威爾第(Monteverdi)到現代作曲家,足足包括了250首作品:聲樂,或聲樂與器樂,以及純粹器樂的組合;有25首以上的作品是由美國當代著名作曲家特別為這個樂團而寫。 樂團成軍以來己演奏遍及世界各地主要市鎮,博得頂尖室內樂團的崇隆榮耀與名望! 這個樂團的組合型態與演藝內涵,也成為後來享譽國際的「紐約林肯中心室內樂社」之濫觴。 16. 三位奇才的結合,至高無上的王者—— 美藝三重奏BEAUX ARTS TRIO 原始組合 Manahem PRESSLER - Piano Isidore COHEN - Violin Bernard GREENHOUSE -Cello 台北市 中山堂 1982.5.27 晚8點 17. 長笛泰斗朗帕爾 Jean-Pierre RAMPAL 演奏會 台北市中山堂 1979.9.14 晚8點 台北市中山堂 1981.10.22 晚8點 18. 長笛大師馬利翁 Alain MARION 演奏會 台北市中山堂 1981.12.13 晚8時 台中市 中興堂 12.18晚7時30分—— 吳菡鋼琴伴奏 高雄市大同國小 12.14 晚——周婉容 鋼琴伴奏 莫札特:D大調長笛協奏曲 高雄市青少年管弦樂團 協奏指揮:鄭昭明 19. 魯特琴-吉他泰斗 布林姆 Julian BREAM 吉他演奏會 台北市中山堂 1985.12.4.晚8時 首次訪台演奏,全國吉他名家齊聚聆賞,討教、請益。 20. 世界首席女吉他演奏家 夏蓉・伊絲賓 古典吉他演奏會 SHARON ISBIN Classical Guitar Recital 台北市國家音樂廳 1991.11.2 晚7時30分 21. 彼耶・藍紐 10絃吉他的音樂宴饗 PIERRE LANIAU Guitar a dix cordes 台北市中山堂 1984.1.9 晚8時 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 1984.1.7 晚7時30分 10絃吉他首次在台灣演出 22. 東京新堀吉他合奏團 世界著名吉他合奏團 首次在台灣演出- 高雄市雄商大禮堂 1981.4.15.晚8時30分 23. 維也納雙傑首次訪台獻演 德穆斯 Jorg DEMUS 台北市中山堂 1979.1.3 晚8時 台南市立圖書館 1979.1.4.晚7時30分 台灣史上首次啟用蓓森朵芺帝王型大鋼琴 - Bach Cycle Lecture-Recital 講解-演奏(二場 師大師範大樓) 台北市國父紀念館 1983.1.7. 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 1983.1.8. 巴杜拉 -史柯達 Paul-Badura SKODA. 台北市中山堂 1979.9.27 晚8時 台南市立圖書館 1979.9.28 晚7時30分 維也納雙傑訪台演奏,屬「蓓森朵芙鋼琴150週年/「樂府音樂社」成立五週年紀念活動音樂會。 24. 韓國「國寶」鋼琴家——韓東TONG-IL HAN 1979年首次訪台參加「樂府音樂社」五週年紀念音樂會。其後三度巡迴台北、新竹、台中市、台中港區、嘉義、台南、高雄、花蓮等地演奏,數逾15場。並在東吳、文化、新竹交大等校與花蓮市舉行講解-演奏會。 25. 土耳其「國寳」鋼琴家—— 伊狄兒・碧蕾 IDIL BIRET 演奏會 台北市中山堂 1981.4.25 台南市立圖書館 4.26 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 4.27 26. 蕭邦・布梭尼・蒙特婁三項國際大賽金牌獎 葛利克・歐爾森 GARRICK OHLSSON 鋼琴演奏會 台北市中山堂 1983.6.16/1985.10.2 27. 德蕾莎・呂瑟 鋼琴演奏會 THERESE DUSSAUT PIANO RECITAL. 台北市 國父紀念館 1980.1.19. 台北市中山堂 1981.11.14. 高雄市 中正文化中心 1981.11.17. 慕尼黑國際大賽金牌獎法國鋼琴音樂代言人 28. 德奧裔系鋼琴音樂詮釋名家漢斯・頼格拉夫鋼琴演奏會 HANS LEYGRAF PIANO RECITAL. 