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烏日不是只有高鐵站|烏日人現身說法|八個秘境小景點》
景點

《台中烏日不是只有高鐵站|烏日人現身說法|八個秘境小景點》

47 8 10405
Misschono
舊 2021-04-21, 21:11
台中高鐵、成功嶺,頂多再來個啤酒廠。好,沒了。這是我每次問別人對烏日的印象時,得到的固定答案。

「烏日真的很無聊嗎?」

我居住在烏日區三和里,也就是今天台中高鐵站座落的村莊,從我家門口就能遙望高鐵站巨大的藍色框架與灰白色的軌壁。高鐵帶來了便利,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型態。隨著路燈與第一家24小時的超商建立,我們開始進入「城市化」。

在我小的時候,馬路不是給車用的,而是雞豬鴨的活動中心。每當村裡(在2010年縣市合併前仍叫村)來了個遠親拜訪,就會有隻雞遭殃。

烏日最大的姓氏是楊,走在三和村的巷弄裡,遇見的每個人都可能是自己的親戚。我有好幾位侄子跟我都是國中小的同班同學。


(舊時的看板保留了縣市合併前的行政劃分)

▎烏日半路店
烏日曾經是個港口驛站,叫湖日港,又有別稱「半路店」。塗葛崛港(今台中港附近)進來的水上商貨會在湖日港集貨再轉陸路運至台中、大里等地。在卸貨與上貨之間,湖日港成為了商人們暫時歇坐的停靠站。一時人稠物穰,市聲鼎沸。因經商致富的烏日人也不在少數。現今烏日學田里的豪宅「聚奎居」,其祖上即是經營有道,在日治時期(1920年左右)興建的。

湖日港的繁榮景象隨著日本人的統治逐漸衰落。當然這不全然是日本人的錯,而是城市化的進程中,鐵路取代商港驛站是避不可免的。台灣西部縱貫鐵路於1908年正式通車,以及1916年貫穿臺灣南北的縱貫線(今台1縣)全線通車。這意味著湖日港勢必被邊緣化,也象徵台中的發展重心由周圍轉至內陸。

『湖日港』的沒落,『烏日』成為這一帶新的代名詞。原本也只是聚落名稱的烏日,在日治時期一躍成為行政區域名稱,即所謂的『台中廳烏日區』,廳是日治時期的行政劃分單位,相當於現在的市。



▎我回憶中的烏日
綠油油的水稻田旁,有著漫天飛舞的蜻蜓。貫穿烏日的筏子溪底,不時有農夫帶著牛隻下水泡澡,我記得小時候在溪裡遊玩時還曾爬上牛背。溪的一旁是婦女們清洗衣物,猶如浣溪紗場景一樣。

小學的我,考試成績總不盡人意,但其實也沒有太多人在意。兄弟姊妹們每人都有一支釣竿,每當下課,我們掄起竿子就往河邊走。釣上來的魚不見得會帶回家,更多的只是享受魚桿拉扯晃動的彈跳快感。

收割季節到來,搖曳的稻穗一一被收拾,然後留下一片貧瘠。在下一次的插秧之前,會有廟會活動。大人們會在田地裡架起高高的戲台,演的有時是布袋戲,有時是歌仔戲。我們不是站著看,就是坐在鐵製的白色圓形高腳椅上。我當時還太小,對舞台上的咿咿啊啊真的沒有興趣,反倒是道路兩旁的彈珠台更能掀起我的興致。

隨著高鐵的建案通過,村裡也開始跟著改變。先是有一群長輩合夥把地賣掉然後離開,田地被填平,本來高低起伏的小徑變得又寬又平。最大的變化莫過於大樓的興建,對於我這種鄉下小孩來說,這完全是怪物。

接下來的日子就如同不停站的火車一樣,烏日的容貌從一點點到現在變得完全不同。但這依然是我小時候的烏日,只是長大了,長得有點不記得我了。


(成功嶺只能遠遠的拍照,太近會被衛兵禁止)

▎我想說的烏日故事
我今年32歲,不知道為什麼,我開始懷舊了起來。曾經我騎著車繞著村(現在叫里)找尋我的兒時記趣,卻遍尋不著半點。最後竟只能在那些留下來的老人臉上找到回憶。但,他們有一天也會死去,之後又有誰能來訴說這段故事呢?我想應該要是我們吧! #是我們這幾個洄游的烏青。

烏日不該只有高鐵站,其實還有很多秘境值得我們探險。既然還沒有人有時間來說,那就由我來跟大家介紹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幾個烏日小景點,同時也會分享烏日周圍緊鄰的村里秘境給大家,共榮共存,我們才有更多的故事可以說。