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 1983.12.2 台南市立圖書館 1983.12.7 29. 法國小提琴巨擘 帕特利斯·豐塔納赫薩 PATRICE FONTANAROSA 演奏會 台北市中山堂 1984.6.12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6.13 30. 享譽世界法國小提琴大師 彼耶·阿摩雅 獨奏會 PIERRE AMOYAL VIOLIN RECITAL 簡文彬:鋼琴伴奏 台北市社教館 1987.11.8 清華大學禮堂 11.12 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11.11 屏東縣政立文化中心11.10 31. 旭日般昇起於樂壇小提琴家 克里斯托夫 · 浦利葉 Christophe BOULIER 演奏會 國家音樂廳— 獨奏會 1989.12.10. 國家音樂廳— 協奏曲 聖賞: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 梅哲Henry Mazer指揮台北室內管絃樂團1989.12.12此外,二度來台巡迴台北市、宜蘭、羅東、新竹交大、桃園、台中市、彰化、台南、屏東、花蓮演奏逾12場。 32. 優麗絲・莎碧蘿 EUDICE SHAPIRO小提琴演奏會 高雄市大同國小 1974.3.31 台北市中山堂 1974.4.4/1975.11.8 33. 海飛茲「秘藏弟子」艾里克・弗利德曼 ERICK FRIEDMAN 小提琴演奏會 樂府音樂社五週年紀念音樂會 高雄市郵局禮堂 1979.6.12 台南市立圖書館 6.13 台北市 中山堂 6.14 34. 音樂學者- 小提琴家 約瑟夫·葛德 演奏會 JOSEPH GOLD VIOLIN RECITAL 台北市 中山堂 1977.8.24 高雄市 大同國小 8.25 台北市社教館 1993.10.7 台中市中山堂 10.2 桃園縣文化中心 10.3 屏東縣文化中心 10.5 彰化縣文化中心 9.28 35. 廿世紀美國提琴音樂代言人 丹尼爾・柯畢雅卡 DANIEL KOBIALKA 小提琴演奏會 台北市中山堂 1973.8.15 高雄市 華王飯店萬壽廳 1973.8.16 嘉義市文化中心 1989.4.29 台中市文化中心 1989.5.1 台北縣文化中心 1990.4.5 36. 帕格尼尼·弗烈熙·慕尼黑三項國際小提琴大賽獎賞,柳田昌子小提琴演奏會 台北市 國軍文藝中心 1971.2.11 37. 詮釋精緻南斯拉夫小提琴家妲蒂雅娜·歐露依琪 TATIANA OLUICH. 巡迴演奏會 台中縣文化中心 2001.11.16 員林演藝廳 11.17 澎湖縣文化局 11.18 交通大學演藝廳 11.21 桃園縣文化局演藝廳 11.22 精緻詮釋了東歐音樂家李斯狄奇(Stevan Hristic)、拉狄奇(Dusan Radic)和委內瑞拉安赫爾·索謝(Angel Sause)的優美樂曲;此為台灣史上首次,拓寬了台灣的音樂視野! 38. 葛莉娜 · 海飛茲小提琴巡演 GALINA HEIFETZ VIOLIN RECITALS. 巡迴宜蘭、台北縣、桃園、台中市、台南市等地文化中心演奏 * 卓越的小提琴演藝,不負老前輩宗親,小提琴泰斗Jacha HEIFETZ之盛名! 39. 倪海葉 大提琴心靈的演奏 HAI-YE NI CELLO RECITALS —1999年11月27日至12月4日,巡迴台北市立社教館、台北縣文化中心、桃園縣文化中心、台南縣文化中心、屏東縣文化中心、宜蘭縣文化中心演奏7場,大提琴講座二場。 -舊金山交響樂團比賽、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大賽、楠堡(Naumburg)國際大賽、芬蘭赫爾辛基的保羅(Paulo)國際大賽、巴黎「羅斯卓波維契大提琴大賽」桂冠大提琴演奏家! -馬友友讚美她的演奏是「心靈的」(spirit),「具有敏銳樂曲洞察力和獨特的說服力」(searching and personal strength)。 40. 「二重奏室內樂美之極致」Duo Ensemble at Supreme Artistry 帕納斯 - 韓東 二重奏 LESLIE PARNAS & TONG-IL HAN DUO RECITALS. 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中心演藝廳 2000.11.2 國家音樂廳 11.3 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11.5 台中縣港區藝術中心 11.7 41. 美國新聞處-樂府音樂社 聯合主辦 珊杜拉·薔笙 美國民歌演唱會 Sandra Johnson American Folksinger(民歌自彈自唱,樂器:吉他、Dulcimer) 台北市 中山堂 1977.11.2 台南市 永褔館 1977.11.4 高雄工專禮堂 1977.11.5 42. 巴黎歌劇院男中音歌唱家 姜-菲律浦・拉豐 演唱會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Leading French Baritone JEAN-PHILIPPE LAFONT ANNE MARIE FONTAINE at the piano 安妮・瑪麗・芳婷 鋼琴伴奏 台北市立社教館 1985.3.7 43. 音樂的宴響 世界音樂之夜 “SOIRÉE DU MONDE” 傑拉德·艾德瑞 Gerard EDERY : 吉他/男中-低音 羅榭妲·蓓康 Rosetta BACON : 鋼琴演奏 吉他、鋼琴獨奏、鋼琴與歌樂詠奏 : 歌劇選粹/藝術名曲/世界民謠(用吉他自彈自唱)。 - 1991年3月22日至25日在台北縣、台中市、屏東縣三縣市文化中心演出;高水準的音樂詠奏,雅俗共賞的樂曲,普受喜愛與讚美!迎合國際情勢的音樂會 44. 衝破鐡幕,投奔自由,馬思聰迎向台灣的音樂會。 震驚世界,殘害人權的中國文化大革命爆發,許許多多的知識份子、學者,都遭到了慘無人道的迫害。馬思聰也從北京的社會主義學院集訓中,被揪回中央音樂學院批鬥,遭到種種非人的凌辱,並被關進牛棚。紅衞兵還衝進馬思聰家批鬥馬夫人,鋼琴家王慕理,馬家遭到大抄家。 1967年,馬思聰被迫和妻兒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逃離中國,於元月21日扺達美國,在紐約舉行記者會,控訴中國文化大革命的殘暴真相。馬思聰的岀走株連親屬數十人。 民國57年是台灣政府訂定的「音樂年」,為響應這一年,馬思聰伉儷於3月31日飛扺台北,4月8日晚上8時,在中山堂舉行投奔自由以來的第一場演奏會,隔日在同地點舉行第二場演出。歷經十多天的休息與遊覽寶島風光之後,20曰在台中、22日在台南、23日在高雄、30日再回到台北市國際學舍,各舉行一埸演奏會。 民國61年再度來台,在台北市中山堂演出三場(5月11、12曰、6月10日)之外,也在花蓮、嘉義、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演出。 二次來台都長時間停留,環島廵迴各地演奏之餘,也四處遊覽台灣的名勝古蹟,瞭解台灣的風土民情,體會吸取了這塊土地的氣息,蒐集民歌,有了豐碩的成果而產生了以台灣民間音樂為素材的作品:合唱曲《阿美山歌》與小提琴獨奏曲《阿美組曲》、《高山組曲》。 民國66年1月,馬思聰三度來台,自25日起至2月6曰,在台南、高雄(26、27日二場)、台中、台北(中山堂二場)、基隆、新竹演奏。此次演奏曲目除了西洋名曲,他的舊作《思鄉曲》、《牧歌》、《秋收舞曲》(跳神)、《喇嘛寺院》、《跳龍燈》、《迴旋曲》之外,每場演出都演奏了新作《阿美組曲》,熟悉的曲調和旋律,使聽衆倍感親切,激起了熱烈的迴響,咸認為是前此以台灣音樂為素材所譜成的最佳小提琴作品。 1956年3月,馬思聰受聘赴波蘭擔任第九屆「國際蕭邦鋼琴比賽」評審委員;1958年赴莫斯科擔任「柴可夫斯基鋼琴與小提琴比賽」評審委員會副主席。