【聚奎居】
興建約於1920年間,是日治時期烏日地區富紳商賈陳紹宗的的豪華宅邸。這是烏日唯一的巴洛克式建築,結構是傳統三合院的「ㄇ」字型,正面是兩層樓的西式洋樓,左、右護龍則是一層樓的傳統中式建築。正面建築上方有堂號「穎川」,這是陳姓的標準堂號,就如同我們楊家有「弘農堂」、「四知堂」。比較特別的是全建築一樓的柱子是採希臘傳統多利克柱(Doric),但其實裡面都是中國傳統的紅磚頭填滿。

同時這裡也是老烏日人口中的"鬼屋"。之所以會有這種誤傳,是因為陳姓後代很早就搬離了烏日,留下空蕩的洋宅。隨著日子過去,牆壁上爬滿了藤蔓,通往二樓的階梯也損壞。夜幕低垂的時候,真的很像隨時會跑出什麼東西。

聚奎居的「奎」為古代星宿中的文曲星。全名的意思是希望里民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並考取功名。聚奎居所在的「學田里」,也是因為當地仕紳透過田地收成的利潤舉辦私塾而得名學田。以前這裡是很多婚紗拍攝的秘境,也是我們小時候試膽的地方。現在的聚奎居已重新整修,並於2020年12月重新開放參觀。



【知高圳-知高圳步道】
這是烏日最高的山,坐落在軍事重地成功嶺旁。曾經也是軍營的一環,隨著台灣兵力銳減,也跟著荒煙漫草。知高圳曾是灌溉烏日農地的重要水渠,但隨著高鐵興建,沒了農地,這條渠道也失去了意義。現在則是烏日人休閒散步的好地方。每年的十月十一月,山頂上的芒草高過人頭,走在裡面彷彿來到另一個世界。這幾年也漸漸有不少網紅來這裡留下倩影。


(兒子完全隱藏在高高的芒草當中)

【烏日警察官吏派出所】
這是日治時期烏日庄的警察派出所,在二戰後仍做為烏日派出所。但隨著烏日人口增加,派出所的空間已不足以應付更多的警力。新的烏日警察局成立後,舊的派出所則變成員警宿舍。在2013年3月被登錄為台中市歷史建築,並重新修復。在2020年8月29日修復完工後,烏日警察局分出幾個部門,重新進駐讓建築再次擔負起維護治安的責任。


(重修後的派出所已經有員警駐守)

【羅布森書蟲房】
我們不是餐廳,也不是咖啡廳;我們不賣書,也不外借書。我們是微型圖書館,只為成為「純粹閱讀體驗的提案者」。這是羅布森書房對自己的一個註解。

這是一座隱身在鄉野田園的書房,位於烏日最邊陲的溪尾村。對於喜愛閱讀的書蟲們來說,這裡是一個很適合靜靜獨處閱覽與品咖啡香的好地方。


(圖片來源: 羅布森書蟲房官方臉書)

【物流共和國】
烏日小景點的後起之秀,坐落在高鐵站附近,對烏日人來說是一棟充滿未知的大樓。2017年成立後,一直沒有什麼訪客,一樓的咖啡廳反而因為鮮少的客人成為一個寧靜喝咖啡的秘境。


(集裝箱風格的咖啡廳有不一樣的感覺)

【筏子溪新地標】
無論你是搭乘高鐵或是開車,都會在河濱看到這斗大的台中英文字母地標,隨著烏日漸漸成為了中部的交通樞紐,台中市政府在筏子溪上立起了地標。



▎緊鄰烏日的小景點
【彩虹眷村】

南屯與烏日的交界有一個老頭喜歡在牆壁上畫著奇怪的畫,以前覺得他怪,現在紅了,覺得他很厲害。
位於春安里的彩虹爺爺-黃永阜在2008年8月起開始彩繪建物,因民眾在2010年9月引發了「搶救彩虹村」活動,彩虹村才得以闢劃為「彩虹藝術公園」而保存。日本漫畫鬼太郎會社都說爺爺是台灣的宮崎駿,2012年彩虹眷村也獲選英國旅遊網站全台十大Instagram打卡點、日本網友最想去的拍照景點。


(老婆愛上紅色的彩虹眷村)

【誠實商店】
楓樹社區誠實商店於2004年由台中市楓樹腳文化協會將社區閒置的空間再利用的成果之一,這是一間無人商店,店內的標價費用幾乎都能讓人拿出硬幣。當我們投入硬幣時,錢幣與木頭碰撞的聲響框啷,在當地人耳朵裡,那叫誠實的聲音。


(無人的誠實商店想怎麼拍就怎麼拍)

以上八個是這一年我覺得值得推薦的小景點,我們才剛開始,未來仍會繼續更新,也期望有更多的人來烏日玩。烏日不是只有高鐵站,真的!

+++
我叫楊迷斯,出生於台中烏日,是一名旅行作家。這兩年跟志同道合的背包客朋友們成立了一個旅行品牌(輕裝上陣-半自助旅行)。希望把我們喜歡的旅行模式分享給更多的人。
同時我也是一名返鄉的烏日青年,與在地創生團隊(黑皮泥思)合作試圖推廣烏日的美好
感謝 40
10405 次查看
hpns
舊 2021-04-22, 19:02
我愛烏日,也愛三和
感謝 1
Jason88 的頭像
Jason88 Jason88 已通過手機驗證. 門號所屬國家:Taiwan
舊 2021-04-25, 16:31
聚奎居在荒廢期間就小有名氣,吸引不少人去參觀,甚至拍婚紗.
在第三任屋主和台中市政府合力修繕完成後更儼然成為台中的熱門景點,版主的文章中描述聚奎居約興建於1920年間,這一點應該是不正確的,雖然網路上大部分有關聚奎居的介紹也是寫創建於1920,尤其維基百科亦如此描述,但參考台中市政府關於聚奎居所發行的3份公告文件,第一份於101年11月14日指定聚奎居為市定古蹟,第二份於106/4/12發佈的市政府公告文件,雖提到聚奎居創建於1920年,但第三份於109/11/12發佈的市政府公告文件已將聚奎居改為約創建於
1930-1940年間.
台中文資處官網最新的內容,對聚奎居的簡介已拿掉<約>字,定稿創建於日治昭和5~15(1930~1940)年間.不過本人對官網並未介紹聚奎居的歷史沿革感到不解與遺憾,官網僅輕描淡寫的敘述《見證陳氏家族在烏日地區的發展》.陳氏家族是誰並未說明?不知是否報章和網路對聚奎居的主人有幾種版本,官網無法查證就含糊帶過?
家母生前曾幾次跟我述說聚奎居的故事,家母對聚奎居沿革說明如下:
聚奎居是日據時代烏日首富陳紹宗所建,完工後供姨太太居住,那年代,三妻四妾對富有人家是很常見,那時正值二戰時期,日本政府財務吃緊,當然先找富人開刀,陳紹宗繳不起政府巧立名目的姨娘稅,就將居住不到三年的聚奎居賣給陳若時,與官網聚奎居完工於1940,時間吻合.陳紹宗與陳若時雖都姓陳且是烏日人,但並無血緣關係(網路上有人誤以為是兄弟).陳若時何許人也?
他是烏日詩人,臺灣詩人名鑑刊行會發行的「瀛海詩集」有收集其創作的詩詞.
日據時代末期與光復初期,陳若時在故居教授四書五經,是當地著名的漢學仔仙.陳若時的故居,是位於離聚奎居約300公尺的元紀堂三合院,這座已有140年歷史的三合院是陳若時的父親陳自然所建,右邊護龍給長子陳若時,左邊給次子陳阿來,正身當祠堂,陳阿來的兒子陳添旺當過四任烏日鄉長,名氣比陳若時響亮,故元季堂一般稱陳添福古厝.陳若時的孫子目前尚居住於元季堂.
陳若時買下聚奎居後,給孫子陳耀元(陳若時次子的長子)居住,陳若時和其家族擁有聚奎居三十幾年,直到1978年,陳家才賣掉聚奎居,現任的劉姓屋主,其父親是聚奎居的管家,劉姓管家對聚奎居有著深厚感情,其幾個兒子才集資買下.
陳若時雖未長住聚奎居,但他和其家族擁有聚奎居是它最風光的期間,網路上竟有聚奎居跟陳若時無關的言論,包括一般咸認較客觀的維基百科,還特闢一個項目《誤解》,敘述如下:
許多資料書寫聚奎居曾為日治時代詩人陳若時故居,然而實際上陳若時是居住於附近的陳添旺古厝,也與陳紹宗無任何血緣關係》.
此描述雖沒錯,縱然陳若時未曾長住聚奎居不算其故居,但維基百科隻字未提陳若時曾擁有聚奎居長達三十幾年,似乎容易誤導讀者認為聚奎居與陳若時無關.
追朔維基百科的參考文件,出自 <睏學錄>的一篇文章(https://bbl1234.pixnet.net/blog/post/328773892),該篇文章竟推翻2003年出版的<烏日鄉誌*人物誌>的內容,不周全的考證就驟下結論,認定陳若時與聚奎居無關,且被維基百科的編輯採信.