從上列資歷可知馬思聰在國際上頗具地位,他衝破共產極權政府的鐵幕,在自由美麗的寶島台灣巡迴演奏,展現他的音樂藝術,自然轟動世界,成為各國媒體矚目的焦點事件。 當年馬思聰神奇的逃離鐡幕,投奔自由來台灣巡演,是向世界宣揚台灣民主自由與極權暴政對立,是國家的一件大事,巡迴各地演出的工作就交由「中華民國音樂學會」執行。這個「學會」名堂是大得蠻嚇人的,可是知情人士都知道整個學會實際工作人員只有一位——總幹事汪精輝先生。在這位前輩的請託下,「愛樂」的音樂雜誌社編輯印贈音樂會節目特刊,「愛樂音樂社」義務實際負責掌理整個馬思聰巡演音樂會事宜。 音樂會節目特刊,封面委由朱守谷美術設計;陳義雄撰寫樂曲簡介文和特刊編輯工作。 馬思聰的台灣自由行,巡演音樂會都受到世界各國媒體的曯目,報導宣揚! 45. 喬治亞末代公主・蘇聯八月政變英雄·貧窮者的僕人 鋼琴家瑞吉娜·桑薇莉 REGINA SHAMVILI 台灣巡迴演奏音樂會為了尋求藝術的自由,捨棄了在蘇聯享有的明星鋼琴家尊榮,自我放逐離開蘇俄,在西方世界迅即建立了演奏生涯的第二春,卓越的琴藝震撼國際樂壇。 1991年八月,蘇聯政變,應葉爾辛總統邀請,義無反顧勇敢返鄉,在莫斯科「拉赫瑪尼諾夫音樂廳」(Rakhmaninov Hall)演奏,以振奮民心,激勵士氣,成為八月政變英雄! 桑薇莉是帝俄時代喬治亞米凱・桑利卡許維里王子(Prince Mikhair Shamlikashvilli)的孫女兒,是喬亞的末代公主。她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第三世界做一系列的演出,為人道的付出所做的努力廣為人知。在德蕾莎(Teresa)修女的指引下,桑薇莉成為「貧窮者的僕人」,為「基督仁愛傳教會」工作,不辭辛勞僕僕風塵巡迴全印度大大小小各個城市,為貧窮人演奏,也為籌募善款而為大富豪演出。巡迴演出逾二十多次,琴韻響遍印度全境各個角落,造福人群。印度政府頒贈她勲章,以感謝她在印度的卓越貢獻。 1991年蘇聯八月政變後,「樂府音樂社」立即邀請桑薇䓭來台,安排參加台灣省八十年度秋季藝術活動,11月10、12、14、15曰分别在宜蘭縣、台北縣、桃園縣、台中市的文化中心演奏。 1997年8月下旬再度由「樂府」邀請來台,31日在台北市立社教館演奏後,自9月2-6日分別在彰化、桃園、台中、台北、屏東等縣立文化中心巡迴演出,共六場。 9月6日清晨五時許,在台北旅館沈沈睡夢中被電話叫醒,「基督仁愛傳教會」紐約布朗克斯(Bronx)分會的一位修女在電話中告訴她:「妳的母親德蕾莎逝世了!」(Your mother Teresa died !)。當天晚上是她在台灣的最後一場演出,在屏東文化中心演藝廳演出前,她向聽眾說:「我將懷著最虔敬的心來演奏。」這一埸是這次巡迴演出中,演奏得最好、最感動人的一場!翌日立即趕赴瞻仰情同母親的德蕾莎修女。 國內樂壇音樂活動 從「愛樂」到「樂府」,「愛樂=樂府」推展樂教,首重扶持與助長,不做錦上添花與歌功頌德之事。例如: 1.舉辦法國求學時代,還沒成名的少女陳郁秀鋼琴演奏會。 2.在蕭泰然默默無聞的時代,《愛樂月刊》就以巨大篇幅文章圖文介紹;主編陳義雄也協助舉辦蕭泰然的第一次作品發表會;「樂府音樂社」提供其小提琴曲《台灣頌》、《夢幻的恆春小調》在小提琴名家Kobialka、Shapiro的音樂會中首演,然而成名後的蕭泰然卻己忘了這件事,歌功頌德的林衡哲似乎也未曾提及! 3.留美學成返國待在屏東鄉下三個多月無人知曉的李淑德,其第一篇專訪報導文就是後來兼掌愛樂月刊與音樂會事務的陳義雄所撰寫,並發佈刊登於功學月刊與各大媒體。 4.協助得獎無數的作曲家陳揚,在15歲時舉辦的鋼琴作品発表與演奏音樂會(列為慶祝建國六十年節目)。 5.幫助童年時代的曾耿元入弗利德曼(Erick Friedman)門下受教。 6.推薦旅美青年小提琴家詹曉昀(David Chan)參加國家音樂廳「戰爭與和平-二次世界大戰五十週年紀念音樂會」,演奏試圖撫拭傷痛、充滿悲憫之情的西貝流士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詹曉昀以不足17歲之齡,歷屆最年輕參賽者之姿,贏得1990年第九屆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大賽」第五奬;他是台灣第一位此項權威國際大賽得獎者。 