舉凡別墅或豪宅前必有花園,原來的聚奎居也不例外,小時候曾隨家母造訪聚奎居幾次,在那貧困的年代,一般住家皆很樸實,聚奎居富麗堂皇的歐式建築和花園,更顯氣派與不凡,雖歷經一甲子,至今仍印象深刻.不知台中市府文資處修繕聚奎居,竟忽略了這部分重要的元素?
讀者或許會好奇為何家母對聚奎居的沿革知之甚詳?因她是陳若時的女兒,住聚奎居幾十年的陳耀元是我表哥!
歡迎不同的意見提出討論!
此篇文章於 2022-11-18 02:55 被 Jason88 編輯。
感謝 4
Misschono
舊 2021-04-29, 09:08
引用:
作者: Jason88 (原文章)
聚奎居在荒廢期間就小有名氣,吸引不少人去參觀,甚至拍婚紗.
在第三任屋主和台中市政府合力修繕完成後更儼然成為台中的熱門景點,版主的文章中描述聚奎居約興建於1920年間,這一點應該是不正確的,雖然網路上大部分有關聚奎居的介紹也是寫創建於1920,尤其維基百科亦如此描述,但參考台中市政府關於聚奎居所發行的3份公告文件,第一份於101年11月14日指定聚奎居為市定古蹟,第二份於106/4/12發佈的市政府公告文件,雖提到聚奎居創建於1920年,但第三份於109/11/12發佈的市政府公告文件已將聚奎居改為約創建於
1930-1940年間.
台中文資處官網最新的內容,對聚奎居的簡介已拿掉<約>字,定稿創建於日治昭和5~15(1930~1940)年間.不過本人對官網並未介紹聚奎居的歷史沿革感到不解與遺憾,官網僅輕描淡寫的敘述《見證陳氏家族在烏日地區的發展》.陳氏家族是誰並未說明?不知是否報章和網路對聚奎居的主人有幾種版本,官網無法查證就含糊帶過?
家母生前曾幾次跟我述說聚奎居的故事,家母對聚奎居沿革說明如下:
聚奎居是日據時代烏日首富陳紹宗所建,完工後供姨太太居住,那年代,三妻四妾對富有人家是很常見,那時正值二戰時期,日本政府財務吃緊,當然先找富人開刀,陳紹宗繳不起政府巧立名目的姨娘稅,就將居住不到三年的聚奎居賣給陳若時,與官網聚奎居完工於1940,時間吻合.陳紹宗與陳若時雖都姓陳且是烏日人,但並無血緣關係(網路上有人誤以為是兄弟).陳若時何許人也?
他是烏日詩人,臺灣詩人名鑑刊行會發行的「瀛海詩集」有收集其創作的詩詞.
日據時代末期與光復初期,陳若時在故居教授四書五經,是當地著名的漢學仔仙.陳若時的故居,是位於離聚奎居約300公尺的元紀堂三合院,這座已有140年歷史的三合院是陳若時的父親陳自然所建,右邊護龍給長子陳若時,左邊給次子陳阿來,正身當祠堂,陳阿來的兒子陳添旺當過四任烏日鄉長,名氣比陳若時響亮,故元季堂一般稱陳添福古厝.陳若時的孫子目前尚居住於元季堂.
陳若時買下聚奎居後,給孫子陳耀元(陳若時次子的長子)居住,陳若時和其家族擁有聚奎居三十幾年,直到1978年,陳耀元的兒子幫朋友背書,朋友落跑,扛下債務,逼不得已賣聚奎居償債,現任的劉姓屋主,其父親是聚奎居的管家,劉姓管家對聚奎居有著深厚感情,其幾個兒子才集資買下.
陳若時雖未長住聚奎居,但他和其家族擁有聚奎居是它最風光的期間,網路上竟有聚奎居跟陳若時無關的言論,包括一般咸認較客觀的維基百科,還特闢一個項目《誤解》,敘述如下:
許多資料書寫聚奎居曾為日治時代詩人陳若時故居,然而實際上陳若時是居住於附近的陳添旺古厝,也與陳紹宗無任何血緣關係》.
此描述雖沒錯,縱然陳若時未曾長住聚奎居不算其故居,但維基百科隻字未提陳若時曾擁有聚奎居長達三十幾年,似乎容易誤導讀者認為聚奎居與陳若時無關.
追朔維基百科的參考文件,出自 <睏學錄>的一篇文章(https://bbl1234.pixnet.net/blog/post/328773892),該篇文章竟推翻2003年出版的<烏日鄉誌*人物誌>的內容,不周全的考證就驟下結論,認定陳若時與聚奎居無關,且被維基百科的編輯採信.

舉凡別墅或豪宅前必有花園,原來的聚奎居也不例外,小時候曾隨家母造訪聚奎居幾次,在那貧困的年代,一般住家皆很樸實,聚奎居富麗堂皇的歐式建築和花園,更顯氣派與不凡,雖歷經一甲子,至今仍印象深刻.不知台中市府文資處修繕聚奎居,竟忽略了這部分重要的元素?
讀者或許會好奇為何家母對聚奎居的沿革知之甚詳?因她是陳若時的女兒,住聚奎居幾十年的陳耀元是我表哥!
歡迎不同的意見提出討論!
這真的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詳細的資料,小時候一直覺得就是個廢墟,也沒看過跟房子有關的人的,哈。

您說的這些 其實可以直接去維基百科上面做更改。另外他們裡面現在都有導覽解說 , 不知道你有沒有去聽過,我是沒聽過,但我想也許你還可以去修正他們的內容。 畢竟你是屋主關係人
感謝 2
Jason88 的頭像
Jason88 Jason88 已通過手機驗證. 門號所屬國家:Taiwan
舊 2021-04-30, 20:12
引用:
作者: Misschono (原文章)
這真的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詳細的資料,小時候一直覺得就是個廢墟,也沒看過跟房子有關的人的,哈。

您說的這些 其實可以直接去維基百科上面做更改。另外他們裡面現在都有導覽解說 , 不知道你有沒有去聽過,我是沒聽過,但我想也許你還可以去修正他們的內容。 畢竟你是屋主關係人
我比較期望的是台中文資處的聚奎居官網能增加內容,將聚奎居的歷史沿革,做正確的描述,不要像目前僅輕描淡寫的敘述《見證陳氏家族在烏日地區的發展》,縱觀文資處官網有台中被列入古宅,古蹟的歷史建築幾十處,其簡介皆有將該建築的歷史沿革納入,悶納為何獨缺聚奎居?至少亦須將現任屋主做個褒獎,好歹人家一塊價值不菲的建地,被政府列入古蹟,讓人家在官網留個名!我是不清楚政府是否有提供足夠的補償?
其實我女兒有個朋友就在台中市政府文資處,有向她反映,但她一副冷漠,不想處理,官員態度如此,小老百姓也莫可奈何?
Misschono
舊 2021-05-07, 22:25
引用:
作者: Jason88 (原文章)
我比較期望的是台中文資處的聚奎居官網能增加內容,將聚奎居的歷史沿革,做正確的描述,不要像目前僅輕描淡寫的敘述《見證陳氏家族在烏日地區的發展》,縱觀文資處官網有台中被列入古宅,古蹟的歷史建築幾十處,其簡介皆有將該建築的歷史沿革納入,悶納為何獨缺聚奎居?至少亦須將現任屋主做個褒獎,好歹人家一塊價值不菲的建地,被政府列入古蹟,讓人家在官網留個名!我是不清楚政府是否有提供足夠的補償?
其實我女兒有個朋友就在台中市政府文資處,有向她反映,但她一副冷漠,不想處理,官員態度如此,小老百姓也莫可奈何?
您好

我覺得您可以出面去申請看看 或是請您女兒 針對 維基百科上面的 誤解 做更正 ,如果那段歷史真的屬於你們 我覺得應當要給予糾正。 否則曲高和寡也沒有意思, 等您百年了 大家就只能用 錯誤的歷史繼續解釋聚奎居 。 既然您是相關後代子孫 我想這個責任應該也需要您或您家人去捍衛。

另外既然現在是BOT 應該也是有得到屋主 也就是您表哥的後人的同意 所以為何不能透過屋主 去做那樣修正呢?
trivego9916
舊 2021-05-28, 17:34
還好有看到您這篇,看了留言才看到一些平常看不到的歷史
skywalker010203 skywalker010203 已通過手機驗證. 門號所屬國家:Taiwan
舊 2022-06-21, 16:52
去台中很多次,大多是'路過'烏日,急匆匆地往市區跑.
下次就知道可以在烏日停留了!
感謝分享
林哥
舊 2022-07-07, 05:23
妳好呀⋯⋯應該是疫情的關係所以讓人覺得很無聊吧!妳是台中人嗎?


主題工具