7.促成陳必先、陳宏寛姐弟南下初次的巡迴演出。 8.提供年輕時代的鋼琴家劉富美、蔡采秀、林秋芳、吳菡等鋼琴俊秀與國際名音樂家同台演出得到指導與經驗的機會。 9.舉辦陳泰成、蔡采秀、廖益婉、卓甫見、林秋芳等鋼琴演奏會;林秋芳巡迴演奏逾12場,遍及澎湖、羅東、員林⋯等偏遠地區小城鎮。 10.宣揚、主辦柯尼希(Wolfram Koenig)與陳秋盛師徒的音樂會與活動,使之得以揚名樂擅。 11.主辦「莫札特之夜」,簡寬宏指揮「台北愛樂室內管絃樂團」,胡乃元客席獨奏第五號協奏曲(1991.5.19&25.-國家音樂廳、台南文化中心二場)。 12.主辦香港「明儀」&「思義夫」二合唱團巡迴演出。 13.主辧洛杉磯「華美絃樂室內樂團」返國巡演(1990.4月) 13.主辦小提琴家李季(陳義雄啟蒙學生)與所屬法國「斯塔尼斯拉弦樂四重奏團」(STANISLAS STRING QUARTET)巡迴演出(1988.7.5-25.) 演奏國人作品: 張貽泉 新作:《訣別》(以菲律賓國父黎剎詩譜寫的歌曲)、鋼琴曲《西江月》與《浣紗》、二首絃樂四重奏曲《姜白石「隔溪梅令」主題變奏曲》《范成大「玉梅令」主題變奏曲》 楊聰賢新作:《山水寮札記》。以及江文也、陳泗治、呂泉生、許常惠、徐頌仁、史惟亮與蕭泰然等作曲家的作品。 首先為台灣引進史坦威鋼琴(Steinway & Sons)、蓓森朶芙(Bosendorfer)、貝赫史坦(Bechstein)、法吉歐里(Fazioli)等優質著名鋼琴,提升音質、音色與藝能品質。 𦘦始台灣豎琴教育,引進外籍師資,編印台灣第一本豎琴教本,培養造就了今日台灣樂壇所有的豎琴師資與演奏人才。 台灣史上首創紀錄——引進「英國水上芭蕾」(1985)在野柳海洋世界長期演出,並義務安排參加由雲林縣政府主辦的「民國74年台灣省分齡游泳賽」的「雲林之夜」公演,使偏遠地區民眾有機會免費欣賞到國際高水準的水上芭蕾舞演藝。「樂府」也獲得雲林縣長的感謝公文與感謝紀念盾牌。 篇幅所限,無法完整列舉有助提升音樂及演藝水準的樂人、樂事與音樂會活動,遺珠之憾在所難免。 台灣演藝之父——江良規 1970年代台灣已經濟起飛,脫離了昔日貧窮弱國「文化沙漠」境地,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工商業的繁榮,國際資訊傳播的發達,使得執政官員與工商企業界人士具有文化觀與前瞻思維;政府開始有補助藝文活動的政策,工商企業界人士也有了「取之於社會,回饋社會」的贊助藝文活動經費之措施。在此前所未有的有利情況下,許多演藝經紀機構(公司)紛紛陸續竄起。其中以「新象文教基金會」成就最大,聲勢最高。 創辦人許博允憑其聰明才智、巧思與精明幹練,把演藝活動、事業超脫傳統老式的經營模式,予以企業化,以現代進步的行銷策略經營擧辦活動。演藝方式的多元化、演出規模的宏大、靈活運用許多如「XXX國際藝術節」之類名堂舉辦活動,確實營造了一股欣賞樂藝的熱烈風氣。一時之間,「新象」的聲名超越了二家創始台灣演藝事業的老字號前輩:張繼高接棒經營後逐漸衰微的「遠東音樂社」與推展樂教為主旨的「愛樂=樂府音樂社」。 然而,以台灣演藝事業的開創與發展歷史進程,以及培育人才、提升演藝水準的貢獻觀點來審視檢驗,「新象」並未突破、超越。「愛樂=樂府」首創台灣紀錄大量出版音樂書譜雜誌教導學生與民眾,豐富其音樂學識;肇始豎琴教育,培養豎琴人才,解除了以往因無豎琴而遭到演出曲目受限的嚴重缺陷;引進優質名琴,使演奏技能更趨完善,提升音質、音色、樂韻的完美,也整體提高了音樂與演藝的水準,以及演藝事業的發展。 江良規博士為原本荒蕪,文化沙漠的台灣,開闢出一條演藝活動的康莊大道,在資訊貧乏的狀況下,逐步摸索,從無到有,為台灣建構了演藝經紀制度,使後人得以尊循;開拓演藝事業,使後代得以師法發展,厥功至偉,尊稱「台灣演藝之父」當之無愧! 【台灣樂壇歷史迴廊】台灣演藝之父(上)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